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槭糖尿病

槭糖尿病即楓糖尿症(maple syrup urine disease,MSUD)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由於分支酮酸脫羥酶的先天性缺陷,致使分支胺基酸分解代謝受阻,因患兒尿液中排出大量α-酮-β-甲基戊酸,故帶有楓糖漿的香甜氣味而得名。

基本信息

概述

槭糖尿病即楓糖尿症(maplesyrupurinedisease,MSUD)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由於分支酮酸脫羥酶的先天性缺陷,致使分支胺基酸分解代謝受阻,因患兒尿液中排出大量α-酮-β-甲基戊酸,故帶有楓糖漿的香甜氣味而得名。

病因

(一)發病原因
本病屬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分支酮酸脫羥酶缺陷致使分支胺基酸分解代謝受阻。
(二)發病機制
支鏈胺基酸在氨基轉移後所形成的α-支鏈酮酸(KIC,KMV,KIV)必須由線粒體中的支鏈α-酮酸脫氫酶進一步催化脫羧,該酶是一個複合酶系統(BCKADcomplex),由脫羧酶(E1,包括E1α,E1β兩個亞單位),二氫硫辛醯胺醯基轉移酶(dihydrolipoyltransacetylase,E2)和二氫硫辛醯胺醯基脫氫酶(dihydrolipoyldehydrogenase,E3)等4部分組成,它們的編碼基因分別位於19q13.1-q13.2,6p21-p22,1p2l-31和7q3l;其中E3還是人體內丙酮酸脫氫酶和α-酮戊二酸脫氫酶的組成部分,這一酶系統還需焦磷酸硫胺作為輔酶參與作用,任一上列基因的突變均會導致這一酶複合體的缺陷,造成各種不同類型的槭糖尿症。
分支酮酸脫羥酶缺陷致使其相應酮酸不能進行氧化脫羧,滯留體內,並隨尿排出,產生特殊氣味,支鏈胺基酸代謝障礙使患兒神經系統中支鏈胺基酸增高;谷氨酸,谷氨醯胺和γ-氨基丁酸等明顯下降;髓質脂類如腦苷脂,蛋白脂質和硫酸腦苷脂等不足,據認為,分支胺基酸及酮酸衍生物在體內蓄積對腦有毒性作用,如抑制髓鞘生成,干擾腦內蛋白合成,抑制神經遞質功能和酶的活性等,使發育中的腦組織受到嚴重損傷,除典型遺傳缺陷外尚有3種變異型,造成的患兒腦白質發生海綿狀變化和髓鞘形成障礙,以大腦半球,胼胝體,齒狀核周圍和錐體束等處最為顯著;由於急性代謝紊亂導致死亡的患兒大都有腦水腫發生。

治療

楓糖尿症可用低蛋白質飲食治療,但治療中要防止蛋白質缺乏及熱量不足;限制分支胺基酸入量;注意補充維生素。避免近親婚配。酶活性的測定可用白細胞或皮膚成纖維細胞,典型病例不能將14C標記的亮氨酸變為14CO2,酶活性為正常的0~2%,間歇型為8%~16%,輕型介於兩者之間,B1有效型為正常的25%以上。雜合子的酶活性為正常的50%。用經培養的羊水細胞測定酶活性可做出產前診斷,必要時終止妊娠。
(一)治療
1.飲食治療:應儘早開始,終身堅持。若在嚴重神經系統症候出現前(生後1周以內)開始,可望達到正常發育。食物中支鏈胺基酸的攝入量必須限制,以使血中支鏈胺基酸濃度能維持在正常範圍內為準。由於高亮氨酸血症對神經系統的損傷最大,且自然食物中的3種支鏈胺基酸含量以亮氨酸為最高,因此,一般推薦每天攝入含亮氨酸300~600mg的蛋白質,通常僅給予推薦量的1/2~2/3,應每周進行血胺基酸分析、進行調整。如亮、異亮氨酸攝入量限制過度,則會產生皮膚損害,如口周乳頭狀紅疹或類似腸原性肢端皮炎和尿布皮炎表現的皮膚損傷等。
2.急性代謝危象的治療:MSUD急性代謝失調導致血中支鏈胺基酸及其酮酸大量累積、重度酮症、酸中毒和神經系統功能迅速衰退,必須採取積極措施,以挽救患兒生命。治療原則是:迅速減少體內累積的毒性代謝產物;提供足夠的營養物質;促進機體的合成代謝,抑制分解代謝。可採用的措施:
(1)全靜脈營養:可用去除支鏈胺基酸的標準全靜脈營養液。
(2)胰島素:用胰島素0.3~0.4U/kg和葡萄糖26g/kg,治療需持續數天,以使血支鏈胺基酸及其酮酸保持在低水平。
(3)基因重組生長激素(r-hGH):皮下注射,可減少組織蛋白分解。
(4)對維生素B1(硫胺素)有效型可給予維生素B110~1000mg/d。
(5)定期做腹膜或血液透析。
4.肝移植:典型MSUD患兒一經確診即可考慮肝移植,術後很快見效,生化代謝恢復正常。
(二)預後
控制分支胺基酸攝入的飲食療法已被成功地用於終止典型槭糖尿病病人疾病的發展,但是開始治療前已造成的不同程度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可能持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