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繼武烈士

寧繼武烈士,男,中共黨員,1930年,參加並領導了鄧家湖農民起義。後任鄂西特委委員。同年秋,在鍾祥護城堤戰鬥中,被敵人包圍。在十分危急之時,他綁8枚手榴彈,拉開導火索沖向敵人,與敵人同歸與盡,壯烈犧牲。

荊門市掇刀區團林鋪鎮馬山村人。荊門龍泉中學學生。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底,任荊門縣馬良區黨支部書記。
1927年大革命失敗,寧的身份暴露,不便在當地開展工作,於是逃離到橫店附近隱姓埋名,暫求安身。他先後結識了靳吉祥、李伯武、李雲程等共產黨人。後因
工作需要,組織安排他到五里舖以開雜貨鋪為名,堅持在楊集、蔣集、新場、五里和青龍一帶活動,繼續從事黨的地下工作,並任沈集黨支部書記。1928年,參
加沈集召開的荊門縣黨代會,同年到沙洋石印館作黨的地下工作。1929年任沈集區委書記兼赤衛軍營長。1930年參加並領導了鄧家湖農民起義。後任鄂西特
委委員。同年秋,根據特委指示,襄西兵團主力向大洪山集結,寧繼武率部擔任後衛阻擊任務,切斷敵人的尾追,把火力吸引過來,保證大部隊順利進山。在鍾祥護
城堤(岩山石)戰鬥中,被敵人包圍。在前有堵兵,後有追兵,東有強兵包抄,西有重兵迂迴,加上襄河的滔滔巨浪的嚴峻形勢下,寧率部臨危不懼,利用有利地形
與敵迂迴周旋,打擊敵人,堅守七天七夜。最後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將僅剩的八枚手榴彈綁在身上,拉開導火索沖向敵人,與敵人同歸於盡。解放後被追認為革命
烈士,其事跡載入《湖北英烈辭典》。寧繼武生有一兒兩女,寧犧牲後,其妻陳氏獨自將三個孩子撫養成人,陳於60年代初病故。兒子寧安石(其生兩女,大寧愛華,小楊玉美),1918年生,1983年2月病逝,兩個女兒(大寧安珍,1921年生;小寧安珍,1924年生)尚健在,分別在馬山村和團林鋪老街隨兒孫們居住。摘自《掇刀自古耀雄風》

荊門地方誌有其詳細介紹,是一位有勇有謀的儒將。特別是在我國早期革命中,有著高中文化背景的知識分子極其稀少,其犧牲是一件非常惋惜的事情。小說《疾風勁草》根據其革命事實及其後代描述編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