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世上另一個我

尋找世上另一個我

這世上一定有另一個我,也許不能相見,但在漂泊時知道自己不是孤單一人,已然足夠

內容簡介

這個世界上,總有一個人,做著我想要做的事,過著我所羨慕的生活。而我,一直在努力,尋找另一個自己,追求一段也許不屬於自己的命運,這樣做對么?

曾經是一對形影不離的好姐妹,達拉和妮可,一個內秀安靜、人見人愛,一個叛逆個性、追逐自由。兩姐妹都掙扎在對別人的羨慕和對自己的不滿里,當內心的真實與外界的虛偽無法調和時,一次車禍徹底改變了兩人的命運。而當真相終於揭開神秘的面紗,妮可發現的竟是令人心碎的真相……

作者簡介

勞倫·奧利弗(LaurenOliver),畢業於芝加哥大學,並在紐約大學獲得藝術碩士學位。現為全職作家,居住在紐約布魯克林。

曾出版《忽然七日》《愛有止境》(系列三部),其中處女作《忽然七日》在美國乃至世界廣受好評,在中國銷量高達百萬冊。作者以奇譎的想像和純淨的筆調,廣受廣大年輕讀者的喜愛。《尋找世上另一個我》以別致的寫作風格使本書剛一出版,立刻登上歐美亞馬遜暢銷榜,並被評為2015年亞馬遜網路書店最佳青年讀物之一,以及Goodreads書評網站好書推薦。

這位熱情又活潑的作家除了自己的官網外,在其他社交網站如Facebook、Twitter、Myspace上都有她的身影,便於與讀者的交流。

目錄

三月二十七日 妮可

七月十五日 妮可

一月七日 達拉日記……

媒體評論

■ 美國圖書館協會:在大眾題材日益盛行的當下,勞倫·奧利弗所創作的這部線索錯綜複雜、引人入勝的小說《尋找世上另一個我》以另類的姿態探尋了親情背後,容易被人們忽視的話題。
■ 《華盛頓郵報》:《尋找世上另一個我》尋找消失的女孩的故事,觸動靈魂,令人嘆服的結局,如在黑暗中滑冰一般讓人神經緊繃。
■ 《紐約時報》:靈魂的伴侶,不一定就是愛人。可能是世界上另一個自己。也可能,尋找的就是你自己。

序言

人之將死,有一點倒是挺有意思,那就是所有人都盼著你在死後能跳上幸福的列車,花些時間去綠草漫漫的田野里追逐蝴蝶,或是到高速公路上浮有油漬的水窪里觀看彩虹。真是奇蹟啊,他們一準會這么說,還會帶著期盼的神情,仿佛你得到了一份又大又舊的禮物,你拆開盒子,發現裡面是一件疙疙瘩瘩、奇形怪狀的毛衣,而你最好識相點,別愁眉苦臉,以免叫奶奶失望。
生活大致就是這樣:到處都是洞,線頭纏結在一起,就等著讓你吃苦頭。很不舒服,還痒痒的。你從未要求得到這個禮物,既不是你想要的,也不是你選擇的。你還應日復一日,興高采烈地把這個禮物穿在身上,即便你寧願躺在床上無所事事,也照樣如此。
事實是:要想走到垂死這一步,容易得很,要想苟且而活,同樣不需要任何本領。

精彩書摘

曾經
三月二十七日
妮可
“想玩嗎?”
這是我這輩子最常聽到的三個字。想玩嗎?四歲大的達拉根本不等我的回答,便衝出紗門,手臂伸著,飛奔到家裡春意盎然的前院。想玩嗎?六歲的達拉在午夜時分悄悄爬上我的床,眼睛瞪得跟銅鈴一樣,反射著月光,濕漉漉的頭髮有股草莓洗髮水味兒。想玩嗎?八歲的達拉猛按腳踏車上的車鈴;十歲的達拉在潮濕的游泳池邊呈扇形把牌打開;十二歲的達拉用脖子把一個空汽水瓶轉了一圈又一圈。
十五歲的達拉照樣不會等我的答案。“靠過去一點!”她說著用膝蓋一撞閨密阿里安娜的大腿,“我老姐想玩。”
“沒地方啦。”達拉撲到阿里安娜身上,搞得她尖叫了一聲,“對不起,妮可。”她們和另外六個人全都擠在一起。這兒是阿里安娜父母穀倉里一個空置的小隔間,有股子木屑味兒,還隱隱有股肥料味。夯實的地上擺著一瓶伏特加,這會兒酒只剩下了一半,還有幾箱六隻裝啤酒和一小堆各種各樣的衣物:圍巾,兩隻不是一套的手套,一件肥大的夾克,還有達拉那件粉色緊身運動衫,背部用萊茵石拼出了“潑辣女王”幾個字。這些東西活脫脫就是獻給脫衣撲克之神的怪異祭品。
“不要緊。”我立即接口道,“我也不打算玩。我就是來打個招呼。”
達拉做了個鬼臉。“你剛剛才來嘛。”
阿里安娜噼啪一聲,把她的牌正面衝下甩到地上。“三張老K。”她啪的打開一罐啤酒,泡沫一下子流到她的指關節上。“馬特,快把你的汗衫給本小姐脫掉。”
馬特這孩子瘦了吧唧,鼻子稍微有點兒大,瞧他那迷迷糊糊的神情,像是喝得有點多。這會兒,他身上只剩一件黑色T恤衫了,衣服正面印著一隻神秘的獨眼海狸。我估摸那件肥大的夾克就是他的。“我都快凍僵了。”他發起了牢騷。
“要么脫掉T恤衫,要么脫掉褲子。你自己選吧。”
馬特嘆了口氣,開始扭動身體,脫掉T恤衫,露出了單薄的後背,隱約可見他背上長滿了粉刺。
“帕克呢?”我裝出一副隨意的口氣問道,說完又恨自己幹嗎非得說得漫不經心。可自從達拉開始……管她和他之間有什麼吧,反正從那之後,一說起我這個從前最要好的死黨,感覺就像聖誕樹裝飾品卡在了喉嚨里。
達拉呆愣愣地發牌。可片刻之後,她就把最後一張牌扔到阿里安娜那邊,擺了擺手。“不知道。”
“我給他發簡訊了。”我說,“他告訴我他會來。”
“是呀,沒準兒他早就走了呢。”達拉用那對黑色的眸子對上我的眼睛,要傳達的信息很明顯:少跟我提這個人。他們肯定又吵架了。也許他們沒吵架,而這就是問題所在。八成是他沒有乖乖聽話。
“達拉換新男朋友了。”阿里安娜用抑揚頓挫的聲調說,惹得達拉用手肘撞了她一下。“你承不承認?你那個男朋友還挺神秘的。”
“閉嘴。”達拉厲聲喝道。我看不出她是真生氣了,抑或只是裝的。
阿里安娜佯裝噘起了嘴。“是我認識的人嗎?說說嘛,我到底認不認識這個人。”
“想得美。”達拉說,“我會告訴你才怪。”她一把把牌丟掉,站起來,拍掉牛仔褲屁股後面的土。她穿了雙毛邊坡跟靴,上身那件金屬質感的T恤衫是我從沒見過的,看起來就好像金屬澆灌在她身上,隨後變硬了一樣。還有她的頭髮,最近她把頭髮染成了黑色,吹得特別直,活像是油澆在了她的肩膀上。和平常一樣,我感覺自己就像稻草人站在多蘿西身邊。我穿的是一件厚重的夾克,那還是四年前母親買給我,讓我穿著去佛蒙特州滑雪。再說說我的頭髮吧,就是那種普普通通的棕色,跟老鼠屎一樣顏色,這會兒向後梳成馬尾,而馬尾早就成了我的標誌髮型。
“我去拿點喝的。”達拉說,可她一直都在喝啤酒來著,“有人想要嗎?”
“拿點兒混合酒來。”阿里安娜說。
達拉一點兒也沒表現出她聽到了這話的樣子。她一把抓住我的手腕,拉我走出馬廄,走進穀倉,阿里安娜——也可能是她母親——在那裡放了幾張摺疊桌,上面擺著好幾碗炸土豆條,椒鹽卷餅,鱷梨色拉醬,還有幾包餅乾。一個鱷梨色拉醬盒裡有個掐滅的菸頭。幾罐啤酒漂浮在一個巨大的酒桶里,桶中裝滿了半融化的冰塊,活像船隻奮力駛過北極。
看起來好像達拉年級里的大部分學生都在今夜出動了,我那個年級的一半學生也來了,雖說最高年級的學生可不常屈尊降貴,去參加二年級學弟學妹們的派對,可四年級第二學期的學生會抓住每一個機會,大肆慶祝一番。聖誕節彩燈系在馬廄之間,不過只有三個馬廄里有馬,它們是米斯蒂、盧恰娜和艾德先生。真想知道這些馬兒有沒有被穀倉里打雷般的聲音吵到,或者受不受得了每隔五秒鐘,就有一個喝醉的三年級學生把手伸進馬廄的門,誘惑馬兒吃他們手裡的奇多薯片。
至於其他馬廄,不是堆滿了舊馬鞍、糞耙子和生鏽了的農具——這些東西不知道怎么到了這裡,最後還在這裡“壽終正寢”,不過阿里安娜的母親唯一進行的“耕種”就是從她三個前夫那裡刮錢;就是擠滿了一大幫孩子,他們要么猜拳喝酒,要么貼著彼此扭屁股跳舞,還有的像傑克·哈里斯和奧布里·奧布萊恩那樣,摟在一起親嘴愛撫。別人告訴我,馬具室已經被癮君子暫時占領了。
穀倉巨大的滑門整晚都開著,外面的風吹進來,感覺冷颼颼的。有人想在山下的騎馬場裡點篝火,只可惜今晚一直在下毛毛雨,木頭濕了,怎么都點不著。
好在亞倫不在。要是他今晚來了,我可不肯定自己能不能應付他,誰叫上周末發生了那檔子事兒呢。要是他生氣了,也許事情會好一點兒,要是他崩潰得大喊大叫,或者滿學校散播謠言,說我得了傳染病什麼的,那我就能恨他了。那一切就都順理成章了。
可自從我們分手之後,他一直一副彬彬有禮的樣子,活脫脫一個蓋璞專賣店的接待員。仿佛他一心盼著我能買點兒什麼,又不願意顯出強買強賣的樣子。
“我還是覺得我們在一起處得很好。”他突然說。說這話的時候,他正還給我的運動衫(當然是洗乾淨的,還疊得整整齊齊),還有各種各樣我落在他車裡的小玩意兒,有幾支筆,一個手機充電器,一個怪裡怪氣的雪景球,這是我在CVS便利店大減價時買的。學校里的午餐有意粉醬,他的嘴角還留有一點點迪高牌意粉醬。“興許你會改變主意。”
“也許吧。”我道。我倒是真盼著能這樣。
達拉抄起一瓶金馥力嬌酒,咚咚咚往一個塑膠杯里倒了七八厘米深,又兌了些可口可樂。我咬著嘴唇內側,像是這樣就能把我特想說的話堵回去:這至少是她喝的第三杯了;我的父母已經臭罵了她一頓了,所以她該老老實實才對。看在老天的份兒上,她搞得我們都要去看心理醫生了。
可我只是這樣說:“這么說,你交新男朋友了?”我儘量讓自己放低聲音。
達拉牽牽一邊嘴角,擠出一絲笑容。“你也知道阿里安娜這人了,就愛誇大其詞。”她又調了一杯酒,塞進我手裡,把我們的塑膠杯擠在一起。“乾杯。”她說完喝了一大口,一下子就幹掉半杯。
這杯酒散發出一股咳嗽糖漿味兒。我把酒放在毯子上一盤冷掉的豬肉邊上,豬肉像極了用紗布包裹著的皺縮了的拇指。“那就是沒有神秘男人嘍?”
達拉聳聳肩。“要我怎么說才好呢?”她今晚塗了金色眼影,一點點金粉糊在她的臉頰上,她整個人看來好像無意間從仙境走出來的一樣。“我可是個叫人神魂顛倒的美人兒。”
“那帕克呢?”我說,“小兩口吵架啦?”
話一出口,我就後悔了。達拉的笑容消失了。“什麼?”她說,這會兒,她的眼神黯淡下來,直勾勾盯著我,“你是不是又要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話了?”
“當我沒說過。”我轉過身,突然感覺很累,“晚安,達拉。”
“等等。”她抓住我的手腕。就這樣,剛才的緊張一刻算是過去了,她的臉上重新露出了笑容。“留下來吧,好不好嗎?拜託啦,妮可。”見我猶豫了,她重複道。
每每達拉表現出這副樣子,甜甜的,拉著你直央求,變回了從前的她(彼時她經常爬到我的胸口上,張大眼睛求我快醒醒,快醒醒),幾乎是無往不勝的。幾乎。“我明早七點就得起床。”我說,雖然這時候她拉著我,走向外面淅淅瀝瀝的小雨,“我答應媽媽了,要去幫忙打掃,好迎接傑姬姨媽。”
在父親宣布離開後的頭一個月,母親表現得好像一切如故。可最近她老是忘事:忘了打開洗碗機,忘了上鬧鐘,忘了熨工作服,忘了用真空吸塵器清掃。這就好比他每從家裡搬走一件東西,比如他最喜歡的椅子,他父親留給他的一副西洋棋,還有那副他從沒用過的高爾夫球棒,她的大腦就被抽乾了一部分。
“什麼?”達拉翻翻白眼,“她會帶來清潔水晶打掃屋子的。求你啦。”她又說。有人調高了音樂的音量,她必須扯著脖子喊,才能讓我聽到她的聲音。“你從來都不出來玩。”
“這可不是實話。”我說,“還不是因為你老不著家。”我沒打算說得這么難聽。不過達拉只是哈哈笑了幾聲。
“今晚你我姐妹就別吵架了,好嗎?”她說著探身過來,親了親我的臉。她的唇黏糊糊的。“高興點兒。”
幾個小子——我猜是三年級的學生——聚在半明半暗的穀倉里,開始大聲嚷嚷,還猛拍手。“哇!”其中一個舉起啤酒喊道,“你倆是相好的!”
“閉嘴,你這蠢貨。”達拉說。可她一直笑著。“這位美女是我的老姐。”
“我真該走了。”我說。
可達拉沒聽到。她的臉紅撲撲的,雙眼在酒精的作用下閃閃發亮。“她是我老姐。”她又說了一遍,既不是對任何人說,也是在對所有人宣布。達拉就是那種能叫你關注、渴望和追隨的人。“也是我最好的朋友。”
那幫人又喊了起來,稀稀落落的掌聲傳來。又有個傢伙喊道:“不打擾你們的好事了。”
達拉用一隻手臂圈住我的肩膀,靠過來在我的耳邊小聲說話,她的呼吸甜甜蜜蜜,有股酒精的凜冽氣息。“一輩子的好朋友。”她說,我不太肯定她是在擁抱我,還是整個人靠在我身上。“對嗎,妮可?沒什麼——沒什麼——能分開我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