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斌庸

尹斌庸先生,四川榮縣人,九三學社成員,生於1930年9月1日,因患癌症醫治無效,於2003年3月1日不幸逝世,享年73歲。

尹斌庸

尹斌庸先生,1950年畢業於四川大學數學系,1950年任四川榮縣第五中學教師,1956年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文字改革》雜誌編輯,1958年下放,在湖北麻城任教,1984年任語言文字套用研究所副研究員、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尹先生為中國語言學會會員、民族語言學會會員、北京市語言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理事、北京市語文現代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文字卷文字改革部分副主編。
尹斌庸先生畢生致力於語言文字套用研究,在語言規劃、語言教學中文信息處理和計量語言學等方面都提出了有見地的學術觀點,為我國的語言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尹先生對漢語拼音及漢語拼音正詞法作了系統的深入研究,並組織起草了《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專著《漢語拼音和正詞法》(英文版,1990年)是漢語拼音正詞法研究的權威性學術著作,《新華拼寫詞典》(2002年)集學術性、實用性為一體,反映了他的最新學術思想;《西字奇蹟考》(1986年)對漢語拼音史的研究極具價值。1994年他編輯了多部研究語言規劃的著作,如:《現代漢字》《現代漢字規範化問題》《科學地評價漢語漢字》《語文現代化論文集》。他對漢語拼音文字定型化研究興趣濃厚,提出了定型方法。尹先生重視漢語拼音教學法研究,親自指導並實驗“漢語拼音直讀法教學”。《雙文轉換:中文信息處理的發展方向》(1992年)一文涉及了中文信息處理研究。尹先生在計量語言學方面的重要貢獻是:提出了“通用度”新概念及其計算方法。該方法使詞頻統計中詞的使用頻度與詞的分布率有機地結合,獲得詞的動態的科學數據。論文《詞頻統計的新概念和新方法》(1994年)發表,引起了語言學界同行的重視,獲得高度評價;“通用度”計算方法得到廣泛套用。《漢語語素的定量研究》(1984年)、《漢語詞類的定量研究》(1986年)均是運用語言統計方法的研究成果。尹先生在語言研究之餘,發揮數學方面的專長,撰寫了《古今數學趣話》(1985年)、《數學家傳》(1987年)。
尹斌庸先生孜孜以求,在十分困難的條件下,與劉澤先先生親自編輯、油印並發行內部刊物《語文與信息》;聯絡同仁發起成立了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協助美國漢學家編輯發行研究中國文字改革的刊物《新唐》。尹斌庸先生既是理論家,又是實幹家,在國內外學界享有較高聲譽。

相關條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