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石散

寒石散

寒石散又名五石散,源於秦代而興於魏晉,唐代後逐漸不為人所服用,是由石鐘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五味石藥合成的一種散劑。服後身體燥熱,需要吃冷食、飲溫酒、洗冷浴及行路來發散藥性謂之「行散」。

基本信息


五石散本是東漢末年用以治療瘧疾的藥物。礦石性的藥材大多藥性偏熱,服用後全身酷熱難當,必須以陰寒食物來抑其燥火,故又別名「寒食散」。魏人何晏說:「服五石散,非惟治病,亦覺神明開朗。」長期服用,皮膚便會變得白嫩細緻,六朝美男子,膚質皆以白皙聞名,王衍「手白更勝玉柄」,何晏引來魏明帝湯餅之宴。
但寒石散終究是毒物,長期服用會有很大的副作用,管輅形容何晏:「魂不守宅,血不華色,精爽煙浮,容若槁木,謂之鬼幽。」。《晉書·皇甫謐傳》提到服五石散「違錯節度,辛苦荼毒,於今七年,隆冬裸坦食冰,當暑煩悶,加以逆咳,或若溫瘧,或類傷寒,浮氣流腫,四肢酸重。」隋代巢元方《諸病源候總論》卷六《寒食散發候篇》引皇甫謐話:「近世尚書何晏,耽好聲色,始服此藥,心加開朗,體力轉強。京師翕然,傳以相授。歷歲之困,皆不終朝而愈。」王奎克《五石散新考》推測五石散中含有礜石(砷礦物)而會使人中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