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律

小律:是指六句律體詩,包括五言小律和七言小律等。小律不管五言、六言還是七言,都是只有六句,共有三聯,平仄格律也同樣要“對”、“粘”,平收句要押韻,首尾兩聯不要求對仗(首聯可以對仗),但中間一聯則必須對仗。如果首聯出句入韻,全詩共有四韻,首句不入韻,共有三韻,又稱三韻律詩、三韻小律(即使首句入韻,仍稱為三韻小律)。

名詞釋義

小律:是指六句律體詩,包括五言小律和七言小律等。小律這種律詩每首不管五言、六言還是七言,都是只有六句,共有三聯,平仄格律也同樣要“”、“”,平收句要押韻,首尾兩聯不要求對仗(首聯可以對仗),但中間一聯則必須對仗。如果首聯出句入韻,全詩共有四韻,首句不入韻,共有三韻,又稱三韻律詩、三韻小律(即使首句入韻,仍稱為三韻小律)。

發展過程

我國古代詩歌主要分為古體詩與近體詩兩大類,其中近體詩字句、平仄、對仗各方面都有嚴格的規定,稱之為合律。一般認為,律詩包括四韻律詩和長篇排律。其實,還有一類律詩———小律往往為人們所忽視。
小律是一種歷來為人們所忽視的詩體,產生於六朝,但作品後世不傳。現存的“小律”最早見於盛唐,興於中唐,當時主要指絕句,是由律詩減句而來,也有的是古詩律化的結果。宋代至明代,“小律”指的是四韻律詩,到胡震亨時才明確為三韻律詩。歷來創作三韻律詩的詩人不少,但是有意識自覺創作並標舉之為“小律”,則是在明、清時期,到康熙時期達到高峰。小律內容豐富,最多的題材是詠物與詠人,藝術手法上則以虛實相間、情景相生為主要特點。

小律格律

五言小律格律

1、五言平起入韻(五言四韻)式
杜牧(唐)《池州廢林泉寺》(五言):
廢寺林溪上, 仄仄平平仄
頹垣倚亂峰。 平平平仄平
看棲歸樹鳥, 平平平仄仄
猶想過山鍾。 仄仄仄平平
石路尋僧去, 仄仄平平仄
此生應不逢。 仄平平仄平
2、五言平起入韻(五言三韻)式
杜牧 (唐)《還俗老僧》(五言):
雪發不長寸, 仄仄平平仄
秋寒力更微。 平平仄仄平
獨尋一徑葉, 仄平仄仄仄
猶絜衲殘衣。 平仄仄平平
日暮千峰里, 仄仄平平仄
不知何處歸? 仄平平仄平

七言小律格律

李商隱(唐) 《贈荷花》:
世間花葉不相論, 仄平平仄仄平平
花入金盆葉作塵。 平仄平平仄仄平
唯有綠荷紅菡萏, 平仄仄平平仄仄
卷舒開合任天真。 仄平平仄仄平平
此花此葉常相映, 仄平仄仄平平仄
翠減紅衰悉殺人。 仄仄平平仄仄平

例詩欣賞

寒閨夜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 體裁:律詩 類別:小律
夜半衾稠冷,孤眠懶未能。
籠香銷盡火,巾淚滴成冰。
為惜影相伴,通宵不滅燈。
送羽林陶將軍
作者:李白 年代:唐 體裁:律詩 類別:小律
將軍出使擁樓船,江上旌旗拂紫煙。
萬里橫戈探虎穴,三杯拔劍舞龍泉。
莫道詞人無膽氣,臨行將贈繞朝鞭。
三韻三篇
作者:杜甫 年代:唐 體裁:律詩 類別:小律
高馬勿唾面,長魚無損鱗。
辱馬馬毛焦,困魚魚有神。
君看磊落士,不肯易其身。
蕩蕩萬斛船,影若揚白虹。
起檣必椎牛,掛席集眾功。
自非風動天,莫置大水中。
烈士惡多門,小人自同調。
名利苟可取,殺身傍權要。
何當官曹清,爾輩堪一笑。
賦得越山三韻
作者:皇甫冉 年代:唐 體裁:律詩 類別:小律
西陵猶隔水,北岸已春山。
獨鳥連天去,孤雲伴客還。
只應結茅宇,出入石林間。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