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三人組

山歌三人組

山歌小調(雲南稱為歪歌)最火爆的地方集中在羅平、師宗、瀘西幾縣,隨後向武定、嵩明、晉寧、祿勸等地滲透,近年來雲南各地的山歌小調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開始向四川、貴州、廣西等地蔓延,甚至已經唱到了東北。歷來俗到家的山歌小調錶現出極其旺盛的生命力。他們並不高傲,還宅心仁厚;他們謙虛,但是受萬人景仰;他們可以把神賜予人類的山歌唱得慘絕人寰,可以讓無數網民如癲如狂。

簡介

(圖)山歌三人組(圖)山歌三人組
山歌三人組,亦被稱為“雲南三寶”和“猥瑣山歌三人組”,是中國雲南省昆明市晉寧縣的民間山歌組合,組合中的三人均為當地的農民,分別為“胖婆娘”張建翠、“瘦婆娘”李文仙與雷敏敏。三人以昆明土話演唱了多首男女調情的山歌,其中不乏有大膽的性暗示。在他們主演的山歌專輯MV中,雷敏敏通常居於胖瘦兩“婆娘”之中,三人相互對唱,並隨著音樂的節拍不斷扭動身體。MV的背景往往只有山坡、綠地與竹林。2006年,該組合的誇張表演被網民上傳到了網際網路上,從而開始了在網際網路上的快速傳播。眾多大型論壇均曾出現過相關的主題討論區,如百度貼吧的“山歌”吧、天涯社區的“山歌教”等等。

爆笑歌詞

(圖)彪哥哥雷敏敏彪哥哥雷敏敏

眼望小妹沒多高 苗條身材水蛇腰

買塊鏡子照一照 活像一隻發情貓

月亮出來亮堂堂 三人同睡一張床

兩個婆娘夾著你 給怕小命見閻王

你有一桿小手槍 我也有得手一雙

你有槍口對準我 撕做兩半丟一旁

(圖)胖美眉張建翠與骨姐姐李文仙胖美眉張建翠與骨姐姐李文仙

管你甘心不甘心 白日青天發神經

今晚鬧到你認輸 三日不想吃頓飯

這個小哥不要臉 賊頭賊腦找花貪

鞋子左右都不分 咋個褲子倒著穿

走紅原因

(圖)山歌三人組山歌三人組

給農民帶去歡樂

通過艱難尋訪,記者找到了三個新晉網路明星:23歲的"奶油小生"雷敏敏,35歲的胖女張建翠和35歲的瘦女李文仙。

雷敏敏來自晉寧縣中和鄉,7歲開始在當地山歌比賽中亮相,12歲時得到山歌前輩們的讚賞和提攜;2004年,他在昆明大觀樓山歌大賽中一舉奪得"歌王"稱號。張建翠和李文仙都來自晉寧縣寶峰鎮,同樣多次在山歌大賽中"封后"。

李文仙是雷敏敏的三姨,而《美女帥哥追情人》專輯中的歌詞全是李文仙的丈夫李恆林忙完農活之後手握鉛筆一個字一個字磨出來的。"我們只是把山歌當成業餘愛好,平時各忙各的。但湊在一起表演,就非常投入。"雷敏敏看起來還稍顯稚嫩。他種過地,後來在晉寧縣城開了家美發室,而張建翠和丈夫在縣城擺了一個燒烤攤,生意也還過得去;李文仙一直住在農村,現在也搬到縣城;迄今,他們各自已經錄製了100多張山歌專輯,在農村擁有不少鐵桿歌迷。

從小耳聞目染,他們像很多普通農民那樣喜歡山歌――那是他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歡樂源泉。"我們喜歡聽,喜歡唱,這是農村的地道山歌。它是有點酸(黃),但是包而不露,不會很過分。小時候我們聽不懂,聽懂了覺得很好玩,有民間的智慧在裡面",張建翠說。

李文仙在朋友指引下查看了一下網路上的評價,她"大吃一驚!很多人認為我們太粗俗,這點我同意,有的人罵我們在糟蹋民間藝術,這我就不同意了。"她認為網友大多是生活在城市的年輕人,根本不了解農村,不了解山歌對於農民的重要意義。"就像東北二人轉,山歌如果不俗一些,在農村根本不會有市場。"

雷敏敏認真地說,他更在意山歌給當地農民帶去了多少歡樂而不是網友的冷嘲熱諷,評價標準在農民而不是對山歌一無所知的網迷;如果非要給簡單的表演扣上大帽子,不僅山歌三人組無法接受,山歌本身也承受不了。

"在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山歌的VCD,我們的專輯也發行了十萬多張,說明老百姓就是喜歡。山歌代表著農村的文化,是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你否認不了它。"

評價

黃金榮對山歌三人組的突然躥紅也感到吃驚,認為公司推出的山歌組合比他們好的還很多,但山歌三人組偏偏趕到了一個點上:他們的穿扮在趕城市的時髦又透出農村的土氣,在城市人居高臨下的審視中表現出農村民俗與城市文化的夾生面貌,"既不是特別出色,又不是特別差勁,加上'酸溜溜'的歌詞,一下就具備了可以被放大的喜劇色彩。"

網友的關注其實與對芙蓉姐姐、流氓燕等網路紅人的態度如出一轍:在顛覆和解構成為普遍的時代特色之後,網路的無忌禁特性也讓網民闖入"審醜"禁區――比如芙蓉姐姐,當"做作"和"醜"被更多人以戲謔方式接受和評判,"走紅"不過是網友們幸災樂禍、調侃嘲笑的結果,它最直接的功用僅僅是為高壓生活狀態下的網迷增添笑料而已。"如果脫離具體語境,山歌三人組只會讓人覺得低俗得認真、醜怪得好玩,也因此受到更多'追捧'。這當然是不以山歌三人組的意志為轉移的。"網友王睿這樣評價。

網友小D認為,"搞笑"是網路傳播的首要特徵,不會有人專注探討"意義"。被熱捧恰恰說明了它能讓"孤陋寡聞"的城市網迷"噴飯",網路以驚人的傳播速度把娛樂功能無限放大了,最終的結果"可能扭曲了被轉播者的初衷――但這就是網路。你可以說這是被傳播者的幸運,也可以說這是他們的悲哀!"

但山歌三人組與芙蓉姐姐、菊花妹妹、後室男生甚至胡戈等人對網路的諳熟都不一樣,山歌三人組本來就在網路之外,他們是網友搞怪的偶然結晶,他們並不熟悉網路,更沒有料到網路的力量如此強大。誤打誤撞的客觀結果是,他們讓很多網友紛紛關注他們平仄押韻的方言小調的出處、曲調、風格和演員。不明就裡的網友並不知道,這並非三個無聊的網民在藉助網路四處騷首弄姿,博取廉價的"認同"。

"山歌開始真正受到廣泛關注了,它的影響力不再僅僅局限在農村。"黃金榮顯得頗為興奮,"山歌引起重視是好事,讓更多人關注山歌,一起為民間藝術的未來出謀劃策。"

山歌三人組的突然出現也讓當地文化部門感到尷尬,晉寧文化館一位負責人就認為三人組的"低俗"山歌並不能代表晉寧山歌主流,這話引來山歌三人組的強烈不滿。"我們是晉寧人,唱的是晉寧小調,從前鄭和下西洋,盤龍寺,普照寺等等人文、地理我們都唱過。如果我們唱的不是晉寧山歌主流,什麼才是晉寧山歌主流?文化部門太忽視老百姓的文化生活了。"雷敏敏說。

雲南省文化廳原副廳長、民族民間文化專家趙自莊認為,山歌小調本就紮根民間,文化也有不同層次,只要山歌內容沒有黃色、淫穢、反動的,只要讓農村民眾喜聞樂見,政府都在鼓勵和支持。政府並非對農村基層文化工作置若罔聞,相反,從中央到地方,在建設新農村思想指導之下,對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但農村文化建設的基礎還非常薄弱,不可能一蹴而就。讓老百姓自己演自己的故事、傳承自己的文化不僅更有生命力,也能事半功倍。"比如三下鄉,轟轟烈烈演出完了,留給老百姓的文化空檔還是要靠老百姓自己來填。"目前2131電影工程、共享工程、送書下鄉等等都與農村本土的文化有一定距離,而山歌,永遠屬於老百姓。

"關鍵還是要靠引導;現在,VCD受歡迎了,我們就在捉摸怎么製作歌詞更好,曲調更好,演員更好的山歌――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我們也在引導農民的欣賞水平往上走,而不是越來越粗俗。"黃金榮說。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