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長江第一灣的納西族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湖北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6月1日)
叢書名: 民族宗教系列,長江文化研究文庫
平裝: 409頁
開本: 32開
ISBN: 7535145604
條形碼: 9787535145604
尺寸: 20.9 x 14.8 x 1.8 cm
重量: 458 g

內容簡介

長期以來,長江文化在中華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並未得到學術界應有的重視。已有的中國歷史文化著述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似乎形成了一種定勢,認為黃河是中華文明的唯一“搖籃”,即黃河中心論或中原中心論。
20世紀80年代以來,長江流域越來越多的考古發現,引起眾多學者對長江流域各地區文化形態研究的重視和參與,學界對巴、蜀、楚、吳、越文化及徽州、湖湘、嶺南、海派等亞文化的研究方興未艾,發表了不少有影響的著述,形成了研究長江文化的熱潮。
1993年,著名學者季羨林在參觀荊州博物館和湖北省博物館後,受到震動,撰寫了題為《中國古史應當重寫》的文章,指出:長江流域古文化,至少可與同期的黃河文化並駕齊驅。1997年,他再撰《中國歷史必須重寫》,重申應將這一觀點貫穿於中國通史的研究。近年來,學術界的研究表明:奇麗弘深的長江文化也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源頭之一,她和黃河文化南北交會,澎湃激盪,形成奔涌不息的中華文化之巨流,匯人古代世界文明的海洋。

目錄

總序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節 長江哺育了納西族
第二節‘革囊渡江”改變了納西族的歷史
第三節“玉壁金川”是長江流域最美的地方
第四節 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是長江文化的第一張品牌
第二章 納西族的歷史
第一節 族源和民族的形成
第二節 遠古時期的.‘麗江人”
第三節 金沙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
第四節 金沙江河谷石棺葬
第五節 東漢時白狼夷萬里獻歌
第六節 蜀漢摩沙夷在雅碧江流域據有鹽鐵之利
第七節 唐代“磨些蠻”活躍於金沙江流域
第八節 大理國與“摩掌詔大酋長”
第九節“元跨革囊’過金沙江,促使納西族地區統一
第十節 明代麗汪木氏土司統治區曾橫跨三江
第十一節 清代麗江木氏土司的衰落和“改土歸流”
第十二節 近現代納西族地區獲得了歷史性發展
第三章 納西地區的生態
第一節 納西族生態觀的形成與發展
第二節 納西族地區的生態現狀
第三節 長江上游禁止砍伐天然林後產業的轉移
第四章 納酗的經濟
第一節 傳統農業
第二節 傳統手工業
第三節 商業與商人
第五章 納西族的習俗
第一節 宗教信仰
第二節 傳統天文曆法
第三節 歲時節慶
……
第六章 納西族的文化
第七章 納西族的人物
第八章 納西人的友情
第九章 納西族:走向新紀元
限錄 納西族文學與長江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