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雲龍

1944年,崔雲龍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45年末,河南軍區部隊抵桐柏縣,與新四軍第五師會師。 1947年秋,解放大軍橫渡黃河,挺進豫西。

基本信息

1.中國酪酸菌之父

崔雲龍:教授、高級工程師、國家微生態藥品產業化示範工程基地負責人、山東省微生態學會副主任委員、青島市微生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青島東海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早年留學日本名古屋大學。
已主持完成了一類藥3個、二類藥2個、三類藥1個、四類藥3個共9個新藥的創研工作(其中生物新藥7個),均已獲得新藥證書,實現了產業化。
先後在國內外申請新藥專利30餘項,12項已獲授權,其中美國專利授權2項。
主編了國內外首本兒科微生態學的科普讀物《現代兒科微生態學的基礎與套用——現代健康育兒須知》,策劃拍攝了國內外首張微生態學科教片《現代微生態學的基礎與套用——益生菌製劑治療菌群失調與相關疾病的研究進展》消化專輯和兒科專輯,贏得了康白教授等專家的高度贊同,推動了微生態知識的普及。
先後主持完成了微生態領域的2個創新基金項目,一個國際合作項目,4個“863”計畫項目。
主持完成了國家發改委專項資金支持的我國首個“微生態藥品示範工程項目”的建設,攻克了厭氧芽孢菌工業化培養困難的技術瓶頸,使酪酸梭狀芽孢桿菌製劑和凝結芽孢桿菌製劑在我國首次實現了產業化,打破了日本的國際壟斷,推動了我國微生態藥品產業的發展。
榮獲投資山東優秀民營企業家稱號、青島市十大科技將才稱號、青島市“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
崔雲龍董事長帶領的青島東海藥業,十幾年如一日,專注於益生菌製劑的創研,近些年又致力於益生菌製劑的產業化和微生態知識的普及推廣,旨在讓廣大醫生和民眾早日了解人體菌群對健康、生命的重要性及菌群失調乃百病之源,只有樹立起“保護腸道菌群,就是保護健康和生命”的理念,重視腸道菌群的保護,若失調應及早調整,才能少生病,獲得健康。

2.革命烈士

崔雲龍(1914~1947),又名崔志堅,蔡店鄉崔莊村人,出生於一個農民家庭。祖上克勤克儉,布衣粗飯,雖可度日,但屢受官府土豪的敲詐欺凌。崔幼年入私塾讀書數載,及長,性淳樸善良,有正義感。1939年考入宜陽屏陽中學讀書。在校讀書期間,就對當時國民黨官場的腐敗以及地方豪紳魚肉人民的暴行深感不滿。當時屏陽中學校長張劍石是中共地下黨員,經常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崔深受陶冶,萌發進步思想,傾向革命。在校一方面求學,一方面執行中共地下黨組織分配的任務,積極參加抗日活動,寫壁報,發評論,宣傳革命道理,揭露黑暗世界。在發動民眾抗日救亡的工作中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1944年5月,日本侵略軍西犯,豫西淪陷,張劍石根據上級指示,在趙堡一帶開闢宜洛抗日根據地。崔在宜洛抗日根據地洛南縣任財糧科會計,後任八路軍河南軍區第五分區及專員公署財糧科會計。他在艱苦環境中對工作勤懇忠誠,不遺餘力,千方百計籌集糧款、物資,支援八路軍前線抗日。而本人生活卻十分儉樸,一件粗布衣衫穿破了幾次,總是縫縫補補再穿。1944年,崔雲龍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挑動內戰,調集大量軍隊向根據地進擊。1945年9月,八路軍河南軍區第五分區及專署奉命轉移桐柏山,與新四軍第五師會師。崔隨軍南下,在登封縣柴坪進行整編後出發,日夜兼程,以日行180里的速度向桐柏進發,途中糧食不繼,有時一日一餐,有時連一餐也吃不上。崔雲龍素有眼疾,夜間行軍得靠同志們用木杖牽引前進,困苦之情,莫可言狀。每當同志們飢餓難忍時,他還總是南腔北調地唱幾句曲子戲,引得大家歡笑,忘卻了飢餓。1945年末,河南軍區部隊抵桐柏縣,與新四軍第五師會師。1946年初,崔雲龍在中原軍區一縱隊二旅供給部任軍服保管會計。數九寒天崔總是衣著破爛,腳穿破舊鞋或光著雙腳,日夜守護庫房,腳趾被凍壞四節。
1947年秋,解放大軍橫渡黃河,挺進豫西。10月,崔受組織派遣回伊陽,在探家時被當地惡霸發現。郭村保長趙根連帶人竄進崔莊對崔進行綁架。在敵人的刀槍威脅下,崔大義凜然,寧死不屈,沒有泄露黨的任何秘密。農曆10月19日,被殺害於崔莊東門外,終年33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