川農大資環學院團總支宣教部

川農大資環學院團總支宣教部

宣教部隸屬四川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團總支,成立於2003年,是學院的喉舌部門,一個展示學院風采的視窗和平台,也是活動嚮導、輿論中心、宣傳榜樣、眾多學生組織中不可或缺的職能部門之一。簡而言之,即為學院的新聞中心,以院網為陣地、多媒體技術為依託,對外進行學院全方位宣傳。 部門主要任務有負責學院各活動宣傳報導、新聞稿撰寫及掛網、視頻製作、音頻製作、PPT製作、電子雜誌及紙質雜誌製作、光碟刻錄等,與學院宣傳部、網路工作部並稱三大技術部門,以文字記錄、以數碼定格。以宣傳為手段、教育為目的,內部互勉互勵,親如一家,迄今已創造輝煌無數。

部門簡介

部門職能

融資合環,以宣至教:宣教部是以宣傳為手段,教育為目的,以院網為平台,通過新聞稿、照相、視頻、PPT、音頻、電子雜誌等多項技術對學院工作進行宣傳報導的視窗部門(學院的新聞中心,展示學院風采的視窗和平台)。

部門口號

青春資環,魅力宣教,數碼文采,活力四照。

部門靈魂

走在一起是緣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部門象徵

部徽 部徽
部旗 部旗
部服 部服

部門歌曲

青春張揚無數絢麗風景

春暖花開慶幸相知有你

自信點綴宣教精彩與活力

環繞生命是你的雙翼

每道雲破日出的光束

黎明訴說宣教點滴溫情

渲染過每一個黑夜與天明

教會我乘風破浪前行

數不清划過的歡聲笑語

瑪瑙如若相惜

文字載不動意義

採摘回憶

或許是寫好的注定

你是不可名狀的心情

肆意浸透這異鄉的孤寂

照耀雙眸希冀

選擇會甘之如飴

叫我堅定

迦陵吟唱我們的相遇

有過花開花落與美麗

部門發展

部門通史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四川通省農業學堂建立,而後1931年改設四川省立農學院,1935年併入國立四川大學成為川大農學院,1956年喬遷四川雅安獨立建校為四川農學院,1985年更名四川農業大學,是為今日之川農大。
2003年,川農大農學院中土壤、農化、微生物、環境保護、土地資源管理、遙感信息、測量及氣象部分從農學院拓展出來,成立資源環境學院,簡稱資環院。學院即刻回響,設立黨建辦公室、團總支、學生會三大學生組織,團總支遂下設學生部門。
是日漫天紅光,浩瀚夜空划過一道閃電,資環宣教由是破石而出,開啟一段銘刻至今的光輝歲月。歷經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坎坷開拓,三代人的苦心孤詣,為宣教摸索了前行的方向,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現今前三屆資料已經全部散盡,並未留下隻言片語,筆者只是在第四屆的資料中斷斷續續發現了前輩們的姓名,除此之外並無多少實際內容,給後世留下無盡的謎團,但革命先輩的精神已穿越時空,宣教二字即是最亮之財寶,夜深人靜,宣教人退而思之,長使英雄淚滿襟。

歷屆部長及成員名錄

(第1屆)

不詳

──┬──

(第2屆)

陳海燕 張賢仕

──┬──

(第3屆)

楊培俊 楊莉

──┬──

(第4屆)

何海鵬 張怡 陳璇

──┬──

(第5屆)

劉沙 肖勇

──┬──

(第6屆)

包歡 楊松

──┬──

(第7屆)

柴海龍冉林梅

──┬──

(第8屆)

童西鈺 陳誠

──┬──

(第9屆)

劉續蘭

(四川自貢 地信09-1)

付帥

(四川成都 土測09-1)

──┬──

(第10屆)

賀鳳禕

(四川德陽 土測10-1)

劉喬

(四川德陽 地信10-2)

胡佳越

(四川樂山 規劃10-3)

──┬──

(第11屆)

袁野

(四川資陽 土測11-1)

唐鑫

(四川廣安 土測11-2)

胡校粒

(四川攀枝花 農資11-1)

──┬──

(第12屆)

龔立勛

(四川德陽 土測12-2)

方明珠

(浙江溫州 環工12-1)

姜媛

(四川成都 土管12-1)

──┬──

(第13屆)

謝僮

(重慶梁平 土測13-1)

馮騰

(四川宜賓 地信13-1)

董興悅

(四川汶川 地信13-1)

宣教部歷屆部門成員一覽:

第一屆:不詳

2003年-2004年:

第二屆:

部長:陳海燕

副部長:張賢仕

部門成員:(不全)

楊莉楊揚 劉永川楊培俊孫磊 曾艷 代富琴 李凌江 張怡 陳璇 何海鵬吳巧艷 劉琪 朱艷 康鷗 任昌瓊 黃翠麗

2004年-2005年:

第三屆:

部長:楊培俊

副部長:楊莉

部門成員:(不全)

張怡陳璇何海鵬吳巧艷 劉琪 朱艷 康鷗 任昌瓊 黃翠麗

2005年-2006年:

第四屆:(39人)

部長:張怡

副部長:何海鵬 陳璇

委員:(11人)

肖勇龐勝苗劉沙 趙涵 黃川燕 詹玉婷 蔣卿 胡碧源

幹事:(25人)

潘眈 慈子龍 張慰 宋強 任萬紅 王謝 羅小嬌 張宇 任小成 鄧小玲徐鵬 鄭家葦 黃小林 陳瑤 沙菁洲 屈源 鄢玲玲 李貴芳 段暢 王雅文唐歡 劉薇 包歡 蔣旭 劉勤

2006年-2007年:

第五屆:(36人)

部長:劉沙

副部長:肖勇

委員:(26人)

張慰 趙涵 蔣卿 詹玉婷 張宇 胡碧源 何海鵬 慈子龍 王謝 任萬紅任小成 鄧小玲 羅小姣 張怡 龐勝苗 徐鵬 潘眈 鄭家葦 黃小林 沙菁洲鄢玲玲 屈源 段暢 李貴芳 楊培俊 楊莉

幹事:(8人)

陶華 楊靜 姚興洋楊松任昌瓊 藍家田 唐微 黃翠麗 康鷗包歡

2007年-2008年:

第六屆:

部長:包歡

副部長:楊松

部門成員:不詳

2008年-2009年:

第七屆:

部長:柴海龍

副部長:冉林梅

部門成員:(不全)

舒邦廷童西鈺陳誠張敏 舒振 王攀 謝汀 胡越浪

2009年-2010年:

第八屆:(21名)

部長:童西鈺

副部長:陳誠

委員:(5名)

張敏 舒振 王攀 謝汀 胡越浪

幹事:(14名)

李代麗 李國英 李鵬飛劉續蘭馮小慧付帥胡玉吟秋 吳娟 徐錦繡 楊鑫張櫟方 趙茜 馬媛媛 肖凱

2010年-2011年:

第九屆:(29人)

部長:劉續蘭

副部長:付帥

委員:(4人)

肖凱 楊鑫 李鵬飛 李國英

幹事:(23人)

路萍萍劉喬曾旭婧 周燕子 楊曦 章夢圓 魏俊 董美辛 方丹 林虹宇 李毅 胡佳越 郭小榮 宋紹怡 王丹 魏子翔賀風禕王岑岑 黃露 楊奕 王儲 袁法劉霞

2011年-2012年:

第十屆(十宣實教):(33人)

部長:賀鳳禕

副部長:劉喬 胡佳越

委員:(6人)

魏俊 李毅 宋紹怡 王岑岑 魏子祥 袁法

幹事:(24人)

馮騰 高煥起 趙韶雅 周權 陳思才 向素容 楊覓櫻 程怡然 張方芳 楊雪培袁野陳羲 胡爾遜唐鑫 趙月胡校粒夏劍鋒 趙貴玉 劉曉 羅鳴 許雪佳黃勛 李佳城 葉青

2012年-2013年:

第十一屆(實宣益教):(37人)

部長:袁野

副部長:唐鑫 胡校粒

委員:(13人)

張方芳 陳思才 向素容 楊覓櫻 趙月 馮騰 趙韶雅 高煥起 周權 陳羲 楊雪培 胡爾遜 程怡然

幹事:(21人)

侯林 王雷 邱宇 鞏鶴軒 劉鵬飛方明珠周熙康 謝東芹 陳憧 磨志堅 江山周玉祺 宋承遠 馬莉 劉虹 鄧洪龔立勛伍亭亭姜媛李小英 楊川

2013年-2014年:

第十二屆(實宣而教):(39人)

部長:龔立勛

副部長:方明珠 姜媛

委員:(12人)

侯林 王雷 劉鵬飛 周熙康 謝東芹 宋承遠 馬莉 劉虹 鄧洪

伍亭亭 李小英 楊川

幹事:(24人)

費凱 孔繁堅 廖炯程 馮若驍 陳韻松 王濤馮騰趙鵬迪 賀志強 周恆達高明煒 王子豪謝僮崔安安 王倩 韓宇珂 白燕董興悅鄭洋 張靖瑩蔡欣 劉嘉文 鄒文嫻 談慧文

部門故事

2005年,宣教部迎來第四個年頭。第四屆部長張怡,副部長何海鵬、陳璇帶領第四屆宣教部總計成員39名開啟奮鬥之路。是時部門以《學生工作動態》①為工作陣營,準確及時地報導和宣傳學院內外的工作活動,配合院、校搞好期刊出版,努力營造健康向上的輿論環境,與團總支其餘五大部門②通力合作,立下汗馬功勞。
依據前任部長楊培俊所起草部門之格局職能,部門下設外聯組、采編組、印製組總計三個小組③,部長之下設組長,組長民主選舉產生。采編組作為部門主體將部員進行點對點安排與各部門直接聯繫,作為該部門主要負責人,以此為托展開工作。除卻常規工作,另進行“三個代表”徵文及“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重要徵文活動等其他思想政治活動的策劃及實施。
部門內部執行嚴格打分考勤制④,采編組成員每周至少聯繫相關部門負責人一次,對各部門活動情況進行整理、報導,每周例會⑤交稿並進行工作匯報,所交稿件視為作業,按數量及質量進行評比打分,擇優選用,有利於內部良性競爭。⑥
①《學生工作動態》為當時部門主要工作之一,為學院信息視窗,包含“聚焦”、“學院前沿”、“諮詢快車”、“人物之旅”、“原創欣賞”、“梔子花開”、“考研攻略”、“就業長廊”、“鑒鏡台”、“友情連結”、“回音壁”、“卷末寄語”總計12個板塊,向學院學生透明展示學生工作內容,同時接受學生來稿,提供考研信息,反饋學生意見,是當時不可獲取的一大工作項目,由宣教部牽頭負責,挑起大梁。刊發周期為3周。第四屆宣教共印製7期(總第40-46期)據考據,《學生工作動態》為後期部門雜誌《且行》之前身。
②是時團總支下設六大部門:團總支辦公室、組織部、宣教部、實踐部、青年志願者協會、網路工作部。學生會下設九大部門:學生會辦公室、宣傳部、學習部、生活質保部、體育部、紀檢部、文娛部、女生部、年級工作組。(以證宣教之血統源自建院,迄今未曾有斷代、更名、合併之歷史,獨立辦公已有12年之久)
③外聯組、采編組、印製組為有材料記載以來宣教部內部之最早制度,將繁重工作按量下放,組長代為監督執行。外聯組:及時向校刊(校報、校工作簡報等刊物)及我院網路工作部投稿,做好宣傳和材料報送工作;積極參與和推進我校團的網站——“共青線上”的建設工作,並對我院先進團工作及事跡進行網路宣教;負責配合校宣搞好黑板報的更新工作;負責聯繫和向校“學生電視園地”提供學院新聞線索;爭取社會各屆對我院的宣教工作資助等。采編組:負責對學院開展活動的跟蹤報導,及時寫稿(集預報、實時報導與總結),以《學生工作動態》為主要工作陣營,準確及時地報導和宣傳學院內外的工作活動,營造和引導學生凝聚良好的學風。

印製組:

負責《學生工作動態》的列印、排版和刊發工作,並對《學生工作動態》及有關宣教工作的文本和檔案做記錄與保存等。記錄、保存等歸檔完全依照《四川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學生幹部工作條例》第二章“學生工作檔案條例”,並據此執行。

④部門按期進行考核。部門例會任何人不得無故缺席,有事即時請假,並附書面說明。同時,各成員必須做好會議記錄,並積極參與討論問題。部門例會連續請假達兩次者作缺席一次處理。
⑤據資料,例會定在每周六。
⑥根據當時學院所公布團總支、學生會各部門職能:

宣教部:堅持以科學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以《學生工作動態》為工作陣營,準確及時地報導和宣傳學院內外的工作活動,配合院、校搞好期刊出版,努力營造健康向上的輿論環境。

2006年夏秋之交,部長劉沙、副部長肖勇①接過大旗,扛起重擔開始第五屆宣教之旅。部門對已有規章制度進行修改,改設新聞記者組、編輯印製組、外聯組、網路編輯組、檔案整理組共五組②,各有分工,相互聯通,相互合作,挑起宣傳學院精神文明這一重要工作。

第五屆宣教部例會1-2周一次③,工作以宣傳學院報導、《學生工作動態》為主,兼挑學院大型活動“資風環宇”系列活動,以“踏春風、展新貌”為主題,在學院團總支書記周建新,團總支老師吳曉斌、張世成、蔣穎、賈婷④、黃晉領導下順利完成工作

一年中共刊發12期《學生工作動態》,積極配合學校搞好思想工作宣傳,認真投入校安排工作,並積極發展學院同學投身各項活動,舉辦有“十屆四中全會”主題黑板報、“挑戰杯”主題黑板報等活動。對外,與院學習部進行合作,開設《學生工作動態》學海泛舟專欄;與院宣傳部在重要展板的策劃上,我部設計並提出展板主題,榮獲“光榮榜”主題展板校評比第一。對內培訓簡歷等自薦書書寫等,同時確定校運條幅“世紀川農,各路英才共舉盛會喜迎百年華誕;青春資環,全院兒女彰顯本色譜寫輝煌篇章”主題內容,進行“軍訓通訊稿評比”、“德育立體化”、“對聯大賽”、“環保知識競賽”等特色項目,開拓進取,碩果頗豐。

內部考核以例會出勤情況、稿件情況、部門成員考核三方面決定,例會出席情況占20分,稿件情況占30分⑤,部門成員考核占50分(思想道德水平設定為25分,學習10分,業務素質15分)⑥。嚴格精確落實,最終考核將決定成員去留以及各種評優及黨校學習的重點推薦對象的評判標尺。⑦

①據資料,第四屆團學中組織部、宣教部、青年志願者協會、生活質保部各設部長(正副)三名,其餘部門各兩名。第五屆除青年志願者協會外,餘部均各置部長(正副)兩名。

新聞記者組:

負責信息採集(信息主要來自學院的日常生活、學生工作及學院熱點動態)。要求采寫信息內容深刻,積極健康向上,完善錄相攝影技術,愛護學院的錄相攝影硬體設備。不斷加強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論修養,並正確分析和引導學生思想政治工作。

(由此可知,攝像工作此時並屬宣教)

編輯印製組:

對各項活動的宣傳報導及有關信息進行精雕細琢,並負責製作、印製、刊發院刊《學生工作動態》和各種專刊。

外聯組:

積極參與和推進我校團委的網站——“共青線上”的建設工作,並對我院先進團工作及實績進行網路宣教,配合校宣製作各種黑板報和宣傳欄,並負責向全校各宣傳媒體(包括電視台、報刊、雜誌)投稿以及提供宣傳報導材料等宣傳任務。

網路編輯組:

負責學院新聞稿件的編輯,與學院團總支相關負責老師聯繫審閱,聯繫網路工作部將老師審閱稿件掛網。

檔案整理組:

負責日常資料的檔案管理,收集包括發表和未發表的文章、中國青年報、活動開展、培訓等資料,並分類整理,建立檔案。

③例會制度:

按時參加例會,按時參加工作,不得無故遲到、缺席。有特殊情況者需事前向部長或副部長請假並附上書面說明,設專人負責每次例會的點名和考核工作。宣教部成員在一學期內無故缺席兩次及其以上,無故遲到四次及其以上,取消其部門各種評優資格;無故缺席四次及其以上,則認為自動脫離本部。

④賈婷老師是時為宣教部負責老師

⑤部員任萬紅獲校級優秀稿件兩次,羅小姣獲校級優秀稿件一次。

⑥此種制度為歷屆宣教最為完備之制度,後來者可融入人情酌情參考之

⑦據06年9月9日部門所頒布《2006年-2007年宣教部部門規章制度與工作計畫》:

宣教部:是以宣傳教育為主要工作的部門。作為團總支的組成部門之一,它是連線學院與廣大同學之間的一座橋樑,是學院黨總支、團總支秘書處,起著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宣教部是一個充滿生機的充分發揮個人創造力、新聞敏感力的部門,主要負責我院的對外宣教和聯絡工作,以及指導開展學院組織生活和宣傳先進典型的部門。

(由此可知部門此時更多偏向思想政治工作。紙質雜誌製作,即《學生工作動態》,為部門首要工作,宣傳報導工作任務較為輕,多為運動會、雙選會等大型活動報導,無數碼等多項技術。)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經歷了包歡與楊松帶隊的第六屆①後,2008年,正值北京奧運盛典之際,資環宣教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機,天空一聲炸響,七代目部長柴海龍橫空出世,與副部長冉梅林及眾宣教成員開啟了宣教古代史②上最輝煌的時代。第七屆宣教正如早晨七點鐘的太陽,柴海龍與冉梅林在部門已有良好基礎上,發揚光大,增其舊制,開拓了一系列創新活動,文治武功,政通人和,勇奪宣教史上首座“優秀部門”大滿貫稱號,雄極一時,史稱“海龍盛世”。
雖具體事例已無從考證,但後世傳說不斷。提起第七任部長柴海龍,後宣教人讚不絕口,第十一屆部長袁野稱:“我們部門,第七屆柴哥能力太~~強了,幾乎是憑一己之力將宣教撐起,拿到了優秀部門稱號”。而筆者在搜尋資料時,於學校貼吧發現一題為《資環院的柴海龍好厲害喔~好喜歡他喔~》的帖子,從帖子中筆者了解到,柴部為樂山人,任部長時大二,擔任部長之餘同時兼任院辯論隊成員,並以辯論隊二辯身份隨隊參加全校辯論大賽,是時“資環辯論”一路過關斬將殺入決賽,雖然在決賽中不敵動物醫學院,但也拿到了第二名亞軍的好成績,有極高的人氣。綜上可知,柴海龍是一名綜合素質與人格魅力並存的人物,若以古廟號冠之,“修治班制、德美才秀曰文”,柴海龍可為“宣文帝”。 ③
①第六屆宣教部與第七屆宣教部文案資料盡失,筆者僅從已做雜誌中得知第六屆部長及副部長姓名。
②第七屆宣教部主要工作仍為《學生工作動態》雜誌,兼學院活動報導工作,而後宣教部進行改制,部門職能發生較大變化,且第八屆宣教離筆者進入學校較近有清晰資料可查,故而以第七屆宣教為分,將第七屆及以前歸為宣教古代史,第八屆及以後為近現代史。
③第七屆宣教部是宣教史上輝煌的一代,首次拿到優秀部門稱號,前無古人,且距離宣教榮獲第二次“優秀部門”有3年之久,故而稱“橫空出世”,實至名歸。

第七屆宣教部為宣教史上一個明顯的分水嶺。七屆(含七屆)之前,部門工作以《學生工作動態》為主,以一定周期出版紙質檔雜誌,以WORD進行排版,部門成員普遍具有較強的公文、議論文及抒發類散文寫作能力,兼具排版審美能力,同時也製作展板,新聞稿方面除卻掛網,也要向校報進行常規投稿,是學院純正的“筆桿子”部門,更多偏向思想政治工作。
古七屆宣教取得的成就不勝列舉,以犀利的筆鋒激勵著後人,至第七屆達到頂峰,承積七代人的力量,以紮實出彩的工作,在評比答辯中脫穎而出一舉奪魁,成為一個符號,也為後世攢下了寶貴的經驗。
至2009年,部長童西鈺、副部長陳誠接過前輩鋼槍,翻開了宣教近代史的第一頁。時學院進行部門改組,院網路工作部所負責之數碼板塊過渡至宣教,宣教部始設攝像組與視頻組,攝像設備為學院之數位相機,視頻使用VEGAS技術。至劉續蘭與付帥之第九屆,學院持續進行改革,宣教部工作重心由雜誌過渡至新聞報導,新聞稿成為部門之核心內容,兼備照相及視頻製作,由思想政治部門逐漸蛻變為技術部門與新聞人士,部門職能由是變化。
在文字浸染的七屆宣教之後,歷經七年“文藝復興”之輝煌,第八及第九屆宣教部由傳統部門進入新興部門,始為大國崛起之道,部門有識之士抓住歷史機遇,開啟新聞稿、照相、視頻等技術學習狂潮,進行宣教史上前所未有的“工業革命”,奠定了後現代大宣教之基,拉開了宣教強盛之路。
2010年,第八屆團總支學生會五四評優之際,宣教部協助學院書記評優評獎工作,專攻幻燈片方面,由是撬動部門內部PPT技術,PPT正式進入宣教大門。
第九屆部長劉續蘭主攻部門新聞稿,年內攻克其中難關,為部門之首要工作立下大功。
第九屆副部長付帥抓緊拓展VEGAS視頻製作技術,從平面向3D轉化,首次提出了特效軟體AE的重要性,並培養了諸如劉喬等一批視頻技術人才。
第十屆部長賀鳳禕對內強化新聞稿培訓,自發研究校內外新聞敘寫,大大增進了新聞質量,鞏固了部門根基。
第十屆副部長劉喬憑藉自身之力精通VEGAS,並自發學成AE特效視頻軟體,培養後第十一屆宣教部副部長唐鑫、第十二屆宣教部副部長方明珠之為視頻技術人才,PPT方面以獨特風格冠絕學院,是為近代宣教數碼之父,影響深遠。
第十屆副部長鬍佳越沿襲往屆電子雜誌iebook技術,傳承部門之舊業雜誌工作,繼續創刊《且行》,為宣教之流星亮點。
第十屆委員宋紹怡精通音頻AU軟體,在牽動與引導下將AU引入部門,部門首次完成背景解說視頻製作,音頻技術至此也落腳宣教。
第十一屆委員胡爾遜師從劉喬,青出於藍,將PPT技術發揮至部門高峰,人稱“PPT大師”。
第十一屆副部長鬍校粒、委員馮騰主演《遇見》,進行全方位數位技術整合,完成部史首部微電影,各獲好評。
第十二屆“實宣而教”首次開展與學校其餘三學院宣傳性質部門交換生活動,開眼看全校,衝出學院,面向更廣的領域。
第十二屆“實宣而教”成功與院網路工作部互通協定,創立“宣網工教共榮圈”,結為兄弟部門,共勉前行。
第十二屆委員謝東芹通曉歌舞,於社會實踐期間自發編排宣傳舞蹈,大獲成功,宣教部終有文娛之風。
……
自第八屆以來,無數俊傑拋頭顱灑熱血,競相逐鹿,進行技術革命,精通原有新聞稿、照相、視頻水平,吸納PPT、音頻、iebook等額外技術,同時以飽滿的熱情投身部門,終將宣教打造為文字數碼綜合性大部,代代傳承,自成系統,與宣傳部、網路工作部並稱學院三大技術部門之一,從量變到質變,從“政治思想”到“高精尖”,完成了從優秀到卓越的飛躍,掃清“優秀部門”之障礙,第十屆至第十二屆連續衛冕,其中十一屆、十二屆連續兩年得分均為團學總分之首,創造了自第七屆以來又一段黃金盛世,演繹著部門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的經典大片。

據有限資料,宣教部為團總支學生會各部門成員平均年齡最小部門,自第六屆以來,宣教部部長、副部長均由大二學生擔任,部門幾無大三成員,委員均為大二,幹事為大一,沿用至今已成不言約俗。
①2009年第八屆宣教部誕生,童西鈺、陳誠掌印,部員計21名。12月4日起草新一屆部門規章制度,首次以書面形式提出部門精神(堅持不懈、自強不息)、部門訓條(團結、榮譽、責任)及部門目標(建設多元,多彩,高效的學院宣傳陣地,不斷拓展業務職能,拓寬服務平台,為同學謀利益)。
部門仍以《學生工作動態》及電子雜誌為主要陣地,兼顧常規宣傳與特色宣傳,對外進行全方位宣傳工作。常規宣傳含小班通訊稿及各活動新聞稿,特色宣傳以電子雜誌為主、兼用板報形式進行宣傳。部門實行工作細分,責任到人,交叉管理的管理模式,每項工作均有相對的負責人,每項工作的負責人根據相關工作組織成員,每位成員根據具體自己興趣固定負責某項工作或流動參與。部門下設編輯組(含雜誌、新聞、板報)②與數碼組(視頻、照相)③,各設組長,點對點對事負責,落實到位。
雜誌創刊《且行》,與《學生工作動態》並列,經由時團總支副書記劉伍梅老師④審閱核實後刊發印製、掛網,其中《且行》形式內容靈活,為部門首創。《學生工作動態》根據學院要求編寫,不定期刊發,及時跟蹤學院發展成長、豐富學院精神文化生活。
此外,部門還另規定視頻及照片等數碼存檔等細節,並定時刻盤保存。新聞稿實行三重修改制,確保無誤後掛網。
第八屆部門制度嚴格提出禮儀問題,對值班態度、工作細節等提出了一系列規定。同時也制定內部獎勵條款3條⑤、懲罰條款5條⑥,不一而足。嚴格貫徹落實學院要求,通過發揮宣教部的作用和力量,有效宣傳學院各項方針、政策及活動,樹立學院的良好形象,積極開展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在宣傳、教育工作中團結、引導和服務廣大青年學生。⑦
①宣教部工作之繁重體現於是,大二部長之側面表現為無人於宣教工作三年,以證宣教工作之多。

②編輯組職能:

1.負責配合校、院的各種活動的開展,完成各項活動要求的文字工作。

2.根據校、院的相關要求或部門發展的需要自主組織開展各種活動,以推進宣傳教育工作的開展和加強部門內部建設。

3.負責學院各小班和部門的日常通訊稿件的審核,修改和上傳。

4.負責學院大型活動的通訊報導工作,以及必要的採訪工作。

5.根據工作需要及時向校團委、校刊室、學生科、校刊(校報、校工作簡報等刊物)投稿進行各種宣傳。

6.在各種徵文活動中,擔當牽頭人的作用。

7.負責軍訓,運動會等通訊稿件工作的組織和實施。

③數碼組職能:

1.負責學院及各個部門活動的照相、攝像。

2.負責學院活動需要的視頻和PPT。

3.圖像及視頻的存檔。

4.負責各類大型活動的圖像採集及視頻製作。

④時團總支副書記劉伍梅老師為宣教部負責老師。

⑤獎勵:

1.凡我部門工作積極、表現突出的成員,結合學院相關規定,可享受推舉為優秀學生幹部、優秀團員、優秀團乾、先進工作者等權利。

2.每學期對部門工作積極,表現突出的成員給以一定的精神獎勵。

3.成員發表的文章(除通訊報導外)刊發在院級、校級刊物,將根據學校相關規定給以一定獎勵。

⑥懲罰:

1.凡違反校規校紀的成員,視情節給以警告至開除部門的處罰。

2.凡有意做出損學院、部門形象,或破壞部門整體和諧發展的成員,給以開除部門的處罰。

3.重要集會、例會不假不到超過三次者,取消部門一切評優評獎資格。

4.學習成績在小班倒數1/5,平時工作不積極者,給以勸其退出部門的處理。

5.無故推脫工作,工作不負責者給以嚴重警告
⑦根據第八屆《規章制度》:
宣教部:是隸屬於我院團總支的職能部門,承擔著學校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學院文化建設,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任務,是學院的重要宣傳陣地。此外,宣教部是一個承上啟下的媒介,是學院聯繫同學的紐帶,其自身所承擔起的是學院日常文化拓展,文化宣傳,文化教育方面的內容,在上是學院營造良好文化氛圍、宣傳學生工作的工具,在下是同學們展現自我風采、提高文化素養的平台。宣教部就是這樣一座橋樑,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發揮宣教部的作用和力量,有效宣傳學院各項方針、政策及活動,樹立學院的良好形象,積極開展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在宣傳、教育工作中團結、引導和服務廣大青年學生。

2010年夏,經換屆面試之試練,劉續蘭、付帥率第九屆宣教部屹立於團總支,初,部門成員僅6名。
九月,部門進行迎新系統性工作,含迎新及軍訓相關事宜,其中,軍訓工作主體為通訊稿及照相工作,相繼完成通訊稿培訓會議,軍訓照相記錄,新生軍訓心得審閱、修改、列印,並上交到校上製作軍訓簡報,以及優秀通訊心得及優秀通訊小班的評選、月迎新晚會的準備。月撰寫文章12篇,照相13次(軍訓除外),攝像6次,製作視頻2個。
十月8日-12日,部門啟動招新,面試41人,試用期錄取23人,終定17人。13日部門召開新老成員第一次交流會,17日召開第一次例會,18日恢復值班,22日部門首次培訓,23日部門進行聚餐。部門工作正式拉開新篇章。
部門內部嚴格進行打分考勤制,考核期按“出勤次數”、“照相次數”、“寫稿次數”、“完成工作件數”、“工作態度及委員打分”進行考核①。考核期後,分四大學習小組,組長分為方丹、楊奕、宋紹怡、魏子翔②,將學習與生活方面納入部門重心。
後部門相繼進行常規工作、雙選會報導工作、挑戰杯工作、聯合培訓、校博會、春訓、T型團支部攝影攝像、“兩會”黑板報、校運會、心理劇等等相關工作,完成寫稿、視頻、PPT、電子雜誌等等無計,並定期進行工作總結。部門資料中還明確提出了部門延續至今的許多部門內部活動,如例會遊戲環節、部員過生慶祝、部門集體出遊等等,時內部對部門技術要求嚴格,寒假後第三次例會,部門於團總支辦公室進行了內部技能考核大賽③,並對優秀者頒發了相應獎勵。
3月,進行部門風采大賽,團總支僅評選優秀部門兩名,部門精心準備答辯稿,製作PPT、視頻等,惜與該名號失之交臂。部門答辯從“工作”與“生活”兩個方面著手,“工作”分為“部門簡介”、“日常工作”、“成果展示”、“內部建設”四大方面,“生活”分為“成員風采”、“活動開展”、“文化營造”、“精彩花絮”四個方面,全方位展示了部門一年以來辛苦、繁重又溫馨的工作。④
5月21日,部門正式換屆。⑤
第九屆宣教部是宣教史上有著極其重要意義的一屆,第九屆最大的功績在於開創了宣教一代先河、奠定了部門建設的戰略思路——“家文化路線”,將“走在一起是幸福、一起在走是緣分”這句話作為部門靈魂,並寫下後宣教部部歌歌詞,全力打造溫馨宣教、和諧宣教,這種思路已經影響了後第十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三代宣教人,並將在可預見的未來里繼續發揮作用,且這種影響在第十二屆優秀部門風采大賽上已經呈現向全學院擴散、傳播的趨勢,為此,作為第九屆領軍人的劉續蘭、付帥可謂居功至偉。
同時第九屆宣教部由於處在部門性質重大轉型期,在部門工作上已經呈現多點開花的模式,但與此同時帶來的還有更為繁重的工作與挑戰,後來學院負責宣教部的團總支劉伍梅老師曾評說“宣教部就是從劉續蘭那一屆還是強大起來的”!在部門的延續性上,正是第九屆後,部門兩屆出了三位團副,一躍成為學院前列領頭羊部門,而這一切基礎正是第九屆打下的。
第九屆傳承至今的事物有例會遊戲制度、年終頒獎例會制度以及學習小組制度,這些東西都在後宣教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後來人也以此為基進行了許多改造,第十二屆部長龔立勛在部門第一次培訓會上曾稱“第九屆宣教部是近代宣教部開始的地方,也是最初崛起的一屆”,並將時已經研究生一年級的劉續蘭師姐尊稱為“宣教的賈母”。
第九屆工作的繁重體現在文字與數碼兩塊上,不僅包含現在的新聞、視頻、PPT,還包括學院例行雜誌、思想工作活動的策劃、各項徵集大賽的籌備以及採訪、學院級別的視頻徵集大賽等等。在如此多的工作外,還能堅持開展眾多內部建設活動,實屬不易。
工作文化上,第九屆宣教部凝練出五點,分別為“文字稿件撰寫——以熱心求發展;專題板報宣傳——以特色隨黨建;電子產物衍生——用聲效壯影響;特色專刊製作——以專題擴宣傳;圖片稿件編輯——用發現展魅力”。
第十屆宣教部部長賀鳳禕於2009屆畢業季時曾言“零九宣教,無可複製”。)

①據第九屆資料:

“個人得分數=出勤次數(會議出勤+值班出勤)*0.4+照相次數*0.2+寫稿次數*0.2+完成工作件數*0.2+工作態度分+委員給分

最後截取前20位作為我部門正是幹事

備註:工作態度評分是兩位部長給分,委員評分是每個委員給分數後取平均值,這是根據平時工作積極性或者運動會期間的表現而評分,以0.1分為一個梯度,完成工作件數是在值班期間完成審稿、校稿數量,運動會期間完成照相、寫稿、審稿的數量。”

②此學習小組制為後部門特創“委員幹事一帶一制度”之前身。

考核內容:

部門的工作記錄及日常技能,包括新聞稿,電子雜誌,PPT及視頻。

工作記錄:詳略恰當,清晰,充實,做到能體現該組的活動、學習足跡。

新聞稿的要求是高質量,高標準,是體現部門工作質量的重要指標。切記求質量不求數量。

電子雜誌的要求是熟悉為主,主題明確。能靈活運用模板,甚至鼓勵脫離模板,頁數不少於10頁,將電子雜誌做到創新將於加分。

PPT製作要求是能靈活的做出各種風格,但內容得既不過於簡陋,也不過於花哨,要求具有連貫的動畫效果,頁數不少於15頁,並從作品中能看到你學到了什麼及創新出彩的地方。

視頻的製作不在於複雜,關鍵是能從內容中看到你學到了什麼,探索到了什麼,同樣期待有什麼創新之處。時間大於4分鐘,主題明確,思路清晰。

以上作品能否體現團隊的合作能力尤為重要,並且態度始終決定一切。

考核流程:

1.首先是各小組在考核時間之前一天將規定作品上交到部門電腦上,,建立相應的資料夾,推出一名評審上報給委員。並且將小組的工作記錄做好最後的整理。

2.考核當天要求所有成員參與,到時準時點到。首先環節是四個很簡單的,涉及部門工作的常規問題,各小組各抽取一個。評審根據小組答案進行打分。

3.下個環節是作品的評賞,評審觀看時允許小組成員進行講解。評審根據作品及解說進行打分。

4。再下一個環節是工作記錄的檢查,評審根據工作記錄的詳略,特色,工作態度等進行打分。

5.最後環節是分數的匯總以及頒發獎狀獎品,併合影留念。之後小組組長及委員針對本次考核工作做簡要總結。並將作品分類刻盤保存。

④據第九屆資料:

宣教特色:

1、家文化:宣教部盡力營造家文化,本著“走在一起是緣分,一起在走是幸福”的簡單理念,全力打造溫馨宣教、和諧宣教。

2、宣教管理:宣教以部長和委員相協調,進行明確分工,一個人負責一個板塊,每周日常工作開展井井有條,每周例會豐富多彩,在月底還會開展相應交流活動,如一起打球、吃飯、活動等。每逢部門同學過生日,還會開展各種慶祝活動。

3、宣教每年還會對部門幹事進行考核,考核形式多樣,同學們參與積極度高,獲得大家的積極認可。

⑤第九屆宣教部工作職能:

1、是學院團總支思想政治宣傳、教育工作的平台。

2、負責學院部門、小班各種活動的宣傳報導和照片掛網。

3、負責定期出刊電子雜誌《且行》和不定期出刊紙質特刊或專刊。

4、負責學校或學院各種徵文活動的承辦與組織。

5、負責學院攝影、照相、視頻處理等“數碼”人才的選撥與培養,影像資料的製作、素材採集及學院電子資料的刻盤與保管。

資環宣教第九屆結束後,劉續蘭深感部門改制後技術工作之繁雜困難,於是對團總支辦公室表達相關事宜,希望增加一名部長緩解工作壓力,經老師研究決定後,該建議通過,自此,宣教部自第十屆起便設正部長一名,副部長兩名,總計三名,與青年志願工作部同為團學十六部門中設立三名部長的部門。

換屆,部門禪讓至賀鳳禕、劉喬、胡佳越,議定,取名“十宣實教”,暑期,部門組隊於中江進行社會實踐,後獲“優秀實踐分隊”稱號。委員留任,剩魏俊、李毅、宋紹怡、王岑岑、魏子祥、袁法六人,部門總計成員九名。期間部門成員大幅精進部門技術,賀鳳禕主新聞稿照相、劉喬主視頻PPT、胡佳越主電子雜誌,以技術分工,通力協作,委員宋紹怡精通音頻AU軟體,乃引入部門,是以部門增進AU技術,後為部門六大技術之一,初步形成現代宣教部技術體系。

開學,資源環境學院與其餘三學院首批入駐成都校區,第十屆宣教部遂為成都校區第一屆資環宣教。招新,分為筆試、面試兩個環節,筆試試卷側重考察語文基本素養、文字功底以及議論能力。試用期致二十四人,試用期滿,胡佳越草擬技術交流學習分組①,在第九屆原有幹事學習分組中加入委員,實行委員負責制,進行委員對應幹事技術指導,所帶幹事少則一人、多則四人,為一組,賀鳳禕未單獨帶領。

是年11月18日,出台“十宣實教”部門制度,分為例會、外業、值班三大板塊。例會於每周五中午12:30定時召開,主持例會者需提前一日將占用例會教室通知胡佳越,不得無故缺席、遲到、早退,請假需上交書面假條,無故缺席四次即視為自動退出部門;外業報導規定每次提前10-20分鐘到場,活動結束後將相關圖片、視頻拷貝至部門電腦,並選取質量較優的五張給活動寫稿人,新聞稿寫作同學需做好相應記錄,並於次日早晨10時前與照片一起打包至部門126信箱,在活動結束後,需在部門工作登記表上進行登記;值班分為小組制,到場簽到後首先檢查部門信箱,修改相應稿件並發至對應信箱②,請假需提前告知。

部門內部,“十宣實教”沿襲“家文化”理念,在原有虛擬概念上精進各種標識,錄製部歌、創立部徽、設計部服、印製部章、開設部門微博等等,精心布置七舍辦公室③,部員亦紛紛購置精美小禮品,置於辦公桌、或牆面等。內部活動也逐漸增多,例會除工作布置環節外,增立遊戲環節,大幅度提高部內成員友誼,打破部門辦公僵硬印象。同時開展多方聯誼,自導自演內部話劇“梁祝”等,成員多融入其中。2012年3月7日,劉喬秘密召開“女生節”活動,女生初皆不知,到場驚喜交加深受感動,後女生亦作回報,將每年4月7日定為部內“男生節”,舉辦相應慶祝活動。

工作方面,技術培訓紮實穩定,反覆多次培訓,並通過負責委員進行單獨指導。每次培訓內容以WORD形式掛部門群共享,可供下載參考。成功完成有關報導、數碼製作、雜誌《且行》刊號以及各種部門間聯絡活動,其中《且行》為學院第一本紙質刊物,與此同時還開創性進行了成都校區宣教部聯誼活動,與農學院、經管院、風院及校區對應職能部門完成交流。除完成常規工作外,多將視頻技術以及圖片拼接等技術套用於內部建設或娛樂,留下無數珍藏回憶。部門在摸索中不斷前行,同時不斷總結、反思,以求更好的發展。第十屆部門風采大賽上,部門從工作與生活兩個板塊進行闡述,工作分為部門簡介、日常工作、內部建設、部門考核四方面,生活分為成員風采、內部交流、文化營造、溫馨時刻四方面,同時在答辯中插入視頻,並最終全體部員登台唱歌,完美謝幕,自第七屆奪得“優秀部門”稱號以來,部史第二次奪得“優秀部門”稱號④,堪稱壯舉!

隨後全院進入換屆狀態,十宣實教完美謝幕。⑤

①此學習交流分組後逐漸演變為委員幹事全方位負責制,包含部門事務、內部交流、生活關係、學習指導等,是早期雛形。

②學院各部門稿件需在修改後發於對應此部門的分管老師信箱處,及時到一教606提醒老師修改稿件並反稿。再將反稿後的稿件發於部門新浪信箱,並以電話或簡訊的形式通知賀鳳禕;小班活動稿件修改後直接發於部門新浪信箱,並以電話或簡訊形式通知賀鳳禕。對於值班時修改稿件的情況,須在值班簽到表上做好登記。若有老師未返稿情況應一併記錄,提醒下一班的同學及時去催稿。

③時資環學生會辦公室位於七舍樓下,初宣教部單立一間辦公,後該辦公室過繼給宣傳部,宣教部搬入學生會辦公室內部,為左側玻璃門後首張辦公桌。

④是時團總支六大部門共評選“優秀部門”兩名,青年志願者工作部以其特殊部門性質常年居其一,由此可見,此番獲得“優秀部門”稱號難度不小。

⑤第十屆工作職能大體與第九屆相同

2012年5月,學院正式啟動學生幹部隊伍換屆,首先進行團總支學生副書記換屆,宣教部第十屆副部長劉喬競選得勝,為資源環境學院第十一屆團總支學生副書記,同時也成為了部史有明確資料以來首位學院團副。與此同時,宣教部第十屆部長賀鳳禕參與四川農業大學成都校區團委學生副書記競選,同時成功,擔任校區第十一屆團委學生副書記,也成為了部史首位校區團副。自此,宣教部進入“太子黨”年代,連續兩年為學院貢獻團副人選,兩年出任兩屆學院團副,有“二世三公”之美名。賀鳳禕同時擔任學院土測12級1班班主任助理,為十一屆提供人才。程怡然當選該年學院五名主席團成員之一,為劉喬之直屬成員。

同月,部門主幹換屆,袁野、唐鑫、胡校粒走上部長之職,為資環宣教第十一屆之領頭人,不日,取名“實宣益教”,袁野主管文字、報導,唐鑫主管視頻、胡校粒主管紙質、電子雜誌,PPT項主要由委員胡爾遜負責,音頻主要由委員張方芳負責。同年暑期,以“國家重點實踐分隊”之名義,率部十四人至資陽樂至縣進行“(陳)承我團五四愛國精神,(毅)憶元帥艱苦奮鬥歲月”主題社會實踐,大獲成功。

時部門留任委員十三人(含部長),分別為張方芳、陳思才、向素容、楊覓櫻、趙月、馮騰、趙韶雅、高煥起、周權、陳羲、楊雪培、胡爾遜、程怡然。暑期,劉喬、袁野、程怡然等混跡於12級新生群,識得人才數人,後其中部分人員招致進入實宣益教團體。

開學,部門工作步入新階段,迎新階段,部門全體前往迎接新生,同時進行為期兩日的全天報導活動;新生軍訓於崇州軍區,袁野曾率隊一次進入軍區,進行學院相關軍訓內容的拍攝。後十月初,經學院研究決定,對三大技術部門(即宣教部、網路工作部、宣傳部)進行提前招新,無數12級人才競相投報,經申請書、面試①兩輪測試,共招募試用期幹事20人。

其後相繼進行幹事新聞稿、照相、視頻、PPT、音頻、雜誌培訓,試用期滿,進行幹事考核筆試,留任16人,為侯林、王雷、鞏鶴軒、劉鵬飛、方明珠、周熙康、謝東芹、陳憧、周玉祺、宋承遠、馬莉、劉虹、鄧洪、龔立勛、伍亭亭、姜媛,第二次學院全體部門普遍招新,再招李小英、楊川兩人,總計幹事18名。

自新成員進入後,部門相繼進行包括新成員見面會等多項娛樂活動,因為委員人數較多的原因,委員幹事基本能達到一帶一,委員幹事選擇為“雙向選擇”,最終確定。部門工作採用小組制,工作組由幹事組成,指定一名幹事為組長,主要負責外業報導,其餘活動布置、數位技術、雜活等主要由部長例會指派或幹事自願舉手完成。

內部制度主體延續第十屆制度,分為例會、外業、值班三部分。例會由工作布置及遊戲環節兩部分組成;外業報導一次出動一組,一人寫稿、一人照相,由組長協調安排;值班人員由統計課表進行安排,每次幹事兩人,早期由委員帶領值班,進行稿件修改及衛生清理等工作。

常規工作按既定進行,十二月底,部門與青年志願者工作部、網路工作部進行三大部門聯誼活動,宣教部出開場舞、京劇、吉他等表演節目,聯誼順利結束。年末進行12年年終例會,由方明珠之組準備完成,授予賀鳳禕、劉喬、胡佳越以“宣教部終身名譽部長”之榮譽等。

2013年初,部門進入下半期,陳憧、周玉褀相繼退部,委員留任剩楊雪培、胡爾遜、程怡然三人,部門部長、委員、幹事合計22人。至3月7日,部門按例於教室進行部門女生節活動,4月部門大力協作進行學院“五四評優”工作,同月,部門開展男生節活動。

4月19日,資源環境學院第十一屆團學組織部門風采大賽如期召開,部門以“繼往開來”為總領,從“部門簡介”、“常規工作”、“培訓考核”、“宣傳成果”、“活動展開”、“工作突破”六個方面進行答辯,其PPT製作之精美引來一致好評,同時以詳盡的講解與合理的安排完美地進行了部門工作的總結與匯報,最終,部門成員集體上台,齊唱部歌,結束了此次答辯。賽後,宣教部以91之高分榮獲團學十六部門首位,歷史上首次登頂②,成為學院第一大部門,也標誌著宣教全盛時代的來臨。

次日,部門成功舉辦“我的夢、中國夢”演講風采大賽,部門幹事謝東芹之為主持,周熙康為贊助隊隊長,期間經歷初選與預賽,最終在決賽場上以其充分的準備及良好的現場效果,贏得團總支劉伍梅老師盛讚,此次活動舉辦地點為二教報告廳,上座近300人,活動贊助資金均為部門自行拉得,為部門首次獨立舉辦的全院型大型活動。

5月,與農學院、經管院、風景園林學院合作進行四川農業大學成都校區第二屆“我的蒙太奇”微電影大賽,胡校粒擔任四名主持之一,劉喬導演、以部門名義參賽的《兄弟,借個火》人氣爆棚,為現場反響最好影片之一,獲得該屆微電影大賽優秀影片獎,獎金1000元。

六月初,全院進行主要學生幹部隊伍換屆,實宣益教光榮退休。③

①實宣益教面試採用“多面一”形式,面試者先進行自我介紹,後評審提問,面試者回答完畢後,轉身背對評審,評審舉手表決,舉手過半數則立刻進行第二輪,第二輪面試者在一小盒子中抽取紙條,並按照紙條上的問題或要求進行相應的回答、動作,結束後退出面試教室。極其優秀並當場獲得全部評審通過者當場給與“PASS卡”一張,當場獲得試用期幹事資格。該年“PASS卡”獲得者為姜媛、侯林、周玉褀、磨志堅。

②此次答辯共評出團總支優秀部門4名,每名獎金200元。

③十一屆宣教部工作性質同第十屆。

2013年5月末,學院換屆拉開序幕,綜合素質拓展部改名科技創新部,併入團總支。團副換屆為之始,部門第十一屆部長袁野當先競選,得眾老師之青睞,不日名單公示,為資源環境學院第十二屆團總支學生副書記。①原第十一屆部門幹事伍亭亭緊跟袁野之步伐,競選土信系系級聯繫人暨主席團成員②一職,高票首位當選,成為學院第十二屆主席團成員之一,直屬於袁野。唐鑫、胡校粒、程怡然分別競選學院土測13級1班、農資13級1班、環生13級1班,全部成功。周余,學院進行十一、十二屆部門換屆,經申請書、筆試、面試及各方面綜合考察,6月5日,龔立勛、方明珠、姜媛為新任部長,取名“實宣而教”,第十二屆宣教部正式成立。龔立勛主管新聞稿、照相,方明珠主管視頻,姜媛主管雜誌,PPT由劉鵬飛、鄧洪、馬莉、王雷共同負責,音頻由謝東芹負責。

換屆當日,十二屆承擔學院畢業生工作之大任,半月余,成功完成,同期開展四川農業大學2013年暑期社會實踐相關工作,配合實踐部進行稿件、照相培訓,以及通知掛網等。同期亦獨立承辦學院“弘揚抗震精神,踐行中國夢,譜寫資環新篇章”微徵文大賽,均順利完成。部門留任委員十二人,分別為侯林、王雷、劉鵬飛、周熙康、謝東芹、宋承遠、馬莉、劉虹、鄧洪、伍亭亭、李小英、楊川,部門總計成員15名。

7月16日,龔立勛率隊至新津進行主題為“承農業大國之風,啟新型模式之道”社會實踐,全隊18人,本地人姜媛盡地主之誼,宴請眾人火鍋等。部門同時進行社會實踐新聞稿修改工作,至夜則於賓館“狼人”遊戲,喜不勝收,部門成員關係大進。

暑期,部門大鬧於13級新生群,以楊川、程怡然為甚,識得人才大眾,為後部門招新立下大功。9月開學,部門相繼進行迎新、新生軍訓工作及團校培訓工作,承辦優秀軍訓心得評選比賽並製作《且行》紙質雜誌一刊。10月八日,學院正式啟動部門招新流程,經下寢、宣講會、定點報名、申請書審核及面試,實宣而教共募得試用期幹事24名。③

隨後進行相關幹事培訓及工作指導,委員幹事實行“一帶一”政策,內部工作仍用小組責任制,組內加入委員,初幹事為組長,後改委員組長,臨近換屆,再改幹事為組長,打破十一屆外業工作小組制,大小工作均由小組輪流完成。外業報導初期由委員帶領完成,而後均由幹事單獨完成,集體行動,一人拍照,其餘數人均於當天上交新聞稿,擇其優者掛網。例會、值班制度如初。試用期滿,部門考核,留任19人,為費凱、孔繁堅、廖炯程、陳韻松、王濤、馮騰、賀志強、周恆達、王子豪、謝僮、崔安安、韓宇珂、白燕、董興悅、鄭洋、張靖瑩、劉嘉文、鄒文嫻、談慧文。

常規工作外,其後12月,部門參與進行學院第五屆院運會工作,主管通訊稿收錄、選擇及宣讀工作。參與雙選會工作。宣教、青工、網工三大部門聯誼,部門延續第十屆之傳統,由謝東芹主要負責,排練部門新版《梁祝》話劇,於聯誼會上表演,大獲成功。同月進行“不做手機控,翻身控手機”微徵文活動,書寫“拒絕負能量”倡議書一份,參與學院院刊工作小組,成立主筆人才庫,為院刊工作提供文章。寒假進行寒假社會實踐掛網工作。3月初開學,於教室與網工部聯合開展3.7女生節活動。同月,部門首創與農學院新聞部、經濟管理學院網路工程部開展交換生活動④。與生活紀檢部、心理健康教育部合作開展“拋開手機,再見宅生活,和朋友一起來跳兔子舞系列活動”,採用快閃形式於二舍門口進行相關活動及簽名儀式。方明珠、程怡然各自牽頭共製作微電影兩部,同期進行四川農業大學第三十七屆校運會前期春訓工作。4月,部門與農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風景園林學院合作開展校運會拍攝工作,此亦為部門首次,並完成系統長篇報導一份,獲得各方好評,部門也贏得校級“校運會先進部門”稱號。同時,部門也積極參與學院五四評優材料及PPT製作工作。

5月9日,學院迎來第十二屆部門風采大賽,經部門全體成員徹夜準備,實宣而教於答辯會當天壓軸登場,繼十一屆之後,再一次以總分第一的優異成績奪得“優秀部門”稱號,部門也連續三年奪得該榮譽⑤。本屆答辯,部門從“立業”與“育人”兩方面展開,“立業”以學院三人培養計畫為線索,分為“部門介紹”、“宣傳成果”、“工作開展”三方面,“育人”分為“傳承”與“創新”,答辯結尾放宣教視頻,其中以謝僮版部歌聲音穿插其中,分別講述了數代宣教人的宣教經歷,感染了在場評審及所有觀眾,最終,答辯三位部長與在場宣教人現場互動,答辯在一片身著白色部服的宣教人喊出的“走在一起是緣分,一起在走是幸福”中落下大幕,結合本屆實宣而教的獨特風格與宣教部歷來特色,完美展現了宣教英姿,呈現給了在場觀眾。

中旬,部門與校區其餘三個院共同進行了四川農業大學成都校區“尋找青春的說書人”第三屆微電影大賽,同樣大獲成功。

5月下旬,部門正式換屆,實宣而教走下舞台。⑥

①時宣教部連任學院團副之制,後團總支劉伍梅老師笑稱宣教部當了兩年“官二代”。

②時共設系級聯繫人暨主席團成員五名,分別為兩位團副、三位主席之直屬成員,類似文秘性質,至第十三屆取消。

③宣教部招新結果由新生群了解、軍訓雜誌、助班引導、面試效果四方面組成,新生群長期了解、軍訓雜誌挑選文字人才、面試效果觀察性格特點,唐鑫、胡校粒、程怡然“三駕馬車”之助班引導發揮了巨大作用,三個小班後來共貢獻宣教部試用期幹事11人,占總數近一半。

④交換生活動為期半個月,部門馬莉、費凱、賀志強交換至農學院新聞部,廖炯程、談慧文、韓宇珂交換至經濟管理學院網路工程部。本部門亦迎來農學院、經管院總計4名交換生。

⑤本屆答辯團學十六部門共同參與評選,宣教部、青年志願者工作部、實踐部、組織部、科技創新部、體育部總計六部門獲得“優秀部門”稱號。獎金200元。

⑥據第十二屆部門資料。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