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之役

萬曆初為游擊將軍,統標兵家丁千餘,專制寧夏,多蓄之命。 此後東暘自稱總兵,以拜為謀主,以哱承恩、許朝為左右副總兵,土文秀、哱云為左右參將,占據寧夏鎮,刑牲而盟。 三月四日,副總兵李昫奉總督魏學曾檄,攝總兵事進剿,但叛軍恃套部蒙古支持,勢甚強。

寧夏之役

1、萬曆三征——寧夏之役

寧夏之役 即鎮壓哱拜之亂。蒙古人嘉靖中降明,積功升都指揮。萬曆初為游擊將軍,統標兵家丁千餘,專制寧夏,多蓄之命。萬曆十七年,以副總兵致仕,子哱承恩襲職。十九年,火落赤等部犯洮河告急,哱拜自請率所部三千人往援,至金城,見各鎮兵皆出其下,歸途取路塞外,戎兵亦遠避之,因益驕橫,有輕中外之心。巡撫黨馨每抑裁之,並核其冒餉罪,哱拜因於二十年二月十八日,糾合其子哱承恩、義子哱雲及土文秀等,嗾使軍鋒劉東暘叛亂,殺黨馨及副使石繼芳,縱火焚公署,收符印,發帑釋囚。脅迫總兵官張惟忠以黨馨“扣餉激變”奏報,並索取敕印,惟忠自縊死。此後東暘自稱總兵,以拜為謀主,以哱承恩、許朝為左右副總兵,土文秀、哱云為左右參將,占據寧夏鎮,刑牲而盟。出兵連下中衛、廣武、玉泉營、靈州(今寧夏靈武)等城,惟平虜堅守不下。叛軍又以許花馬池一帶聽其住牧為誘餌,得套部蒙古首領著力兔等相助,勢力越加強大,全陝震動。三月四日,副總兵李昫奉總督魏學曾檄,攝總兵事進剿,但叛軍恃套部蒙古支持,勢甚強。此後,明朝特調副麻貴馳援,貴率蒼頭軍在攻城同時,阻擊套部蒙古,斬獲甚多。四月,又調李如松為寧夏總兵,以浙江道御史梅國楨監軍,統遼東、宣、大、山西兵及浙兵、苗兵等進行圍剿。七月,麻貴等搗毀套部大營,追奔至賀蘭山,將其盡逐出塞。各路援軍在代學曾為總督的葉夢熊的統帥下,將寧夏城團團包圍,並決水灌城。叛軍失去外援,城內彈盡糧絕,同時內部發生火併,九月十六日劉東暘殺土文秀,哱承恩殺許朝,後周國柱又殺劉東暘。軍心渙散。李如松攻破大城後又圍哱拜家,拜闔門自盡,哱承恩等被擒,至此,哱拜之亂全部平息。

2、解放戰爭——寧夏之役

1949年8~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先後解放蘭州﹑西寧﹐國民黨西北軍政長官馬步芳部主力基本被殲﹐軍政副長官馬鴻逵部4個軍7萬人退踞寧夏﹐由馬鴻逵之子馬敦靜指揮﹐在南起靖遠﹑同心﹐北至金積﹑青銅峽﹑靈武﹐布置了3道防線﹐企圖阻止人民解放軍北進。為殲滅馬鴻逵部﹐第一野戰軍以第19兵團司令員楊得志﹑政治委員李志民率領所部﹐於9月初從蘭州﹑定西﹑海原地區分三路向寧夏省會銀川方向挺進。至15日先後解放靖遠﹑同心﹑中寧等城﹐景泰守軍騎兵第1旅投降。19日﹐防守中衛的馬鴻逵主力第81軍接受人民解放軍的條件舉行起義﹐改編為人民解放軍西北獨立第2軍。19~21日﹐第19兵團分別攻占青銅峽﹑金積﹑靈武﹐殲滅第128軍和第11軍各一部。馬敦靜乘飛機逃跑。23日﹐第128軍軍長盧忠良投誠。當日晚﹐解放軍進駐銀川市﹐寧夏遂告解放。此役﹐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4萬餘人﹐從此結束了馬氏家族對寧夏數十年的封建統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