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診斷新技術與臨床

實驗室診斷新技術與臨床

《實驗室診斷新技術與臨床》是2010年4月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春芳。本書反映了國內外實驗室診斷技術的進展、理論、知識、方法,適合廣大臨床科室醫師、醫技科室工作者、醫學碩士和博士研究生閱讀參考。

基本信息

適用對象

《實驗室診斷新技術與臨床》從臨床實用出發,介紹了蛋白質譜分析技術、代謝組學技術、生物晶片技術、B肝基因多態性檢測晶片技術、原位雜交及螢光原位雜交技術、PCR技術、HLA基因分型技術、遺傳性疾病的診斷技術、腫瘤標誌物及治療靶點檢測技術、細胞培養技術、腫瘤細胞藥敏檢測電鏡技術、免疫組織化學技術、螢光免疫檢測技術、細胞凋亡技術、細胞學檢查新進展、骨髓細胞檢測技術、病原微生物的檢測技術等技術的定義、標本留取、技術原理、技術方法、操作步驟、判斷結果、臨床意義、參考指標等。

圖書目錄

第1章 總論 1

第一節 臨床實驗室的重要意義 1

第二節 實驗室基本要求 4

第三節 實驗室管理規定 7

第四節 實驗室設備管理 8

第五節 實驗室質量控制 9

第2章 蛋白質組學技術的診斷套用 14

第一節 概述 14

第二節 蛋白質指紋圖譜技術 18

第三節 雙向電泳及雙向螢光差異凝膠電泳 23

第3章 代謝組學技術 37

第一節 概述 37

第二節 技術原理 38

第三節 技術方法 38

第四節 代謝組學技術在臨床中的套用 43

第4章 腫瘤標誌物檢測技術 51

第一節 檢測原理及套用 51

第二節 胚胎性蛋白檢測技術 55

第三節 糖蛋白抗原檢測技術 58

第四節 蛋白質抗原檢測技術 63

第五節 酶類檢測技術 67

第六節 激素類檢測技術 69

第5章 核酸探針與原位雜交技術 73

第一節 核酸探針 73

第二節 原位雜交技術平台 77

第三節 原位雜交技術 78

第6章 螢光原位雜交技術 85

第一節 技術簡介 85

第二節 技術原理 85

第三節 所需場地、設備及試劑、標本種類 86

第四節 臨床套用和操作步驟 89

第7章 細胞培養技術 113

第一節 細胞培養的基本技術 113

第二節 細胞的製備與純化 118

第三節 培養細胞的計數與活力測定 122

第四節 注意事項 126

第五節 臨床套用 129

第8章 腫瘤藥敏培養技術 133

第一節 概述 133

第二節 腫瘤化療用藥 136

第三節 MTT法研究與套用 139

第四節 實驗室設計 140

第五節 腫瘤細胞藥敏實驗過程 141

第9章 B肝基因晶片多態性檢測技術 144

第一節 概述 144

第二節 B肝基因晶片檢測的臨床套用 153

第10章 聚合酶鏈反應技術 163

第一節 概述 163

第二節 B型肝炎病毒PCR檢測 167

第三節 C型肝炎病毒的PCR檢測 170

第四節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PCR檢測 173

第11章 HLA基因分型技術 176

第一節 HLA基因結構特點 177

第二節 HLA基因分型檢查 177

第三節 細胞學分型法 179

第四節 分子生物學分型法 181

第五節 序列特異性引物聚合酶鏈式反應分析技術(PCR-SSP) 182

第12章 免疫組織化學技術 187

第一節 技術特點 187

第二節 抗原與抗體 188

第三節 標本製作及抗原修復 191

第四節 染色陽性結果判斷 193

第五節 染色常用方法 194

第六節 免疫組織化學技術的基本要求 197

第13章 消化系統腫瘤新技術 199

第一節 消化系統腫瘤與PCR技術 199

第二節 消化系統腫瘤蛋白質組學研究 209

第14章 電子顯微鏡技術 213

第一節 電子顯微鏡的原理和構造 213

第二節 電鏡的樣品製備與觀察 216

第三節 電鏡在生物醫學領域中的套用 223

第15章 組織晶片技術 225

第一節 組織晶片技術概述 225

第二節 組織晶片技術的套用 227

第16章 遺傳性疾病的診斷技術 233

第一節 外周血細胞染色體檢查 233

第二節 骨髓細胞染色體短期培養法 237

第三節 血姐妹染色體互換實驗 238

第四節 唐氏綜合徵篩查 239

第17章 免疫螢光檢測技術 243

第一節 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 243

第二節 常用的儀器和設備 245

第三節 螢光抗體的製備 248

第四節 免疫螢光顯微技術 250

第18章 細胞凋亡技術在腫瘤中的套用 257

第一節 分子生物學原理 257

第二節 基本方法和步驟 259

第三節 醫學領域的意義 261

第19章 細胞病理學檢查新進展 263

第一節 概述 263

第二節 傳統的巴氏塗片技術 264

第三節 液基細胞學技術 265

第20章 實驗室標本的切取、製片及染色技術 273

第一節 取材 273

第二節 固定方法 276

第三節 脫水、透明、浸蠟 279

第四節 包埋及其方法 281

第五節 切片技術 282

第六節 標本染色技術 283

第21章 實驗室病理大體標本製作技術 288

第一節 標本的收集、取材、固定和保存 288

第二節 原色組織標本製作和大體標本染色 290

第三節 透明標本製作 292

第四節 大體標本的裝缸與封存 293

第22章 骨髓細胞檢查技術 294

第一節 概述 294

第二節 骨髓細胞化學染色 301

第23章 病原微生物檢測技術 308

第一節 標本的採集 308

第二節 常用染色方法 311

第三節 細菌的檢測技術 312

第四節 病毒的檢測技術 336

第24章 淋巴細胞亞群分離及功能檢測技術 343

第一節 概述 343

第二節 淋巴細胞亞群分離技術 343

第三節 淋巴細胞亞群功能檢測技術 347

第四節 淋巴細胞亞群分離及功能檢測的臨床意義 349

第25章 中子刀治療腫瘤技術 351

第一節 概述 351

第二節 原理 354

第三節 臨床套用 359

第四節 252Cf中子治療展望 372

……

作者簡介

高春芳,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9幣,全軍著名肛腸外科專家,解放軍第150中心醫院院長,專業技術二級、文職一級,第十、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現任中國衛生法學會副會長、全軍醫學科學技術委員會常委、全軍肛腸學會主任委員、全軍普通外科學會副主任委員、濟南軍區醫學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濟南軍區醫學專業高職評審等職務。先後被評為全國首屆中青年醫學科技之星、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優秀科技工作者、濟南軍區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先進個人、濟南軍區科學技術拔尖人才、全國百姓放心示範醫院優秀管理者,獲軍隊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濟南軍區專業技術突出貢獻一等獎、中國醫師獎,並被授予全軍愛軍精武標兵、濟南軍區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榮立二等功3次、三等功5次。30多年來,潛心研究肛腸外科疾病和腫瘤的早期診斷,在直腸癌根治術中創立的重建“直腸角”式人工肛門新方法,被國內外醫學界譽為“高氏術式”;先後獲國家和軍隊科技進步獎32項,豐編和參編專著10部,發表論文178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