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耶夫造船廠

尼古拉耶夫造船廠

尼古拉耶夫船廠又稱為黑海造船廠,是前蘇聯時期,一家技術最先進的船廠,擁有900噸吊車。作為前蘇聯惟一能製造航空母艦的造船廠,擁有製造航母所需的技術和設備,俄海軍最大的67000噸級的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就是該廠建造的。根據烏克蘭法律,尼古拉耶夫地區經濟法院於2018年7月3日決定停止重組“黑海造船廠”,裁定“黑海造船廠”破產並開始清算程式。

基本信息

簡介

俄羅斯海軍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就是在烏克蘭黑海造船廠建造完成的俄羅斯海軍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就是在烏克蘭尼古拉耶夫造船廠建造完成的

尼古拉耶夫造船廠創建於沙俄時代的1897年,是一個歷史悠久,規模宏大的老廠,現占地面積近200萬平方米。建廠近百年來,共生產包括重型航空母艦在內的各類船隻1000餘艘,包括航空母艦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等,最大可生產載重量為1.5萬噸的貨輪。

發展及沒落

尼古拉耶夫造船廠尼古拉耶夫造船廠
位於尼古拉耶夫市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廠是黑海地區最大的造船廠,是蘇聯時期唯一的航母建造總裝廠,蘇聯時代的幾艘航母——“莫斯科”號、“列寧格勒”號、“基輔”號、“明斯克”號、“新羅西斯克”號、“戈爾什科夫”號、“庫茲涅佐夫”號、“烏里揚諾夫斯克”號,全部在此建造之所以將航母生產總裝基地選在黑海造船廠,據說原因之一是蘇聯造船工業部和莫斯科其他與造船有關的重要崗位上有許多烏克蘭尼古拉耶夫人,他們在這件事上幫了很大的忙另外,相對於擁有400萬人口,對外國遊客開放的聖彼得堡來說,沒有對外開放的尼古拉耶夫市的保密工作較為容易,況且這裡的勞動力資源也不成問題。

從1960年開始建造第一代航母“莫斯科”號起,尼古拉耶夫造船廠便逐漸積累了豐富的生產,工藝,技術和管理經驗,造船裝備得到了很大改善,其中,船台的投入使用最引人注目,它是當時歐洲最先進的綜合性船台系統,僅大型起重機就有1台之多,還有2台高架龍門吊,各自高15米,起重量各為900噸,被譽為“百年工程”,充分展示了尼古拉耶夫造船廠的造船能力和水平。當時的航母建造節奏已比較均衡,平均每3年有1艘航母上船台,每3年有1艘航母下水在正常情況下,工廠每3年可以交付1艘航母。這些航母的交付使用,使蘇聯海軍的實力迅速得到壯大。

尼古拉耶夫造船廠尼古拉耶夫造船廠
到2世紀78年代,蘇聯海軍已發展成為一支遠洋核飛彈力量,能夠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大國海軍抗衡尼古拉耶夫造船廠的員工為此而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而航母的建造也使工廠進入了其發展史上最輝煌的時期,工廠職工最多時有2.5萬多人,占地302公頃(包括42公頃的水面面積),舾裝碼頭總長2675米,公路總長29公里,鐵路總長49公里,起重機總計2100台。僅幼稚園就有2多個,可容納4500個孩子學習生活,工廠的1個工人俱樂部和2個文化宮搞得轟轟烈烈,在整個城市頗有影響工廠每年平均交付的住房就有500600套,僅1988年就交付使用了2.6萬平方米的住房,建成了一個可接受320名孩子的幼稚園,一個可容納860人就餐的食堂等其他重大項目即使在現在,這些成績別說對一個工廠,就是對整個尼古拉耶夫市也是一件不容易實現的事。

1991年12月蘇聯解體後,尼古拉耶夫造船廠被劃歸烏克蘭所有。翌年1月,已建造了67%的“瓦良格”號航母和剛開工不到兩年的“烏里揚羅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由於建造經費中斷而被迫停工。

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經濟不景氣,尼古拉耶夫造船廠被分成總裝廠、造機、魚船、鑄鍛等四個獨立部分。後來得益於烏克蘭政府的免稅政策扶持,造船廠的生產規模和技術水平近年來都得到了很大發展。目前,尼古拉耶夫造船廠還擁有下屬“子午線”造船廠、黑海機械製造廠、“霓虹”絕緣油漆粉刷廠、黑海家具廠、黑海建築安裝公司等子公司。

承建航母

尼古拉耶夫造船廠尼古拉耶夫造船廠
2010年,俄海軍總部一位高官向國際文傳電訊社透露說,俄羅斯已經向尼古拉耶夫造船廠拋出橄欖枝,希望由後者承建現代俄羅斯的首艘航母。該名官員稱,尼古拉耶夫船廠有實力建造出航母的船體,而收尾工序將交由俄羅斯“北方機械製造廠”完成。一位與黑海造船廠關係密切的訊息人士也證實烏俄雙方正就此事接洽,但他拒絕透露詳細訊息。

宣布破產

根據烏克蘭法律,尼古拉耶夫地區經濟法院於2018年7月3日決定停止重組“黑海造船廠”,裁定“黑海造船廠”破產並開始清算程式。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