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壩子村

小壩子村

小壩子村隸屬於芳華鎮雙合村委會,屬於壩區,位於芳華鎮東邊,距離雙合村委會1.5公里,距離芳華鎮政府所在地3.5公里。國土面積有1平方公里,海拔1860米,年平均氣溫15℃,年降水量845毫米,適宜種植烤菸、馬鈴薯等農作物。

基本信息

雲南省曲靖市陸良縣芳華鎮小壩子村

自然資源

截止2008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96.4畝(其中:旱田96.7畝,水田99.7 畝),人均耕地0.74畝,主要種植烤菸、馬鈴薯等作物;擁有林地50畝,其他面積1253.6 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 、通路 、通電話、通電視。全村有78戶飲用井水,有78戶通電,有48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7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61.5%和89.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0,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9戶(分別占總數的64.1%和50%)。

該村到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村內主幹道均為土路;距離最近的車站3.5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3.5公里。截止2008年底,全村共擁有汽車3輛,拖拉機2輛,機車33輛。全村有15戶農戶建有沼氣池;裝有太陽能農戶19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99.7畝,有效灌溉率為50.76%,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8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畝。

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混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46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0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18萬元,占總收入的38.3%;畜牧業收入93萬元,占總收入的30.2 %(其中,2008年內出欄肉豬560頭,肉牛24頭,肉羊92頭,雞1980隻);林業收入6萬元,占總收入的 1.9%;第二、三產業收入70萬元,占總收入的22.7%;工資性收入11萬元,占總收入的3.6%。農民人均純收入4042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1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8人(占勞動力的4.7%),在省內務工3人,到省外務工5人。

人口衛生

截止2008年底,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78戶,鄉村人口287人,其中男性190人,女性97人。其中農業人口287人,勞動力170人。該村均為漢族。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7人,占人口總數的1.22%;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70人,參合率64.4%。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公里,距離鎮衛生院3.5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雙合國小,中學生就讀到芳華中學。該村距離國小1公里,距離芳華中學3.5公里。截止2008年底,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80人,其中小學生55人,中學生25人。

村務公開

到2006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6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 274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2006年末集體總收入0.14萬元,有固定資產0.44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12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張貼公告、黑板報方式公開,公開項目主要有政務、財務。

雲南省文山州馬關縣小壩子鎮小壩子村

村情概況

該行政村隸屬於馬關縣小壩子鎮,地處小壩子鎮南邊,到小壩子鎮道路為屬於柏油、水泥路面,交通方便,距馬關縣45公里。東鄰夾寒箐,南鄰田灣村委會,西鄰金竹棚村委會,北鄰半坡。轄小壩子等26個村民小組。全村國土面積23.60平方公里,海拔1520.00米,年平均氣溫16.80,年降水量1450.00毫米,適合種植包穀、稻穀等農作物。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727.00畝(其中:田983.00畝,地3744.00畝),人均耕地0.90畝,主要種植包穀、稻穀等作物;擁有林地546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700.0070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7畝,主要種植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371.50畝,其中養殖面積10.00畝;荒山地1183.00畝,其他面積581.00畝。有等資源。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 、通路、通電視、通電話 (或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有(無)路燈。全村有 863 戶通自來水,有939戶通電,有 38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 826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 100%、 20.7%和 72.5%);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29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49戶(分別占總數的26.5%和 17.1 %)。

該村到小壩子鎮道路為通路(或不通路);進村道路為 彈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 是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0.5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 0.10 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 35 輛,拖拉機 3 輛,機車 37 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 617.00 畝,有效灌溉率為13.2%,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47.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8畝。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030戶,共鄉村人口4801人,其中男性2511人,女性2290人。其中農業人口4347人,勞動力2400人。該村以漢、苗族為主(是彝、壯族混居地),其中苗族2397人,彝族363人,其他民族32人。到2013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288人,占人口總數的52.5%;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984人,參合率96%;享受低保129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5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建有公廁2個,人畜混居的農戶496戶,占農戶總數的57%。

文化教育

小壩子鎮為孤寡老人搭建“和心園”。小壩子鎮敬老院建於1985年6月,總占地面積170㎡,建築面積120㎡。為將敬老院建成孤寡老人的“和心園”,近年來,我鎮從三個方面入手,全方位做好敬老院的管理工作。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職責。調整充實了小壩子鎮老齡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健全管理人員工作責任制,嚴格考核制度,做到人人有責任,事事有人管。
(二)堅持以人為本,關懷先行溫暖老人心。除了認真落實供養和醫療政策外,鎮黨委、政府領導適時看望入住人員,都每逢傳統節日佳節都要對敬老院組織慰問,確保老年人“餓有所養、冷有所暖、病有所醫”,確保老年人過上一個安詳的晚年。
(三)整合各界力量,加大投入力度。堅持“黨政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懷”的老齡工作方針,鎮邊防派出所在敬老院掛牌“站愛民敬老院”,並資助一名孤兒讀書,邊防連隊、邊防工作站也在主要節日對敬老院慰問,廣大社會人士也積極關愛老人,不時為孤寡老人送去些生活品。一年多來,社會各界捐款捐物達2800餘元,進一步緩解了敬老院資金運行緊張的局面。
目前,我鎮敬老院共入住16人,其中:男6人,女4人,殘疾人12人,孤兒3人。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小壩子國小,中學生就讀到小壩子中學。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323人100.00,中學生518人,101.90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3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81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358.22畝,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是,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政策、法律、法規等。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3個,下設3個黨小組,共有黨員102人,少數民族黨員63人,其中男黨員8888人、女黨員14人。該村黨支部2001年被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2005、2007、2009年被評為先進集體等等。

村委會由王勇、楊海榮、陶光軍、等(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26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40人。該村團總支年被評為先進基層團總支;年被評為先進集體等等。

發展重點

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基礎設施建設落後,絕大多數村小組公路晴通雨阻的現象比較嚴重,醫療設施比較落後,同時也缺乏醫療這方面的技術人員,種植業養殖業方面的技術也比較欠缺,經濟落後,缺少發展資金,沒有集體經濟,外出務工人員較多,加之,部分民眾素質低,對公益事業的建設與維護顯得比較吃力,信息閉塞。

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以糧、路、水、教為基礎,林、果、畜為支柱,以邊貿為補充,積極發展多種非公有制經濟,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提高勞動者素質。

雲南省臨滄雙江縣忙糯鄉小壩子村

村情概況

民居 民居

該行政村隸屬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忙糯鄉,地處忙糯鄉西邊,距忙糯鄉政府所在地7.60公里,到鄉道路為砂石路,交通方便,距41縣公里。東、北鄰忙糯村,南鄰大文鄉,西鄰勐勐鎮 。轄小牛圈、小壩子、黃河等11個村民小組。

全村國土面積25.51平方公里,海拔1,894.00米,年平均氣溫16.00℃,年降水量1,600.00毫米,適合種植馬鈴薯、油菜等農作物。

自然資源

截止2007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716.00畝(其中:水田面積781.00畝,旱地面積935.00畝),人均耕地1.17畝,主要種植水稻、馬鈴薯、油菜等作物;擁有林地面積17,050.5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6251.9畝,其中,茶葉面積475.00畝,均為可採摘面積,核桃面積為5776.9畝,人均經濟林果地4.27畝,主要種植核桃、茶葉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375.00畝,草地4,120.00畝;荒山荒地6,877.00畝,其他面積8,126.50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全村有319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319戶通電,有224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24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70.21%和70.21%);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9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70戶(分別占總數的27%和22%)。

該村到鄉道路為砂石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7.6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7.60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20輛,機車41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758.00畝,有效灌溉率為44.17%。

到2007年底,全村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有7個自然村已通路;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9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8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1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4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44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6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54萬元,占總收入的59%;畜牧業收入100萬元,占總收入的38%(其中,2007年內出欄肉豬1166頭,肉牛17頭,肉羊401頭,雞2450隻);林業收入1.9萬元,占總收入的0.73%;第二、三產業收入 5萬元,占總收入的1.92%;工資性收入7萬元,占總收入的2.69%。農民人均純收入1149.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7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4人(占勞動力的8.8%),在省內務工53人,到省外務工11人。

人口衛生

截止2007年底,該村有農戶319戶,共鄉村人口1467人,其中男性786人,女性677人。其中農業人口1464人,勞動力720人。該村以漢族、拉祜族為主(是漢族、拉祜族混居地),其中拉祜族291人,佤族、彝族共7人。到2007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192人,參合率81.42%。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5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 7.6 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人畜混居的農戶 309戶,占農戶總數的96.86%。

文化教育

截止2007年底,該村建有國小2所,校舍建築面積551.30平方米,擁有教師5人,在校學生58人,距離忙糯中學7.60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23人,其中小學生93人,中學生30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1個。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7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0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716.0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10,000.00元(人均6.82元),一事一議籌勞1,800.00 個(勞均3個)。有固定資產1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財務收支、領導分工等。

雲南省普洱市瀾滄縣謙六彝族鄉小壩子村

村情概況

村貌 村貌

該村隸屬於謙六彝族鄉和平行政村,屬於山區。位於謙六鄉西南邊,距離和平村委會26.00公里,距離謙六鄉52.00公里。國土面積4.68平方公里,海拔2300.00米,年平均氣溫11.00℃,年降水量1200.00毫米,適宜種植板栗、核桃等農作物。

自然資源

截止2008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054.00畝(其中:水田103.00畝,旱地951.00畝),人均耕地5.4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5394.00畝;荒山荒地1215.00畝,其他面積123.0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電視、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58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戶(分別占總數的7%和7%)。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通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6.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6.00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2輛,有機車4輛。

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60.00畝,有效灌溉率為40%。

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房結構住房為主,有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27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5.2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36萬元,占總收入的42%;畜牧業收入5.36萬元,占總收入的35%(其中,2008年內出欄肉豬82頭,肉牛16頭);林業收入2.2萬元,占總收入的14%;工資性收入1.35萬元,占總收入的9%。農民人均純收入513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3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2人(占勞動力的9%)。

人口衛生

截止2008年底,該村有農戶58戶,共鄉村人口222人,其中男性120人,女性102人。其中農業人口222人,勞動力139人。該村以拉祜族為主(是拉祜、傣族混居地),其中拉祜族222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84人,參合率83%。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26公里,距離鄉衛生院22公里。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村內無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小壩子國小,中學生就讀到新城中學。該村國小校就辦在本村,距離中學22.00公里。截止2008年底,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4人,其中小學生20人,中學生4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8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054.0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勞135個(勞均1個)。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扶貧物質的發放、組幹部誤工補貼等。

雲南省文山州文山縣平壩鎮小壩子村

村情概況

隸屬文山縣平壩鎮,地處平壩鎮東南邊,屬於山區。距離鎮4.00公里, 國土面積21.98平方公里,海拔1650.00米,年平均氣溫16.00℃,年降水量1260.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小麥等農作物。

該村東鄰古木阿富,南鄰土戈寨村委會,西鄰石洞村會,北鄰村委會。轄小壩子上寨、小壩子下寨、中寨、白斯柯、小寨、馬道止、嗎哩、嗎哩大地、所龍橋、新寨 、白石岩等11個村民小組。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5842畝(其中:田300畝,地5542畝),人均耕地1.81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小麥等作物;擁有林地24639畝,其中經濟林果地690.5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21畝,主要種植柿子、沙梨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75.6畝,荒山荒地12871畝,其他面積9432.4畝。

基礎設施

小壩子村村貌 小壩子村村貌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路、電視、電話四通。全村有28戶飲用井水,有718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746戶通電,有99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422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4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0戶。

該村到鎮道路為彈石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 4公里,全村共擁有機車130輛。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89戶;建有小水窖107口;全村沒有通自來水;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1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11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5戶居住磚混結構房屋;有24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9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3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892.1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100.00萬元,畜牧業收入680.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283頭,肉牛244頭,肉羊10頭); 林業收入26.0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26.00萬元, 工資性收入6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880.00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殖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60.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30人 ,到省外務工630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763戶,共鄉村人口3277人,其中男性1686人,女性1591人。其中農業人口2855人,勞動力2174人。到2013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311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132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距離鎮衛生院16.00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小壩子國小,中學生就讀到平壩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3.00公里,距離中學12.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368人,中學生71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3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73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5841.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120.00畝。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勞3000個(勞均8個)。年末集體總收入3.00萬元,有固定資產33.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黨員總數74人,黨員中男黨員67人,女黨員7人。 團員76人。

雲南省文山州硯山縣阿猛鎮小壩子村

村情概況

小壩子村隸屬於阿猛鎮租那村民委,屬於半山區。距離村委會2.6公里,距離鎮政府22.6公里。國土面積.24平方公里,海拔1590米,年平均氣溫17 ℃,年降水量1120毫米,適宜種植烤菸等農作物。有耕地51畝,其中人均耕地0.5畝;有林地10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25戶,有鄉村人口102人,其中農業人口102人,勞動力5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56人。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8.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76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養殖為主。

基礎設施

進村道路 進村道路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全村有319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319戶通電,有224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24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70.21%和70.21%);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9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70戶(分別占總數的27%和22%)。

該村到鄉道路為砂石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7.6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7.60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20輛,機車41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758.00畝,有效灌溉率為44.17%。

到2007年底,全村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有7個自然村已通路;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9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8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1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4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44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6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54萬元,占總收入的59%;畜牧業收入100萬元,占總收入的3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166頭,肉牛17頭,肉羊401頭,雞2450隻);林業收入1.9萬元,占總收入的0.73%;第二、三產業收入 5萬元,占總收入的1.92%;工資性收入7萬元,占總收入的2.69%。農民人均純收入1149.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7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4人(占勞動力的8.8%),在省內務工53人,到省外務工11人。

雲南古木鎮和平壩鎮的村

古木鎮位於文山縣城東南部,鎮人民政府駐地古木村委會,距縣城15公里,海拔1405—1590米。轄9個村民委員會,66個自然村,146個村民小組。平壩鎮位於文山縣西南部,國土面積260.7平方公里,轄13個村民委員會,132個自然村,157個村民小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