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猴

峨眉猴

峨眉猴通常出沒在峨眉山的洗象池、遇仙寺、仙峰寺、茶棚子、洪椿坪、牛心嶺一帶大約面積為50多平方公里的深澗密林中。峨眉猴,長期以來受到峨眉山宗教文化的感染,並且穿梭於這美麗的大自然,吸天地之靈氣,汲日月之精華,成為山中活潑可愛的小精靈,因而,峨眉猴就是峨眉山濃郁文化內涵和秀美自然風光的生動體現!

基本信息

解釋

“峨眉猴”通常出沒在峨眉山洗象池遇仙寺仙峰寺、茶棚子、洪椿坪、牛心嶺一帶大約面積為50多平方公里的深澗密林中。

登峨眉山,從山麓到山頂共有60公里的石級山徑,而最為曲折難行的路段就是從大坪寺到海拔1800米的九老洞,稱為九十九道拐,這裡也是“峨眉猴”聚集的主要地點。

每日上山的遊客絡繹不絕,也使它們久經世面,不僅不害怕遊人,還與人糾纏、索取食物、甚至打逗嬉戲,給人們的旅途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關於它們的趣聞逸事也不勝枚舉,似乎天天都會有一些新奇的故事發生,有的令人捧腹大笑,有的卻讓人啼笑皆非。

其他

據說早在明清之際,峨眉山就有“山猴成群來寺,見人不驚,與人相親,相戲索食,呷然成趣”的奇妙景觀。那時候,寺廟裡的和尚根據佛教“不可傷生”的訓誡,也經常給生活在這裡的藏酋猴投放食物,進山朝拜的香客也對它們肅然起敬,久而久之,愛猴、敬猴就成了當地的民風之一。

但是在十年動亂中,寺廟裡的和尚被趕走了,藏酋猴也受到了“株連”,成為一些無知青年肆虐的對象,只得躲進深山老林之中。

1979年以後,隨著峨眉山對外開放和一系列生態保護政策的落實,昔日藏酋猴與人們“相戲索食,呷然成趣”的景象才又重新出現。看來人與猴的關係親密與否,關鍵在於人類的態度和作為。

如今許多地方的珍禽異獸銷聲匿跡甚至蕩然無存,其癥結大概就在這裡。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