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急疹

小兒急疹

小兒急疹是兒童早期的一種常見病,也叫燒疹或玫瑰疹,由病毒引起,是嬰幼兒時期一種常見的出疹性傳染病,通過唾液飛濺而傳播,不如麻疹傳染力強。 大多數兒童在2歲前都得過小兒急疹,患病後的症狀是突發高燒,一般持續4天左右,然後全身出現粉紅色斑點樣皮疹。

基本信息

病因流行病學

病原體為人類皰疹病毒6型,病毒顆粒呈球形,直徑為200nm。其核衣殼為163個殼微粒組成的立體對稱20面體,其內是由雙股DNA組成的核心,核衣殼外有一層脂蛋白包膜。無症狀的成人患者是本病的傳染源,經呼吸道飛沫傳播。胎兒可通過胎盤從母體得到抗體,出生後4個月時抗體陽性率為25%,11月為76%,5歲時90%,17歲時達98%。本病多見於6~18月小兒,3歲後少見,春、秋雨季發病較多,無男女性別差異。

症狀:

幼兒急疹有兩個階段,在5—15天的潛伏期後,首先出現如下症狀:

1、體溫達到39—40℃,但孩子狀態良好。

2、有時出現高熱驚厥,但有些孩子還會出現咳嗽、頸部淋巴結腫脹、耳痛等症狀。

發病後4天左右進入第二階段,這時的症狀有:

1、體溫迅速恢復正常。

2、出現細小、清晰的粉紅色斑點狀皮疹,多分布在頭部和軀幹部,可持續4天左右。

家庭護理:

讓患兒休息,病室內要安靜,空氣要新鮮,被子不能蓋得太厚太多。 要保持皮膚的清潔衛生,經常給孩

小兒急疹 小兒急疹

子擦去身上的汗漬,以免著涼。 給孩子多喝些開水或果汁水,以利出汗和排尿,促進毒物排出。 吃流質或半流質飲食。體溫超過39℃時,可用溫水為孩子擦身,防止孩子因高熱引起驚厥。

治療

本病為一自限性疾病,無特殊治療方法,主要是加強護理及對症治療。

1.一般治療:患兒臥床休息,注意隔離,避免交叉感染,要多飲水,給予易消化食物,適當補充維生素B.C等。

2.對症治療:高熱時物理降溫,適當套用阿斯匹林5一10mg/(kg·次),每日2一3次,一旦出現驚厥給予苯巴比妥鈉或水合氯醛,可適當補液。

中醫治療早期治宜疏風解表,出疹期宜清熱涼血。

相關問題

幼兒急疹會傳染嗎?

幼兒期常突發高熱,退熱後全身出現玫瑰色的斑丘疹,令父母親常困惑不解。其實這種情況醫學上稱為幼兒急疹。幼兒急疹的臨床特點是以突發高熱起病,熱度可高達39.5度以上,一般發熱持續3~4天,後體溫便突然降至正常。退熱時或退熱後數小時至1~2天全身出現玫瑰色的斑丘疹。整個病程約8~10天左右。幼兒急疹是由病毒引起的,通常是由呼吸道帶出的唾沫傳播的一種急性傳染病。所以是會傳染的。如果你的孩子與病兒密切接觸,體內缺乏免疫力,就完全有可能被傳染。由於幼兒急疹的潛伏期是是1~2周,所以,這段時間應密切觀察你的孩子,如出現高熱,應立刻採取措施暫時隔離,以免擴大傳染。如果2周后孩子仍安然無恙,說明沒傳染上幼兒急疹的病毒。幼兒急疹預防的關鍵,在於不要與患幼兒急疹的孩子接觸。同時,應提倡和鼓勵孩子增加運動,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才能從根本上防患於未然。

保健

幼兒急疹有兩個階段,在5—15天的潛伏期後,首先出現如下症狀:

1、體溫達到39—40℃,但孩子狀態良好。

2、有時出現高熱驚厥,但有些孩子還會出現咳嗽、頸部淋巴結腫脹、耳痛等症狀。

發病後4天左右進入第二階段,這時的症狀有:

1、體溫迅速恢復正常。

2、出現細小、清晰的粉紅色斑點狀皮疹,多分布在頭部和軀幹部,可持續4天左右。

健康的孩子很少出現併發症,但免疫功能低下的孩子可能發生肝炎或肺炎等併發症。

因為腦膜炎與幼兒急疹相似,所以醫生會對患兒做進一步檢查,以排除細菌引起的腦膜炎。幼兒急疹沒有特異治療方法,但應注意給孩子退燒,可給孩子洗溫水浴,或者用溫水擦身。此病的恢復迅速,孩子在皮疹消失後很快能恢復正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