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抗菌藥物與激素手冊(第二版)

抗菌藥物的作用機制第二節 抗菌藥物的套用原則第三節 抗菌藥物的預防性套用第七節

作者介紹

汪偉業,1927年生。第二
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傳染
病學教研室、主任醫師、教授,
第二軍醫大學專家組成員。
1953年畢業於上海醫學院。曾
赴日本、英國考察抗生素和熱
帶病學。著有專著4本,發表
論文40餘篇,曾獲軍隊科技進
步二、三等獎4項。

作品目錄

目錄
第一篇 抗菌藥物
第一章 抗菌藥物的基礎問題
第一節 抗菌藥物的作用機制
第二節 抗菌藥物的套用原則
第三節 常見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第四節 抗菌藥物的選擇
第五節 抗菌藥物在體液中的分布
第六節 抗菌藥物的預防性套用
第七節 抗菌藥物的毒副作用
第二章 抗生素的臨床套用
第一節 青黴素類
一、青黴素G
1.青黴素G鉀鹽
2.青黴素G鈉鹽
3.普魯卡因青黴素
4.苄星青黴素G
二、苯氧青黴素
三、耐酶半合成青黴素
1.苯唑西林
2.氯唑西林
3.雙氯西林
4.氟氮西林
5.萘夫西林
6.甲氧西林
四、廣譜半合成青黴素
1.氨苄西林
2.阿莫西林
3.匹氨西林
4.海他西林
5.酞氨西林
6.巴氨西林
7.環西林
8.依匹西林
9.氨氯西林
10.羧苄西林
11.磺苄西林
12.苄茚西林
13.森西林
14.呋苄西林
15.替卡西林
16.美西林
17.哌拉西林
18.美洛西林
19.阿洛西林
20.替莫西林
第二節 頭孢菌素類
1.頭孢噻吩
2.頭孢噻啶
3.頭孢氨苄
4.頭孢唑啉
5.頭孢拉定
6.頭孢乙腈
7.頭孢匹林
8.頭孢克洛
9.頭孢硫脒
10.頭孢替安
11.頭孢孟多
12.頭孢呋辛
13.頭孢呋辛酯
14.頭孢雷特
15.頭孢尼西
16.頭孢哌酮
17.頭孢噻肟
18.頭孢唑肟
19.頭孢甲肟
20.頭孢曲松
21.頭孢他啶
22.頭孢磺啶
23.頭孢咪唑
24.頭孢匹胺
25.頭孢匹羅
26.頭孢克肟
第三節 頭黴素類
1.頭孢西丁
2.頭孢美唑
3.頭孢替坦
第四節 其他β-內醯胺抗生素和β-內醯胺酶抑制劑
1.氨曲南
2.卡蘆莫南
3.亞胺培南
4.拉氧頭孢
5.β-內醯胺酶抑制劑
第五節 氨基糖甙類
1.鏈黴素
2.慶大黴素
3.卡那黴素
4.阿米卡星
5.地貝卡星
6.妥布黴素
7.奈替米星
8.西索米星
9.福提米星
10.異帕米星
11.達地米星
12.小諾米星
13.單黴素
14.利維黴素
15.核糖黴素
16.巴龍黴素
17.大觀黴素
18.新黴素
第六節 四環素類
1.四環素
2.土黴素
3.金黴素
4.多西環素
5.美他環素
6.米諾環素
7.地美環素
8.胍甲環素
第七節 氯黴素類
1.氯黴素
2.甲碸黴素
第八節 大環內酯類
1.紅黴素
2.麥迪黴素
3.柱晶白黴素
4.交沙黴素
5.竹桃黴素
6.乙醯螺鏇黴素
7.螺鏇黴素
8.羅紅黴素
第九節 林可黴素和克林黴素
1.林可黴素
2.克林黴素
第十節 多肽類
1.多粘菌素B
2.多粘菌素E
3.桿菌肽
4.多粘菌素M
5.萬古黴素
6.替考拉寧
7.恩拉黴素
8.維吉黴素
9.普那黴素
10.短桿菌素
11.短桿菌肽
12.米卡黴素
13.安福黴素
第十一節 其他抗生素
1.磷黴素
2.新生黴素
3.褐黴素
4.雙環黴素
5.夫沙芬淨
第三章 其他抗菌藥物
第一節 喹諾酮類藥物
第二節 抗結核藥
1.異煙肼
2.鏈黴素
3.利福平
4.乙胺丁醇
5.吡嗪醯胺
6.對氨基水楊酸
7.氨硫脲
8.乙硫異煙胺
9.丙硫異煙胺
10.捲曲黴素
11.環絲氨酸
12.紫黴素
第三節 呋喃類
1.呋喃唑酮
2.呋喃妥因
3.呋喃西林
第四節 抗真菌藥
1.兩性黴素B
2.氟胞嘧啶
3.球紅黴素
4.咪康唑
5.酮康唑
6.益康唑
7.克霉唑
8.氟康唑
9.伊曲康唑
10.薩拉黴素
11.哈黴素
12.灰黃黴素
13.制黴菌素
14.曲古黴素
15.克念菌素
16.左制黴素
17.金褐黴素
18.西卡寧
19.托萘酯
20.大蒜素
第五節 抗麻風藥
1.氨苯碸
2.巰苯咪唑
3.氯法齊明
4.氨硫脲
5.利福平
第六節 甲硝唑
第四章 磺胺藥的臨床套用
第一節 短效磺胺藥
1.磺胺二甲嘧啶
2.磺胺二甲異?唑
第二節 中效磺胺藥
1.磺胺嘧啶
2.磺胺甲?唑
3.磺胺苯吡唑
4.複方新諾明
第三節 長效磺胺藥
1.磺胺間甲氧嘧啶
2.磺胺對甲氧嘧啶
3.磺胺鄰二甲氧嘧啶
4.磺胺二甲氧嘧啶
5.磺胺甲氧毗嗪
第四節 腸道磺胺藥
1.酞磺胺噻唑
2.琥珀醯磺胺噻唑
3.酞磺胺醋酸
4.水楊酸偶氮磺胺吡啶
5.磺胺脒
第五節 外用磺胺藥
1.醋酸磺胺米隆
2.磺胺嘧啶銀
3.磺胺嘧啶鋅
4.磺胺醋醯鈉
第六節 甲氧苄啶
第五章 抗菌藥物在各種疾病中的套用
第一節 常見感染的經驗用藥
第二節 性傳播疾病的抗菌治療
第三節 肝、腎功能減退患者的抗菌藥物套用
第四節 免疫缺陷患者的抗菌藥物治療
第五節 抗菌藥物在兒科疾病中的套用
第六節 孕婦使用抗菌藥物對胎兒及新生兒的影響
第七節 抗菌藥物在老年人中的套用
第八節 抗菌藥物與其他藥物間的相互作用
一、體外藥物相互作用
二、吸收的藥物相互作用
三、藥效學的藥物相互作用
四、代謝的藥物相互作用
[附1]抗菌藥物國內常用製劑
[附2]抗菌藥物商品名與英中藥典名對照表
[附3]與人類疾病有關的致病細菌、衣原體、立克次體、支原體、螺鏇體
[附4]人體正常菌群分布
第二篇 激素
第六章 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
第一節 基本化學結構及生物合成
第二節 糖皮質激素
一、體內過程
二、生理與藥理作用
三、製劑及選擇
四、治療原則及方法
五、適應證及禁忌證
六、副作用及併發症
七、套用時注意事項
八、糖皮質激素的臨床套用
九、常用糖皮質激素製劑
1.潑尼松
2.氫化可的松
3.潑尼松龍
4.地塞米松
5.倍他米松
6.甲基氫化潑尼松
7.去炎松
8.曲安縮松
9.氟輕鬆
10.倍氯米松
第三節 鹽皮質激素
一、體內過程
二、生理與藥理作用
三、臨床套用
四、副作用與毒性
五、鹽皮質激素對抗劑
第四節 促腎上腺皮質激素
第七章 下丘腦-垂體軸釋放激素類藥
第一節 下丘腦釋放激素的生理與藥理
第二節 腺垂體激素與有關藥物
1.生長激素類
2.促甲狀腺激素
3.溴隱亭
4.賽庚啶
第三節 垂體後葉素及尿崩症治療輔助藥物
1.垂體後葉素
2.尿崩症治療輔助藥物
第八章 甲狀腺製劑與抗甲狀腺藥
第一節 甲狀腺激素
一、體內過程
二、生理與藥理作用
三、臨床套用
四、副作用與毒性
五、種類和製劑
1.甲狀腺素鈉鹽
2.甲狀腺片
3.三碘甲狀腺原氨酸鈉鹽
第二節 抗甲狀腺藥
1.硫脲類
2.碘和碘化物
3.放射性碘(131碘)
4.β-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滯劑
第三節 甲狀旁腺激素及甲狀腺降鈣素
1.甲狀旁腺激素
2.甲狀腺降鈣素或降鈣素
第九章 胰腺激素及其他影響血糖的藥物
第一節 胰島素
一、性狀
二、生理與藥理作用
三、體內過程
四、製劑分類
1.正規胰島素
2.魚精蛋白鋅胰島素
3.低精蛋白鋅胰島素
4.慢胰島素鋅懸液
5.特慢胰島素鋅混懸液
6.胰島素混合劑
五、臨床套用
六、副作用及套用注意點
第二節 口服降血糖藥
1.磺醯脲類
2.雙胍類
3.其他口服降血糖藥物
第三節 高血糖素
一、生理與藥理作用
二、臨床套用
三、副作用及套用注意點
第十章 性激素類藥物
第一節 雌激素類
1.雌二醇及其衍生物和類似物
2.氯?酚胺
3.常用的雌激素類藥物
第二節 孕激素類
一、體內過程
二、生理與藥理作用
三、臨床套用
四、副作用
五、製劑和用法
1.黃體酮
2.甲羥孕酮
3.醋酸甲地孕酮
4.炔諾酮
六、常用的孕激素類藥物
第三節 促性腺激素
第四節 避孕藥
一、短效避孕藥
二、通長效避孕藥
三、外用避孕藥
四、男性避孕藥
第五節 雄激素與同化激素
一、性狀及體內過程
二、生理與藥理作用
三、臨床套用
1.丙酸睪酮
2.甲基睪丸素
3.氟羥甲基睪酮
4.睪酮苯乙酸酯
5.庚酸睪酮
6.苯丙酸諾龍
7.癸酸諾龍
8.美雄酮
9.羥甲烯龍
10.司坦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