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準清廉

寇準清廉

本文選自《國老談苑》。寇準在幾十年的宦海生涯中,官位升到執掌國家大權的宰相,卻沒有為自已建造一所私宅府第。寇準廉潔清正的官德,樹立了楷模,一千多年來受到人們的讚美。

原文

寇準出入宰相三十年,不營私第。處士魏野贈詩曰:“有官居鼎鼐,無地起樓台。”

洎準南遷時,北使至內宴,宰執預焉。使者歷視諸相,語譯導者曰:“孰是‘無地起樓台’相公?”坐無答者。

(出自孔平仲《國老談苑》)

注釋

寇準:北宋真宗時曾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後被讒罷職,不久又復職。

出入:指寇準兩次做宰相,罷職又復職。

營:經營,修建。

第:住宅。

處士:有才學而隱居不仕的人。

鼎鼐(nài):本是古代烹煮用的容器,後用做立國的重器,象徵政權,也借指執政大臣。

至:到達。

內宴:宮廷宴會。

遷:官員調任,這裡指貶官。

北使:遼國使臣。

宰執: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與樞密使、參知政事、樞密副使(執政),通稱宰執。

預:參加。

歷:逐個,一一地。

語:告訴,對……說。

相公:對宰相的尊稱。

坐:在座的。

孰:誰,哪一位。

至:到達。

洎:等到

譯文

寇準在幾十年的宦海生涯中,官位升到執掌國家大權的宰相,卻沒有為自已建造一所私宅府第。當時處士魏野贈詩說:“有官居鼎鼐,無地起樓台。”

寇準晚年被貶廣東雷州。一次遼國使者到宋都汴京,看著一個個執政大臣,問引路人:誰是‘無地起樓台’的宰相。“當時的朝庭官宦們都羞愧得面面相覷,無人回答。

賞析

寇準為官清正廉潔,在廣大中原人民民眾中享譽崇高,甚至連遼邦也深為敬佩。為官不貪,清廉一世的人,就能流芳百世;為官貪者,不齒於人。這是真理,為官者應當以此為戒。

文言知識

古代官員官職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詞語:①拜。用一定的禮儀授予某種官職或名位,如“拜相” ②除。拜官受職。③遷。調動官職,包括升級,降級,平級轉調三種情況。如本文中“準南遷時”。④擢。提升官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