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劇演出史稿

崑劇演出史稿

《崑劇演出史稿》是2002年台灣 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陸萼庭。

基本信息

內容介紹

此書是第一本崑劇史的專著,一九八○年初版時,即獲得學術界的重視。一九八五年獲得中國第一屆全國戲劇理論著作獎。此書早己絕版,最近著者對本書所存在的一些錯誤、薄弱環節以及論述有欠周全之處逐一加以修訂,內容頗多增刪,並酌量引入著者近十年來研究心得和搜尋所得的一些新資料,重新出版。
崑劇演出習俗的變遷往往對劇本情節結構和內容意趣起制約作用,是探討中國古典戲曲藝術特點的重大課題。本書嘗試從戲曲演出角度研究崑劇演變的歷史,打破了以往的戲曲史都是戲曲文學史的傳統,與一般戲曲史側重作家作品的敘述更有明顯不同。著者引用豐富資料,勾勒出崑劇產生以來,家庭戲班的廳堂演出與民間班社的廣場(劇場)這兩種形式構成的整個崑劇演變過程,亦提出了崑劇的百年歷史中後兩百年實為摺子戲在藝術上形成體系、一度呈現繁榮態勢新觀點。是一部崑劇表演藝術史專著。趙景深校訂並序,認為本書填補了戲曲史研究的一個空白。

作者介紹

陸萼庭(1925-2003),戲曲史專家。原藉浙江鎮海,生於上海。1947年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在校時先後從王佩諍、趙景深治戲曲史,並開始在趙景深主編的《俗文學》(《中央日報》)、《通俗文學》、(《大晚報》)副刊投稿。建國後歷任北新書局、四聯出版社編輯,上海文化、文藝出版社戲劇編輯。50年代末撰文鼓吹老藝人傳藝,同時組織老曲友、著名業餘崑劇表演家徐凌雲口述《崑劇表演一得》(共出3集,第四集原稿毀於“文革”)、“傳”字輩教師華傳浩口述《我演昆醜》等書稿,並任責任編輯。後調上海教育出版社工作,1979年任編審。所著《崑劇演出史稿》1980年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1984年獲第一屆全國戲劇理論著作獎。1990年應上海聲像出版社之邀,擔任《中國戲曲精編?崑劇卷》特約編審,該卷由專書、音帶、像帶三者組成。其戲曲史著作尚有《清代戲曲家叢考》(上海學林出版社)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