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接觸性皮炎

疾病簡介

小兒接觸性皮炎是皮膚和外物接觸後誘發的急慢性皮膚炎症反應。包括通過化學性刺激引起的刺激性小兒接觸性皮炎和通過免疫反應(Ⅳ型變態反應)引起的過敏性小兒接觸性皮炎。小兒接觸性皮炎是一種常見的皮膚過敏性疾病,可發生於任何情況下,但最常見的原因是暴露於工作環境中的接觸性過敏原。常見的接觸性過敏原有金屬、植物來源的成分、染髮劑、化妝品和洗浴用品中的某些成分、各種化工產品、織物以及某些藥物等。

發病機制

小兒接觸性皮炎的發病機制為IV型(遲發性)變態反應。一般而言,接觸性過敏原多為半抗原。與皮膚細胞蛋白多肽結合後,形成完全抗原,被抗原呈遞細胞識別和處理後,形成MHC-II分子-多肽-T細胞受體複合物,導致特異性細胞免疫反應。當某一變應原致敏患者後,又發生全身性再暴露(通過肌肉注射、靜脈注射、口服、直腸內給或陰道內給藥等),導致這些化學物質被機體吸收,可出現“系統性小兒接觸性皮炎”,這種情況雖然並不常見,但已經引起人們的日益重視。食品中含有的肉桂醛、秘魯香脂、對羥基苯甲酸、污染物如鎳等,可引起系統性小兒接觸性皮炎。

主要症狀

小兒接觸性皮炎接觸部位發生境界清楚的水腫性紅斑、丘疹、大小不等的水皰;皰壁緊張、初起皰內液體澄清,感染後形成膿皰;水皰破裂形成糜爛面,甚至組織壞死。接觸物若是氣體、粉塵、病變多發生在身體暴露部位,如手背、面部、頸部等,皮炎境界不清。有時由於搔抓將接觸物帶至全身其他部位,如外陰、腰部等,也可發生類似的皮炎。機體若處於高度敏感狀態,皮損不僅限於接觸部位,範圍可很廣,甚至泛發全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