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連河

崔連河

崔連河,1973年出生,吉林大學軟體工程研究生,全國十大特教園丁,黑龍江省自強模範,全國唯一聾人校長,市級優秀教師,市政協三屆連任政協委員。以特色教學見長,博採眾家管理精華。現為齊齊大學計算機專業教師。同時白手起家,多年艱辛創辦了齊齊哈爾信息工程學校,學校座落在風景秀麗的勞動湖畔,現有固定資產1620萬元。

連河

崔連河簡介:

崔連河,一位38歲的重度聾人,戴著高倍助聽器瀟灑地行走在講壇上。他是全國十大特教園丁,全國普通高校講台上僅有的兩名聾人教師之一,齊大學子熱評的齊大好老師排名譜第一名,黑龍江省自強模範。 崔連河,1973年出生於黑龍江省克東縣的農村,12歲耳聾。他在頑強不屈地命運抗爭中成長,兩度輟學,曾經淪落為農村的豬官,也曾擺攤修鞋,不向命運低頭,不甘心命運擺布,他於1991年鯉魚躍龍門,走出農村,考入黑龍江省商業貿易學校。1995畢業後,以出色的才能進入齊車集團從事計算機編程工作,1998年調回黑龍江省商業貿易學校,1999年參加全省計算機大賽取得第一名,並於2000年代表黑龍江省參加全國殘疾人計算機大賽獲得第四名,2000進被省殘聯保送哈工大進修,2003年調入齊齊哈爾大學,2006年考入吉林大學攻讀軟體碩士。
崔連河同志是一個心懷慈善的人,他的事跡被中國權威雜誌《慈善家》報導;崔連河是一個一心為弱勢群體奔波的人,他擔任省市區三級聾協的副主席,其名聲早以為全國聾人知曉;崔連河是個不屈的人,他自已創辦的青華微電腦專修學校,目前已經擁有資產一千六百餘萬元,在鶴城有口皆碑,目前已經升格為全國統招學校齊齊哈爾信息工程學校,也是齊齊哈爾市第二大民辦學校。崔連河是一個有政治高度的人,他不但已經連續三屆擔任市政協委員,而且還擔任公安系統的監督員。
崔連河的課神彩飛楊,但生活中,他卻樸實無華。崔連河是一個高調做事,低調為人的人,他的事跡上百次地被各媒體報導,但他從不張楊,在齊大校園,他是一個默默無聞的一線教師,在公眾眼中,他是一個合格的教書匠。
走近崔連河,走進堅強;走近崔崔連河,走進善良!

崔連河的社會職務:

1.黑龍江省殘人聯合會主席團委員
2.黑龍江省聾人協會副主席
3.齊齊哈爾市聾人協會副主席
4.齊齊哈爾市龍沙區聾人協會副主席
5.政協齊齊哈爾市第八屆委員(教育界)
6.政協齊齊哈爾市第九屆委員(法制界)
7.政協齊齊哈爾市第十屆委員(法制界)
8.民盟齊齊哈爾市委委員
9.民盟齊齊哈爾大學基層委員會科技委員
10.民盟齊齊哈爾大學套用技術學院支部主委
11.齊齊哈爾市職業教育協作會理事
12.齊齊哈爾特教學校名譽校長
13.齊齊哈爾公安局建華分局監督員
14.齊齊哈爾市城市無障礙設施監督員
15.齊齊哈爾信息工程學校校長

崔連河獲得的榮譽:

1.2006屆中國十大特教園丁
2.黑龍江省自強模範
3.黑龍江省十佳盟
4.中國民主同盟齊齊哈爾市優秀盟員
5.齊齊哈爾市優秀教師
6.齊齊哈爾市優秀政協委員
7.齊齊哈爾市首屆十傑殘疾人
8.齊齊哈爾大學中青年教師授課大賽優秀獎
9.齊齊哈爾大學套用技術學院授課大賽第二名
10.齊齊哈爾大學課外學術競賽活動優秀指導教師
11.黑龍江特殊教育先進個人

新聞媒體的報導:

各類媒體對崔連河進行了上百次的報導,現只摘其中一小部分如下:
1.2001年國家級雜誌,《中國殘疾人》,長風終有破浪時
2.2007年,國家級雜誌,《中國慈善家》,主宰自己命運的人
3.2007年,國家級雜誌,《中國特殊教育》
4.2006年,國家級網路,中國殘疾人,《苦難經歷鑄就輝煌人生》
5.上海東方電視台《大賽選手崔連河專訪》
6.2007年,黑龍江日報《聾人校長:我傾聽著成功的聲音》
7.1999年齊齊哈爾日報《長風破浪終有時》
8.2007年鶴城晚報《13年挽救千餘網癮生》
9.2000年鶴城晚報《人生的燦爛》
10.2002年,齊齊哈爾日報《拼搏》 
11.齊齊哈爾電視台《拼搏》

網路媒體的報導:

1.百度崔連河事跡搜尋(共10頁,400條記錄)
2.崔連河事跡轉載於各大網站
(1)中國教育先鋒網 (3)東北網 (4)中國知網 (5)中國特殊教育網
3.齊大學子網上熱評《齊大好老師排名譜》

崔連河發表的學術成果:

2003.5 Internet網路管理基礎,教材,《哈爾濱地圖出版社》
2005.7 網站建設教學之我見,論文,《農業與技術》
2005.7 ASP網站建設技術教學方法初探,論文,《當代生態農業
2005.5 高等學校計算機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論文,《現代高等教育》
2006-07-05控銑鏜床主軸變形分析與改進方法 《科技信息(學術版)》
2007-04-15淺談高等職業技術院校計算機英語的教學《科技信息(學術研究)》
2007-02-25高職院校Visual Basic教學改革 《科協論壇(下半月)》

事跡材料

用奮鬥奏響生命強音(上)

——崔連和校長的事跡
同學們,我相信你們到找崔連河,是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可是,怎樣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呢?那就請你先了解一下崔連和吧。
崔連和,有著跟你們一樣的歡樂的童年,讀國小時每次考試幾乎都是第一名,又當著班長,可謂風華正茂、春風得意,是同學們羨慕擁戴的嬌子。可是,剛升入了國小四年級時,他十二歲那年,一針鏈黴素無情地奪去了他享受聲音的權力,從此步入了無聲世界,他成了聾子!老師講課,只見嘴動,同學們喊他,他愣怔著不知在說什麼。他惶恐了,悲憤了,捶胸頓足、嚎啕大哭,他隨父親四處奔走求治,可是一次次希望都被滅了,他注定一輩子是個聾子!命運之神如此殘忍,讓一朵盛開的花兒頃刻凋零,把一個天真爛漫的孩子頃刻向打入地獄!他想抗爭,哭天喊地,但是他是那么的無助和無奈。他聽不到老師講課,他絕望了,一步九回頭,哭喊著離開了學校——他輟學了,這應該是他永遠失去了讀書機會。
崔連和家住克東縣千豐鎮一個偏遠貪困的農村。不能讀書了,也不能吃閒飯,他拿起了放豬的鞭子,成了放豬娃。把豬趕到野外,他躺在暖融融的山坡上,仰望蘭天碧野,四周是萬籟俱寂,他聽不到風聲和鳥鳴,他閉上眼,想把自己融化在蘭天和碧野中,就這樣消失——連同痛苦都一起消失。但是,現實是他睜開眼要面對的自己還是個聾子,是個豬倌,他變得沉默了,並漸漸喪失了語言功能。
他留戀學校生活,看見別的孩子背著書包歡蹦亂跳的去上學,他的淚往心裡流。在學校時,從沒意識到學習機會的可貴,如今,咳……,他不甘心啊!雖然只有十二歲,他朦朧覺著,有一扇知識的窗戶,剛剛被打開一個縫,還沒來得及看清那個神奇美好的知識天地是什麼樣,那扇窗就對他關上了。他想,也許真像好心人勸他那樣,最好學個修鞋之類的手藝吧,或許將來可以靠它養家餬口,他就常常呆立在鞋匠修鞋攤前,怔怔地望著,不知想些什麼……
十三歲孩子的天性,是不甘寂寞。他開始找來各種各樣的書讀,打發孤寂的時光,那個神奇的知識之窗又向他打開了一道縫,他讀書讀得幾近瘋狂,只要有字的都不放過,雖然只是囫圇吞棗,但他發現,在書的世界裡,他又可以和大千世界的林林總總貼近交流了。讓他最受震撼的是張海迪姐姐的《輪椅上的夢》,他一連讀了幾遍,海迪姐姐半身癱瘓,卻頑強苦讀成才的事跡激勵著他,讓他寢食不安,他產生了還要重返校園的強烈願望,開始憧憬起新的夢想。
他的國小班主任李榮和老師一直十分牽掛他,把他接回學校,續讀國小。一個聾孩子,只能憑老師口型猜測老師講什麼,所有課程,幾乎完全靠自學完成。而他仍然是班級學習成績最好的學生。讓他難以承受的是,昔日的小朋友,圍觀取笑他是個聾子,甚至有討厭的孩子嫉妒他,往他臉上吐痰,說他不過是個聾子,這讓他刻骨銘心地痛。但是,美好的憧憬支撐著他,海迪姐姐激勵著他,他沒有沉淪,沒有報復,沒有抱怨,而是,把這一切變成學習的動力。
六年苦讀,蒼天不負,他十八歲時,生活終於向這個殘疾青年露出了笑臉,做為村里當時唯一的“秀才”,他考上了齊齊哈爾商業學校。但是,他的高興是短暫的,他擔心,一個聾子很可能被拒之門外,雖然他藉助助聽器,恢復了語言功能,可畢竟是個聾人呀!果然,當他滿懷忐忑地到學校報到時,學校拒收他。他把自己《我很憂愁》的作文拿給老師看,表達自己渴望學習的心情,又以“如果學校不收,我就碰死在學校大門上”來表達自己求學的決心。終於感動了學校領導、老師,破格收了他這個聾人學生。他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他感到自己幸福極了。他沒有像別的青年一樣,陶醉於大城市的新奇,也沒有像有的同學那樣,忙於談情說愛,而是一頭扎入知識殿堂。除了專業課,他又托人從某大學借來厚厚的計算機專業書籍,用業餘時間自學,苦苦專研。沒有電腦,在紙畫的鍵盤上練習。學校感動了,破格把微機室的鑰匙交給了他,多少個深夜,他獨自在機房裡苦練……
無數個日日夜夜,他清晨聞雞起舞發奮苦讀,夜晚獨伴清燈伏案耕耘,用奮鬥奏出了自己生命的強音
1995年,他憑電腦才能,被車輛廠相中,當了一名軟體編程員。
1998年,他又被母校商業學校“挖了”回去,幫母校完善了微機教學。
2000年5月,他參加全國殘疾人電腦大參,奪得第四名的好成績。
2003年,31歲時他又成為齊齊哈爾大學計算機教師。
一個聾人大學老師,苦難的奮鬥歷程,精湛的專業技能,讓許多人慕名把孩子送到他跟前,讓他業餘時間帶一帶。他見慣了別人的白眼和歧視。他受不了別人的尊重和信認,一旦有所託,他甚至廢寢忘食,手把手傳授技藝,直到把孩子教會為止,而且還要負責幫孩子安排工作。就這樣,朋友們口碑相傳,找他來託付孩子的絡繹不絕,他有點應付不暇,他想推託,但他想到自己求學的艱難,又不忍心,於是,他被“逼上梁山”,辦起了電腦專修學校…….
如今,他辦學十年,歷盡艱辛,為數千初、高中輟學孩子提供了再次求學機會,他們因他而改變了命運……
題記:在北國邊城齊齊哈爾市,美麗的勞動湖畔有一座規模宏偉的計算機學校,近8000M2的校舍,占地近10000 M2的校園,近400多名學生在這裡學習計算機操作技術。更引人注目的是,這個校長是個聾人,有的老師、職工也是聾人,教研主任又重度肢殘,常有不同程度的殘疾人在這裡進出,構成一道獨特的風景線。這就是齊齊哈爾市信息工程學校和黑龍江省殘疾人就業培訓基地。想進一步了解這裡,還要從認識他們的校長崔連河開始……

用奮鬥奏響生命的強音(下)

——聾人校長崔連河同志的事跡
崔連河出生在黑龍江省克東縣千豐鎮一個偏遠貧困的農村。十二歲時,因患感冒,一針鏈黴素無情地奪去了他享受聲音的權力,將他推入了無聲的世界,成為重度聽力殘疾。把一個天真浪漫的孩子頃刻間打入地獄,他痛不欲生,捶胸頓足,嚎啕大哭,他隨父親四處奔走求治,可是一次次的希望都破滅了。崔連河絕望了。他聽不到老師的講課,不得不一步九回頭地含淚離開了學校,回村當了一名豬倌。殘酷的現實使他變得沉默了,他無法與人交流,慢慢地喪失了語言能力。可是儘管如此,他還是手不離書,把豬趕到野外,他躺在山坡上看,回到家裡,在油燈下看。對學校的留戀,對知識的渴望使他像著了魔一樣,這些都被一直牽掛他的班主任李榮和老師看在眼裡。於是,李老師經過再三工作把他又接回了學校。一個聾孩子,只能憑老師口型猜測老師講什麼,所有課程,幾乎全靠自學完成,而他仍然是班級學習成績最好的學生。讓他難以承受的是,昔日的小朋友現在卻圍觀、羞辱、取笑他,甚至謾罵、推打他。面對這一切,他表現得異乎尋常地冷靜。他沒有報復、報怨、更沒有沉淪,而在把一切變成學習的動力。
六年苦讀,蒼天不負,一九九一年,生活終於向這個十八歲的殘疾青年露出了笑臉,作為偏僻小村莊多年來唯一的一個“秀才”考取了黑龍江省商業貿易學校。但是,高興之餘他不免有些擔心,一個聾子很可能被推之門外。雖然他藉助助聽器,恢復了語言功能,可畢竟是個聾人!果然,當他滿懷忐忑的心情到學校報到時,學校拒收。他把自己平時的作文拿給老師看,表達自己渴望學習的心情,又以“如果學校不收,我就碰死在學校大門上”來表達自己求學的決心。他的行為,終於感動了學校領導和老師,破格收下了他這個聾人學生。他非常珍惜這次學習機會,無數個日日夜夜,他清晨聞雞起舞發奮苦讀,夜晚獨伴清燈伏案耕耘。在校園中他成了人人學習的榜樣,是人們茶餘飯後談論的焦點,也是家長教育孩子的典型範。
1995年畢業時,他憑藉自己電腦專業方面的才能,在眾多應聘者中被齊齊哈爾車輛廠慧眼識中,並經考核成了車輛廠的一名幹部,負責軟體開發與硬體維護工作,他幾近瘋狂地扎進了軟體開發中,被車輛廠幹部譽為“主動找活乾的員工”。
1998年,他的母校由於急需計算機專業人員,建設校園網工程,自然想到了崔連河。於是幾經周折,他又被母校從車輛廠挖了回來,投入了教學一線工作。由此齊齊哈爾市有史以來第一位高度聽力殘疾人站在課堂上為健全人授課成為事實。
2000年在全省選拔後他代表黑龍江省參加了在杭州舉辦的全國殘疾人計算機大賽,取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績。 
2000年9月,在省殘聯的幫助下他進入哈工大進修,這對他在專業上來說,真是如虎添翼!
2003年3月他進入了齊齊哈爾市高等學府——齊齊哈爾大學,成為黑龍江唯一一位高度聽力損失的聾人大學教師,也是全國普通高校講台上僅有的兩位聾人教師之一,齊大萬名學子在百度貼吧上評選齊大名師譜,崔連河老師競排在了第一位。
崔連河的青少年時期,因為耳朵失聰,而飽受過別人的歧視和欺凌.讀國小時,曾有一個健全的孩子嫉妒崔連河學習好,而在他的臉上吐過一口唾沫說:“你不過是個聾子唄!”言下之意,他因為聾,無論學的怎么好,也注定不會有出息。這對崔連河來說,是留在心頭的刻骨銘心的痛。特別是他考入商業學校時,因為聾,幾乎被拒之門外,讓他感到獲取一個學習機會,對於一個人的一生是多么重要和難得。
這些經歷,影響著崔連河以後的人生態度。他一直不能容忍別人的一句話是:“這孩子算完了,一輩子也不會有出息”。他認為這是在抹煞孩子的前途,他說:“沒有壞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父母和老師。只要有愛心,因人施教,就都會成為有用之才”。
他最看不了輟學的孩子無所事事地浪費青春年華,他希望這些孩子,能重新走入課堂,珍惜自己鮮活的生命,最終成為有用之才。特別是,看到別人像他一樣有殘疾的孩子失學,他甚至心急如焚,想立刻伸手幫他們……
正是這些縈繞在他心頭的情結,成為了他創辦青華微電腦專修學校的原動力。當他成了電腦專家,成了大學老師,最初有許多朋友把孩子送到他眼前,希望能跟他學學電腦。這種信任,讓崔連河有一種被“器重”的託付感,過去他曾被別人蔑視,如今有人看重他,這對他是一種莫大的榮幸。他唯恐有負信任,寧可飯不吃,覺不睡,也要手把手把孩子教會。每次看到學生那雙求知的眼睛,他都會想起自己求學時的艱辛歷程,對於那一顆顆稚嫩的心田他會傾注心血去澆灌。就這樣,他業餘時間帶出了一個又一個精通電腦的學生,並且又親自聯繫為他們安排了工作。
這就讓他與教育、與孩子結下深厚的情緣。
這就是他最終走上辦學之路邁出的第一步。
1997年9月,崔連河想辦電腦學校的想法,得到市殘聯的支持,幫他申請了辦學資質,提供了初步的辦學條件。一晃十個年頭過去了,崔連河八易校舍,九次搬家,學生從最初的二、三十人,逐年發展到如今在校長期班學生達到400多人,同時每年培訓短期班學生近千人,成了鶴城最大的一所民辦電腦專修學校。
崔連河的成功,當然因素是多方面的。但若用一句話概括“這個學校最突出的特點是什麼?”那就是“愛”!真心實意地關愛學生,真心實意地想讓學生學到真本領,真心實意地為孩子人生負責,這就是崔連河辦學的宗旨。他承諾,進入青華微電腦專修學校的孩子,不學成不出校門,畢業負責推介安排工作,對所學專業可以終生返校免費重修。
他對待學生,在生活上比娘親,在學習上比狼狠
崔連河出差無論回來多晚,哪怕是子夜,也要到學校看一眼他的學生,用他的話說“這樣心裡才踏實”。他要求教師要用父母般的情懷對待每一個孩子,他說:“如今,孩子是家長的命根子,孩子的前途是家長的希望,把孩子交給我,這種信任重於山啊!必須確保他們安全,確保他們的健康成長,確保他們學到本事,成為有用之才”。他聘用教師的第一個條件就是先問“你愛不愛孩子,能不能像父母那樣對孩子負責?”他要求教師:“找點空閒,常到寢室看看,找點時間,常陪學生談談”。
在食堂就餐時,他常常端個飯碗在學生中間巡視,哪個學生不吃雞蛋,他會親手扒了皮兒,“逼”著學生吃下去,他才會離開。學生上課時,他常在走廊里逐個教室地觀察,若哪個學生不注意聽講,趴桌子,他會立刻衝進去,把學生“揪”起來,一頓訓斥,這其實也無疑是對授課老師課堂組織不利的一種警示。每次周考,月考,他會反反覆覆與專業課老師,與班主任分析“差生”的原因,採取辦“補課班”,“個別輔導”等措施,不讓一個學生掉隊。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他把公園晨練“地書”的一位老同志,請到學校教學生書法;他發現有的學生不善言辭,人際溝通能力差,便把這十幾名學生組織起來,利用去公園晨操的機會,讓他們手持《校報》與陌生人交談,鍛鍊溝通能力。此外,還有諸如開展演講比賽,才藝表演等活動,寓教於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崔校長和老師們從早晨5點多鐘,到晚上8點自習後放學,全程跟蹤,幾乎到了寸步不離的程度。看到學生們進食堂吃飯時,要排隊而入,逐桌站好,鴉雀無聲時才會一聲口令,一齊坐下,有人說:“真有點像軍隊”。崔校長風趣的說:“我看有點像監獄呢”。他常說,這是一群曾經放蕩過的孩子,自制力差,嚴格的管理,正是基於一種深沉的愛,讓他們經受人格的歷練。或許,有些學生一時會有反感,但當他走向社會,懂事後,會理解並感謝我的確實如此,記得有一個白城市來的學生,家長帶他來青華入學一見崔校長面時就說:“我這個孩子好打架,在當地轉了好幾個學校都打遍了,沒有學校接受他了,你們能收嗎?”
崔校長說:“打架,不是孩子天生的本性,是教育不當造成的,我來教育。”中午崔校長招待家長喝了幾口酒後,把袖子挽起來對那學生說:“你喜歡打架,好吧,今天先跟我打一架好么?”那學生說:“我不能跟老師打。”崔校長說:“不打不行,你不打我,我要打你,怎么樣?”學生說:“老師,我服你了,你怎么打都行,我不還手。”一個淘小子,打架大王被崔校長看牢了,見面就會“關照”一下。如今,這個孩子成為上海一家大公司的設計總監。一次崔校長到上海去送畢業生就業時,委託這名學生為他代買返程的火車票,這名學生買了票告訴崔校長“票買完了,放你那容易丟,我送你上車時再給您。”結果臨走時,崔校長被這名學生莫名其妙地拉到機場,原來學生給崔校長買的是飛機票,崔校長執意付票錢,那名學生說:“校長,是你改變了我的一生,這算我的一點心意。”這是崔校長平生第一次坐上飛機啊!這名學生在上海春節放假先到齊齊哈爾看看他的校長,然後再回家。
每年春節,崔校長家最熱鬧,幾十名在各地就業的學生來看望他。在他的手機里,幾十條畢業學生不斷發給他的簡訊,這都成了崔校長最大的精神享受。他說:“我這輩子,樂趣在學生身上,成就感也在學生身上,離了他們我活不了啊!”
而在這些關愛中,對於有殘疾的學生,他更是加倍的理解和呵護……
崔連河是黑龍江省唯一的一個聾人政協委員,齊齊哈爾市政協八屆、九屆委員,連任兩屆政協委員的他,總是將自己的政協委員身份與殘疾人的生活相提並論,總是千方百計的為殘疾人呼籲。
崔連河在殘疾人教育事業上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他不僅是學生的學業導師,更是學生的生活益友,他不但把知識無私的向學生傳授,而且為學生的生存、就業不停的奔波。
崔連河在殘疾人教育上,可謂處處留心,2003年參加全國計算機大賽期間,貴州殘疾人鄧永發提出想學習軟體開發技術,崔連河滿口答應。小鄧來到黑龍江,崔連河不但免了他的學費,而且負擔了他的食宿費用。來自內蒙古自治區的聾人邱美娜,家境貧寒,崔連河二話沒說免去了她全部學費。殘疾人陳志斌對人生已心灰意冷,他的父母找到崔連河,崔連河不僅免去了他的全部費用,而且認他做了小弟,多少次促膝談心,多少次心與心的碰撞,熱淚從陳志斌的臉上滾落下來,終於他又燃起了生命的火花,如今他已在郵電殘疾人就業中心從事著設計工作。殘疾人王蘭,父母離異,與繼母關係不好,對父親從不言語,又是崔連河免去了她的費用,並且用心交流,最終化解了他心中的不快,與父親重歸於好,順利完成了學業,如今已經從事建築設計工作三年,成了一名真正資深的設計師,實現了自己白領的夢想。
目前身任市殘聯聾人協會副主席的崔連河,關注著每一位聾啞人的生活,經常出資出力輔助聾人協會完成各項活動,多次資助學生,市殘聯黨組班子成員對他的工作熱情給予充分肯定。目前齊齊哈爾市成立了殘疾人活動中心,崔連河又擔任了殘疾活動中心的教學工作,他深知殘疾人事業任重而道遠,他更深知漫漫征途要上下而求索!
崔連河不但用自己精湛的計算機技藝教書,而且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去育人,他深知殘疾人的教學工作,三分在課堂,七分在課外,學生能否認真學習,能否真正成人,關鍵還是思想教育。因此,除了教學之外,他把全部業餘時間都放在了殘疾人的思想教育上。曾經有一個殘疾學生董微,18歲的女孩,正是陽光燦爛的年齡,可是小兒麻痹的後遺症嚴重的跛腿,使他臉上沒有了笑容。於是崔連河不辭勞苦,不厭其煩,反反覆覆的講張海迪,講司晶,用活生生的例子開導她,鼓勵她。終於董微正視了自己的殘疾,鼓起了勇氣,變得活潑、健康、開朗、陽光、自信。當她畢業的時候,她已經擁有了非常專業的的建築設計技能。最終被南京第四建築集團公司大慶分公司錄用。如今已成為了該公司的技術骨幹。她常說,沒有崔老師的諄諄教導,就沒有我今天的笑對人生,就沒有我今天的學業有成。
十年來,有數百名殘疾人在這裡學習深造,接受培訓掌握了專業技能,進而走上他們人生的自信之路,在計算機領域裡自由地遨遊,同健康人平分秋色,為祖國的經濟建設,勾畫著最新、最美的圖畫。繼而,學校被評為“齊齊哈爾市優秀青年就業培訓先進集體”,“黑龍江省特殊教育先進集體”,定為“黑龍江省殘疾人就業培訓基地。”
十年來,崔連河教書育人,可謂桃李滿天下。3,000多名曾經綴學的孩子因他而改變了命運,因他而改寫了人生!他們在青華學業有成畢業後,紛紛在上海、北京、大連、大慶、哈爾濱等大都市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工資收入頗豐。
崔連河為打造高素質的師資隊伍,煞費苦心。他說:“沒有好的老師,沒有高的教學學質量,就沒有青華微電腦專修學校更好的前景。下大力氣招生,不如下大力氣抓好教學和管理。”他的辦學理念是“名師+嚴師=高徒”。他的學生大都是在青華畢業有成的孩子們的口碑相傳下紛紛慕名到青華來的。正是崔校長和他的同事們對孩子真摯的愛,及全身心對孩子成長負責的精神,才獲取了社會、家長們的信任啊!
崔連河同志工作之餘仍刻苦學習,他深知不學習就沒有出路,每天深夜,他仍孜孜不倦的學習,他要繼續以血汗作為成功的代價,不斷在教育教學上鑽研,2005年崔連河已經發表了四篇論文,編寫了書籍《lnternet網路原理與套用》(哈爾濱地圖出版社)、《平面設計從入門到精通》(內部印刷。)
崔連河的刻苦學習為他帶來了計算機專家的美譽,目前在齊齊哈爾的IT界,崔連河有著深深的影響,因此,他擔任了許多社會工作:
齊齊哈爾政協八屆委員,九屆委員
民盟齊齊哈爾市委九大代表
齊齊哈爾信息產業協會副秘書長
齊齊哈爾市聾人協會副主席
齊齊哈爾市殘疾人教育中心副主任
當他在殘疾人教育事業上傾注全部心血,為殘疾人及事業奉獻光和熱的時候,黨和人民也給了他很高榮譽,他個人及學校曾獲得:
2000年全國殘疾人技能大賽第四名
2003年黑龍江省“自強模範”(五年一評,全省5人)
2003年全國殘疾人計算機大賽第八名
2003年齊齊哈爾市優秀政協委員
2003年齊齊哈爾市信息產業先進個人
2004年黑龍江省特殊教育先進個人
2004年全市優秀教師
2004年全市十佳殘疾人
2004年全省“百強殘疾人”
2004年全省十佳盟員
2005年齊齊哈爾市優秀青年就業創業培訓基地
2005年黑龍江省殘疾人就業培訓基地
2005年全國特教十佳園丁
2006年獲得全國首屆殘疾人企業創業成果展優秀企業
2003年以後崔連河同志自強不息的事跡先後在齊齊哈爾電視台、齊齊哈爾日報、鶴城晚報、黑龍江電視台、上海東方電視台、《中國殘疾人》雜誌、中國殘疾人網等新聞媒體進行了長篇多次的報導,黑龍江省殘聯在五年一次的表彰大會上授予他“自強模範”的稱號,並號召全省殘疾人向他學習。
崔連河深切理解殘疾人生存就業的艱辛,矢志不渝要創辦一所聾人大學,幫助象他一樣在求學路上倍受艱辛的聾孩子。目前,聾人大學各項籌備工作正在緊張而有序的進行。
崔連河終於用奮鬥奏響了生命的強音,贏得了社會各界廣泛的讚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