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山金牛洞記

18、潛通:潛,暗中。 20、周流:周,環繞。 31、浹旬:浹,周匝。

作品原文

崑山金牛洞記
南宋 魏良臣 邑人
小智1自私則物方域2而不通達,人大觀3則包宇宙而無外益。天以氣覆地,以形藏氣。氣覆於上,則日月星宿照耀、森列,有目者皆可睹,至於紫宸4、金闕5、霞府6、璦宮7雖聞其名,而世終莫之見;形載於下,則山嶽、河海、結峙8、融流有足者皆可至。至於名山、秘府、真宅、奧境苟傳於世,必直待而顯焉。如華陽洞府9則以茅真君10而顯;龍虎山11則以張天師12而顯;閣皂山13則以葛仙公14而顯;卯酉山15則以葉天師16而顯……自余塵外仙居隨寓昭著17,未易一一數也。
宣城崑山舊有洞,名“金牛” ,益以其潛通18隱19、周流20而無不遍也。自昔,嘗有真隱21修煉於此,歷時滋22久。丹灶為墟23,榛莽24叢蔽,狐兔穴藏。樵殳、野夫棄置勿顧;志士、道流睇視25嘆息,幾年於茲矣。
紹興甲戌26秋, 仆27命猶子28仲達往視之因。稍加荒緝29,結小庵於其側,村巷鼓舞30, 欣然效力。曾未浹旬31,已略就緒,仆乃杖策32繼往。登臨四顧,洞形敞豁33,上有巨跡如仰足印,青螭34蟠繞35於前寶,益倒重於下。山川、林壑36夸奇37挺喬38, 莫可形容。恍然如游嬴州39、上蓬島40,揖浮邱41而拍洪崖,不知身之在塵寰42也!遐想其遊仙、旅雲、駢鶴43馭,徜徉其間,鼓鈞天44之奏,舞霓裳45之曲,逍遙快樂,邈46乎遼哉,不可尚47矣!因知龍吟、霧起、虎嘯、風生,理固有自然。相感者隱有待48而顯,晦49有待而明。譬之負材50、抱道51之士,方時未遇,執耒52、垂竿、販繒53、屠狗之人未之奇也。一旦遭地遇主,攄54發蘊素55則澤及四海,而名垂萬世,亦猶是矣。
仆因有感於斯,為之敘以紀一時之偉觀。

作品注釋

1、小智:智慧,智謀。小智,小的智慧。
2、方域:山名,在湖北竹山東南,山頂平坦,四面險固。比喻有限的範圍
3、大觀:目光遠大。李東陽《送揚禮寧提學之陝西》:“達能洞大觀,孝足慰昭考。”
4、紫宸:紫,祥瑞之氣;宸,北辰所居,指帝王的宮殿。
5、闕:闕、古代宮殿、祠廟和陵墓前的建築物。
6、霞府:霞,雲層上出現的光彩;府,官署的通稱。
7、瓊:精美。
8、結峙:結,聯結;峙,聳立。
9、華陽洞:即在四川綿陽市,位於老虎崗西側,北距印宮約300米。洞口上方刻有華陽洞三個大字,每個字約1平方米。還有20多塊名人雅士的石刻。清《茅山志》載,華陽洞有東西南北5個洞口(南有2個),3顯2隱,東西45里,南北35里,空虛170丈。相傳洞中有天市壇,且有天窗洞在洞天中央,稱“金壇百丈”,故有“第八洞天”之稱。
10、茅真君:茅氏三兄陶弘景等曾在此洞察中,修道傳教、著書立說。宋代張商英在《華陽洞》中贊到“素虎斑虬躡紫煙,幾看滄海變桑田,赤城玉笥尋真後,又到華陽第八天。”
11、龍虎山:位於江西省鷹潭市西南20公里的龍虎山風景名勝區境內,為中國道教發祥地,道教正一派“祖庭”。龍虎山原名雲錦山,群峰綿延數十里,為象山(應天山)一支脈西行所致。傳喻九十九條龍在此集結,山狀若龍盤,似虎踞,龍虎爭雄,勢不相讓。不久,靈山秀水被神靈相中,即差兩仙鶴導引張道陵攜弟子出入于山,煉丹修道。山神知覺,龍虎現身,取代雲錦。自後,龍虎山碧水丹山秀其外,道教文化美其中,位居道教名山之首,被譽為道教第一仙境。
12、張天師:五斗米道創立者張陵及其後代世襲嗣教者的通稱。漢末張陵創教,自稱太上老君降命為天師,故世稱張天師,其教亦稱天師道。置二十四治(即教區),其中陽平治為各治之首,類似中央教區,制“陽平治都功印”,連同“三五斬邪雌雄劍”和經籙,為象徵天師掌教權威之法器,規定“紹吾之位,非吾家宗親子孫不傳”。陵傳子衡,稱嗣師;衡傳子魯,稱系師。傳說第四代孫張盛由漢中(今屬陝西),徙居江西龍虎山,世代相傳,子孫嗣教者均稱天師,而尊張陵為第一代天師。
13、閣皂山:閣皂山位於樟樹市東南隅,俗稱閣皂山,亦有稱葛嶺。是武夷山西延的支脈,逶迤綿延二百餘里,峰迴巒復,古竹蒼松,霞蒸雲蔚,引絮含煙,號稱“清江碧嶂”。閣皂山是一座寓道教文化和中藥史文化為一體的名山。
14、葛仙公:東漢建安七年(202),著名的道家葛玄在閣皂山悟道修真。葛玄既是靈寶道派的始祖,又是樟樹醫藥業的莫基人,閣皂山也因此成為樟樹藥幫的“祖山”。葛玄之後,他的弟子繼續在閣皂山布道煉丹,種藥行醫,其中以葛洪貢獻最大,在中國的道教史上將兩葛並稱“葛家道”,閣皂山亦因兩葛而成為道徒的“聖地”。唐高宗儀鳳年間(676-678) 賜閣皂山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閣皂山在宋代進入鼎盛時期,與金陵(今南京)茅山、廣信(今貴溪)龍虎山並稱天下三大名山,盛況空前。據史料記載,當時這裡曾有宮觀殿堂一千五百餘間,道士五百餘人,良田三千畝,道家稱之為“神仙之館”。清末,閣皂山屢遭危厄,延續一千六百多年的宮觀香火趨於衰落。
15、卯酉山:在四川南陽葉邑,現處州松陽縣,為葉天師自仙府歸還,已有役使之術矣,遂入居卯酉山。
16、葉天師:即葉法善(616—720),字道元,出生在南陽的葉邑,後住在處州松陽縣。葉家四代修道,都好做好事積陰德以救物濟人。他母親姓劉,因為白天睡覺,夢見流星進入口中,吞下之後便懷了孕。懷孕十五個月才生下他。年七歲,溺於江中,三年不還。父母問其故,曰:“青童引我,飲以雲漿,故少留耳。”亦言青童引朝太上,太上頷而留之。弱冠身長九尺,額有二午。性淳和潔白,不茹葷辛。常獨處幽室,或游林澤,或訪雲泉。
17、昭著:彰明,顯著。
18、潛通:潛,暗中。潛通,暗通。
19、幽隱:幽,地方僻靜,光線暗;隱,隱,敝,隱藏。
20、周流:周,環繞。《楚辭·九歌·湘君》:“水周兮堂下。” 引申為一匝。周流,循環流的水。
21、真隱:隱藏的真正的仙道。
22、滋久:滋,加多。《左傳·昭公元年》:“其虐滋甚。” 滋久,更久。
23、墟:使成廢墟。
24、榛(zhen真)莽:蕪雜叢生的草木。高適《同群公出獵海上》:“狼豺竄榛莽, 麋鹿罹艱虞。”
25、睇(di替)視:斜視,流盼。《楚辭·九歌·山鬼》:“既含睇兮又宜笑。”
26、紹興甲戌:紹興, 南宋年號.紹興甲戌, 紹興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 。27、仆:自稱謙詞。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仆非敢如是也。”
28、猶子:侄子。《禮記·檀弓上》:“兄弟之子,猶子也。”
29、荒緝:荒, 荒蕪;緝, 縫。荒緝得幾乎縫起來了。
30、鼓舞:興奮,振作。
31、浹旬:浹,周匝。古代用乾支紀日,自子至亥十二日為浹辰。旬,
32、杖策:杖,拐仗,手杖;策,鞭打,《左傳·哀公十一年》:“抽矢策其馬。”
33、敞豁:敞,敞開;豁,開闊。
34、青螭(chi痴):蛟龍之屬,頭上無角。青螭, 青龍。
35、蟠(pan盤)繞:蟠, 盤曲而伏。蟠)繞, 圍繞在別的東西上面。
36、壑:坑谷,深溝。
37、夸:大言,誇耀。
38、挺喬:挺, 挺撥,突出;喬, 高。挺喬, 挺撥高大。
39、瀛州:傳說中的仙山。《史記·秦始皇本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海客談瀛州,煙濤微茫信難求。”
40、蓬島:蓬萊仙島。
41、浮邱:邱,同丘,土山。浮邱,浮在水上的土山。
42、塵寰:猶塵世。李群玉《送隱者歸羅浮》:“自此塵寰音信斷,山川風月永相思。”
43駢(pian):駢, 兩馬並駕一車,並列.
44鈞天:天上的音樂。元好問《步虛詞》:“人間聽得霓裳慣,猶恐鈞天是夢中。”
45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宮樂名,著名“法曲”.
46邈:遠。
47尚:久遠。
48待:等待。
49晦:隱藏。。
50負:倚恃
51道:法則,規律。
52、耒(lei壘):古代耕地用的農具。
53、繒(zeng增):古代絲織品的總稱。
54攄:騰躍。
55蘊素:蘊, 積聚,藏蓄;素, 本色的,不加修飾的。蘊素, 積聚的本色。

作品譯文

《崑山金牛洞記》譯文
人只有小的智慧而自私,那么物流不廣而不通達,只有日光遠大,才能包攬宇宙而沒有外域。天是以氣覆蓋大地,以形來藏氣。氣覆蓋在上,所以日月星宿照耀、森列,有目者皆可睹,至於紫宸、金闕、霞府、璦宮雖然聞其名,但世人始終沒有看見過;形載於下,山嶽、河海、結峙、融流有足者皆可至。至於名山、秘府、真宅、奧境傳於世必然能出現。例如,華陽洞府是以茅真君而顯現的;龍虎山是以張天師而顯現的;閣皂山是以葛仙公而顯現的;卯酉山是以葉天師而顯現的……其他塵世外的仙居也隨居寓顯現出來,不能一一說出。
宣城崑山從前有一個洞,名叫“金牛洞” 。它是以潛通、幽隱、周流而無不被人知曉。以前恐怕有真隱士在此修煉,而且時間很久。煉丹的灶現在變為廢墟,被蕪雜叢生的草木掩蓋著,狐兔打洞穴藏,樵殳、野夫棄置不顧; 而志士、道流則流盼嘆息,己經好多年了。
紹興甲戌(公元1154年)的秋天, 我叫我的侄子仲達前去探視, 因那裡太荒蕪,於是定在小庵於側面集中。村子的人很興奮, 都願意為這次探視出力,還不到十天,已經準備就緒。我柱著拐跟在後邊,登上山四下瞭望,洞口敞開,洞內有巨跡仰足印,青龍蟠繞於前,也倒掛在下邊。山川、林壑,奇突挺撥, 沒法形容。恍然在游嬴州、上蓬島。洞內波濤洶湧,像拱起的小丘拍打巨崖,人們不知身在塵世了,好像遊仙境、騰雲霧、駕雙鶴,徜徉其間,裡面演奏著天上的音樂,舞著霓裳之曲,逍遙快樂,感到非常遼遠廣闊,洞深不知有多深遠!這時我們才知道龍吟、霧起、虎嘯、風生的產生有它一定的自然規律。相感者隱藏有待而顯,晦暗等待時機顯現。這好像有才能、有抱負的有識之士,當時沒遇到主人,那些所謂的執耒、垂竿、販繒、屠狗之人並不稀奇,而當他們一旦遭到主人,他們會把自己的本事發揮到極至,澤及四海,名垂萬世,金牛洞就像這樣。
我因有感於此,把一時的雄偉壯觀景象記下來,並加以詳細描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