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善寺

寶善寺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阿魯科爾沁旗巴拉奇如德蘇木駐地達蘭花。蒙名為巴拉奇如德廟。始建於清康熙四年(1665年),原址在西拉木侖河北岸,賜漢名寶善寺,後於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遷今址。由大小八座殿堂組成。其中蘇克沁殿(大經堂)規模宏偉,別具一格。香火鼎盛時有喇嘛八百餘人。廟內活佛已轉世六代。

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建築
內蒙古自治區
寶善寺VI-496

簡介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阿魯科爾沁旗巴拉奇如德蘇木駐地達蘭花。蒙名為巴拉奇如德廟。始建於清康熙四年(1665年),原址在西拉木侖河北岸,賜漢名寶善寺,後於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遷今址。由大小八座殿堂組成。其中蘇克沁殿(大經堂)規模宏偉,別具一格。香火鼎盛時有喇嘛八百餘人。廟內活佛已轉世六代。
..

小布達拉宮——寶善寺

..
寶善寺位於阿魯科爾沁旗巴拉奇如德蘇木達蘭花嘎查境內,又稱巴拉奇如德廟。建於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距今已有339年的歷史,先後六世葛根轉世。香火最盛時喇嘛達800名。
寶善寺是一處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古建築群,系典型的藏式建築,有小布達拉宮之美稱。原建有8座大殿,總建築面積為11762平方米,現存的薩布騰拉哈木宮、蘇古沁獨宮2座大殿和1座葛根正殿,是阿魯科爾沁旗寺廟中建築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的。薩布騰拉哈木宮分前後兩院,前部分是寺廟主持葛根生活居住區,後部分是廟宇舉行宗教活動區。主要建築物坐落在中軸線上,逐級而上,層迭有致,其餘建築物分列兩廂,相互對稱。前有花牆橫欄,中間甬道相連,後殿坐北朝南,明柱高矗。精美古建築群的布局、風格、雕刻、圖飾和工藝等都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對寺廟建築結構、繪畫藝術、宗教流傳均都有著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和歷史意義。
寶善寺查瑪舞最為著名。“彌拉查瑪”由五世葛根羅布桑普日來扎木蘇根據彌拉的傳略創作的。這部“彌拉查瑪”與其他寺廟的查瑪有很大的區別,是研究藏傳佛教、蒙古族風俗歷史不可多得的史料和文物。寶善寺2006年被列為第六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