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峴春

小峴春

小峴春又名六安茶,形似三叉竹葉形,枝葉挺直、扁平,芽頭勻齊,有鋒苗,大小一致,黃綠色翠潤披毫明亮,嫩香高爽較持久,味鮮醇甘爽,湯色黃綠明亮,葉底黃綠多亮,芽葉完整。

基本信息

釋義

小峴春小峴春

茶葉名,即六安茶。產於 安徽省 六安縣 。 明 楊慎 《藝林伐山》卷十五:“ 小峴山 ,在 六安州 。六安茶號小峴春。” 清 金農 《茶事八韻》:“何如小峴春,獨飲通仙默。”

產地

小峴春茶主產地在安徽省霍山縣諸佛庵鎮小子峴村,早在明代就已列為名茶。

採摘時間

4月10日前後至5月上旬。採摘標準為一芽二葉,不採雨水葉、露水葉、病蟲葉、紫色葉、對夾葉及老葉雜質。採回後薄攤4~6h,待鮮葉清香顯露時即可付制。

製作工藝

小峴春製作工藝 分殺青、做形、毛火烘焙、足烘裝筒四道工序。

殺青

在口徑70cm、傾斜10·鐵鍋中炒制。鍋溫特級80-100℃其餘級別120-140℃,投葉量不超過1兩,用細軟的竹帚在鍋中鏇揚、捺炒,先慢後快,注意揚抖,散發水分,殺青時間2分鐘,炒至葉色轉暗,葉片變軟,有香氣溢出為適度。

做形

在口徑50cm、傾斜20·的鐵鍋中進行炒制,鍋溫70-80℃,方法,用高梁秸炒帚,手掌向下,腕力暗用,使殺青葉在鍋內呈三色形挑揚,捺拍,炒4-5分鐘,芽葉成形,五成乾起鍋。

毛火烘焙

用竹蔑烘籠,高70cm,4-5鍋為一烘,烘頂溫度70-80℃,烘至七成乾,下烘攤涼。

足烘裝筒

兩烘毛火茶合併為一烘,烘頂溫度55-60℃,攤放要勻,翻烘要勤,動作要輕,時間30-40分鐘,烘至茶葉手捻成末下烘,趁熱壓乾裝筒。

功效

六安茶含有茶鹼及咖啡因,可以經由許多作用活化蛋白質激酶及三酸甘油酯解脂酶,減少脂肪細胞堆積,因此達到減肥功效 。

曾獲榮譽

由於歷史變遷,曾一度失傳。
1984年成立縣研究挖掘歷史名茶攻關組1987年在陳櫞、江光輝教授的幫助下重新試製成功。同年獲六安地區名茶證書

1993年獲六安地區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5年獲安徽省第四屆優質農產品證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