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荊村

小荊村

小荊村處於浙江洞頭大門鎮西南側的煙墩崗下,距大門鎮政府所在地3公里處,位於大荊村與長沙村之間,山體坐北朝南,與霓嶼島隔海相望,環島公路橫貫穿於村境之中。前方為南江——黃大峽水道,它有廣闊的海域;擁有淺海海水養殖地。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環境優美,具有豐富的自然景觀資源,花崗岩礦產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至2006年底,人均3000多元,獲得溫州市衛生村、生態村等光榮稱好。

基本信息

2007年的小荊村一角
荊村

概況及歷史

小荊村處於浙江省洞頭縣大門鎮西南,距大門經濟四方區所在地3公里處,位於大荊村與長沙村之間,山體坐北朝南,與霓嶼島隔海相望,環島公路穿於村境。前方為南江——黃大峽水道,它有廣闊的海域;擁有淺海海水養殖地。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環境優美,具有豐富的自然景觀資源,花崗岩礦產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景色秀麗的漁農村。詩人陳志歲有《抵小荊村》詩:“海山來去慣,西陸暮霞妍。岩聳風林後,村環雪浪邊。漁姑廊壘薯,流水碧山田。庭座談年景,澗聲彈合弦。”至2006年底,,獲得溫州市衛生村、生態村等光榮稱好。
小荊村現有土地總面積1536畝,其中林地856畝,耕地212.39畝(包括水果林基地200畝)。全村有當中坑、西坑、三條坑、山崗頭、灘頭等幾個自然村組成,共218戶,728人,總勞力476人,外出勞動力325人。村民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和第三產業為主,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15.50萬元,村集體收入19.22萬元。社會經濟發展有受上升,民眾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村莊環境衛生全面改善,村民觀念煥然一新。
80年代前,村有民兵連一個。
80年代,曾有村辦企業——洞頭縣膠木電器廠、麻袋廠等多家,現無一家企業。村經濟處於滯後的發展狀態。
近年來,在大門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全村黨員和幹部的共同努力下,依靠小荊人民的智慧與勤勞,團結一致,共同協力,艱苦奮鬥,開拓創新,先後被評為縣禁毒工作先進村,溫州市衛生村,溫州市生態村,溫州市平安示範村,溫州市第四批村莊整治合格村等榮譽,並於2007年列入洞頭縣新漁村示範村建設和省級衛生村創建,初步完成了創建前的一些工作,向實現村莊的亮化、潔化、綠化、美化工作推進。2009度被評為溫州市文明村。今後,將全面提高村民生活水平,經濟水平、健康水平作為發展目標。今後,本村將積極回響上級號召,加快新漁村的建設步伐,為實現大門鎮第三次跨越而努力奮鬥!
解放後,小荊村任期最長的書記:陳永輝 會計:陳永林 生產隊長:林廣達
現任書記陳明春,文書/計生幹部林小菜 。

新農村建設

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村遵照“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方針,統籌經濟與社會的同步運作,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以文明村創建為總抓手,開展各項建設。

(一)思想組織建設

1、提高認識,健全組織。文明村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小荊村建立了以村黨支部書記為組長的文明村建設領導小組,多次召開會議,研究部署,按照市文明辦對文明村建設的具體要求、具體標準,要求班子人員充分認識,統一思想,達成共識,把文明村建設工作作為現階段工作的重點列入議事日程,並認真組織實施,同時制定了創建方案及相關政策措施,為建設工作提供組織保障。村黨支部為了加強幹部隊伍建設,他們堅持以人為本,完善各項制度,把村領導班子建成團結協作、民主務實、清廉實幹的班子,把幹部隊伍建成精幹、高效,能為民眾辦實事的幹部隊伍,積極加強對黨員的教育管理,充分發揮黨員的雙帶作用,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同時堅持開展黨員遠程教育培訓,組織黨員按時討論黨課。2、為民辦事,熱誠貼心。在為民辦事的過程中,堅持以熱情的態度接待每一位來訪者,用平和的語氣解釋每一個疑問,用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位民眾,用熱誠的心辦好每一件實事,正確處理各種糾紛事件,讓來訪者有惑而來,解惑而歸;高興而來,滿意而歸。3、利用平台,廣泛宣傳。利用村報、標語、廣播等宣傳平台進行廣泛宣傳,做到家喻戶曉。結合黨員幹部遠程教育,小荊村圍繞自己的實際開展了一系列的思想教育學習活動。4、關心百姓疾苦,走訪困難民眾。小荊村黨支部在“三八節”、“七一節”、“中秋節”、春節等節日走訪了一些困難民眾,送去黨組織的溫暖和關懷,鼓勵困難民眾增強信心,走上勤勞致富的道路。

(二)文教衛建設

1、積極開展農村文化活動陣地建設。隨著物質文化生活的日益豐富,廣大農民對於精神文化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小荊村把農村文化建設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來抓,村文化活動室設定圖書、報刊、雜誌等,深受到村民們普遍歡迎。營造了一個尊老愛老、團結互助、積極向上的和諧社會環境。2、組織每月的“青奧營地”活動。小荊村“青奧營地”在2009年4月27日建立,充分利用學校寒暑假期、傳統節日和雙休日等課餘時間,以此為陣地加強農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最佳化農村未成年人成長環境,活動的主要內容涉及德智體勞美各個方面,讓他們更好的認識社會、感知社會,在實踐的“大課堂”里愉悅身心、提高素質,從而促進了小荊村未成年人在思想品德、實踐能力、生活樂趣、文化水平等方面有新的提升。3、積極開展各種文體活動。為了滿足村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村工、青、婦專門組建業餘文藝隊,在工作之餘經常組織舉辦各類文體活動,開展體育競賽、衛生有益的文藝演出、健身活動、科技培訓和公民道德素質教育,在我鎮組織的各項活動中都取得了一定成績。此外,小荊村還購置一台投影機,利用遠程教育從黨員擴大到民眾學習的積極性,使民眾在學習中得到了更多的科技和文化知識,讓村民的業餘活動有了廣泛提高。4、積極開展國防教育,增強全民國防意識,使廣大青年樹立了高尚的愛國情操。小荊村適齡青年應徵的熱忱十分高漲,父母同意子女當兵,應徵青年嚮往當兵,特別是近年來農村生產發展,在勞動力不斷解放、生活日益富裕的情況下,廣大青年把義務服兵役看作是一種神聖的使命,2009年適齡青年積極參加應徵體檢。5、積極辦好醫療保健事業。小荊村建有衛生室,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牢固樹立為村民的服務方向,在防病治病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村民積極參與農村合作醫療, 2010年小荊村參加合醫率達98%,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6、努力推進農村信息化建設。目前小荊村電話入戶率為96.26%,有線電視91.2%,村內建立了區域網路,實現了電子化辦公,2009年遠程教育網入學率占全省第一名。7、組織保潔隊伍,確保環境整潔。小荊村組建了保潔員隊伍,先後進行了多次村衛生大掃除,對主要交通道路的垃圾進行了清掃,對溝渠的漂浮垃圾進行打撈清理。

(三)法制建設

1、村民參與,民主管理。小荊村制定了相關的村規民約,保證了每位村民的權利,明確了每位村民的義務;堅持村級財務公開,定期匯報村級資金使用情況;涉及村級的規劃活動召開黨員、村民代表會議集體商議決定,並在公告欄公示;嚴格辦公制度,對於公章、財務等使用有詳細的規定。同時讓村民及時了解村裡的工作動態,提高廣大村民參與村級各項建設的積極性。2、安保治理,常抓不懈。小荊村組織了巡邏隊伍,不定期在村內夜巡,加強治安管理,教育村民發現偷盜行為及時報案,積極為村民創造安全舒心的環境。3、調解鄰里糾紛,促進社會和諧。小荊村調解員不斷提高自身業務素質,樹立為民服務宗旨,想方設法化解矛盾,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為村民提供了一個和諧穩定、鄰里和睦相處的社會環境。

(四)村莊整治建設方面

近兩年來,小荊村共投入資金近300萬元,開展對村莊環境的整治、新漁村建設:完成村莊規劃編制,並以規劃為基準,結合區域功能,突出地方特色,按照“撤併小型村,拆除空心村,縮減自然村,建設中心村”的思路,並以小荊山省級景區景點為依託,加強了基礎設施建設:建成景點台階石路2360米、停車場650㎡、村主幹道和景點兩旁綠化帶共1120米和5個花坦、計1200㎡,改建村辦公樓前荒地2150㎡種植花木、假山、小橋流水、休閒廣場150㎡、古城牆500米、健身活動場2個計300㎡、籃球場400㎡、生態宣傳長廊40㎡和其它5個宣傳欄等配套設施,同時對全村進行改水、改廁5座、改溝800米、生活污水淨化池2個、亮化路燈148盞、道路硬化3.2公里等,在創建中卓有成效。

(五)產業發展

小荊村黨支部把生產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增加黨組織凝聚力、號召力、戰鬥力的重要途徑。一是積極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不斷深化改革,調整產業結構,充分發揮區域優優勢,以小荊山省級景區景點為依託,加大了農家樂休閒旅遊業配套設施建設,並落實各項政策,積極開展宣傳、引導客商前來投投資,盤活集體經濟。二是繼續做好水果林200畝的土地開發種植。通過培育管理等途徑,加大科技投入,改善生產條件,規範經營行為,有效地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三是為了有效推進農業生產的積極性,並建立農業和農村社會化服務組織,尊重農民的生產經營自主權,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2009年小荊村落實國家“三農”政策,油菜良種補貼和糧食直補等資金總計18249.80元,使農民真正得到了實惠,農業綜合生產發展逐步提高,耕地生產利用率達到了95%以上。農民人均收入逐年增加,村級主要經濟指標及增長幅度超過當地平均水平。四是隨著農業產業的成形和壯大,漁農民的就業問題是發展經濟的責任工程,也是民心工程。因此,小荊村堅定不移地把技能培訓擺上重要位置,以強化勞動力技能培訓為目標,推進漁農民轉產轉業增加收入為目的。首先小荊村根據洞頭縣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洞頭縣促進漁農民轉產轉業若干優惠政策(試行)的通知》(洞發〔2006〕28號)和洞頭縣“萬名漁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漁農村富餘勞動力和轉產轉業漁農民自主參加職業技能培訓有關事項的通知》(洞農培辦〔2007〕07號)檔案指示精神,認真落實,通過一系聯技能培訓,拓寬了就業渠道,推動漁農民轉產轉業。其次:積極引導返鄉人員創業,以工業反哺農業,不斷推進農村農民工人化進程,為漁農民增加了收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