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特蘭堡

很多人都知道蘭堡的招貼藝術成就,其實蘭堡的影響同時在於他是一位優秀的設計教育家。 很多人都知道蘭堡的招貼藝術成就,其實蘭堡的影響同時在於他是一位優秀的設計教育家。 90年代,當一批設計師陶醉於攝影招貼時,蘭堡的思維又一次起了變化,單純、簡潔、明了、注重視覺力度又成為他追求的新風格。

岡特·蘭堡
1938 出生於德國麥克蘭堡地區的小鎮諾伊斯特里茨。
1958 - 1963 在卡塞爾造型藝術學院學習自由繪畫和實用美術。
1964 - 1973 在斯圖加特和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創辦個人設計事務所。
1974 至今為國際平面設計聯盟會員( AGI )。
1974 - 1992 擔任卡塞爾大學視覺傳達系教授。
1992至今在卡爾斯魯厄設計學院任視覺傳達系教授。
1997 擔任江南大學名譽教授。
國際廣告設計研究中心名譽主任。 在 30 年的職業生涯中,蘭堡設計了約 3000 幅招貼,每一幅招貼後面都有一則故事。他的招貼畫多次在國際藝術大展和雙年展上獲獎,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將他的幾幅作品作為永久藏品珍藏。
岡特·蘭堡(Gunter Rambow),德國設計大師,對世界現代設計的發展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設計界、設計理論界的人們稱德國為現代設計和現代設計教育的搖籃。他的作品的獨特風格、視覺語言的魅力、表現形式的創造力,被稱為世界傑出的“視覺詩人”。
岡特·蘭堡1938年出生於二戰的發源地德國,二戰結束時他才8歲,他的童年是在炮聲、廢墟和飢餓中度過的,當時處於飢餓時期的德國人發現,從美國引進的土豆經 過二十天的種植就可以使用,是土豆救活了德意志民族。由於這段特殊的歷史,土豆在德國成為一種文化現象,它有種植的文化、儲存的文化、烹調文化。
土豆使蘭堡度過了苦難的童年,土豆救活了蘭堡,沒有土豆就沒有蘭堡和他的藝術。蘭堡對土豆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土豆文化是他本能領悟的民族文化,是他面向世界的一扇最初的視窗。蘭堡的土豆文化令人稱道的不是土豆本身,二十奇特的創意和視覺效應的魅力。
在蘭堡為"Egoist"雜誌所作的招貼以及蘭堡1966--1988年個展系列招貼作品中,我們能看到一個普通的土豆在繪聲繪色地講述一個不平凡的故事。他通過藝術處理使得土豆達到非同尋常的視覺效果,又通過土豆文化的表達賦予作品深刻的內涵和生命力。
1963年蘭堡畢業於卡塞爾美術學院,1960年22歲,在法蘭克福成立了自己的圖形攝影工作室,美國著名藝術史學家菲利普梅洛斯在其《圖形藝術設計史》著作中稱,蘭堡為“德國視覺詩人”,稱蘭堡的法蘭克福圖形攝影工作室為二十世紀後期最具創意的設計工作室之一。從1960年學生時期到20世紀末,蘭堡在近四十年創作生涯中,創作了200多件代表作,基本上可以劃分為三個時期:60年代 繪畫圖形廣告時期,70年代-80年代 攝影圖形廣告時期,90年代 符號性圖形廣告時期。蘭堡60年代的繪畫圖形廣告造型優美,表現自然,深刻,注重畫面整體設計意念的把握,儘可能擺脫純繪畫藝術中直觀的寫實表現;八十年代的攝影圖形廣告 風格是蘭堡的又一個頂峰時期,蘭堡風格也好,德國風格也好,攝影圖形都把廣告藝術帶入了一個新時代,引導了國際潮流,他為慕尼黑費舍爾出版社涉及的系列招 貼作品表現了蘭堡對朝現實主義的理解和發展。他善於用攝影手段表現夢幻世界與現實世界,虛與實之間的關係,注重把一種元素的疊合視感作為強烈的對照物研 究,他的招貼作品以其悉尼的寫實性攝影圖形著稱,他感興趣的是物體、照片和抽象概念的綜合藝術效果。這個時期的攝影招貼作品不僅感染了觀眾,也是攝影藝術 家們感覺到了攝影藝術的自我價值和套用價值的存在。90年代,當一批設計師陶醉於攝影招貼時,蘭堡的思維又一次起了變化,單純、簡潔、明了、注重視覺力度 又成為他追求的新風格。
1974年年僅36歲的蘭堡受聘為卡塞爾綜合學院圖形設計教授,1987年任卡塞爾視覺傳達教授,1993年至今任卡爾斯厄國立設計大學一級教授、副校長。
最能代表蘭堡風格的時期應該是80年代左右,在這一時期的作品中,除了表現出一種非凡的想像力之外,他的攝影蒙太奇手法在當時還沒有計算機技術的條件 下,用暗房手法來完成,是我們今天難以想像的。他本人認為他早期的作品從藝術性來說,比後期的作品要更和諧,由於手頭的設計任務越來越多,他不得不常常把 印刷的事交給印刷廠負責,這一點他曾自責說這將給他的作品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他的作品被波蘭華沙的韋爾傑洛招貼廣告博物館、科特巴斯國立美術館、法國巴黎招貼廣告招貼廣告博物館、德國國立席勞動力文化藝術成就博物館、柏林美術圖書館、卡塞爾國立美術珍藏館等國際博物館、大學以及文化機構收藏。曾多次榮獲國際廣告設計金獎,曾任華沙赫爾辛基、大阪、墨西哥、科羅拉多等五大國際廣告設計藝術展評審。
很多人都知道蘭堡的招貼藝術成就,其實蘭堡的影響同時在於他是一位優秀的設計教育家。從1970年開始至今,他在28年的教育生涯中,培養造就了一大批年輕的設計師。
蘭堡的教育思想植根於20世紀20年代的德國包浩斯設計教育思想體系中所提倡的功能主義,正如他的作品所表達的那樣,用視覺語言說話,強調視覺功能,善於 用最簡單的視覺語言表達最深刻的內涵。蘭堡能非常準確地捕捉表現事物的本質特徵,尋找非直觀的視覺元素,經過藝術性誇張,表現其深刻的內質;視覺功能至 上,恰如其分地把握視覺語言,使人一目了然。
他常常表示反對使用太多不同的工具,對於使用計算機,他同樣持批評的態度,他認為藝術設計隨著使用計算機而日趨衰退,當然他並不想廢除使用計算機或否 認它作為一種工具的用處,但他寧願使用鉛筆也不願依賴計算機,因此在卡塞爾大學時,只要有必要,他就會叫人把計算機吊到天花板上,留出設計的工作空間,這 並不是說他怕被電子設施所沾染,而是他要避免使自己的學生在選擇主題或媒介物時過早地變得太專業化。
蘭堡的風格
從1960年學生時期到20世紀末,蘭堡在近四十年創作生涯中,創作了200多件代表作,基本上可以劃分為三個時期:
60年代 繪畫圖形廣告時期
70年代-80年代 攝影圖形廣告時期
90年代 符號性圖形廣告時期
蘭堡60年代的繪畫圖形廣告造型優美,表現自然,深刻,注重畫面整體設計意念的把握,儘可能擺脫純繪畫藝術中直觀的寫實表現;八十年代的攝影圖形廣告風格是蘭堡的又一個頂峰時期,蘭堡風格也好,德國風格也好,攝影圖形都把廣告藝術帶入了一個新時代,引導了國際潮流,他為慕尼黑費舍爾出版社涉及的系列招貼作品表現了蘭堡對朝現實主義的理解和發展。他善於用攝影手段表現夢幻世界與現實世界,虛與實之間的關係,注重把一種元素的疊合視感作為強烈的對照物研究,他的招貼作品以其悉尼的寫實性攝影圖形著稱,他感興趣的是物體、照片和抽象概念的綜合藝術效果。這個時期的攝影招貼作品不僅感染了觀眾,也是攝影藝術家們感覺到了攝影藝術的自我價值和套用價值的存在。90年代,當一批設計師陶醉於攝影招貼時,蘭堡的思維又一次起了變化,單純、簡潔、明了、注重視覺力度又成為他追求的新風格。
最能代表蘭堡風格的時期應該是80年代左右,在這一時期的作品中,除了表現出一種非凡的想像力之外,他的攝影蒙太奇手法在當時還沒有計算機技術的條件下,用暗房手法來完成,是我們今天難以想像的。他本人認為他早期的作品從藝術性來說,比後期的作品要更和諧,由於手頭的設計任務越來越多,他不得不常常把印刷的事交給印刷廠負責,這一點他曾自責說這將給他的作品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教學思想
很多人都知道蘭堡的招貼藝術成就,其實蘭堡的影響同時在於他是一位優秀的設計教育家。從1970年開始至今,他在28年的教育生涯中,培養造就了一大批年輕的設計師。
蘭堡的教育思想植根於20世紀20年代的德國包浩斯設計教育思想體系中所提倡的功能主義,正如他的作品所表達的那樣,用視覺語言說話,強調視覺功能,善於用最簡單的視覺語言表達最深刻的內涵。蘭堡能非常準確地捕捉表現事物的本質特徵,尋找非直觀的視覺元素,經過藝術性誇張,表現其深刻的內質;視覺功能至上,恰如其分地把握視覺語言,使人一目了然。
他常常表示反對使用太多不同的工具,對於使用計算機,他同樣持批評的態度,他認為藝術設計隨著使用計算機而日趨衰退,當然他並不想廢除使用計算機或否認它作為一種工具的用處,但他寧願使用鉛筆也不願依賴計算機,因此在卡塞爾大學時,只要有必要,他就會叫人把計算機吊到天花板上,留出設計的工作空間,這並不是說他怕被電子設施所沾染,而是他要避免使自己的學生在選擇主題或媒介物時過早地變得太專業化。
結語
蘭堡的藝術植根於他的民族文化,包浩斯思想是他的藝術根基,土豆文化是他的靈魂,60年代西方的學潮則奠定了他視覺設計的革命性。蘭堡被成為當代世界最傑出的視覺詩人,他以其豐富的閱歷,超群的智慧和卓越的想像力,不斷地更新和塑造自己的設計風格。
蘭堡60年代的繪畫圖形廣告造型優美,表現自然,深刻,注重畫面整體設計意念的把握,儘可能擺脫純繪畫藝術中直觀的寫實表現;八十年代的攝影圖形廣告風格是蘭堡的又一個頂峰時期,蘭堡風格也好,德國風格也好,攝影圖形都把廣告藝術帶入了一個新時代,引導了國際潮流,他為慕尼黑費舍爾出版社涉及的系列招貼作品表現了蘭堡對朝現實主義的理解和發展。他善於用攝影手段表現夢幻世界與現實世界,虛與實之間的關係,注重把一種元素的疊合視感作為強烈的對照物研究,他的招貼作品以其悉尼的寫實性攝影圖形著稱,他感興趣的是物體、照片和抽象概念的綜合藝術效果。這個時期的攝影招貼作品不僅感染了觀眾,也是攝影藝術家們感覺到了攝影藝術的自我價值和套用價值的存在。90年代,當一批設計師陶醉於攝影招貼時,蘭堡的思維又一次起了變化,單純、簡潔、明了、注重視覺力度又成為他追求的新風格。
最能代表蘭堡風格的時期應該是80年代左右,在這一時期的作品中,除了表現出一種非凡的想像力之外,他的攝影蒙太奇手法在當時還沒有計算機技術的條件下,用暗房手法來完成,是我們今天難以想像的。他本人認為他早期的作品從藝術性來說,比後期的作品要更和諧,由於手頭的設計任務越來越多,他不得不常常把印刷的事交給印刷廠負責,這一點他曾自責說這將給他的作品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