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丘疹性肢皮炎綜合徵

小兒丘疹性肢皮炎綜合徵

本病由Gianotti於1955年首先報導,1957年Crosti又作了報導,故此病又稱Gianotti-Crosti綜合徵。主要特徵為肢端紅斑性丘疹、淺表淋巴結腫大、無黃疸型肝炎。本病又稱小兒無癢性肢端皮炎。

基本信息

概述

本病由Gianotti於1955年首先報導,1957年Crosti又作了報導,故此病又稱Gianotti-Crosti綜合徵。主要特徵為肢端紅斑性丘疹,淺表淋巴結腫大,無黃疸型肝炎,本病又稱小兒無癢性肢端皮炎。

病因

(一)發病原因
由表面抗原為ayw亞型的B型肝炎病毒引起。
(二)發病機制
只有通過消化道,皮膚黏膜的原發病感染才發生本病,輸血或注射感染時則不患病,用免疫螢光檢測皮疹發現皮疹處小血管壁上有抗原過剩的HBsAg-Ab複合物一過性沉積,此可能對皮疹的形成起一定的作用,現認為本病是以皮疹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特殊類型B型肝炎。

症狀

小兒丘疹性肢皮炎綜合徵的症狀:
皮炎丘疹紫斑皮膚色素加深腹瀉肝功能異常淋巴結腫大鱗屑淺表淋巴結腫大
發病年齡自6個月至15歲,但主要發生於2~6歲的兒童,患兒可無任何前驅症狀,但常先有腹瀉或上呼吸道感染的表現,皮疹比較對稱地起於四肢遠端伸側,3~4天內迅速擴展到面,臂等處,但軀幹少見,不侵犯口腔黏膜,無自覺症狀,基本損害為暗紅或葡萄酒樣紅色扁平丘疹,邊界清楚,孤立散在而不融合,下肢損害可以發展為紫斑樣,在肘,膝和手,足背處因易受機械性刺激而呈同型反應,出現線狀排列,單個皮疹的大小隨年齡而異,一般年齡越大皮疹越大,直徑可達5~10mm,年齡大者皮疹直徑為1~2mm,但在同一患兒,皮疹大小較一致,皮損一般經3~4周后逐漸消退,留有暫時性褐色色素和糠皮樣鱗屑。
全身淺表淋巴結腫大,以腋窩,腹股溝處明顯,可持續2~3個月,淋巴結無疼痛,一般在發疹同時或發疹後1~2周發生肝炎,表現為肝大,肝功能異常,但無壓痛或自覺症狀,95%以上為無黃疸型肝炎,只有5%病例,年齡在6歲以上者,多在皮疹出現後3周出現黃疸,患者可有輕度發熱,但全身情況良好。

治療

(一)治療
本病有一定的自限性,至今尚無特異療法,一般作對症處理。
(二)預後
皮損一般經3~4周后逐漸消退,留有暫時性褐色色素和糠皮樣鱗屑。預後好,不再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