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明縣財政局

責(一)貫徹執行國家財政、稅收的方針政策及其他有關政策;制定和組織實施全縣財政稅收發展戰略和中長期規劃;提出我縣運用財稅政策實施巨觀調控和綜合平衡社會財力的建議;貫徹執行自治區與地區、地區與縣、縣與鄉鎮以及國家與企業的分配政策。 (二)負責提出全縣財政、預算、國有資本金基礎管理、稅收、財務、會計等地方規章項目的建議;根據縣人民政府委託起草有關的地方性規章和規範性檔案草案。 (七)辦理和監督縣財政的經濟發展支出、縣財政投入的挖潛改造資金、基本建設支出和科技三項費用;負責農業綜合開發;監督執行《企業財務通則》。

寧明縣財政局於1979年7月成立,是寧明縣人民政府的一個職能部門。2003年按機構職能內設辦公室、農業稅收徵收管理股、人事教育股、預算股、國庫股、行政政法股、經濟建設股、教科文股、社會保障股、農業股、企業統評股、會計管理股、股合股、監督檢查股、債務管理股、法規稅政股等16個行政職能股室;轄14個鄉鎮財政所;下設二層機構有預算外資金管理局和民族發展資金管理局;下屬事業編制單位有工資統發中心、預算編審中心、賠償辦、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目前,全縣財政系統在編幹部職工210人,其中財政局在編幹部職工67人(含二層機構),大專以上學歷130人,在職黨員54人。改革開放以來,寧明縣財政局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內抓管理,外樹形象,多次被上級授予“文明單位”、“文明庭院”、“先進單位”等稱號,財政局黨總支部多次被評為“先進黨總支部”和“紅旗黨總支部”。近年來,寧明縣財政局在寧明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財政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科學的發展觀,進一步創新理財思路,加強財政管理,最佳化財政支出結構,財政工作邁上了新台階。 2002年,全縣財政一般預算收入 1.76億元;2003年全縣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83億元,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0%左右,有力支持寧明縣社會經濟各項事業發展,促進全縣三個文明建設相互協調,相互發展,為全縣經濟建設和可持續發展以及社會穩定做出了應有的貢獻。職 責(一)貫徹執行國家財政、稅收的方針政策及其他有關政策;制定和組織實施全縣財政稅收發展戰略和中長期規劃;提出我縣運用財稅政策實施巨觀調控和綜合平衡社會財力的建議;貫徹執行自治區與地區、地區與縣、縣與鄉鎮以及國家與企業的分配政策。(二)負責提出全縣財政、預算、國有資本金基礎管理、稅收、財務、會計等地方規章項目的建議;根據縣人民政府委託起草有關的地方性規章和規範性檔案草案。(三)編制年度縣本級預、決算草案,組織本級總預算執行;代編和匯總全縣預算;受縣人民政府委託,向縣人民代表大會及常委會報告本級和全縣預算及其執行情況和決算;監督全縣各級財政預算的執行;管理縣本級各項財政收入,管理預算外資金和財政專戶,對社會財力進行綜合平衡;管理有關政府性基金。(四)參與制定全縣巨觀經濟政策,參與基本投資、勞動工資、物價、經濟貿易、外匯、科技、教育、住房、社會保險等改革,對全縣經濟運行和國民收入分配進行有效的調控。(五)負責監督執行國家稅法和稅收條例、決定、規定及有關實施細則;提出對財政影響較大的臨時減免稅的建議。(六)管理縣財政公共支出;制定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制度及需要全縣統一規定的開支標準和支出政策;監督執行《行政單位財務規則》、《事業單位財務規則》;管理縣直屬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和資產;擬定和執行政府採購政策,監督管理政府採購工作;管理全縣非貿易非經營性人民幣購匯指標;管理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有關專用票據;管理和制定住房資金財務制度;制定基本建設財務制度。(七)辦理和監督縣財政的經濟發展支出、縣財政投入的挖潛改造資金、基本建設支出和科技三項費用;負責農業綜合開發;監督執行《企業財務通則》。(八)管理縣財政社會保障支出;擬定社會保障資金財務管理制度;組織實施對社會保障資金使用的財務監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