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咀村

小河咀村隸屬雲南省昆明市官渡區六甲鄉,地處昆明南郊滇池北岸,距鄉政府所在地4公里,全村國土面積0.52平方公里,海拔1,890.00米,年平均氣溫15.80℃,適合種植蔬菜等農作物。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收入為主。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該行政村隸屬官渡區六甲鄉,地處昆明南郊滇池北岸,距鄉政府所在地4公里,到鄉政府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市區8公里。東鄰五甲塘濕地公園,南鄰官渡,西鄰滇池,北鄰福保。轄一組、二組2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605戶,有鄉村人口1637人,其中農業人口1637人,勞動力1144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 1084人。

全村國土面積0.52平方公里,海拔1,890.00米,年平均氣溫 15.80 ℃,年降水量1,600.00毫米,適合種植蔬菜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505畝,人均耕地0.3畝。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127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5872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收入為主。

小河咀村村貌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505畝(水田505畝),人均耕地0.3畝,主要種韭菜等作物;水面面積15.00畝,其他面積322.50 畝。有小清河、五甲河、蝦壩河3條河過境,入滇河口均位於本村。

小河咀村河流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五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有路燈。全村有605戶通自來水,有605戶通電,有58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590 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96%和 9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5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506戶(占總戶數91%)。

該村到鄉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柏油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路面(水泥路 );距離最近的車站1.2公里,距離集貿市場0.1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72輛,拖拉機6輛,機車145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505畝,有效灌溉率為100%。

到2007年底,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400戶。全村2個自然村已通水、通電、通路燈、通電視、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混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477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0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28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小河咀村太陽能

農村經濟

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27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00萬元,占總收入的3.69%;第二、三產業收入12160萬元,占總收入的95.7%。農民人均純收入5872元,農民收入以種植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3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0人(占勞動力的1.26%),在省內務工人數56 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韭黃種植,主要銷售往省外。2007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90.00萬元。該村目前正在發展韭黃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教育和生態旅遊產業。專業合作組織1個(登記註冊),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人數 450人 。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605戶,共有鄉村人口1637人,其中男性811 人,女性826 人。其中農業人口1637人,勞動力1144人。到2007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637人,參合率100%。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衛生所面積為8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生院4公里。該村建有公廁6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3個。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1,500.00平方米,擁有教師8人,距離昆明市第九中學2.50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36人,其中小學生85人,中學生51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1個。 

小河咀村文化活動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7年底,年末集體總收入 701萬元,有固定資產316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是,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

小河咀村小河咀村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2個黨小組,共有黨員85 人,其中男黨員74人、女黨員11人。 村委會由總支書記(兼主任)1人、副書記1人、副主任1人、村委委員3人等組成,下設2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2個,共有團員120 人。 

人文地理

位於昆明南郊滇池北岸的小河咀村,區位優越,交通便利,瀕臨滇池、對望西山,是寶象河水系蝦壩河、小清河、五甲河三條河流的入湖河口,土地肥沃、河流交錯、景色秀美,毗鄰滇池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東臨官渡古鎮,西南邊接福保村委會,享有"魚米之鄉"美稱,對外交通便捷通達是滇池治理和環湖生態建設的重點區域。

小河咀村委會由二個自然村組成,即小河咀上村和小河咀下村,基本上以范小公路為界,其經濟形式仍以農業種植為主,並成為昆明市的韭菜種植基地。小河咀村委會的旅遊業也有一定的發展,沿滇池邊建有夏之春海濱公園,現己改為"昆明藝術職業學院"並擁有少量的鄉鎮企業,但從總體而言,其經濟基礎仍較薄弱。

小河咀村委會境內地勢平坦,擁有豐富的水域面積並且境內有眾多河流經過--五甲河、小清河、蝦壩河、大口子河、小口子河,河岸兩旁大都植以茂密的柳樹、桉樹、柏樹等,再以西山為背景,呈現出如畫般優美的田園風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五甲河從村莊中穿過,儘管河面僅寬4M,但在村莊內形成了小橋流水人家的景致,並且當地農民的綠化意識較強,宅前、宅旁種有不少美人蕉、香蕉樹、柿子樹、桃樹等,使人步行其中有種世外桃源的感觸。滇池的主要濕地五甲塘、福保塘位於村子兩側周圍,為小河咀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景觀。

同時,小河咀村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村落,至今仍流傳有"四所房子、三眼井"的歷史典故。"四所房子" 中還有三所保留至今,都是典型的"一顆印"雲南漢族民居,"三眼井"也存在,現在仍在使用。

小河咀村小河咀村
小河咀村小河咀村

新農村建設

伴隨新農村建設和新昆明建設南移深入開展,小河咀村委會在結合上級政府滇池環湖生態建設、文化產業建設、旅遊生態產業建設、農村城鎮化建設等相關政策的基礎上,充分分析和挖掘自身區位及資源優勢,提出建設小河咀生態文化村的發展目標定位,編制、設計了小河咀生態文化村規劃。規劃涉及生態環境、經濟、產業、社會等多個方面,是一個綜合性規劃,旨在突出綠色、生態、可持續性發展這一主題。希望以此來推動建設一個獨具特色和吸引力的臨滇池旅遊文化生態村,樹立滇池沿岸新農村建設的典範。

1.立足於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創建小河咀生態村--集鄉村生活、田園勞動、生態保護,旅遊觀光、休閒度假、商務會友為一體。全面考慮社區生態環境和建設發展需求,致力營造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活空間。

2.充分發揮自身區位及資源優勢,把旅遊業與生態農業結合起來,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實現農民新的經濟成長點。

3.提升現有文化產業,使文化產業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支柱產業之一。

4.改造農村住房雜亂無章的格局,將城市住宅的舒適配套功能和鄉村田園風光融為一體,創立都市與鄉村共享的生態住宅精品。

5.保護現有文化傳統及文脈,並使之繼續延伸。

6.積極保護滇池和境內河流的生態環境,為將來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基礎與保障。

小河咀村小河咀村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資金短缺;舊村缺乏規劃,改造難度大。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建設小河咀生態文化村,發展教育產業和生態旅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