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城[吉林省長春市下轄區]

寬城[吉林省長春市下轄區]
寬城[吉林省長春市下轄區]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寬城區是長春市市轄區之一,居北緯43°05'~45°15′;東經124°18′~127°02′。東以伊通河為界,與德惠市、長春新區北湖科技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二道區相臨;西與綠園區相臨;南與南關區、朝陽區相臨;北與農安縣毗鄰。 截至2016年,全區轄10個街道、5個鎮和1個鄉,管理兩個省級開發區(長春寬城經濟開發區、長春裝備製造產業開發區)。地區生產總值270億元(2016年),寬城區總面積900.48平方公里,實際面積(含10個街道和蘭家鎮)166.95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29.39平方公里。人口39萬(2016年)。

歷史沿革

古代

寬城區在夏至周代是肅慎之地,漢晉時期為扶餘屬地,遼代歸黃龍府轄,金代屬上京路的隆州,明代是兀良哈部,清代屬郭爾羅斯前旗。嘉慶五年(1800年)清政府借地設定在長春堡設治理事通判,名長春廳,這是相當於縣一級的行政機構,負責司法管理和行政事務。到道光五年(1825年),長春廳治所由新立城遷到寬城子(今南關區管內)。

近代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沙俄強迫清政府簽訂密約,在長春西北的二道溝設火車站,名“寬城子站”。大批沙俄移民在這裡建立了教會、鐵路俱樂部等,同時在今凱鏇路以東一帶修築了一匡街,二酉街、三輔街。這樣二道溝就形成了一個占地面積5.7平方公里,有俄式風格的“特區”。由於寬城站名的廣泛使用,人們就把二道溝稱作“寬城子”。所謂寬城子搬家的由來就是如此。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長春廳升為府。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美國調停日俄戰爭,日俄簽訂《朴茨茅斯條約》。根據條約日本取得了俄國手中的長春到旅大的鐵路權和鐵路附屬地,自此長春以北由沙俄管理,長春以南歸日本經營。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吉林將軍達桂根據中日《東三省事宜正約》及附約規定,將長春開為商埠地。日方用武力脅迫清政府,以330875日元,收買了150餘坪土地(約合4.5平方公里)。

宣統二年(1910年)6月,俄國同意日方出560390盧布換取原沙俄在寬城子車站建立起的5.7平方公里附屬地。至此,日本取得過鐵南、鐵北的大片地區,形成了一個北起鐵北四路,南到勝利公園;東迄東八條街,西至西四條街;東南抵七馬路,西北至二道溝的“滿鐵”附屬地。在這塊領地上日本享有領事裁判等特權。

民國二年(1913年)改為長春縣。據《大中華吉林省地理志》記載:“長春商人自城寬莊。而寬字單用亦可代長春二字”。長春廳治所自新立城北遷後,長春的俗名又可稱“寬城子”。

“九·一八”事變後,東北完全淪為日本殖民地,並在日本帝國主義策劃下成立了“偽滿洲國”,長春定為國都,改名“新京”。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日本撤消治外法權,將位於今寬城區內的“滿鐵附屬地”移交給滿洲帝國。同時將“新京特別市”劃為十八個行政區。今寬城區鐵南部分為吉野區,敷島區;今團山堡、三道溝、上台子、小南、宋家窪子一帶為合隆區;大屯區(今小房身、楊家粉房一帶)。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1月,“新京市”十八個區歸併成十四個區,敷島、寬城兩區總面積為18.7平方公里。

民國三十一年(1945年)日本投降後,國民黨接收了長春市。在國民黨統治時期,今寬城區鐵北部分為寬城區(鐵南部分為中山區,西南部分為鍾華區)。

民國三十四年(1948年)長春解放後,成立長春特別市政府,下設十二個區。中山區改稱頭道溝區,原寬城區名稱未變。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民國三十四年(1948年),寬城區下設孟家、二道溝、菜市、富豐、柏溝、勝利、柳影、宋家、合隆、民主、新生、楊家、團山等十三個街政府,還有上台子、崔家營子、四間房、唐家營子、逯家營子等五個村政府。頭道溝區下設東六條、東四條、東二條、南方、西廣、呼倫、松江、寧波、廈門、漢口、西三條等十一個街政府。

1949年9月,區、街政府改稱區、街公所。寬城區公所下設菜市、富豐、柏溝、柳影、宋家、合隆、新生、孟家、二道溝、楊家、團山、開封、泰和、泰東等街公所。頭道溝區公所下設東六條、東四條、東二條、西廣、南廣、呼倫、松江、寧波、廈門、漢口、西三條、海棠等街公所。

1950年7月,各區按數字順序排列稱謂。寬城區公所改稱“第六區公所”,頭道街區公所改稱“第二區公所”。

1952年撤消區公所,改稱區人民政府,下設街道辦事處。第六區政府下設二道溝、民主、菜市、宋家、寬城、新太、開泰等街道辦事處,第二區政府下設西廣、站前、勝利、南京、東廣、上海、北京、東二條、公園等街道辦事處。

1955年2月,改區人民政府為區人民委員會,改街道辦事處為居民委員會。

1955年7月,區名按地名命名。第二區改稱頭道溝區,第六區改稱寬城區。8月,撤消居民委員會,恢復街道辦事處建制。

1957年8月,頭道溝區與寬城區合併為一個區,稱“寬城區人民委員會”。下設南京、上海、西廣、站前、北京、東廣、宋家、寬城、二道溝、團山、民主等十一個街道辦事處。

1958年3月,將十一個街道辦事處中的團山改稱“楊家崴子街道辦事處”,民主改稱“孟家街道辦事處”。

同年,寬城區下設站前、北京、東廣、宋家、孟家五個城市人民公社和一個奮進鄉農村人民公社。

1964年經市人民委員會批准,全區五個城市人民公社調整為七個,即站前、東廣、宋家窪子、新發、群英、鐵西、楊家崴子城市人民公社。

1968年7月,寬城區革命委員會成立。全區七個城市人民公社和一個農業公社全部改稱“革命委員會”。

1969年,紅旗人民公社(即原奮進公社)劃歸長春市郊區。

1980年,經市人民政府決定改寬城區革命委員會為“寬城區人民政府”。七個城市人民公社改稱“街道辦事處”。

1983年春,經市政府決定奮進公社重新劃歸寬城區,1984年春奮進公社管委會改稱“奮進鄉人民政府”。

1999年12月3日,寬城區撤銷西廣街道辦事處,將其所轄行政區域劃歸站前街道辦事處管轄;撤銷勝利街道辦事處,將其所轄行政區域劃歸新發街道辦事處管轄。

2000年寬城區轄9個街道、2個鎮、1個鄉。

2003年寬城區轄:新發街道、南廣街道、東廣街道、站前街道、柳影街道、群英街道、凱鏇街道、興業街道、團山街道、長通街道、興隆山鎮、蘭家鎮、奮進鄉。

2004年8月15日,全區轄9個街道、2個鎮、1個鄉,51個社區、30個村委會:新發街道(辦事處駐東二條街45號)、南廣街道(辦事處駐東二條街17號)、東廣街道(辦事處駐黃河路)、站前街道(辦事處駐西廣小區北四號樓)、柳影街道(辦事處駐柳林路13號)、群英街道(辦事處駐熱電小區1號樓)、凱鏇街道(辦事處駐凱鏇路27號)、團山街道(辦事處駐團山街42號)、興業街道(鎮政府駐興業大街86-5號)、蘭家鎮(鎮政府駐蘭家屯)、興隆山鎮(鎮政府駐興隆山)、奮進鄉(鄉政府駐柳影路)。

2005年將德惠市米沙子鎮、萬寶鎮、農安縣合隆鎮3個鎮劃歸寬城區管轄。

2012年3月,成立欣園街道辦事處(辦事處駐北環城路5555號)。

截至2016年底,寬城區轄10個街道、5個鎮、1個鄉。

區劃詳情

截至2016年,全區轄10個街道、5個鎮和1個鄉;實際管轄10個街道、1個鎮,19個村和58個社區,管理兩個省級開發區。

10個街道:站前街道、新發街道、南廣街道、東廣街道、群英街道、興業街道、凱鏇街道、團山街道、柳影街道、欣園街道。

6個鄉鎮:蘭家鎮、興隆山鎮(興隆山鎮委託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米沙子鎮、萬寶鎮(米沙子鎮、萬寶鎮由德惠市代管)、合隆鎮(合隆鎮由農安縣代管)、奮進鄉(奮進鄉委託長春新區北湖科技開發區管理)。

兩個省級開發區:長春寬城經濟開發區(即長江路經濟開發區) 、長春裝備製造產業開發區。

寬城區是中共吉林省委、省政府所在地,吉林省的政治中心。轄區歷史悠久,人文底蘊豐厚,至今仍較完整保留著的偽滿皇宮和俄式、日式等多處歷史建築和歷史街區是全國知名的旅遊景點。區域內交通便捷,物流通暢,鐵路、公路運輸四通八達。長哈、長大、長圖、長白鐵路線,長吉、哈大、長琿等高鐵線路和102國道、302國道及京哈、長松高速公路從區內通過,長春火車站、長春公路客運中心站和長春凱鏇路客運中心坐落區內,成為全國物流網路中的重要節點、中國東北地區商品物資的集散地和東北亞區域中心地帶的交通樞紐。區域內商貿設施完備,尤其是鐵南地區的站前、黑水路、長江路一帶人流、物流等要素聚集程度高,商業輻射能力強,是長春市服務功能齊全、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商貿中心城區之一。鐵北地區具有一定的工業基礎和產業優勢,開發潛力較大,是長春市振興老工業基地的主戰場,是促進長春新區建設的重要地區。

地理環境

地理境域

寬城區地理位置 寬城區地理位置

寬城區位於北半球中緯地帶,歐亞大陸東岸的中國東北大平原腹地,北緯43°05′-45°15′、東經124°18′-127°02′。位於長春市城區北部 ,東以102國道為界,與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二道區相臨;西至長大鐵路、鐵西街、西環城路,與綠園區、農安縣搭界;南起小鐵道街、光復大路、上海路、新發路、與朝陽區、南關區相接;北與德惠市、農安縣毗鄰。區人民政府駐北人民大街3366號。城區面積29.39平方公里,總面積900.48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寬城區 寬城區

地貌是遠依山,近傍水,以平亢的台地平原為主,主要地貌類型為:低山丘陵、台地平原、沖積平原、火山錐體。伊通河過境。

寬城區地屬天山興安地槽褶皺區吉黑褶皺系松遼拗陷的東部邊緣,城區下部分布著深厚的白堊系泉頭組,為一套紅色較粗粒碎屑岩,均為不透水層或含水性極微層,地層深厚,岩層緻密,傾角很小。此外,第四世紀沉積相當普遍,洪積層上部為黃土狀物質,下部為紅色粘土或砂粒層。新構造運動以來,地體微升,地表受流水切割,溝谷發育,形成微波狀台地平原。二級階地黃土狀亞粘土厚15.5米,抗壓強度20.5噸/平方米,是較佳的天然地基。一級階地(二道區)亞粘土層地基抗壓強度8.1噸/平方米,但地表下2米深處有一淤泥夾層,不適於天然地基,下部是砂、沙礫層,抗壓強度25.5噸/平方米,距地表6.1米以下是基岩,對大型、特大型建築基礎置於基岩上最為有利。

氣候特徵

2016年,寬城區總的氣候特點是氣溫略高,降水偏多,日照時數略少。年平均氣溫5.8攝氏度,比常年高0.2攝氏度,呈現冬季氣溫略高,春季偏高,夏季略高,秋季偏低的氣溫季節變化特徵。其中,冬季(2015年12月~2016年2月)季平均氣溫為零下12.7攝氏度,春季(3月~5月)季平均氣溫8.5攝氏度,夏季(6月~8月)季平均氣溫22.2攝氏度,秋季(9月~11月)季平均氣溫4.9攝氏度。氣溫最高月份是夏季的7月,月平均氣溫23.5攝氏度;氣溫最低月份是冬季的1月,月平均氣溫零下18攝氏度。全年降水季節分布呈現冬季偏多,春季特多,夏季略少,秋季特多的特徵。其中,降水偏多的冬季,季平均降水量14.6毫米,與常年同期持平;降水特多的春季、秋季均降水量分別為221.6毫米、183.5毫米,分別比常年同期多167%、130%;降水略少的夏季,季平均降水量322.2毫米,比常年同期少15%。全年日照時數2712小時,比常年多131.7小時,比2015年少25.5小時。終霜結束時間4月13日,初霜出現時間9月28日,無霜期167天。全年出現暴雨天氣3站次,大風天氣9站次,大霧天氣3站次。

人口民族

2016年,寬城區不含德惠市、農安縣和長春市有關開發區代管公安派出所轄區的戶籍人口169231戶、389606人,同2015年相比,增加2751戶、2481人。其中,男性人口191881人,比2015年增加1239人;女性人口197725人,比2015年增加1242人。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分別占戶籍總人口的49.25%和50.75%。寬城區人口出生率6.65‰,人口死亡率2.29‰,人口自然增長率4.36‰。

2016年,寬城區有回族、滿族、壯族、朝鮮族、蒙古族、土家族、錫伯族等34個少數民族,總人口2.4萬人,占寬城區實際戶籍人口389618人的6.2%。全區有少數民族社團1個,少數民族中學1所,少數民族國小1所。

政治

區 長:吳相道

副區長:劉 宏

副區長:王 華

副區長:張國臣

副區長:周 紅

副區長:郭中凡

經濟

綜述

2016年,寬城區地區生產總值270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2015年增長8.4%;全口徑財政收入37.46億元,增長9.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84.3億元,增長20.7%;實際利用內資80億元,新增實際使用外資13900萬美元,分別增長15.1%和63.9%。

第一產業

到2003年末,寬城區農業總產值達3.8億元,農民人均收入達3800元。

2010年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6878公頃,比2009年減少0.9%。其中,糧食播種面積4071公頃,比2009年減少7.5%;蔬菜播種面積2807公頃,比2009年增長11.2%,分占總播種面積的59.2%和40.8%。2010年,糧食總產量達0.6萬噸,由於糧食播種面積減少,產量下降較大;蔬菜產量達到5.3萬噸,比2009年減少11.7%。

2010年全區畜牧業生產,肉類總產量1.3萬噸,比2009年提高85.7%;奶類產量0.9萬噸,與2009年基本持平;禽蛋產量0.5萬噸,與2009年基本持平;肉豬出欄11.7萬頭,比2009年提高143.7%;家禽出欄103.7萬隻,比2009年提高22.4%。

第二產業

寬城[吉林省長春市下轄區] 寬城[吉林省長春市下轄區]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國家投資興建一批大中型企業,如長春電機廠、長春機車廠、長春鍋爐廠、長春材料實驗機廠等。創辦一批集體企業,如長春鍋爐儀表廠、長春市寬城製藥廠。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鄉鎮企業發展迅速(如奮進鄉上台村自辦15戶企業,新月村自辦8戶企業)。到二十一世紀初,經濟總量成倍增長,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保持18%的速度增長。

到2003年,實現工業產值25億元,規模企業達32戶。培育出以天光牌雲母水位計為代表的5個名牌產品,以長春鍋爐儀表股份公司為代表的10戶高新技術企業,以吉林長春電器設備有限公司為代表的4戶企業。初步形成電器儀表、木材加工製造、醫藥、農副產品深加工、行走工業配套五大支柱產業。外向型經濟發展,外商投資企業達8戶,出口創匯企業達5戶。一些環保節能型新項目實施,垃圾發電、礦渣制酸項目進入投產;如大豆蛋白肽項目等,高附加值的項目穩步推進。技術改造每年以一億元的速度進行投入;新產品新創產值每年保持5000萬元以上。

2010年,寬城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3戶,比2009年增加5戶;完成工業總產值33.5億元,比2009年增長21.8%;工業產品銷售率達到了97.8%,比2009年提高了0.5%;產品銷售收入完成31.8億元,比2009年增長29.3%;實現利潤總額1.17億元,比2009年減少1.7%。

2016年,寬城區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4家,全年產值62.16億元,比2015年增長13.3%;利潤2.36億元,增長81.8%。其特點是新增企業增速快,8家新增企業產值3.1億元,增長48.8%;裝備製造業呈集群發展態勢,有企業16家,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的36.4%,全年產值24.8億元;企業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研發新產品16項,增加產值2.6億元,拉動規模以上企業工業產值增長6.4個百分點。

2016年,全區開(復)工的重點項目56個,其中新開工項目20個,續建項目36個,投資155億元,占項目建設總投資的56%。其中,“長客動車”三級修項目竣工投產,海爾市場創新產業園一期建成投入運營,總投資21億元的“中東新生活城市廣場”建設基本完工,總投資33億元的長春汽博貿易中心大部分項目竣工,11家4S店開業,檢車線、二手車市場投入運營,總投資40億元的中青旅集團商業綜合體項目建設啟動,“萬潤光電”“旭辰機械”“新疆特色農(林)產品物流配送中心”等項目在建設中,長江路步行街改造項目一期工程結束。

第三產業

到2003年個體業戶達一萬多戶,商品零售額達100多億元,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24億。每年招商引資工作額度均在9億元以上。長春火車站、客運站附近,形成遠東批發、長運集團、華正集團為代表的服裝及小商品批發、零售企業;以吳太集團為代表的藥品批發、零售企業。形成輻射全吉林省乃至東三省的站前商貿帶。鋼材、果品的批發、零售市場,現代物流業得到發展。

寬城[吉林省長春市下轄區] 寬城[吉林省長春市下轄區]

寬城區鐵南地區是傳統商貿集中和批發區,有國商、華正、遠東、黑水路、光復路等大型商業企業;鐵北地區主要是倉儲集中區;長春電信樞紐中心、長春郵政大樓、長江路經濟開發區、長春裝備製造產業開發區和坐落在寬城區內。

長春站前商圈:太陽家居、中韓百貨、長春國際商業中心、天池國際商業中心、如家快捷酒店、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沃爾瑪、永輝超市、歐亞超市、太平洋鞋城、長江路商業步行街、長春科技城、黑水路批發市場、遠東服裝大廈、溫州城、光復路批發市場、長春寬城萬達廣場,鐵北的廣源商都、住邦城市廣場,熙旺中心和中東城市廣場。

2010年招商引資工作成效顯著。引進外資項目25個,實際利用外資4450萬美元,比2009年增長21.5%;引進內資項目348個,引進內資總額35.1億元。其中,投資億元以上項目39個,占項目總數的11.2%;在引進內資項目中,工業項目54個,占項目總數的15.5%。

2010年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6.6億元,比2009年增長12.8%。其中,食品零售額為35.7億元,占總額的24.4%;服裝零售額為78.9億元,占總額的53.8%;日用品零售額為32.0億元,占總額的21.8%。

區委 、區政府制定印發《關於加強全區招商引資工作機制建設的意見》,並採取區級領導帶隊赴國內環渤海區域、珠三角區域和台灣等地區叩門招商,利用展會平台與企業接觸洽談招商,派駐工作聯絡員到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等發達城市長期駐紮,定點招商和以商招商等形式開展招商引資工作。2016年引進簽約項目7個,總投資169億元;達成框架協定項目32個,計畫總投資52億元。

2016年,寬城區規模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13.7億元,比2015年增長60%;重點行業服務業企業36家,全年營業收入5.3億元,比2015年增長70.5%,增速在全市保持領先地位。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4.25億元,比2015年增長9.9%。服務業重點項目建設進展順利,長春汽博貿易中心大部分項目建成投入運營,“中東新生活城市廣場”進行內外部裝飾,“中青旅”商業綜合體項目開工建設。“亞奇物流”“汽博中心”“太陽家居”納入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鐵北二路至北四環路區域納入長春市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試點區域。

長春市鐵北老工業區改造建設試點工作

長春市鐵北老工業區的改造建設列為吉林省老工業基地振興的重大工程,被確定為東北地區首批試點單位。圍繞試點工作開展,在2014年至2015年工作的基礎上,2016年試點工作如期推進,完成六項重點任務。在老工業企業搬遷改造方面,實施搬遷進入新址企業3家,正在實施搬遷企業5家,滅籍企業3家,實現投資22.7億元。在新產業培育方面,建成商業綜合體項目1個,在建項目2個,實現投資9.9億元。在基礎設施改造方面,圍繞供水、供氣、供熱管網改造,有在建項目3個,實現投資0.84億元。在生態環境修複方面,有在建項目2個,即中石油儲備庫舊址、長春熱電一廠原場區修復項目,實現投資0.34億元,並對北人民大街、凱鏇路、長新街更新樹種,進行密植,對宋家明溝分段改造。在棚戶區改造方面,有13處需改造地塊,其中5處列入市棚戶區改造計畫,2處列入市舊城區改造計畫,2處列入市收儲中心項目。在社會事業發展方面,長春市中醫院落駐建成,區柳影路國小、區育紅國小綜合改造完成,全省最大養老機構祥祉圓投入運營,實現投資12.18億元。

蘭家鎮城鎮化示範城鎮建設

蘭家鎮是吉林省城鎮化建設示範城鎮。2016年,在省、市支持下,按照區委、區政府部署,蘭家鎮積極推進示範城鎮建設。委託長春市城鄉規劃設計院完成111平方公里總體規劃和109萬平方米控制性規劃的編制,完成甲五路、丙二路等5條道路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並完成甲五路、丙二路道路及排水工程的施工設計。涉及鎮核心區項目建設兩處25萬平方米地塊的招商引資結束。爭取棚戶區改造政策性貸款1.34億元,青年路9號棚戶區的改造正在施工,完成施工面積6.6萬平方米。與長春萬龍房地產公司合作,確保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的建設順利落位。圍繞經濟發展,2016年,蘭家鎮有從事機械加工、裝備製造、倉儲物流等行業的工業企業300餘家,鎮域工企從業人員6000餘人。全年建設柏油路7公里和水泥路5.09公里,維修沙石路30.03公里。鎮區供熱面積7.1萬平方米,燃氣普及率、供水普及率均35%,人均住房面積27平方米,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0.5平方米。11月,吉林省有關專家組通過檢查評審,對蘭家鎮建設城鎮化示範城鎮工作取得的階段性成果給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社會事業

市政建設

寬城[吉林省長春市下轄區] 寬城[吉林省長春市下轄區]

2006年到2010年,寬城區完成了三、四環區域路網建設。2010年,市、區兩級政府投入資金6275萬元,完成大、中修道路12條,新建道路面積1.3萬平方米,並為社區鋪設方磚步道總面積0.6萬平方米。2010年末,全區道路總面積達263.8萬平方米,道路總長度達201.96公里,道路完好率達91.1%。

2010年到2012年,寬城區城市建設計畫投入資金120億元,新建道路24條,改造棚戶區占地面積600公頃,新增綠地100公頃,綠化面積達846.73公頃,綠化覆蓋率達35.0%。

2016年新建、續建道路4條,維修道路504條,改造巷道101條,改造示範街路7條。對20個老舊散居民小區的改造有序推進,11.92萬平方米回遷居民住房的建設加緊施工,其中2.88萬平方米的回遷住房建成,安置居民396戶。對小南明溝、千山明溝等4條排水明溝及時清理,確保暢通。全年街路植樹4條,建設綠地11.62萬平方米,綠地覆蓋率38.5%。

科技

截至2010年,寬城區境內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7戶;全區有市級以上科技企業11戶,區級科技企業15戶;技術契約成交額居全長春市各縣、區前列;申請專利數46.4件/10萬人,授權專利數28.1件/10萬人;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例47.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通過ISO系列等標準認證的比例80%。

2010年,寬城區列入市級各類科技發展計畫項目6項;獲得市級科技進步獎4項;共有區外高新技術企業9戶(國家級5個);企業中通過ISO系列標準認證的有42家;全年專利授權數134件;全年科學技術支出1222萬元,比上年增長18.6% 。

全區實施各類科技發展計畫81項,其中榮獲省、市科技進步獎6項;進行工業科技開發75項,其中國家級9項、省級3項、市級19項;列入國家“863”計畫1項,國家中小型企業創新基金1項,列入國家重點新產品計畫1項;列入省中小型企業創新基金2項,省重點新產品計畫2項、通過省級科技成果鑑定1項;列入市政府科技引導計畫15項。其中特快列車計畫2項、製造業信息化建設計畫7項、農業創新計畫項目2項、企業研發中心1個、社會發展計畫項目1項、現代農業企業2戶;獲專利扶持計畫354項。

科技榮譽:1996年寬城區被長春市政府評為科技工作先進區,1997年被中國國家科委評為“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城區” ,1999-2000年度首批進入“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 。寬城區2009年被中國科技部評為“2007-2008年度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區”,是吉林省唯一的“2008年全國縣級防震減災工作先進單位”,首批國家級“防震減災科普試驗基地” 。

教育

2010年,寬城區有吉林農業大學,以及直屬管理的教育單位總計46個。全區共有普通中學9所,在校學生1.2萬人;國小27所,在校學生1.9萬人;職業學校2所,在校學生0.3萬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教輔單位7個,全區中國小占地面積636240平方米,,建築面積126270平方米。各類學校在校生總數35666人,在職教職員工3117人。全區有國家級骨幹教師4人、省級骨幹教師43人、市級專家型校長5人、市級骨幹教師171人、區級骨幹教師737人、寬城名師120人。有教師專業發展型學校市級8所、區級20所,有市級教師專業發展工程示範校1所。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0%,畢業率達到100.0%;國小畢業升入國中比例為100.0%,畢業率達到100.0%。在專任教師中,中學專任教師本科以上學歷者占96.1%,比2009年提高了3.1%;國小專任教師專科以上學歷者占92.9%,比2009年提高0.4%。

教育榮譽:全國教育改革實驗區 、全國“普九”先進區 、全國特殊教育先進區 、吉林省課程改革實驗區 、吉林省信息技術教育先進區 、吉林省級民教先進區 、全國教改先進實驗區 、區域教育改革示範區 。2001年,寬城區成為中國教育學會首批命名的東北三省唯一的“全國教育改革實驗區” ,2006年被評為“全國先進教改實驗區”(中國僅有三家) 。

文體

寬城區文化體育局是1995年11月由寬城區體委和寬城區文化局合屬而成。局屬事業單位三個:寬城區文化館、寬城區圖書館、寬城區田徑業餘體校。每年寬城區組織20餘場次民眾文化活動,參與觀眾年均4萬餘人次。2009年11月14日,寬城區文化館新館正式落成並投入使用。

截止到2010年,寬城區投建室內健身房4處,室外健身路徑43條、區屬健身公園3座,累計投入健身器材合計金額400餘萬元,每個社區村屯都有一處健身路徑,市民出行8-10分鐘就有一處健身場所。寬城區的摔柔、速滑、等項目多次在國家、省、市級比賽中取得名次,向國家隊輸送冰上運動健將十餘名;區內有省、市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17所,省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2所。2009年5月,寬城區體育職業學校被國家評為“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基地” 。於2009年12月建成的國民體質檢測室向市民免費開放。

截止到2010年,圖書館藏書15.97萬冊,全年接待讀者1.4萬人(次) 。

截止到2010年,全區體育場所擁有量達到20個,社區體育設施擁有量達到84件,舉辦民眾性體育活動24次,參加民眾性體育活動人數達10萬人次。

衛生

2009年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農民64540人,占農業人口總數的92.55%,占常住人口總數的100%,籌資總額774.48萬元,到五月末支付補償資金146.55萬元,受益1335人。其中住院729人,補償金額144.90萬元,補償比:31.56%。

2010年末,全區共有區屬衛生醫療機構279家,可開放床位數1795張。平均每千人擁有病床數為4張,病床使用率達到51.3%。衛生技術人員1889人,其中,註冊執業醫師760人。診療人次數為3891千人次。

衛生局下屬12家事業單位。其中全額單位4家。包括區疾控中心、衛生監督所、婦幼保健所、新農合管理辦公室。差額單位8家,包括寬城區醫院(加掛群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院(加掛南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民族醫院(加掛新發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蘭家鎮衛生院、柳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團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興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衛生:2007年被長春市衛生局評為全市衛生工作綜合考評優勝單位。2008年被長春市委、市政府評為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先進單位。 2008年被長春市人事局和市衛生局評為長春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先進單位。

社會保障

寬城區 寬城區

2010年,全區開發各類用工崗位1.4萬個,安置1.2萬從業人員就業,其中安置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0.8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4%。

交通運輸

京哈鐵路橫跨區內,把全區分為鐵南、鐵北兩部分,有長春火車站、長春公路客運中心站、多條鐵路專用線和全國電氣化水平最高的四個編組站之一的長春北站編組站。

長春站

寬城區 寬城區

長春火車站位於長春市長白路5號,始建於1907年,新站房1994年落成。2013年,長春站改造工程全面完成,新建貫通南北的高架候車室,在南北方向均可進站上車。同時新建長春站綜合交通換乘中心。

長春火車站是全吉林省的鐵路換乘中心站。隸屬瀋陽鐵路局。長春火車站為特等站,現為東北地區四大特等站之一,全路第七大站,九座站台,出發列車方向有:瀋陽、哈爾濱、吉林市、白城,是長春---長春龍嘉國際機場---吉林--琿春高速鐵路的起點。

長春北站

寬城[吉林省長春市下轄區] 寬城[吉林省長春市下轄區]

長春北站建於1988年,成立於1992年,開通於1999年,2001年晉升為一等站。位於京哈幹線長春樞紐011Km+922m處,銜接京哈、長圖、長白、長雙煙四條鐵路乾支線,與長春、一間堡、合隆、龍泉北站相鄰,是正線外包型車站,場型布置為單向混合式二級四場,站場全長5.8公里。

主要擔當哈爾濱、棋盤、四平、大安北、雙陽五個方向貨物列車和長春樞紐小運轉貨物列車的改編作業,以及中轉車技術作業。為區域性編組站,也是鐵路局7大貨檢站之一。2003年查定能力為20221輛,有調輛數5561輛,無調輛數14660輛,駝峰改編能力為93列、3515輛;牽出線改編能力為37列、2046輛。隸屬瀋陽鐵路局管轄。

長春客運中心站

長春客運中心站位於黃河路,又被稱作黃河路客運站,距離長春站前290米,中心站1994年開始運行,2008年5月8日-9月10日曾經大修改造過,改造過程中,在購票大廳和候車室都安裝了地熱,室內還分別裝了空調。對以前的洗手間也進行了全面改造。二樓售票口向內縮了5米,擴大了旅客購票排隊的空間。在該站除站內有39個停車站位外,在黃河路上,還設定了11個停車站位。該站售票視窗共22個,大廳內還增加了23塊電子導向屏(以前只有一塊)和兩塊售票顯示屏,在候車大廳內安裝了9部數位電視。站務一線工作人員增加35人。在一二樓,分別設定了超市。內部還設有行包託運處、重點旅客候車室以及旅客吸菸室等。在候車廳內,還安裝了300個新鐵架皮座椅。中心站線路共127條,班次5972個。

凱鏇公路客運站

長春凱鏇公路客運站承接原長春客運北站客流,位於鐵北二路2088號,是國家、省市政府批准規劃的國家級公路主樞紐建設項目。部級文明站,首批省級誠信客運站,2005年9月開工,2007年10月30日建成並投入運營。客運站規劃用地面積3.6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含待發車區)2萬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1.5萬方。凱鏇站有營運線路144條,主要承擔哈爾濱、大慶、通遼、鄭家屯、乾安、松原、大安、農安、懷德、郭家、長嶺、洮南、通榆等方向班車,日發車505個班次(高峰日傳送1175個班次,年發車18.8萬個班次),日均輸送旅客1.3萬人次(高峰日輸送旅客4.7萬人次,年輸送旅客588.6萬人次),有售票視窗15個,全部採用微機售票,設有47個發車位,停車場面積2萬平方米,可一次性停放大型待發車輛200台。

風景名勝

寬城區 寬城區

寬城區有吉林省歷史博物館、有偽滿洲國末代皇帝溥儀的宮殿——偽滿皇宮(滿洲國偽皇宮)、勝利公園、君子蘭公園、北部新城中心公園、長春都市森林公園、凱鏇公園、青年城奧林匹克健身公園、柳江路遊園、小南街遊園、區中心公園、市民休閒公園;站前廣場、北站廣場、行政中心廣場、小南立交橋廣場、長農北四環立交橋廣場、北亞泰北四環立交橋廣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