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海眼村

小海眼村隸屬於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白塔鎮,總人口1,089人,耕地745畝,主產小麥、玉米。

基本信息

小海眼村位於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白塔鎮政府駐地白塔以北0.5公里,處張(店) 博(山)鐵路以東,孝婦河以西。張(店)博(山)公路由村中南北通過。地勢西南高、東北低。設一村民委員會。共290戶,1,089人。耕地745畝,主產小麥、玉米。工副業有機械廠、磚廠、水泥製品廠、鋼材變型廠、電刷廠、綜合廠等。年產值257.5萬元。
《孫氏家譜》載:“我先世乃直隸棗強人,遠世祖孫公諱子玉。元至正年間,因山左居民鮮少,遷發茲地(藩六莊)……十一世允稍後人居小海眼。”據此,孫氏當於明萬曆年問(1573~1619)在此定居。
據傳,該村原屬“海眼店”之一部分,至清嘉慶年間以後,方獨立為村,初名“坊子” 。 民國九年《淄川縣誌》始有“小海眼”村名的記載。因該村小於“大海眼”故名“小海眼”。
大事記
1938年6月至1940年春, 我八路軍、抗日游擊隊在廖容標司令員的組織領導下,在東萬山、小海眼、白塔等地,根據黨的抗日統一戰線政策,集中力量成功地對各道會門進行了爭取
改造工作,將道會門整編為抗日自衛團,將罡風道編為博萊抗日自衛團,並建立了黨組織,為創建博山縣抗日根據地打下了堅實的民眾基礎。
1940年6月, “黃砂會”在小海眼村南炸日本火車,戰情不詳。後來日軍報復,放火燒了小海眼“香磨房”,村民孫氏全家四口無一倖免。
1962年2月13日, 根據淄博市委指示,把大莊、小莊、小梁莊、白塔、小海眼、西阿、羅圈、石佛、因阜、飲馬、國家、東萬山、南萬山、北萬山、北峪、小店等十七個自然村由淄川區劃歸博山區,並成立“海眼人民公社”,公社駐地大海眼村。
1984年9月17日,在羅圈村北建立白塔鎮敬老院,後遷至小海眼村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