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嘉祐寺

岳陽嘉祐寺

岳陽嘉祐寺坐落在陸城南門外。北宋嘉祐五年(1060年)仁宗皇帝微服私幸陸城,沉湎於魚梁晴靄、馬鞍落照、蓴湖夜月之勝景,逗留多日,敕於駐宿處建寺留念,並御筆親書“嘉祐寺”三字,主持聰緹又奉命重建。清太平軍焚毀寺宇,法器散失,鎮寺之寶“嘉祐寺”真跡及幽冥古鐘一併諸滅,只剩殘棟敗宇,破碑斷垣,洗刷於歲月之滄桑,風雨之飄搖。邑人劉敖曾擬重修,後因含怨謫貶,未果。

簡介

嘉祐寺坐落在陸城南門外。北宋嘉祐五年(1060年)仁宗皇帝微服私幸陸城,沉緬於魚梁晴靄、馬鞍落照、蓴湖夜月之勝景,逗留多日,敕於駐宿處建寺留念,並御筆親書“嘉祐寺”三字,主持聰緹又奉命重建。清太平軍焚毀寺宇,法器散失,鎮寺之寶“嘉祐寺”真跡及幽冥古鐘一併諸滅,只剩殘棟敗宇,破碑斷垣,洗刷於歲月之滄桑,風雨之飄搖。邑人劉敖曾擬重修,後因含怨謫貶,未果。

岳陽嘉祐寺岳陽嘉祐寺

嘉祐晚鐘

明月出東山,照澈人寰,白雲深處隱城灣。鯨浪聲聲蒲牢吼,敲醒愚頑。剎事偏生煩,名利無間,好來一劑清涼丹。解識朗然空古應,鳥宿門關。

嘉祐寺原殿宇五進,樓閣重複,滿布佛堂,僧僚,金碧輝煌,流丹溢彩,檐牙高喙,鰲吻崢嶸,戒僧眾多,鐘鳴鼎食。是座擁有四十八井的大禪林。彌勒佛殿東,聳立一座寶頂飛檐八角亭行的大鐘樓,內懸幽冥鍾一口,高約五米,最大直徑二米左右,鐘身內外滿鑄經咒,正楷陽書,亦有篆體大字。拉桿輕輕一擊,洪音陡起,嘹亮中天,山鳴谷應,繞樑不絕。相傳,明代岳州某吏來縣,夜色蒼茫中,在道仁璣迷路,馬蹄如陷地中,奮蹄難拔,加鞭不動,吏驚慌失措,自思必死。正在危急,忽有鐘聲從嘉祐寺隱隱傳來,雖遠如近,雖大卻清,人馬立如夢醒,終獲解釋。馬到寺門,吏急急禮佛謝恩,齋僧布福,土橋寺產百餘畝田地,就是此人所捐,從此“嘉祐寺晚鐘”而遠近聞名。

嘉祐寺的出名,有多方面的原因:封建王朝好敕天下,假神廟歌功頌德,皇帝多喜沽名釣譽,以御筆題額,嘉祐寺名播遐邇,也就理所當然。明代寺中的寶相和尚,醫學絕倫,曾懸絲吊脈,治好皇后的婦科暗疾和奶花瘡,屬臨湘三寄之一;麻和尚的道術,在百年之內知者猶多,寺內歷代都有文學詩僧,攀愛風雅,素有唱和,如墨莊和尚頗負文名;該寺為“僧會司”受權統轄全縣僧尼,稽查戒律,考究僧行,還設有法堂執事,有僧官之稱;寺中幽冥鍾大名,居江南各寺之冠,寺里有“泉神”之稱的寺井,水中礦物質豐富,味道甘美,冬溫夏涼,可治百病,因之傳為龍眼噴泉,又說是由觀音大士的淨瓶甘露所供,舊時建蘸禳災,必定儀仗鼓樂,禮泉取水,連知縣也要頂禮焚香。這些,都無疑為“嘉祐寺”的歷代傳存,人文繁衍和名蜚湖廣添枝加葉,也為陸城地方歷史文化添了一頁光彩的篇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