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樓崮

屋樓崮

屋樓崮,位於山東省日照市莒縣店子集鎮。是莒縣的一座名山。“屋樓春曉”是莒縣八景之一。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屋樓崮屋樓崮
屋樓崮,或名五廬固、石牟山、石樓山、屋樓山,位於莒城東11公里,海拔473米,面積3平方公里,《戰國策·齊策》記載的“城陽山”即此。其北麓陡險,峭壁如削,或謂康熙七年大地震時所形成。山由三峰組成:南大崮、中二崮、北三崮。西南麓有壁峰挺立,高10餘米,峰壁底端岩隙中湧水若泉,清而甘冽,終年溢而不涸,下瀦為潭,俗稱“神泉”。山陰多有“沃壤土”,褐色,輕如灰,是多年積葉枯草漚腐而成,為盆植花木的優質土壤。山中青雲寺中有一道人,善作字畫。尤其會畫龍。道人有多種動物標本。道人性格孤僻,常穿黑白道袍,院中有幅磚塊砌成的太極圖。

傳說

相傳有巢氏始起於此地。《通志》認為:“有巢氏又曰大巢氏,伏羲之後,大庭氏十傳為有巢氏,居石樓”。人類“構木為巢,以避群害”起源於莒地,其先祖有巢氏,便是棲居於屋樓一帶的莒地先民,山因以得名。《通志》和《繹史》均以有巢氏所治的石牟山又名屋樓山或屋樓崮,在莒城東20里,是巢樓之制始起的地方。

石牟山、石樓山或屋樓山,又是《史記·封禪書》稱之為“四時主”或“日月之所出”的琅琊諸山之一,是莒地先民“山頭紀曆”的測日點。莒縣陵陽河大汶口文化遺存中刻有日雲山圖象的大口尊與史書記載相互印證。由此可推斷,莒地不但是巢樓之制的故鄉,而且是測時紀曆的源地。

神秘地宮

——埋藏於此的是佛教至寶舍利子,還是數不盡的寶藏

驚現神秘地洞

神秘地洞神秘地洞

2009年10月3日,中秋節。 在北京工作的黃離回到了莒縣老家。按照當地的習俗,每當中秋來臨時,家裡人總要前往附近的高山登高望遠,一曰祈福,又曰觀景。於是這天下午,黃離帶著哥哥的兩個孩子一起,爬上了自己家門口附近的屋樓崮山。然而到了山頂時,黃離卻發現位於山頂的塔基附近似乎有些不對頭:“屋樓崮的山頂有一座青雲寺,這座塔就是寺里建的,後來康熙年間的一場地震,使得這座塔徹底塌了。”從小就在屋樓崮山上遊玩的黃離發現,塔基附近明顯有一些新的浮土,還有一些凌亂的腳印隱約延伸向塔基附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黃離帶著兩個侄子走向塔基,“等我走過去才發現,塔基正中央堆著一堆碎石塊和泥土。”黃離在幾個遊客的幫助下慢慢的扒開浮土,發現浮土下有一塊木板。“當時我就覺得很奇怪,所以乾脆就把這塊木板掀開了。”一個直徑一米見方的地洞,出現在了黃離面前。“當時的第一反應是很奇怪,畢竟我從小在這裡長大,不記得這裡還有這么一個地洞。”在北京從事文化工作多年的黃離意識到,這個來歷蹊蹺的地洞很可能是盜墓者留下來的,於是他當即決定打電話報警。然而此時黃離的手機卻出了一點問題:“在抵達寶塔塔基前,我特意看了下手機,記得當時信號是滿格的。”但是站在塔基上的黃離,卻在報警時發現,自己的手機居然毫無信號:“這么短的距離,手機忽然沒有了信號,很奇怪。一直到我離開塔基一段距離後,手機才重新有了信號。”在報警之後,黃離又回到了地洞處,他試著往裡扔了一塊石頭,“很久才有回音,看起來很深,而且似乎還有隱約的水聲。”這個奇怪的地洞究竟暗藏著怎樣的秘密?盜墓賊為何會打起這座損毀多年的寶塔的主意?

開屋樓崮

屋樓崮上的道人 屋樓崮上的道人

說起上面的這些疑問,原莒縣博物館館長,現年75歲的蘇兆慶老人無奈地搖頭,他告訴記者說:“怎么說呢,這都是傳說惹的禍。”原來在屋樓崮附近的村子裡,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相傳當年戰亂時,一位得道的高僧護持著一枚舍利子來到了屋樓崮山,並且在山頂建起了青雲寺,還將舍利悄悄供奉在寺里的寶塔下,以求保佑附近的村民,果然,在寶塔建起不久後,戰爭便結束了,而青雲寺也因此名聲大震。“其實這只是一個民間傳說,類似的傳說還有很多,比如說屋樓崮山里是空的,有一個地宮,裡面裝滿了黃金,再比如說‘山東要想富,開了屋樓崮’。”說起這些傳說,蘇兆慶老人只是無奈的搖頭:“我們是做考古的,沒有絕對的證據,沒有實際的文字或者出土物件,我們也沒法判斷這些說法。”對於民間“佛塔舍利”的說法,蘇兆慶有著自己的看法:“其實舍利這個說法,倒不是空穴來風。莒縣確實有寺廟供奉過舍利子。”對此,《莒州縣誌》和《續高僧傳》都曾有過詳細的記載:“釋曇觀。莒州人。七歲出家。慕欣法字……仁壽中歲。奉敕送舍利於本州定林寺。初停公館。即放大光。”“這段記載是說,高僧曇觀是莒州人,在隋朝仁壽年間確實是奉皇命把舍利子送到了定林寺,但是這枚舍利子到底去了哪裡,卻沒有詳細的記載。”蘇兆慶推測,隨著後來的戰亂以及隋朝更迭,舍利子的下落更是不明,因此也難免有人會覺得舍利子被“轉移”到了屋樓崮,這樣以訛傳訛,使得不明真相的人們覺得,舍利就在屋樓崮。

神秘崇拜

“我查過很多史料,但是關於舍利的下落卻沒有文字記載。”蘇兆慶告訴記者說。既然並無文字記載,那么為何當地人卻“篤定”的認為舍利子一定被轉移到了屋樓崮呢?這個問題還要從屋樓崮的“春曉奇觀”說起。1960年,在莒縣陵陽河遺址附近,考古人員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灰陶尊,該器高52厘米,口徑30厘米,壁厚3厘米左右,形似一枚炮彈,經專家鑑定,這個灰陶尊屬於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時使用的祭祀禮器。更讓人覺得奇怪的是,陶器的外壁上刻有一個奇怪的圖形:一座山上頂著一個類似雲霧的東西,而雲霧上則是一個不規則的圓形。而這個奇怪的圖案在後來的考古挖掘中多次出現。最初,專家們只是把這個符號定義為簡單的原始崇拜,“那時候東夷人崇拜鳥,崇拜太陽。”但是1980年春分前後,蘇兆慶的一次考古卻讓人改變了這種看法。“其實這也是很偶然的一件事,因為每年春分前後,我們這裡流傳著趕屋樓崮山會的習俗,並且老人們說還要祭祀。”而這個祭祀的地點,恰巧位於屋樓崮山山頂的正西方。“大概是春分前一天吧,那天早上我正好就在那個祭祀地點搞發掘。”當太陽從屋樓崮山頂升起的瞬間,蘇兆慶驚訝的發現,太陽恰好位於屋樓崮頂峰的正中央稍偏的位置。“第二天是春分,我又去看,發現太陽正位於屋樓崮頂峰的中央位置,一點偏差沒有。”剎那間蘇兆慶想起了那個灰陶尊上的奇怪符號。“我當時就想,難道這座山是古代人區分春分秋分的地方?”在隨後的五六年的時間裡,每年春分和秋分的清晨,蘇兆慶都會跑到祭台的位置去觀察太陽與屋樓崮頂峰的關係。“特別準,我當時就覺得,這肯定是古代人用來區分春秋的,這對當時的農業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後來經過中國社科院等多個部門的聯合測試,他們肯定了蘇兆慶的推測。於是就有了“屋樓春曉”這一景觀。而隨後在屋樓崮附近出土的文物表明,在古時候的莒州,老百姓每年都會到屋樓崮舉行祭山儀式:“到了現在這個儀式還存在,不過改為了每年的四月初八,是為了跟浴佛節對應起來。只是儀式的方式變了。”

發源地

“除了區分春秋時節,屋樓崮還是傳說中有巢氏的發源地。”蘇兆慶告訴記者說,在北宋鄭樵所撰的《通志》和清代馬驌所撰的《繹史》中,都提到了屋樓崮和有巢氏的關係。

據史料記載,有巢氏本為伏羲之後,“那時候人們為了躲避野獸的侵襲,於是開始‘構木為巢,以避群害’,而這些嘗試著以樹木為家的人恰恰起源於莒地(莒縣的古稱)。”現任莒縣博物館館長的劉雲濤認為,有巢氏的發源地、用來記錄春

秋節氣的山峰,使得屋樓崮在當地人的心中變得“很神聖”:“而佛教在古時候的莒縣是非常興盛的。”

據劉雲濤介紹,早在晉代時佛教便傳入了莒州,及至南北朝時期,由於戰亂等原因,大部分百姓流離失所,為逃避賦稅和兵役,許多窮人家的子女出家做僧尼,佛教因此而興盛起來,“這時候的莒州建立了很多寺廟,比如說浮來山的定林寺,檀特山善寂寺等等。”寺廟的眾多也使得莒州當地的佛教信徒越來越多。唐朝之後,佛教對於國人的影響也越來越大,據莒縣縣誌記載,宋代時莒州的廟宇居然多達百所。

“佛教文化對於莒州的影響非常大,這也使得人們對於當年隋朝時曇觀帶來的舍利有了一種感情。大家都覺得這個舍利一定還保存著,而恰恰屋樓崮本身就很神秘,也許就是這兩個原因,使得人們覺得舍利被藏在了屋樓崮山中。”

穿著道袍的人

那么,屋樓崮地宮又是怎么回事呢?難道在屋樓崮青雲寺的寶塔下真的存在一個地宮嗎?對此,蘇兆慶老先生告訴記者說,屋樓崮的寶塔下可能確有地宮存在。“其實很多歷史資料中都有記載,古人在建造宗教建築的時候,是非常敬畏的,同時也會在這些建築物下埋藏一些東西,用來鎮邪祈福,有時候也會建造地宮用來保存這些東西。”那么屋樓崮青雲寺的寶塔地宮下,究竟埋藏著什麼?那個忽然出現在寶塔基座下的洞又是怎么回事呢?在接到黃離的反映後,莒縣考古部門的王健主任立刻驅車趕往了事發地點。“那個盜洞大約直徑有一米左右,很深,也確實有水。”在經過走訪調查後王健覺得,這個洞很可能確如黃離所說,是盜墓賊所為。“因為據當地老百姓反映,在九月份的時候,山上來了一批穿著道袍的人,拿著羅盤等物品,說是要重建廟宇和寶塔,來勘測一下風水,而且他們在勘察的時候,故意用布把寶塔基座圍起來了。村裡的人都比較淳樸,也沒有懷疑。”王健告訴記者說,這批盜墓者顯然是有備而來,他們並沒有採取爆破等方式打開寶塔下的地宮,而是採取了垂直挖掘:“現場發現了很多裝滿浮土的編織袋,跟盜洞裡的土壤相同。”

未能成功盜墓

那么盜墓賊是否已經挖走了地宮下的東西?地宮裡究竟藏著什麼?對此,有著多年考古經驗的王健認為,盜墓者很可能並未取走地宮中的東西。“我感覺這個地宮裡設有反盜墓的機關。”王健告訴記者說,古時候王室貴族的墓室和一些特殊建築的地宮裡都設有大量的反盜墓機關。“從春秋戰國時代開始,就有人採取‘積沙法’來防止盜墓了。”所謂的積沙法,是指在棺木固定之後,便往墓坑內回填流沙,一旦盜墓賊想從墓室側壁進入墓室時,流沙便會迅速湧出將盜洞填滿,除非盜墓賊能夠清除掉所有流沙,否則是不可能進入墓室的。除此之外,為了防止盜墓賊垂直進入墓室,又有人發明了積石法,一旦進入墓室,巨石便會落下,可以將盜墓者困死於墓室內。“除了積沙積石法之外,還有一些比較特殊的墓葬或者地宮,會根據地形來防範盜墓賊。”據王健介紹,有時候墓室的設計者會根據墓室所在地的特殊性來建造防盜機關。“比如說墓室附近有暗河,那么設計者便會利用暗河作為機關,一旦有盜墓者進入,河水就會湧進墓室,或者順著盜墓賊進來的方向將盜墓地道封住。”而屋樓崮恰恰地形比較特殊,它位於沭河、沂河等河流的交界處,地下暗河頗多,而且山上自古以來便有多處泉眼,“所以我覺得很可能地宮的修建者當年利用了這一天然的地勢,為地宮做了防盜的機關。而且與盜墓小說中所說的‘暗箭’、翻板、毒氣不同,這種天然的機關不會因為天長日久而失效。”據記者了解,在發現盜洞後,莒縣的文物部門聯手行動,將盜洞重新封閉,並且加強了巡查力度,而屋樓崮地宮的破解還需要等待時機。“我們已經跟有關部門進行了匯報,相信過一段時間我們會嘗試重新打開這個地宮,看看裡面究竟有什麼。”劉雲濤告訴記者說。看來,破解屋樓崮的地宮之謎,尚需一段時間,不過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地宮之內的情況就會大白於天下。

景觀

屋樓崮山不高而突兀,遠觀似樓塔聳立,平地挺拔。過去曾有佛殿、浮屠,今已傾圮。春光明媚的清晨,站立在莒城東望,一輪紅日從崮巔冉冉升起,古剎佛塔、蒼松翠柏,皆染上金色的霞彩,頗具奇趣,故有“屋樓春曉”之稱。古人有詩讚云:“屋樓春色曉蒼蒼,萬象登臨盡渺茫。塔勢峭孤撐碧落,松陰偃蓋浸寒塘。凝眸東嶺雙眉遠,回首西河一線長。直走群山連海岱,久稱勝概峙城陽。”屋樓崮是莒東平原第一座拔地而起的高山,也是每天清晨太陽最先照耀的山峰。文獻記載,早在五千年前,此山就是莒地先民觀天象定時令的坐標山峰。尤其是每年春分時節,拂曉,在山右大朱家村遺址舉目東望,但見一輪紅日從屋樓主峰噴薄而出,瑞氣升騰,山川大地紅光閃爍,洋溢著盎然春意和無限生機。這便是屋樓春曉的奇妙景致。“屋樓春曉”為莒州外八景之一。主要景觀有:屋樓山寺、藏經洞、神砌石、日晷台、醒獅吼日、一線天、鞭藥石、笑佛崖、捨身崖、瓦耳朵崖、王防洞、臥龜塋、龍王廟、瞻莒台、神泉、王靈官廟、月老亭、三磴崖、隱龍崖等。屋樓崮頂有青雲寺,寺中供有老母像,每逢佳節本地人都去寺中求願。山頂有處後崖,名曰“福壽山地”,此處巨石聳立,懸崖峭壁。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