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享用Word

就這樣享用Word

《就這樣享用word》是2008年8月1日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顧經宇。本書主要講述了一些快速、輕鬆地掌握真正實用、常用、經典、精華的Word高級技能的方法。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作者:顧經宇
定價:45元
印次:1-1
ISBN:9787302172321
出版日期:2008.08.01
印刷日期:2008.07.11

內容簡介

本書正是旨在讓廣大Word用戶快速、輕鬆地掌握真正實用、常用、經典、精華的Word高級技能。讓大家從此快速、輕鬆、漂亮地完成以往令人頭痛的種種“選定、設定、修改、調整……”,從以往大量枯燥的重複勞動中解脫出來,省下寶貴時間、贏得快樂心情、更好地享受精彩生活。

本書作者顧經宇曾著有《其實你還沒懂Word》一書,深受廣大讀者和網友的喜愛,好評如潮,僅收到的讀者來信就有200多封。此次創作的這本新書——《就這樣享用Word》,既繼承了原作“思路非常清楚、緊密結合實用、語言十分生動、邏輯清晰、層次分明、蘊含智慧、思想深邃”等鮮明特色,又針對Word2007的巨大變化,根據讀者和網友的熱情建議,進行了全新改進和設計,並提供了電子範例文檔,讓廣大讀者讀起來/學起來更快速、輕鬆、直觀、高效!

目錄

本書獻給所有將一生常用Word者,大大節省時間,有閒享受生活? 1

自序:堅持&改變,逆時代之時尚而進 2

主要的堅持與改變 2

關於獨特的寫作目的 2

關於獨特的選題原則 3

關於獨特的流程設計 4

關於獨特的教學模式和理念 5

關於獨特的行文風格 6

其它堅持&改變 6

我心中的n個最 8

我書的缺點——逆時代之時尚而進 8

到底幹嗎寫這書 9

我深感…… 9

於是,我理想…… 10

各種讚美&抱怨、我的認識&思考 12

0.1典型的讚美&抱怨 12

0.2我對“典型讚美&抱怨”的認識&思考 14

0.3Word2007新貌——Word官方自述 14

0.4Word2007新貌——我的認識&思考 15

0.4.1全新系統要求和價格——貧者之心痛、垃圾之一源 15

0.4.2全新“功能區”——做一隻會叫的雞 16

0.4.3自定義功能倒退了?進步了?! 18

0.4.4Office按鈕——“選單”的遺蹟 19

0.4.5全新“我的位置”——新鮮好功能 19

0.4.6各種、大量預置樣式——讓編輯和美化更快速輕鬆 19

0.4.7構建基塊——推陳出新的“自動圖文集” 20

0.4.8增強“圖片工具”——美化圖片更方便 20

0.4.9全新“引文與書目”——開戰“文獻引用” 20

0.4.10全新“檔案名稱”規則——文檔更安全 20

0.4.11全新“公式”——淘汰“公式編輯器” 20

0.4.12SmartArt——推陳出新的“組織結構圖” 20

0.4.13改進“最近使用的文檔”——努力做更好 21

0.4.14更精美的“圖表”——努力更好又1例 21

0.4.15實時預覽——讓“嘗試”更簡單 21

0.4.16浮動工具列——隨時、就近“開始” 21

0.4.17敲擊Alt——隨時喚出巨多快捷鍵 21

0.4.18檢查文檔——保護隱私更方便 22

0.4.19標記為最終版本——保護文檔多一招 22

0.4.20還能直接玩“部落格”——叫好未必叫座? 22

0.4.21特地新增“書法字帖”——專為中國製造 22

0.4.22另外儲存為PDF——終於直接轉為PDF了 22

0.4.23被改革的大浪淘掉的功能 23

0.4.24簡要說說“不易覺察的改進” 23

0.4.24.1因為“細微”而不易覺察 23

0.4.24.2因為“高深”而不易覺察 23

0.5Word2007新貌之下:萬變不離其宗 24

0.6我對Word2007的讚美&抱怨 26

0.7幾段很有哲理的民人民言 26

0.8我的總結陳辭&為何寫下此書 27

0.9一段廢話 28

第1章術語&約定 30

1.1本書針對的Word版本 30

1.2Word2007新設計&新術語 30

1.3本書針對“功能區”的表述方式 31

1.4Word視窗中其它元素及名稱 32

1.5本書對其它操作的表述方式 32

1.5.1滑鼠、指針、游標 32

1.5.2“點擊”和“指向” 33

1.5.3敲擊 33

1.5.4按下 33

1.5.5同時按下 33

1.5.6選定文字/表格/單元格 33

1.5.7選定圖形 34

1.5.8關於參閱節/表/圖 34

1.6鍵盤上重要功能鍵的名稱與方位 34

第2章快速切換輸入法&簡介幾款輸入法 35

2.1為特定輸入法指定快捷鍵 35

2.2將特定輸入法設定為“默認” 36

2.3談談Word中的“輸入法控制處於活動狀態” 37

2.4談談快速切換“全/半角”、“中/英文標點” 38

2.5簡介我個人最愛的輸入法:拼音加加2.1 38

2.5.1十分簡單、又十分有用的“形碼”功能 39

2.5.2無需“自定義”的“快捷輸入符號”功能 40

2.5.3極其強大而且快速的“詞庫導入”功能 41

2.5.4拼音加加的其它特色與話題 42

2.6其它輸入法最大特點概述 43

2.6.1微軟拼音輸入法 43

2.6.2其它拼音輸入法 44

2.6.3形碼輸入法 45

2.6.4手寫輸入法 45

2.6.5語音輸入法 45

第3章養成系列好習慣 47

3.1使用Word之前,樹立規範操作、優質產品的意識 47

3.1.1什麼是優質的Word文檔 47

3.1.2為什麼要創建優質Word文檔 48

3.1.3如何才能創建出優質的文檔 49

3.2開始打字之前,首先全局性規劃 49

3.2.1觀察螢幕,了解目前的基礎格式 49

3.2.2全局性地考慮段落格式、編號模式 50

3.2.3全局性考慮行距、字距,在“頁面布局”中設定 50

3.2.4全局性地考慮紙張大小、方向、頁邊距,等等 51

3.2.5題外討論:用得著嗎? 51

3.3開始打字之後,輸完標題就“保存” 52

3.4注意調整“保存路徑” 53

3.5認真填寫“檔案名稱” 53

3.6留心觀察螢幕信息 53

3.7在輸入過程中,頻繁敲擊Ctrl+S 54

3.8填寫和定期查看、更新“屬性” 55

3.9一點羅嗦 55

第4章特別的實用範例、經典的快捷操作 56

4.1為什麼要舉這個例子呢 56

4.2具體操作過程 57

4.2.1首先應該乾什麼 57

4.2.2輸入標題、立即保存 58

4.2.3掌握基本的文本操作&快捷鍵 58

4.2.4掌握“空行”的基礎操作 59

4.2.5強化“隨時保存”的習慣 60

4.2.6強化“觀察螢幕”的習慣,並體會“麻煩” 60

4.2.7再次觀察螢幕 60

4.2.8初嘗“創建表格” 61

4.2.9再次強化“隨時保存”的習慣 61

4.2.10再次“觀察螢幕” 62

4.2.11掌握“撤銷”操作 62

4.2.12再次觀察螢幕 62

4.2.13掌握“恢復”操作 63

4.2.14體會“重複”與“恢復”的區別 63

4.2.15掌握快捷“複製、貼上、剪下” 64

4.2.16掌握在表格中“插入行”和“刪除行” 64

4.2.17再次強化“隨時保存” 65

4.2.18繼續填表 65

4.2.19再次強化“隨時保存” 66

4.2.20掌握用鍵盤調整“字號” 66

4.2.21調整文字在單元格內的位置 67

4.2.22掌握選中行/列/單元格/表格 67

4.2.23實現“按小數點”對齊 68

4.2.24掌握在表格中任意揮灑——畫線/擦線 69

4.2.25調整表格列寬(行高) 70

4.2.26掌握“改變文字顏色” 71

4.2.27掌握“清除/添加表格邊線”的另一種方法 71

4.2.28掌握“使表格居頁面正中” 71

4.2.29掌握最基本的“查找/替換” 71

4.2.30收工:保存→列印 72

4.3補充體會:查看錶格虛框 72

4.4附:本例“字號樣板”的最終全貌 72

第5章簡單型裝修:Word選項&我的位置 75

5.1關於“常用”選項 75

5.2關於“顯示”選項 76

5.3關於“保存”選項 76

5.4關於“版式”選項 77

5.5關於“高級”選項 78

5.5.1“高級”之“編輯選項” 78

5.5.2“高級”之“剪下、複製和貼上” 80

5.5.3“高級”之“顯示” 80

5.5.4“高級”之“保存” 80

5.5.5“高級”之“常規” 81

5.6關於“自定義”選項 81

5.6.1“自定義”的目的和效果 81

5.6.2這樣進行“自定義” 81

5.6.2.1了解可以“自定義”的地方 81

5.6.2.2增加“快速訪問工具列”的空間 82

5.6.2.3添加“最常用按鈕” 82

5.6.2.4挑選和添加各選項卡中的常用按鈕(組) 83

5.6.2.5挑選和添加“Office按鈕”中的按鈕 85

5.6.2.6挑選和添加各選項卡中未顯示、但非常寶貴的按鈕 85

5.6.2.7快速刪除某個按鈕 87

5.6.2.8調整按鈕位置&適當分組 87

5.7關於“信任中心”選項 89

5.8全新登場的“我的位置” 89

5.8.1此項裝修解決什麼問題 89

5.8.2“我的位置”在哪裡 89

5.8.3這樣裝修“我的位置” 90

5.8.3.1向“我的位置”添加“資料夾” 90

5.8.3.2在“我的位置”刪除“資料夾” 91

5.8.3.3對“我的位置”進行其它修飾 91

5.9自定義狀態欄 91

5.10結束語 92

5.11談談“更牛的自定義” 92

5.12題外討論:為何Word2007“自定義”弱化了 93

5.13更廣義的自定義 93

第6章精良型裝修:樣式 94

6.1“樣式”的巨大價值1——狂減枯燥的重複操作 94

6.2喚出“樣式”窗格 95

6.3讓“樣式窗格”不要顯示自動新建的樣式 96

6.4讓一些“隱身”的常用樣式“現身” 96

6.5修改樣式的具體特性 98

6.5.1修改“正文”樣式 98

6.5.2修改各級“標題”樣式 100

6.5.2.1首先,修改“字型”特性 100

6.5.2.2接著,修改“段落”特性 100

6.5.2.3最後,推薦選擇“自動更新” 101

6.5.3(繼續)修改其它常用樣式 102

6.6這樣享用“樣式” 102

6.7為常用樣式指定快捷鍵 103

6.8今後,根據實際情況“新建/刪除樣式” 105

6.8.1啥時需要“新建樣式”? 105

6.8.2“新建樣式”的操作方法 105

6.8.3“刪除樣式”的操作方法 105

6.9非常建議:備份Normal模板 105

6.10結束語 105

6.11喚出經典的“樣式提示框” 106

6.12體會和使用“樣式窗格選項” 106

6.13談談“修改樣式”的其它按鈕 106

6.14談談“(樣式)管理器” 107

6.15最後,對“樣式”作點理論性的闡述 107

6.15.1俗語-特徵&術語-屬性 107

6.15.2樣式的概念 108

6.15.3樣式的其它實用價值 108

6.15.3.1一堆神妙價值 108

6.15.3.2一個小价值——減少文檔大小 108

6.15.4修改/新建樣式之精要總結&補充解釋 109

6.16補充話題:廣義的樣式 110

6.16.1從Word歷史看各種樣式 110

6.16.2從功能看各種樣式——聊聊個人體會 110

6.17關於新建“字元”等其它樣式 110

第7章豪華型裝修:段落多級自動編號 112

7.1本章所談的“自動編號” 112

7.2本章寫作歷史&反饋信息、我的反思、重審&改進 114

7.3首次設定段落多級自動編號 115

7.3.1開工之前先規劃 115

7.3.2正式開工 115

7.3.2.1準備工作 116

7.3.2.2定義新多級列表 116

7.4這樣享用“段落多級自動編號”1-文檔內隨意玩 118

7.4.1刪除不需要的編號 119

7.4.2增加新編號 120

7.4.3升級/降級段落編號 120

7.4.4前挪/後移段落編號 121

7.4.5再談升級/降級段落編號——批量操作 123

7.4.6自動批量修改段落格式 123

7.5事後修改段落多級自動編號 124

7.6這樣享用“段落多級自動編號”2-新文檔隨意套 125

7.7結束語 125

7.8經宇羅嗦——世間多少心酸,同此 126

7.9其它複雜的“段落多級自動編號”問題 127

7.9.1雖然複雜些,但還算常規的問題 127

7.9.2不算太複雜,但很超常規的問題 128

7.10談談新建列表樣式 131

7.11隱在海底的要命缺陷 132

第8章奢侈型裝修:創建宏&按鈕 133

8.1我該如何講解“創建宏” 133

8.2這樣直接編寫/抄寫宏 134

8.2.1起步操作 134

8.2.2編寫/抄寫宏代碼 134

8.2.3介紹若干經典宏 135

8.2.3.1啟動時自動彈出“打開視窗” 136

8.2.3.2新建文檔時,第一行自動設為“標題”樣式 136

8.2.3.3貼上時忽略格式 137

8.2.3.4快速“另外儲存到”移動磁碟 137

8.2.3.5表格居頁面正中 138

8.2.3.6我很喜歡的其它宏 138

8.3這樣享用宏 139

8.3.1坐享其成法 139

8.3.2標準享用法 139

8.3.3快捷按鈕法 139

8.3.4快捷鍵法 140

8.4結束語——來一聲歡呼吧 141

8.5談談“錄製宏” 141

8.6談談“傳播宏”:(宏)管理器 141

8.7宏的位置 142

8.8最後,對“宏”作點理論性的闡述 142

8.8.1宏的概念 142

8.8.2宏的實用價值 142

8.9聊聊“宏病毒” 142

8.9.1宏病毒的概念 143

8.9.2宏病毒的特點與危害 143

8.9.3防宏病毒的方法 143

8.9.4滅宏(病毒)的方法 143

第9章這樣規範操作,文檔長治久安 146

9.1首先,一起品味“長治久安的文檔” 146

9.1.1題外話:體會文檔首、文檔尾按鈕 146

9.1.2體會文檔結構圖-輕鬆瀏覽文檔、審視思路 147

9.1.3體會自動更新-輕鬆大批修改段落格式 149

9.1.4體會大綱視圖-輕鬆調整段落次序/自動修改段落編號 149

9.1.5體會交叉引用1-輕鬆插入異地文字 149

9.1.6體會超級連結-輕鬆A?B兩地來回跳 150

9.1.7體會交叉引用2-輕鬆更新異地文字 150

9.1.8題外話:體會前進/返回按鈕的必要性 151

9.1.9體會題注-自動表格/圖形編號 152

9.1.10體會自動生成的目錄 152

9.1.11體會自動生成的索引 153

9.1.12體會全自動的頁眉 154

9.1.13體會煩死人的頁腳 154

9.1.14體會腳註/章節附注-輕鬆從正文查看文獻 155

9.1.15集中補充解釋、一起感悟更多 155

9.1.16總結體會“長治久安” 155

9.1.17引出:我一直鼓吹的理念 156

9.1.18結束語for9.1節 156

9.2然後,高屋建瓴地掌握“操作規範” 156

9.2.1樹立“規範操作、優質產品”意識 156

9.2.2作“全局性規劃” 156

9.2.3合理地新建文檔 157

9.2.4審核“正文”樣式 157

9.2.5審核編號體系 157

9.2.6開工:儘量使用“樣式”設定段落格式 158

9.2.7及時、隨時敲擊Ctrl+S保存 158

9.2.8審核文檔“屬性” 158

9.2.9酌情“新建”樣式、審慎使用原始生產力 158

9.2.10體會和使用“腳註/章節附注” 159

9.2.10.1先學“刪除”腳註/章節附注 159

9.2.10.2後學“插入”腳註/章節附注 159

9.2.10.3體會“腳註/章節附注”文中預覽功能 160

9.2.11小小插曲:複習“撤銷與恢復” 161

9.2.12體會和使用“隱藏文字” 161

9.2.13理解“自動繼承”,聰明地清除自動繼承 161

9.2.14再次感受:審慎使用原始生產力 162

9.2.15連續享受:儘量使用“樣式” 162

9.2.16規範地另起一頁:分頁符 162

9.2.17規範地人工換行 163

9.2.18規範地插入“頁碼” 163

9.2.19規範地插入“目錄” 164

9.2.20其它規範 165

9.2.21結束語for9.2節 165

9.3最後,聽我吹吹“Word(我的)規範我知道” 166

9.3.1創立規範憑誰說? 166

9.3.2執行規範誰監督? 166

9.4就這樣享用Word、從此一生/一身輕鬆 167

第10章照妖寶鏡&指路明燈——顯/隱按鈕 168

10.1下載一個文檔 168

10.2回顧一個建議 168

10.3品用一個法寶 168

10.3.1先,品味品味 168

10.3.2然後,感受妙用 169

10.3.3一次特殊的品味:透視“即點即輸”功能 170

10.4感悟幾句名言 171

10.4.1常記:透過現象看本質 171

10.4.2欣賞美麗,需要遮掩 171

10.4.3解決問題,需要暴露 171

第11章改造原始型文檔 172

11.1When:改造的時機 172

11.2What:改造的重點 172

11.3How:改造的主要步驟 172

11.3.1通觀全文、謀篇布局 172

11.3.2改造段落樣式 173

11.3.3一邊瀏覽、一邊改造 173

11.4DoMore:適當實施其它改造 173

11.5ThinkMore:經宇羅嗦:啊,改造…… 174

第12章“擺平”各種輸入煩 175

12.1本章概要 175

12.2輸入漢字時的常見煩惱 175

12.2.1已知拼音/形碼,但就是找不到所需漢字 176

12.2.2不知拼音/形碼,怎么輸入 176

12.2.3如何輸入偏旁部首 176

12.2.4大字元集都沒有收錄的字,怎么輸入 176

12.2.4.1造“口惡”、“口勺”、“喜喜”的思路與方法 177

12.2.4.2造“艹卓”的思路和方法 178

12.2.4.3如果經常輸入此類罕見字怎么辦? 178

12.2.5如何輸入“巨大字” 179

12.3與英文輸入有關的小技巧 179

12.3.1中文/英文輸入狀態快速切換 179

12.3.2結識一下“自動更改大小寫” 179

12.3.3認識一下“斷字” 179

12.3.3.1什麼情況下“斷字” 179

12.3.3.2如何進行“斷字” 179

12.3.3.3如何清除“斷字”——查找“特殊格式” 180

12.3.4拼寫與語法 180

12.4快速、輕鬆地輸入特殊格式 180

12.4.1輸入T3、T4、?2、HCO2-等 180

12.4.2輸入“公式”型格式 180

12.4.2.1解決“公式型格式”方法總論 181

12.4.2.2如何選擇公式編輯方法 181

12.4.2.3討論“中文版式”功能 181

12.4.2.4談談“MathType” 181

12.4.2.5為何到了“明確不推公式編輯器”的地步 182

12.4.2.6關於“域”及其操作方法 182

12.4.2.7關於“Word2007公式” 182

12.5快速、輕鬆地輸入特殊符號 182

12.5.1輸入?、Ⅳ、↑、♂、§、①、⑨等常見特殊符號 182

12.5.2輸入?~?等“超常”特殊數字 183

12.5.3輸入??????等“超常”特殊符號 183

12.5.4輸入漢語拼音 183

12.5.5輸入英文音標 184

12.5.5.1輸入英文音標的關鍵環節 184

12.5.5.2輸入英文音標的偷懶方法 184

12.5.5.2.1用“金山詞霸”(+Word宏) 184

12.5.5.2.2用Word之“插入符號+某一法寶” 185

12.5.5.2.3用專門的軟體 186

12.6快速、輕鬆地輸入特殊圖、文、圖文組合 186

12.6.1輸入特定圖文的關鍵環節 186

12.6.2獲得/繪製特殊圖文 186

12.6.3重複輸入特殊圖文的偷懶方法 186

12.6.4繪製特殊圖文的專門軟體 187

12.7在Word中實現“快速輸入”的兩大法寶 189

12.8“Word2007公式”使用體驗與討論 189

12.8.1體驗“顯示/內嵌”兩種狀態 189

12.8.2體驗輸入時的“輕鬆度” 190

12.8.3體驗“查找/替換”的方便程度 191

12.8.4進一步對比“EQ域”與Word2007公式 191

12.9掌握Word之“自動更正” 191

12.9.1用來解決什麼問題 191

12.9.2如何享用“自動更正” 191

12.9.3如何“臨時停用”自動更正 193

12.9.4自動更正的一個小缺陷 193

12.9.5如何“永久停用”自動更正 193

12.10避免“-22.6%”、“K+”、“IL-5”等被拆散和誤解 193

12.11了解Word2007之“構建基塊” 194

12.11.1用來解決什麼問題 194

12.11.2如何享用“構建基塊” 194

12.11.3如何刪除/重新命名“構建基塊” 195

12.11.4“構建基塊”和“自動更正”到底有何區別 196

12.11.5一般而言,何時用“自動更正”、何時用“構建基塊” 196

12.11.6題外羅嗦 196

第13章從4大層次,高屋建瓴地駕馭“表格” 198

13.1概論:層層遞進、高屋建瓴地駕馭表格 198

13.2先來蓋4樓:這樣享用表格標題&自動編號 199

13.3接著蓋3樓:規範引用表格標題&自動編號 200

13.4現在蓋2樓:規範創建表格標題&自動編號 202

13.5最後蓋1樓:規範創建表格 202

13.6新手,可能有必要先看第4章 202

13.7這樣(基本)規範地創建“三線表” 202

13.7.1創建典型的、簡單型“三線表” 202

13.7.1.1起步操作:插入表格+填寫內容(供新手看) 203

13.7.1.2(基本規範地)輕鬆改建為“三線表” 203

13.7.2創建複雜型三線表 204

13.7.2.1插入橫線——我心中的規範操作 205

13.7.2.2畫條白線——我心中的“詭技” 205

13.8調整表格內文字位置、調整表格相對頁面位置 206

13.9創建其它類型的表格 206

13.10這樣飛速創建常用表格 206

13.11處理大型表格時的常見問題 207

13.11.1標題行重複 207

13.11.2拆分表格 207

13.11.3對表格內容排序 207

13.11.4防止表格跨頁斷行 207

13.11.5在表格中分頁 208

13.12專門地、依次地瀏覽表格 208

13.13列印之前更新域 208

13.14表格中的一些特殊情形或需求 208

13.14.1希望只調整某1個單元格的寬度 208

13.14.2希望設為縱向文字 209

13.14.3希望文字緊貼框線 209

13.14.4居然無法調整列寬 209

13.15在表格中計算——表格內公式 209

13.15.1這樣創建“表格內公式” 210

13.15.2這樣享用“表格內公式” 211

13.15.3“表格內公式”的相關規則 211

13.15.3.1單元格的命名規則 211

13.15.3.2公式中引用單元格的規則 212

13.15.4題外評論 212

13.16繪製斜線表頭 212

13.16.1操作方法 212

13.16.2注意事項 213

13.16.3透視本質 213

13.17表格文本 213

13.17.1表格→文本 213

13.17.2文本→表格 214

13.18體會我所說的“插入行”按鈕 214

13.19利用表格進行對齊 214

13.20調整表格列寬的特殊技巧 214

13.20.1Shift鍵 214

13.20.2Ctrl鍵 214

13.20.3Alt鍵 215

13.21聊聊:更規範的操作&表格樣式 215

第14章繽紛多彩畫/話圖形 217

14.1從4大層次、高屋建瓴地駕馭圖形 217

14.2概述Word圖形操作 217

14.3Word圖形操作共性總結 218

14.3.1選定圖形 218

14.3.1.1忽然無法選中某個圖形了 218

14.3.1.2同時選定(同類的)多個圖形 218

14.3.2精確調整圖形大小 219

14.3.3精確調整圖形位置 219

14.3.3.1調整圖形與文字之間的位置 220

14.3.3.2調整圖形與圖形之間的位置 220

14.3.3.3調整圖形與頁面之間的位置 221

14.3.3.4有時,可以用用“查看格線線”能 221

14.3.4圖形的旋轉、著色、陰影、三維化等其它調整 222

14.3.5專門地、依次地瀏覽圖形 222

14.4不同Word圖形個性介紹 222

14.4.1關於“圖片”的重要操作 222

14.4.1.1在Word中進行“裁剪” 222

14.4.1.2在Word中調整圖片 223

14.4.1.3把Word當做小型圖片編修軟體 223

14.4.2關於剪貼畫 224

14.4.3關於“形狀”的重要操作 224

14.4.3.1Shift鍵 224

14.4.3.2改變線條兩端樣式 224

14.4.3.3自由繪圖 224

14.4.3.4三個寶貝:組合、繪圖畫布、連線符 225

14.4.3.5快速換一個形狀 225

14.4.4關於SmartArt 225

14.4.5關於“圖表”的重要操作 226

14.4.5.1可能,我們還是得從Excel作圖再貼過來 226

14.4.5.2正確使用“示例數據表” 226

14.4.5.3這樣添加“附加標註” 227

14.4.5.4用用“另外儲存為模板”吧 227

14.4.5.5別忘記“重設以匹配樣式” 227

14.4.5.6關於去除某些線、框 227

14.4.5.7用好“布局”選卡 227

14.4.6關於“文本框” 228

14.5專門談談“流程圖”——繪圖畫布 228

14.6題外討論 230

第15章解決各種對齊煩 231

15.1“對齊”問題分類及相關工具 231

15.1.1文字的對齊 231

15.1.2表格的對齊 232

15.1.3圖形的對齊 232

15.2補充幾個“文字對齊”實例 232

15.2.1使用“制表符”對齊 232

15.2.2巧用“文本與表格互換”功能 234

15.2.3利用“無框線表格”進行對齊 234

15.3有時可用“格式刷” 236

第16章各顯神通戰文獻-引文與書目 237

16.1理想中的解決“文獻引用”的方案 237

16.2現實中的解決“文獻引用”的方案 238

16.3Word2007新增法寶:引文&書目 238

16.3.1提前的“題外話” 238

16.3.2插入第1個文獻編號、建立文獻條目 239

16.3.3顯示“文獻條目” 239

16.3.4插入第2、3、4……新文獻編號 240

16.3.5插入某個已有的文獻編號 240

16.3.6一個括弧內插多個編號 240

16.3.7刪除編號 241

16.3.8面對文獻編號、查看文獻條目 241

16.3.9面對文獻條目、返回文獻編號 241

16.3.10自動修訂編號 241

16.3.11從一種編號模式換到另一種 241

16.3.12去除自動性 242

16.3.13其它高級操作 242

16.3.14目前的不足、瑕疵、隱患 242

16.3.15我的體驗總結 242

16.4我的小寶貝:1套(5個)宏 243

16.4.1準備工作 243

16.4.2我這套宏的基本思路 245

16.4.3插入1個新文獻編號 246

16.4.4輸入文獻條目 246

16.4.5返回正文 246

16.4.6插入某個已有的文獻編號 246

16.4.7一個括弧內插多個編號 247

16.4.8刪除編號 247

16.4.8.1務必清楚:編號有“父子” 247

16.4.8.2準確分辨“父與子” 247

16.4.8.3刪除單個子編號 248

16.4.8.4刪除編號x的所有編號 248

16.4.9面對文獻編號、查看文獻條目 248

16.4.10面對文獻條目、返回文獻編號 248

16.4.11自動修訂編號 249

16.4.12改設文獻分隔 249

16.4.13從一種編號模式換到另一種 249

16.4.14去除自動性 249

16.4.15其它高級操作 249

16.4.16目前的不足、瑕疵、隱患 250

16.4.17一點補充說明 250

16.4.18我的體驗總結 250

16.5聊聊其它專業軟體 250

16.5.1打個比喻談感受 250

16.5.2為何,我愛用自己的小寶貝 251

16.6各種方案總結性對比 253

第17章腳/章節附注、交叉引用、封面、稿紙、分欄、字帖、部落格等 255

17.1腳註 255

17.2章節附注 255

17.3交叉引用 255

17.4批註 256

17.5封面 256

17.6稿紙 256

17.6.1使用Word稿紙功能 256

17.6.2我在上一本書中介紹的方法 259

17.6.3誇誇Word稿紙 260

17.7分欄 260

17.7.1標準操作 260

17.7.2使兩欄等長 260

17.7.3分欄夾雜橫貫——簡單型 261

17.7.4分欄夾雜橫貫——帶腳註型 262

17.7.5另起一欄 263

17.7.6雙語對照式分欄 263

17.8字帖 263

17.9部落格(Blog) 264

17.10版本 264

第18章經典技巧打造“經典模板” 266

18.1使用“模板”的目的 266

18.2常見“劣質模板”的製備、使用及弊端 266

18.2.1完全臨時(手工)刪除型 266

18.2.2二次臨時(手工)刪除型 267

18.3這樣生產“優質模板” 268

18.4這樣享用“優質模板” 269

18.4.1偷懶使用法——直接雙擊 269

18.4.2標準使用法 270

18.5建立自己的“多級編號模板” 271

18.6關於“製作提示語”的高級工藝 271

18.6.1選擇“常規工藝”還是“高級工藝”? 271

18.6.1.1我實在是個懶人 271

18.6.1.2高級工藝對大多數人真的用不著 272

18.6.1.3“常規工藝”更加簡單、易學 272

18.6.1.4“常規工藝”做出來的模板更簡單、易用! 272

18.6.2誇誇“高級工藝” 273

18.7關於製作“電子調查表型”模板 273

18.8最後,談一點枯燥的理論 274

18.8.1模板概述 274

18.8.2模板的威力 274

18.8.3模板分類 275

18.8.4非常建議:備份Normal模板 275

18.8.5建立自己的“多級編號”模板 275

18.8.6其它廢話 275

第19章郵件合併——會自動填空的“另類模板” 276

19.1解決哪些問題 276

19.2這樣首次創建(和使用) 277

19.2.1建立數據源 277

19.2.2建立模板檔案——主文檔 278

19.2.3建議:這樣保存數據源和主文檔 279

19.2.4建立數據與模板檔案之間的連結 279

19.2.4.1輕鬆2次“下一步” 279

19.2.4.2指定數據源、整修數據 279

19.2.4.3在主文檔中插入“合併域” 280

19.2.5預覽效果、在預覽中修改 282

19.2.6勝利收工——列印/生成新文檔 282

19.3這樣重複享用 283

19.4這樣修復錯誤 283

19.5製作“中文信封” 284

19.5.1基本操作 284

19.5.2製作更美麗/更鄭重的信封 285

19.6關於“信封”和“標籤” 286

第20章合併系列文檔-策略討論 288

20.1解決哪些問題 288

20.2解決策略1:不合併算了 289

20.3解決策略2:複製+貼上 289

20.4解決策略3:插入文檔 290

20.5解決策略4:插入文檔-插入為連結 290

20.6解決策略5:主控文檔&子文檔 290

第21章合併系列文檔-主空文檔&子文檔 291

21.1解決什麼問題 291

21.2早期準備工作 291

21.2.1做好總體規劃(+寫成書面檔案) 291

21.2.2製作模板(+分發材料) 291

21.2.3酌情現場培訓 292

21.3即時準備工作 292

21.4這樣實施合併 292

21.4.1建立“主控文檔” 292

21.4.2進入大綱視圖 292

21.4.3建議:為《目錄》預留專座 293

21.4.4插入子文檔 293

21.4.5如果臨時中斷、下次繼續插入 293

21.4.6中途還可能出現的意外 293

21.4.7最後可能出現的小問題 294

21.5這樣享用合併 294

21.5.1整體性地瀏覽/編輯/列印 294

21.5.2單獨瀏覽/編輯/列印某個文檔 294

21.5.3返還作者→收回→重新合併 295

21.5.4套用於“另一本書、下一批匯報……” 295

21.6其它相關話題 295

21.7貼上一段解釋 295

21.8亂談一段比喻 295

21.9抬出一段誇獎 295

21.10來上一段廢話 296

第22章啟用“修訂&批註”,交流尊重&思考 298

22.1“修訂”和“批註”的不同用途 298

22.2說說“修訂” 298

22.2.1先:評閱者實施“修訂” 298

22.2.1.1最好,先製作文檔復件 298

22.2.1.2更改用戶名 299

22.2.1.3設定/改變“修訂顯示模式” 299

22.2.1.4進入/確認處於“修訂狀態” 300

22.2.1.5正式實施修訂 300

22.2.1.6酌情改用“批註” 300

22.2.2後:原作者接收“修訂” 300

22.2.2.1推薦:首先“關閉”修訂 300

22.2.2.2設定/改變“修訂顯示模式” 300

22.2.2.3逐一分析修訂 300

22.2.2.4如果想看看“評閱人、修訂時間” 300

22.2.2.5不要遺漏“批註” 301

22.2.2.6如果需要列印 301

22.3談談“批註” 301

22.3.1先:評閱者實施“批註” 301

22.3.1.1和作“修訂”類似的預備工作 301

22.3.1.2正式實施批註 301

22.3.2後:原作者接收“批註” 302

22.4打油詩讚“修訂&批註” 302

22.5簡單聊聊“比較” 302

22.6題外討論 302

第23章保護文檔&解除保護 303

23.1保護文檔“列印件” 303

23.1.1總體思路與方法 303

23.1.2“水印”的使用方法 304

23.2保護文檔“電子版” 304

23.2.1限制“打開” 304

23.2.1.1使用Word密碼限制打開 304

23.2.1.2使用其它方法限制打開 304

23.2.2限制“修改” 305

23.2.2.1完全限制修改 305

23.2.2.2部分限制修改 305

23.3更強有力的保護手段:IRM、數字簽名 305

23.4保護隱私——新增“檢查文檔”功能 306

23.5解除保護 306

23.5.1打開“不讓打開”的檔案 306

23.5.2複製“不讓複製”的內容 306

第24章“打開&保存”的小技巧 308

24.1談談“打開” 308

24.1.1一起回顧一些話題 308

24.1.2直接在Word“打開”視窗“貼上/複製/剪下” 308

24.1.3直接用Word建立“復件” 309

24.1.4釘住“最近最常用的文檔” 310

24.1.5想打開……卻忘了…… 310

24.1.6想打開……卻壞了! 311

24.1.6.1幸運的壞文檔——過2關、被修復 311

24.1.6.2不幸的壞文檔——3關未修復 311

24.1.6.3手動打開自動保存的檔案 312

24.1.6.4(最後)一根稻草 312

24.1.6.5題外討論1:真的玩完了嗎? 312

24.1.6.6題外討論2:這是Word2007不穩定嗎? 313

24.2聊聊“保存” 313

24.2.1有空回顧一些話題 313

24.2.2獨家建議:儘量別用Word密碼保存文檔 313

24.2.3關於另外儲存為PDF或XPS 314

第25章“預覽&列印”的小技巧 315

25.1先看“預覽” 315

25.2後說“列印” 315

25.2.1散在其它章節的“列印”話題 316

25.2.2“列印”對話框 316

25.2.2.1頁碼範圍p1s2的含義 316

25.2.2.2若有列印異常,重點去查“選項” 316

25.2.2.3不在“列印”中的列印設定 317

25.2.2.4謹慎進行“手動雙面列印” 317

25.2.2.5有時該用“逆序列印” 318

25.2.2.6臨時使用“按紙張大小縮放” 318

第26章超級“目錄&索引” 319

26.1補一點廢話 319

26.2補說“目錄”——超級“目錄” 320

26.2.1體驗失敗&解釋失敗 320

26.2.2小小自由地創建目錄——目錄之選項 320

26.2.3高度自由地創建目錄——臨時拉客法 320

26.2.4超級自由地創建目錄——自建目錄項 320

26.2.4.1經典自動目錄的不足之處 320

26.2.4.2經典目錄不能解決的實例 320

26.2.4.3解決問題的辦法 321

26.2.5肆意妄為地創建目錄——5大策略 322

26.2.6給目錄整容——打造漂亮目錄 323

26.2.7把目錄鎖住/解鎖 324

26.2.8把目錄“搞死”——目錄化作普通文字 324

26.2.9製作自動化的“圖/表/公式”目錄 325

26.2.10不屬於“目錄”的問題——目錄單獨編頁碼 325

26.3開說“索引” 325

26.3.1我介紹/你學用“索引”的思路 325

26.3.2索引項分級原則:目的&方法 325

26.3.3開工準備1:擬定索引項 326

26.3.4開工準備2:斟酌和實施文檔合併 327

26.3.5正式開工:標記索引項 327

26.3.5.1自動標記索引項 327

26.3.5.2手工標記索引項 327

26.3.5.3體會索引標記結果 329

26.3.5.4自動標記vs手工標記——我的實際做法和觀點 329

26.3.6勝利收工——插入、更新、整容、鎖定、搞死 330

26.3.7題外話:3個小秘密 330

26.4題外瞎猜:在Word2XXX中 330

26.5題外廢話:為啥這本書不做“索引”啦 330

第27章超級“分頁、頁眉、頁腳、頁碼” 332

27.1回顧基本話題 332

27.2超級分頁——“分節”分頁 332

27.2.1解決問題的方法 332

27.2.2理論幾句廢話 333

27.3超級“頁眉/頁腳”——圖書出版級套用 333

27.3.1全面理解“頁眉/頁腳” 333

27.3.2位於側面的“頁眉/頁腳” 333

27.3.3滲入正文的“頁眉/頁腳”——按需“水印” 334

27.3.4去除/修改“頁眉”中那條橫線 334

27.3.5一篇文檔中有n種不同的頁眉/頁腳 334

27.3.6同一節內區分出不同頁眉/頁腳 334

27.3.7製作圖書出版級的頁眉/頁腳 335

27.4超級頁碼 338

27.5宏“立即插入頁碼” 340

第28章超級“查找&替換” 341

28.1查找/替換之“特殊格式” 341

28.1.1一個遺留話題——替換“特殊格式” 341

28.1.2清除惱人空行——查找+替換“特殊格式” 341

28.1.3推薦大家記得——“格式”按鈕 343

28.1.4廢話般的總結 343

28.2深入“域”內的查找/替換 343

28.3Word查找/替換之“盲區” 344

28.4一群特殊的快捷查找按鈕 344

28.5英文查找/替換的特殊功能 344

28.6“通配符”的超級威力 344

28.7更多超級“查找/替換”匯總 345

28.8題外瞎猜 347

第29章美妙的尾聲——域 348

29.1回顧形形色色的“域” 348

29.2到底啥是“域” 348

29.3了解“域”的基本面貌 348

29.4這樣創建“域” 349

29.4.1(半)自動創建域 349

29.4.2手工創建域 349

29.5專門談談“EQ域” 349

29.5.1經典EQ域舉例 350

29.5.2快速輸入常用EQ域 350

29.5.3常見EQ域代碼詳解 350

29.6特彆強調:更新域 351

29.7特彆強調:看看有無“錯誤域” 351

29.8討論:對比“EQ域”和“公式” 352

29.8.1誰更快速、輕鬆 352

29.8.2誰更美麗動人 352

29.8.3誰更自由無限 353

29.8.4誰能查找替換 353

29.9透視+巧用“帶圈字元、拼音指南、合併字元” 353

29.10域的其它相關操作 353

29.11宏——立刻更新文檔域 354

29.12宏——快速輸入EQ域2例 354

29.12.1快速輸入“分數型”格式 354

29.12.2快速輸入“箭頭上方加文字”格式 355

第30章雜燴“其它” 356

30.1Word是用於圖書出版的好工具嗎? 356

30.2Word中的“磅” 357

30.3專論“選定文字” 358

30.4設定格式的好幫手——格式刷 359

30.4.1當“刷子”用——複製貼上文字格式 359

30.4.2當“錘子”用——複製貼上段落/圖形格式 360

30.5Word文檔→PDF文檔 360

30.6Word文檔→XPS文檔 360

30.7隱藏在視窗中的按鈕 361

30.8“改寫”狀態 361

30.9字數統計 362

30.10剪貼簿 362

30.11“拆分”視窗 362

30.12Word內置計算器 362

30.13補充說說“超級連結” 363

30.14“快捷鍵”小結 363

30.15關於“快捷鍵”的高級技巧 364

30.15.1如果忘了……,如果想要…… 364

30.15.2如何恢復“默認快捷鍵設定”? 365

30.16PDF文檔→Word文檔 365

30.17其它 366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