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室寺銅鐘

寶室寺銅鐘

寶室寺銅鐘屬國家一級文物。原為古鄜州(現名富縣)寶室寺梵鍾,鑄造於唐貞觀三年(公元629年),以誕生最早的大鐘而享譽“天下第一古鐘”的美稱。

簡介

寶室寺銅鐘寶室寺銅鐘
富縣寶室寺銅鐘,鑄造於唐貞觀三年(公元629年),以誕生最早
而享譽天下第一古鐘的美稱。

描述

銅鐘重1500公斤。一九五六年八月六日由
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陝西省名勝古蹟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銅
鍾原為寶室寺梵鍾,後移懸保大樓作報警用。鍾高1.55米,鈕高15.
5厘米,腰圍4.20米,口徑1.5米。大鐘的肩部鏤飾象徵佛教清淨界的
展瓣蓮花。由幾何紋和葵紋組成的寬頻條紋把鐘體分為三部分。由上至
下,上部每面鑄一飛天形象,計飛天三個,飛天有的手托缽,飄然騰空
;中部每面鑄一朱雀形象,底部三面,兩面各鑄一青龍,另一面鑄有三
百一十八字的陽刻正書銘文一方。
寶室寺銅鐘,造型精美,圖案生動,雋麗逼真,鑄工勻稱,鐘聲雄
渾、深沉,聲聞數十里。這樣碩大的銅鐘,無論從鑄造工藝和圖案裝飾
上,充分地反映了盛唐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的繁榮昌盛。為研究唐初
的佛教、書法、繪畫以及鑄造工藝留下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