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分析法

定量分析法

定量分析法(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是對社會現象的數量特徵、數量關係與數量變化進行分析的方法。在企業管理上,定量分析法是以企業財務報表為主要數據來源,按照某種數理方式進行加工整理,得出企業信用結果。定量分析是投資分析師使用數學模組對公司可量化數據進行的分析,通過分析對公司經營給予評價並做出投資判斷。定量分析的對象主要為財務報表,如資金平衡表、損益表、留存收益表等。其功能在於揭示和描述社會現象的相互作用和發展趨勢。

基本信息

理論基礎

在對結構與光譜的關係以及光譜的理論有所了解之前,已將紫外光譜套用於定量分析中。定量分析法的基礎理論是物質吸收光波的性質,符合於Beer定律,即與吸光度溶液的濃度和光透過的溶液厚度成正比。當溶液的濃度較大或溶劑和溶質發生反應時,即不再遵循此定律。一般只在濃度很高時,吸光度和濃度才不成比例,而紫外或可見光譜所用濃度往往很低,所以不影響Beer定律的套用。

標準曲線

為避免其他因素的影響,常測量該物質一系列不同濃度的標準溶液在一定波長的吸光度。以縱軸為吸光度或透射比,橫軸為濃度作出一標準曲線,以供常規定量測定。在定量測定中,選擇適合的波長對定量測定橫重要,一般常用吸收帶最高峰的吸光度。吸收帶的高峰較平,在一定波長範圍中,吸收強度變化較小,受其它因素如狹縫等干擾小,故誤差亦小。

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應該是統一的,相互補充的;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本前提,沒有定性的定量是一種盲目的、毫無價值的定量;定量分析使之定性更加科學、準確,它可以促使定性分析得出廣泛而深入的結論。

定量分析是依據統計數據,建立數學模型,並用數學模型計算出分析對象的各項指標及其數值的一種方法。定性分析則是主要憑分析者的直覺、經驗,憑分析對象過去和現在的延續狀況及最新的信息資料,對分析對象的性質、特點、發展變化規律作出判斷的一種方法。相比而言,前一種方法更加科學,但需要較高深的數學知識,而後一種方法雖然較為粗糙,但在數據資料不夠充分或分析者數學基礎較為薄弱時比較適用,更適合於一般的投資者與經濟工作者。但是必須指出,兩種分析方法對數學知識的要求雖然有高有低,但並不能就此把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截然劃分開來。事實上,現代定性分析方法同樣要採用數學工具進行計算,而定量分析則必須建立在定性預測基礎上,二者相輔相成,定性是定量的依據,定量是定性的具體化,二者結合起來靈活運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不同的分析方法各有其不同的特點與性能,但是都具有一個共同之處,即它們一般都是通過比較對照來分析問題和說明問題的。正是通過對各種指標的比較或不同時期同一指標的對照才反映出數量的多少、質量的優劣、效率的高低、消耗的大小、發展速度的快慢等等,才能為作鑑別、下判斷提供確鑿有據的信息。

相關實例

順序尺度所使用的數值的大小,是與研究對象的特定順序相對應的。例如,給社會階層中的上上層、中上層、中層、中下層、下下層等分別標為“5、4、3、2、1”或者“3、2.5、2、1.5、1”就屬於這一類。只是其中表示上上層的5與表示中上層的 4的差距,和表示中上層的4與表示中層的3的差距, 並不一定是相等的。5、4、3 等是任意加上去的符號,如果記為 100、50、10 也無妨。

間距尺度所使用的數值,不僅表示測定對象所具有的量的多少,還表示它們大小的程度即間隔的大小。不過,這種尺度中的原點可以是任意設定的,但並不意味著該事物的量為“無”。例如,O°C 為絕對溫度 273°K,華氏32°F。

名義尺度和順序尺度的數值不能進行加減乘除,但間距尺度的數值是可以進行加減運算的。然而,由於原點是任意設定的,所以不能進行乘除運算。例如,5℃和 10℃之間的差,可以說與15℃和20℃之間的差是相同的, 都是5°C。但不能說 20℃就是比5℃高4倍的溫度。

比例尺度的意義是絕對的,即它有著含義為“無”量的原點0。長度、重量、時間等都是比例尺度測定的範圍。比例尺度測定值的差和比都是可以比較的。例如:5分鐘與10 分鐘之間的差和10分鐘與15分鐘之間的差都是5 分鐘,10 分鐘是2分鐘的5倍。比例尺度可以進行加減乘除運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