岣嶁峰國家森林公園

岣嶁峰國家森林公園

岣嶁峰位於衡陽縣境內,距衡陽市區也不過40公里。進入岣嶁峰,首先呈現在眼前的是起伏的群山,茫茫的林海,豐富的森林資源目前已形成岣嶁峰得天獨厚的森林旅遊優勢。園內現有森林面積1987公頃,樹種資源豐富,有植物300餘種,能代表整個湘南地區的樹種。禹王殿景區500餘畝原始次生林莽莽蒼蒼,林中古木參天,修竹幽深,形成獨特的森林景觀。山上奇花異草、禹碑、禹泉、怪石、古木令人賞心悅目,嘆為妙絕。白石峰下,三門寺水庫煙波浩淼,山青水碧,是休閒避暑、划船、垂釣的極佳去處。

基本信息

簡介

岣嶁峰國家森林公園岣嶁峰國家森林公園

岣嶁峰國家森林公園座落在南嶽72峰之一的岣嶁峰,總面積2067公傾,海拔1106米,森林覆蓋率達95%。位於衡陽市北郊,距衡陽市城區僅25公里,東臨湘江,西對九峰,北攬祝融,南靠雁城。107國道依山而過,李臘公路直通山頂。交通便利,群山環抱,古木參天,有樹木500餘種,其中國家珍稀樹種10種;風景秀麗,古蹟眾多,有禹王殿、禹王碑等重要文物古蹟。岣嶁峰森林公園距江南名城衡陽市15公里,含南嶽72峰之岣嶁、嫘祖等5峰,主峰1105米,總面積2000餘公頃。公園風景區交通、通訊十分便利。 “南嶽風光甲五嶽,岣嶁歸來不看岳”。岣嶁峰北靠南嶽,古木參天,修竹幽深,夏秋爽涼。岣嶁為古之名山。相傳黃帝元妃嫘祖殯葬峰腰。大禹治水至岣嶁,立禹碑以記之。公園內名勝古蹟百餘,禹王碑、禹王殿、嫘祖殿令遊客留連忘返。 為開發森林遊戲資源,林業部門內引外聯資金在岣嶁興建禹王賓館,開闢了20多個景點,為遊客創造了恬靜舒適的旅遊環境.。

位置

衡陽縣境內的岣嶁峰國家森林公園由南嶽七十二峰之岣嶁、嫘祖、白石等五峰組成,最高峰海拔1106米,總面積2067公頃。森林覆蓋率達95%。位於衡岳走廊最佳地段,東臨湘江,南接雁城,西對九峰,北覽祝融。 距衡陽市區25公里,107國道旁,京廣鐵路隔江相望。交通、通訊十分便利。

自然景觀

岣嶁峰國家森林公園岣嶁峰國家森林公園

“名山古蹟令人神往,風景旖旎令人迷醉”。 得天獨厚的森林資源為岣嶁峰贏得了森林旅遊優勢。園區有林面積1987公頃,原始次森林34公頃。境內植物300餘種,珍稀樹種有黑殼楠、銀杏、青銅櫟、白章、三尖杉、大葉樟等, 有湖南省最大的搖錢樹挺立在禹王殿右側,有4000餘歲的古雛栗,樹心全空,仍皓首童心,生機蓬勃,三根翠竹從樹心穿出,恰如老娘抱新郎,實乃林海之奇觀。有號稱“活化石”的國家一級保護樹種──水杉、梭欏。園內常有野豬、獐、鹿、兔、麂、、猴面鷹、畫眉、杜鵑等野生珍禽異獸出沒。境內氣候冬暖夏涼,年平均氣溫17.9℃。 “南嶽風光甲五嶽、岣嶁歸來不看岳”。

人文景觀

岣嶁峰國家森林公園岣嶁峰國家森林公園

岣嶁峰作為古之名山,早在公元前二千多年就載入了我國第一部地理書《山海經》。此外,《史記》、《辭源》等史書均有記載。歷史傳說也源遠流長,名勝古蹟遍布全峰。相傳中華民族的先祖黃之元妃嫘祖,常在峰腳攏腳梳頭、李山河浣絲、西池沐浴,死後葬於峰頂。現有美女梳頭,浣絲池、西池、嫘祖殿、嫘祖墳等名勝古蹟。大禹治水遇挫曾上岣嶁峰,得金簡玉牒之書,治水成功,立碑刻文紀事。現存的有禹王碑、禹王殿、禹泉、八仙聚會地等名勝古蹟。禹王碑高2.5米、寬2米、厚五寸,金文77字、形似蝌蚪,乃石刻之最古老者,今人無識者。岣嶁峰還是湖南佛教勝地,法輪寺、岣嶁寺、塔之寺、綦雲庵、一笠庵、東陵、西陵、南陵、 北陵等寺廟各具特色,素有“四十八座茅庵”之稱。

設施建設

公園現建有禹王殿賓館、雲霧山莊等旅遊服務場所,擁有床位400張,大小會議室7個,集餐飲、旅遊購物一條龍。 為進一步開發旅遊資源,把公園建設成集旅遊觀光、避暑度假、科研考古、宗教活動為一體的森林公園,公園已推出空中索道、避暑山莊、度假竹苑、石刻碑林、森林夜總會、療養院等30多個招商項目,除實行一系列優惠政策外,公園還將無償提供土地使用,熱忱歡迎海內外有識之士、廠礦、社會團體前來投資興業。

旅遊資源

岣嶁峰國家森林公園岣嶁峰國家森林公園

岣嶁峰森林公園為開發森林遊戲資源,林業部門內引外聯資金在岣嶁興建禹王賓館,開闢20多個景點,為遊客創造了恬靜舒適的旅遊環境。岣嶁峰歷史悠久,古蹟遍布,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交相輝映,主要景點有禹王碑、禹王殿、回音墓、神燈樹等。岣嶁峰森林公園擁有獨特的亞熱帶山區氣候和優美的森林景觀,融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體,於1992年建成省級森林公園,1995年列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加快了建設步伐,初步形成了吃、住、行、游、購、娛服務體系,禹王殿賓館雲霧山莊別墅、旅遊綜合服務部可接待大小會議及中外遊客,是一個“以豐富多樣的森林風景,歷史悠久的人文古蹟為特色,集森林旅遊觀光、避暑、療養、假日娛樂休息、科普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森林公園

岣嶁峰是衡陽縣的名山,古來稱為衡山的主峰,故衡山又名岣嶁峰山。清同治《衡陽縣誌》載:“岣嶁峰本南嶽之別名也”。岣嶁峰是衡山七十二峰之一,雄峙於縣境的東陲,海拔951.5米,跨神皇、岣嶁峰兩個公社。據清同治《衡陽縣誌》記載:“嫘祖峰稍西,一峰亞之,望若俯背,故名佝僂”。人們以為“佝僂”二字意義不佳,便把“佝僂”改稱為“岣嶁”。今沿用之。岣嶁峰上有禹壇,宋代所立。到了清代重加修茸,改稱禹祠。大革命時期,毛澤建、肖覺生、戴今吾等同志,曾在這裡開會,研究領導農民運動。現在祠宇無存,只有屋基可尋,祠前有一塊岣嶁碑,即當今所說的禹王碑,簡稱禹碑。碑樹在一方天然的岩石上,岩石生成兩級,碑樹在第一級。第二級的平面比第一級寬,約有18平方尺,上有象棋盤一個,俗稱仙人棋,棋盤線路明顯,尚可走棋。棋盤兩側,各有一腳印,各有一腳印,清晰可辨,人稱仙人腳。祠的座勢右前邊,傳說有一個聚寶盆,現被荊棘所沒,不便尋找;右側有一搖錢樹(學名銅錢樹,此山共有七棵),高有五丈,圍過兩抱。夏則濃陰鋪地,冬則葉錢滿山,現已列入保護樹。祠的右上方2丈許。有一天然岩洞,俗稱仙人洞。洞內寬約方丈,高有七尺,冬溫夏涼,可供休息。禹祠下面60丈許,有一古井,相傳與衡陽市石鼓嘴相通。水泉淙淙,四季不歇,甘美清冽。還有大陂堰的流泉,一笠庵的古墓,都是名勝古蹟,皆可作為遊覽歇息的勝地。

交通信息

岣嶁峰國家森林公園岣嶁峰國家森林公園

景區交通:位於衡陽縣境內,距衡陽市區也不過40公里;

a、在南方大廈河邊,坐13路車,到集兵鎮下車,租微型車去岣嶁峰。

b、在汽車西站,坐20路(中巴)直達集兵鎮;

或者坐衡陽至界牌的中巴車,此車能經過集兵鎮,並經過岣嶁峰進山入口

c、自駕車,107國道經李坳至集兵,往界牌方向約6公里(岣嶁峰進山入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