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官

宮官

(1).太子屬官。猶言宮僚。《舊唐書·隱太子建成傳》:“﹝ 高祖 ﹞又遣禮部尚書 李綱 、民部尚書 鄭善果 俱為宮官,與參謀議。”《宋史·燕懿王德昭傳》:“宮官 吳申 為御史,薦其學行,命試學士院,累詔不赴。” 明 陳耀文 《天中記·贊善》:“先諫官言 白居易 初授左贊善大夫,盜殺宰相 武元衡 , 居易 首上疏論其寃,急請捕賊,以雪國恥。宰相以宮官非諫職,不當先諫官言事。”

基本信息

簡介

古代宮官古代宮官

宮官gōng guān ㄍㄨㄙ ㄍㄨㄢ

1、太子屬官。猶言宮僚。<舊唐書·隱太子建成傳>:“﹝ 高祖 ﹞又遣禮部尚書 李綱 、民部尚書 鄭善果 俱為宮官,與參謀議。”<宋史·燕懿王德昭傳>:“宮官 吳申 為御史,薦其學行,命試學士院,累詔不赴。” 明 陳耀文 <天中記·贊善>:“先諫官言 白居易 初授左贊善大夫,盜殺宰相 武元衡 , 居易 首上疏論其寃,急請捕賊,以雪國恥。宰相以宮官非諫職,不當先諫官言事。”

2、宮中女官。<新唐書·高宗紀>:“﹝ 上元 二年八月﹞丁酉,詔婦人為宮官者歲一見其親。”

3、宦官,太監。 唐 韓愈 <豐陵行>:“羣臣雜沓馳後先,宮官穰穰來不已。” 孫汝聽 註:“宮官,宦侍也。” 唐 王涯 <宮詞>之九:“永巷重門漸半開,宮官著鎖隔門回。” 前蜀 韋莊 <洛陽吟>:“宮官試馬游三市,舞女乘舟上九天。”

制度解說

古代宮官古代宮官

詹事,<漢書·百官公卿表>云:“秦置,掌皇后太子家,有丞,秩二千石。”其屬官有:太子家令;太子率更令,掌知漏刻;

衛率,中庶子,<通典·職官十二>云:“古者天子有庶子之官,秦因之,置中庶子,庶子員。”據<戰國策·燕策三>載:“荊軻使秦,因中庶子蒙嘉而見始皇。”可見當時確實有這種官。<戰國策·韓策二>載:“韓公叔與幾瑟爭國,中庶子謂太子……”<新序·辨物篇>載:“趙太子暴疾而死,扁鵲造宮門,中庶子之好方者應之。”又<史記·商君列傳>載:“衛鞅事魏相公叔痤為中庶子。”可見這種官不是秦國僅有。

太子舍人,<通典·職官十二>云:“秦官”;太子門大夫,<通典·職官十二>云:“秦置”;

洗馬,本作先馬,勾踐曾為夫差先馬。

太子洗馬,太子出行則先驅;少庶子,秦官。六國也有設定,<韓非子·內儲說>云:“晉平公觴客,少庶子進炙而發繞之。”同書還記載了宋太宰使少庶子之市,魏濟陽君有少庶子,卜皮使少庶子佯愛其妾等事。太子仆,秦置,掌車馬。

將行,秦置,皇后之卿。又有皇后衛尉、皇后少府、皇后少仆等。

後宮官實權大於前宮官

古代宮官古代宮官

唐初以三省長官即中書令、侍中、尚書令為真宰相,後因太宗皇帝李世民未即位前曾任尚書令,臣不敢再居此官,乃懸令不任,以二把手尚書僕射代之,凡官至此者皆當然秉權執政為宰相。三種官皆位列三品,地位很高,仕宦至此,不衰亦老。為了吸取年輕力壯之人參加大政處理,於是就創了一個“同三品”名號,意思是同於三品,因而地位較低、年齡較輕、體力較強的人,一加同三品名號,即可當權執政,從而執政人員也就年輕化了一些。不過,同三品也須近於三品,方可上同,懸殊較大即難從同,所以列於年輕化雖然起了一些作用,但作用並不大,於是又創了一個“同平章事”名號,平的意思是平處政務,章的意思是公開宣布,同平章事的意思就是與儕輩共同平處政事而宣布於滅下。凡加同平章事者不問地位多低,即可秉權執政,年輕化也就更進了一步。武后在洛陽,崔浞年三十左右加平章執政,一日退朝,由相府歸私第,立馬鬧市區天津橋上,賦詩曰:“春回上林苑(即洛陽禁苑),花滿洛陽城”;另一文豪張說聞此佳句嘆日,其位可及也,其文亦可及也,其年不可及矣。說之嘆不僅說明了崔年輕,也證實了同平章事在年輕化的道路上,的確起了一定的作用。說到翰林學士,這在幹部年輕化的道路上邁的步子就大了,因為同平章事的要求畢竟還相當高,翰林學士就不然了。唐官有九品,九品最下,八品官就可充任翰林學士。官低就意味著年輕,所以自居易為翰林學士,議政頂撞了憲宗,憲宗大罵居易小子,命趕出學士院,賴院領導苦為解說,方才了事。憲宗以“小子”相罵,可見居易年輕。事實上居易確亦年輕,不過30上下,以一30壯年,就能與萬乘之君議事,以至頂撞,這不能不說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奇蹟,從而也可以看出中國古代政治制度之優越,否則30歲的人連皇帝的影子都望不見,何從議政以至頂撞。上述德宗以為左右手的陸贄,為翰林學士時亦甚年輕。這些年輕人,包袱輕,顧慮少,勇於進取,大膽敢言,對於國家大政的處理,很有益處,而唐世翰林學士之錚錚有名者也大有人在。而翰林之得人亦甚多,如大詩人李太白、白居易、元征之、大書法家柳公權、大政治家陸贄、李德裕等都曾任過翰林學士。這種網羅年輕人參政議政的翰林學士制度,似乎仍有借鑑之處,但是不能硬套,只能本其精神,結合現實,為之方可。另據<舊唐書·杜驚傳>及<新唐書·獨孤郁傳>,獨孤為翰林學士,會其岳父權德輿拜相,郁遂以避嫌請去,帝不得已,許之。及德輿罷相,郁又恢復原職,人為學士。又<舊唐書·哀帝紀>天萜元年載哀帝敕說,翰林學士楊注,乃宰相楊涉親弟,兄既為相,弟即不可復為學士。這表明近親不得並為宰相、學士,此種為了防止內外勾結圖謀不軌的迴避制度,又是中國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顆明珠,迄今亦仍有借鑑價值。

魏晉宮官

宮官西漢舊制,皇太后有三卿,即九卿中之衛尉,太僕,少府。魏時太后卿在九卿之下。晉沿漢制,大長秋為皇后卿。

晉武帝時始建太子宮,置太子太傅、少傅各1人,宮中事務皆由二傅領之。並有功曹、主簿、五官。太傅秩中二千石,少傅二千石。鹹寧元年 (公元275年),置詹事,掌宮事,二傅不再領官屬。不久省詹事,置太保 (即太師、避司馬師諱,改名),太傅,惠帝時再置詹事。愍帝、懷帝之世,置三太三少。至東晉,只置太傅、少傅,不立師保,官屬有中庶子4人,職如侍中;中舍人4人,職如黃門侍郎;食官令1人,職如太官。庶子4人,職比散騎常侍;舍人16人,職比中書侍郎;洗馬8人,職如謁者、秘書,掌圖籍,出則前導;家令,主刑獄、谷貨、飲食;仆如太僕、宗正;左右衛率,初名中衛率,泰始五年 (公元269年)分置左右,各領一軍;惠帝又加前後二率,東晉初省二率,孝武帝再設定。

西漢宮官

古代宮官古代宮官

皇后之官有中長秋、私府(主財物)、永巷、倉、廄、祠祀、食官令長丞及諸宦官。成帝鴻嘉三年(前18年),除皇后詹事,並屬大長秋。長信詹事,秩中二千石,掌皇太后宮。景帝中六年(前144年)更名長信少府,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更名長樂少府。此後凡有太后,均置少府。諸公主家令隸屬宗正。

大長秋,<漢書·百官公卿表>云:“將行,秦官,景帝中六年更名大長秋,或用中人,或用士人。”是皇后宮官,秩二千石。中人,即閹人,就是宦官。因是後宮官員故用閹人,偶用士人。

太子太傅、少傅,<漢書·百官公卿表>云:“太子太傅、少傅,古官”,秩二千石。屬官有太子門大夫5人,秩六百石;庶子5人,秩六百石;洗馬16人,秩比六百石;舍人、太子中庶子、太子御驂乘、護太子家等。

黃門侍郎,秦官,漢代沿襲,無常員。<初學記>引董巴<漢書>曰:“禁門曰黃闥,中人主之,故號黃門令矣。然則黃門郎給事於黃闥之內,入侍禁中,故號曰黃門侍郎。”劉向<戒子歆書>云:“今若年少得黃門侍郎,要處也。”可見黃門侍郎地位之顯要。李尋、董賢並為黃門侍郎。應劭說:“黃門郎每日暮向青瑣門拜,謂之夕郎。”又有給事黃門,揚雄、劉向均任過給事黃門。成帝以孔光子男放為侍郎,給事黃門。

領尚書事,中朝官自大將軍以下,至於侍中,常侍,散騎以及光祿勛所屬,都是侍衛之臣,當時謂之宿衛。高帝死,陳平畏呂須讒言,固請宿衛。宿衛近在君主左右,故可以免受讒言。因丞相權勢發展,皇帝收其權於近臣,於是尚書權勢日增。但尚書權重而位卑,不能與外朝官抗衡,故常以大將軍以下諸將領尚書事,以參決政事。例如張安世以車騎將軍領尚書事,掌管機要。他以善於保密著稱,每參決大政,作出決定後,就稱病移居省外,聽說有詔令,佯作不知,派吏人去丞相府問明。所以大臣都不知道他參加議政。

古代女官陶俑古代女官陶俑

“加官”是武帝時期官制改革的要點之一,《漢書·百官公卿表》說:“侍中,左右曹諸吏,散騎中常侍,皆加官。所加或列侯、將軍、卿大夫、將、都尉、尚書,大臣、太官令至郎中。亡員,多至數十人。”侍中,《初學記》云:“古官也,黃帝時風后為侍中,周時號常伯。”秦取古官置侍中之職,為丞相史。丞相史五人來住殿內奏事,故謂之侍中,漢沿秦制,作為加官。得出入禁中。《續漢志》引蔡質<漢儀>說:“侍中舊與中官俱止禁中,武帝時侍中莽何羅挾刃謀逆,由是侍中出禁外,有事乃入,畢即出。”其職掌據<初學記>引<齊職儀>云:“漢侍中掌乘輿服物,下至褻器虎子之屬。”當時侍中品類職守不一,大約有三種不同情況:(一)漢初用舊儒德高者任其職,以備切問近對。武帝時以孔安國為侍中,兼掌皇帝唾壺,朝廷以之為榮。因為侍中兼侍候皇帝起居,是皇帝最為親近的官員,所以時俗稱之為“執虎子”。“虎子”就是褻器;(二)當時權貴子弟及幸臣以侍中為榮,紛紛爭任其職。有的還在父母懷抱就授受這種寵位。如貴戚子弟有張辟強年十五,霍光年十八,金日之子金賞、金建年八、九均受其職,與昭帝略同年,共臥起。洛陽賈人子桑弘羊年十三為侍中,日夕與皇帝嬉戲。高帝時的籍孺、惠帝時的閎孺,文帝時的鄧通、哀帝時的董賢都任過侍中,西漢無常員,有多至10人的。

左右曹,《漢官儀》云:“左右曹受尚書事。”沈約<宋書>云:“漢使左右曹諸吏分堂,尚書奏事。”因為尚書是在皇帝左右處理文書的官員,左右曹實際上就是分科辦事的尚書。諸吏則是受特別委任察舉不法的官吏,職如御史中丞,武帝初置。孔光為尚書令,周密謹慎,未嘗有過,故特加諸吏官。元帝時,太子少傅周堪為諸吏、光祿大夫。散騎常侍,本二官,皆秦置。<漢官儀>云:“秦置散騎,又置中常侍。”散騎,騎從乘輿車後,獻可替否。中常侍得出入禁中,常侍左右。漢因秦制,兼用士人,無常員。元帝時,劉向累遷散騎常侍,與蕭固大儒同侍左右。

給事中,《漢官儀》云:“給事中,秦官也,漢代沿襲,無常員,皆為加官。”給事中就是在內廷行走的意思。《初學記》引《漢儀注》云:“上朝謁,平尚書奏事,以有事殿內,故曰給事中。”大夫、博士、議郎兼加之。掌顧問應對,位次中常侍。如孔光遷諸吏、光祿大夫、給事中領尚書事。大臣若加有這些名號,就以一身兼中朝外朝兩重身分。

唐代宮官

古代女宮官髮式古代女宮官髮式

唐代殿中省有尚食局,但是宮官里又設尚食局。稍有重疊,但職責不同,殿中省尚食局屬於醫官,注重飲食保健。宮官尚食局近於廚房,負責製備食物。

殿中省尚食局:

殿中省所轄尚食、尚藥兩局專司宮廷內的醫療保健事宜;尚食局置奉御(正五品下)二人,“掌謹其儲供,辨名數”,直長(正七品上)五人,“若進御,必辨其時禁”,“當進,必先嘗”,食醫(正九品下)八人,“掌率主食王膳,以供其職”。

宮官尚食局:

尚食二人,掌供膳羞品齊。總司膳、司醞、司藥、司饎。凡進食,先嘗。

司膳二人,掌烹煎及膳羞、米麵、薪炭。凡供奉口味,皆種別封印。典膳、掌膳各四人,掌調和御食,溫、涼、寒、熱,以時供進則嘗之。有女史四人。

司醞、典醞、掌醞各二人,掌酒醴酏飲,以時進御。有女史二人。

司藥、典藥、掌藥各二人,掌醫方。凡藥外進者,簿案種別。有女史四人。

司饎、典饎、掌饎各二人,掌給宮人餼食、薪炭,皆有等級,受付則旬別案記。有女史四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