崠子腦巫氏客家

於明,崇禎年間,三十二世升岫公由廣東龍川平越高嶺下遷入此地開基。崠子腦現居住人口四十多人,男性均是姓巫,客家人,迄今為止仍保留著巫氏客家的生活習俗。

崠子腦地處江西省贛縣南部山區的大埠鄉黃貫村的半山坡上 崬子腦位於:東經25º47´00.00",北緯115º04´11.13" 海拔317.30米(1041英尺),
,森林茂密,空氣清新,氣候宜人,交通不怎么便利,距贛縣縣城約八十公里。
黃田村木子山下:於清,同治年間,三十四世時春公由黃貫村子腦搬入。黃田村書官坑:於清光緒年間,三十七世德潘從黃貫村崬子腦遷入。黃田村木子山下位於:東經25º47´36.88",北緯115º04´20.11" 海拔364.85米(1197英尺),上黃田位於:東經25º47´40.24",北緯115º04´06.40" 海拔381.91米(1253英尺)蘇官坑位於:東經25º47´00.97",北緯115º04´10.16" 海拔324米(1063英尺)
崠子腦的巫氏宗祠是贛縣黃貫村子崠腦、黃田村(木子山下、書官坑)二個村巫氏的宗祠堂,系十九世(指巫羅俊公起)禧公的後裔,現有人口近三百人(訖至2004年止的人口),是贛縣巫氏人口第二集中地。
一、崬子腦巫氏客家方言
吃飯(食飯);好吃嗎?(客好食?);你家(你誇);你們家(你哈屋夸);洗衣裳(水裳衣);炒菜(煮脆);睡覺(習黯);叔叔(滿勺);伯父(太爸);爺爺(嗲嗲);姐姐(几几);去哪?(唏乃子?);去哪裡?(唏乃塊子?);做什麼?(做麥給?);弟弟(老忒tui);侄子(斥人);小女兒(曼女子);小兒子(曼者子);吵架(廣黑);打架(打高);失睡(息嗯出);夾生(加山);不好吃(嗯好食);不認識(寧嗯得);下雨(落雨);走得快(走得好快子);好多人(嘿滿多人);說謊(瓦嘎丐);很痛(嘿滿痛);臭(噴抽);很臭(嘿滿抽);很重(嘿滿重);挑不起(開恩喜);罵人(者人);罵死你(者喜你戲)
(還有許多方言,我自己現在都沒法講全了)
說明:以上方言的注音是按照拼音最接近音注音的,括弧內為文字為巫氏客家方言,方言沒有文字。
二、崠子腦巫氏客家的大年初一
1、大年初一,每家每戶都做早餐副食和早餐主食。副食就是家庭成員每人都吃一碗“酒釀蛋”;主食就是每人都吃“滿碗”。“滿碗”就是每碗煮些米絲再加三個雞蛋、魚圓、瘦肉、板鴨、雞肉、雞湯、豬肝等,滿滿一大碗,
“酒釀蛋”:就是用三個雞蛋加白糖、紅棗、狗枸、油炸油果等,用米酒蒸熟。
“滿碗”:就是每碗煮些米絲或糯米果墊底,再加三個雞蛋、魚圓、瘦肉、板鴨、雞肉、雞湯、豬肝等,每人盛滿滿一大碗。
“酒釀蛋”、“滿碗”其含意是:祈禱新的一年豐衣足食,在外能掙大錢。同時,“酒釀蛋”、“滿碗”,也是對客人最高規格的禮儀。
2、大年初一,家家戶戶不乾農活,不洗衣,不挑水,不去鄰居串門,不去走訪親朋好友,大人小孩都穿新衣裳、新鞋子、新襪子。要乾的活都在春節日做好。意思是:祉禱新的一年,掙錢的方式輕鬆,無須從事強體力勞動便能掙大錢,富裕的一年都穿新衣服且無須自己做家務事。
3、大年初一,一起床便給小孩發紅包,意在祝福子女健康、快樂成長。貼對聯、喜貼。
4、吃過“滿碗”後,家庭男人便忙著在客廳正門貼對聯,貼喜貼,而其他門上(包括豬、牛欄,廁所的門)也貼上喜貼,以慶賀新年,祝福來年平安萬福。而家庭主婦則忙著做午飯。小孩則去玩耍,放鞭炮。
5、最忌諱講不吉利的話,最忌諱吵架、罵人。
崬子腦有丘讀書田:
該讀書田名稱為大丘,是崬子腦最好最大的一丘農田,就在村子的宗祠堂坪下,大約5畝地,是克明公專門為獎勵讀書人而設立的.克明公祖上世代因沒出讀書人而飽受欺凌,為此他專門設此讀書田以激勵後人奮發讀書.此田設立後,崬子腦代代都能出有成就的讀書人.或商賈富戶或官宦紳士,崬子腦也從此名氣四揚。解放後出的讀書人有: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代大學生巫大振,曾任天津市學生聯合會主席巫鋼等好幾個大學生,還有中專生。
崬子腦巫氏全都是客家人,迄今為止仍保留著巫氏客家的生活習俗。迄今為止仍保留著說原汁原味的客家話。立夏、端午節、重陽節,村子裡每家每戶都燒油炸米粿,且相互串門送人,他們的食用油主要是用自己山上種植的木梓油;清明節則做愛米粿,春節前夕還做大量的黃年米粿、蒸製糯米酒、蜜酒,油炸雲片、油粿,彼此相互贈送。蜜酒特別好喝,喝醉了都沒有感覺,到他們哪裡去可不能貪杯喲。平時,每家每戶都蒸糯米酒,糯米酒是他們平時的飲料酒,也是用來款待來人來客的茶水酒(巫氏稱米酒為水酒),他們的生活習慣就是把水酒當茶喝。
崬子腦人民風純樸,熱情好客,為人忠厚,鄰裡間有互相關照、互相幫忙的傳統習俗。
崬子腦傳統上有讀書的風氣,每出一個讀書人,都是整個村子的榮耀,家家戶戶都請出了讀書人家庭的客,送份厚禮,以表示心意。
春節之後,來人來客,主人家都會蒸一碗“酒釀蛋”,煮一碗“滿碗”給客人吃,同時拿出酒和豐盛的下酒菜,這也是款待客人最高的規格。
崬子腦巫氏宗祠堂
崬子腦宗祠堂是崬子腦、黃田木梓山下、蘇官坑三個自然村巫氏共有的宗祠。建築布局呈長方形圍屋,正堂居中,左右二側各一個廂房,廂房二側又各一個較正廳堂要小一些的廳堂,廳堂二側又各建了一排對稱性垂直於正廳堂的長方形住房,住房的長度正好是正廳堂、副廳堂的二倍,在住房延伸出廳堂外端的端牆建了一道圍牆,在圍牆的二分之一位置建有一個氣勢壯觀的門樓,門樓的大門中軸線和主大廳堂的大門軸線及大廳堂的廳堂寬度的二分之一位置正好在同一軸線上。正廳堂通過二側的廂房有一條通道直通副廳堂且穿過居住房走出圍屋,通向外界。
副廳堂的前後牆、屋檐滴水與正廳堂的前後牆、屋檐滴水在同水平線上,前牆和後牆,前屋檐滴水和後屋檐滴水成平形線。
正副廳堂屋檐滴水與門樓、圍牆之間有一塊長方形空坪,面積為:長度24米 X 寬度6米,坪的二分之一處有一條寬三米礫石鋪墊而成的小路,小路二端為門樓大門和正廳堂大門。
門樓前面是一塊大坪,坪的外邊緣顯拋物線形狀的石砌擋土牆,石砌擋土牆高度東高西低,高度在0~10米之間。
石砌擋土牆外是條石砌小路,寬度約三米,呈階梯形狀。小路之外是克明公在世時給後代定下來的讀書田,讀書田面積約五畝。這丘田也是崬子腦最大最好的農田。
正廳堂和副廳堂大門都是用花崗岩條石做成的,正堂大門兩側的條石上雕刻了龍圖案,門頂橫樑的條石上雕刻了龍鳳圖案,還嵌了二個凸出門頂橫樑的圓柱體條石,圓柱體的橫截斷面雕有巫師用的護身符。副廳堂大門的條石則沒有雕刻圖案,只是嵌了二個凸出門頂橫樑的圓柱體條石,圓柱體較正廳堂的要小些,橫截斷面雕有巫師用的護身符。正廳堂和副廳堂大門的規格有別,大廳堂的較副廳堂的大門大了許多,且氣勢大不一樣,正副廳堂的大門頂上有一塊杉木做的門扁,杉木用桐油浸泡處理後永不腐朽,哪是供做紅白好事掛紅白布用的,再則,正副廳堂大門都有條石門坎,但正廳的門坎高度較副廳堂的要高些。
正副廳堂都有上下廳堂,上下堂之間有一個天井,天井都呈長方形,且都是用條石製作而成的,正廳堂的天井垂直於廂房,而副廳堂的天井則長方形的長邊平行於上下廳堂二側的牆,天井的大小規格也不一樣,正廳堂的要大多了,正副廳堂的天井正中有一塊凸突凸底的頂面平整的花崗岩。
正廳堂的前廳為副正廳,後廳為主正廳,正廳的頂上有一塊巨大的用杉木製作而成的扁,扁上雕有飛龍走獸。主正廳堂是做紅白好事慶典用時主人的宗親和內房親戚聚會用的,副主廳堂則是一般宗親、親戚和好友聚會的場所。副主廳堂的二側是用木製的屏風,屏風雕刻有各種各樣精緻的圖案,廂房是用作做好事時暫存放禮品、禮物,存放宴席菸酒之用和幫工的休息場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