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全球化:信用科學對自己和全球化的精算

定價全球化:信用科學對自己和全球化的精算

信用科學的提法是完全區別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的提法。不但因為這樣的說法目前還是一家之言,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更是聞所未聞,而且還因為我們如何構建與這個提法相匹配的科學研究方法與體系,尚不能說完全成熟與完備。 本書演繹了一套完整的數學模型以及建立一套不顯複雜的邏輯體系,該體系要求具有客觀描述性、實驗檢驗性以及可重複性的。同時,嘗試利用這個體系來定價和精算全球化這一不可阻擋的趨勢。這些不無武斷的結論時時處處在暗示我們信用科學的提法也許不無新鮮,但卻是真實的、科學的。

基本信息

作者概述

簡介

郭生祥,自稱“祥子”,澳大利亞籍華人金融博士。1968年8月生於湖北省洪湖市,現定居澳大利亞悉尼,在澳大利亞IPIEBANK研究所從事金融產品規劃與設計的精算工作,1997~2003年任主任,現任名譽主任、研究員。多年來專心於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精心設計金融產品,除廣泛運用於本職工作之中外,還針對當前中外市場價位差為特殊研究對象建立了著名的3C精算模型
1988年至今,用數學手段研究信用精算模型,建立了微觀信用和巨觀信用研究系統,形成了整套信用科學研究體系。著有《信用精算學》、《信用會計學》、《信用槓桿原理》、《美國法律中的信用制度》(英文)等近40部專業、準專業書籍。其中,著約400萬字,編著600萬字,共1000萬字,因而成為信用科學、信用經濟學的創始人。

主要研究方向和貢獻

把精算學擴張成行為精算學和數理精算學,然後統一為信用科學,把信用會計和信用信息對稱結合起來形成信用經濟學,因而成為這兩門學科的創始人。多年來專心於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精心設計金融產品,除廣泛運用於本職工作之中外,還針對當前中外市場價位差為特殊研究對象建立了著名的3c精算模型。從2004年起逐步市場化,結合實際系統創建了信用科學顧問諮詢服務系統,大量企業管理、金融產品精算模型軟體化系統,從2005年正式開始籌辦世界信用科技學院和世界信用科技學會,並任創辦人。

作品榮譽

2000年其《信用會計學》一書獲全美會計師學會年會論文三等獎。
2003年其《信用槓桿原理》一書獲澳大利亞金融學會年會二等獎。
從2004年起,結合客觀實際,系統創建了信用科學顧問諮詢服務系統,大量企業管理、金融產品精算模型軟體化系統,以達到籌辦華中信用科學為“一校兩園”的教育系統目標。

內容簡介

目前我們還只能借用數學和邏輯來演繹這樣一個科學體系,但是如何建立這樣一個數學框架與邏輯體系呢? 我們可以從分散風險、組合利潤的互逆運動出發來定義這個體系,也可以從精神-物質—信義三者中的兩個層面以及兩個層面內部之間的互動、博弈來定義廣義的財富,還可以從廣義信用度下的信息對稱度、狹義信用度、和諧度、信譽度來定義這個具體的變化規律。

編輯推薦

在信用的函數裡,每一個變數都在博弈,既在保護自己,又在改造別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尋找自己的軸線位置,以及以信仰的力量尋找自己的速度,同時更大的聚焦位置、方式、速度也在定義我們。我們如何找到這個平衡,這個自己對自己的定價,一個更為公平、正義的定價,使我們自己不辜負時代,時代也不辜負我們,最終求得這個信用函式完美的解答。

圖書目錄

序言

第一部分 信用科學對自己的精算

第一章 一個古老而嶄新的科學
第一節 一個數碼信息的時代
第二節 一個數學程式的時代
第二章 一個信用(模式)的時代
第一節 信用關係的基本等式
第二節 信用區間滾動循環運動
第三節 信譽的基本特徵
第四節 信用意識從關係到契約,再從制度化到自在化
第五節 一個信用三個基本關係
第三章 信用“—體化”的內在與外在聯繫
第一節 信用的內在平衡
第二節 信用的外在和諧
第三節 信用概念與矛盾概念的比較
第四章 信息、數學、信用的市場演化
第一節 趨利避害是信息、信用、數學產生的基礎
第二節 信息與信用是如何登上歷史舞台的
第三節 初期的信息與信用文明與初期的市場形態
第四節 信息與信用演化的歷史
第五節 信息自由與信用自由
第五章 信息、數學、信用構成的三維市場
第一節 信息的產生與市場的產生
第二節 信息的工業化與信用的工業化
第三節 現代信息的商業化信用模式
第四節 信息的市場作用與信用的市場作用
第六章 誠信資源
第一節 以誠為本,厚德載物;以信為先,自強不息
第二節 信用的識別與信息的識別
第七章 信用方法
第一節 現象與聯繫
第二節 信息與信用的關係
第三節 站在歷史與未來之間的信譽
第四節 信用關係和信用力與生產關係和生產力
第五節 信用如何實現利潤
第六節 信用的擴張與變遷
第七節 假設與分類
第八節 信用科技推動資本技術擴張
第八章 信用運動
第一節 信用的普適性
第二節 信用運動的分散與壟斷
第三節 消費儲值及信譽會計
第四節 信用工具及信用設計
第五節 信用的四個形態
第六節 信譽指數和及其上市
第七節 信用社區與信用社會

第二部 分全球化定價

第一章 定價全球化
第一節 全球化定義中的矛盾現象
第二節 速度擴張的螺線現象
第三節 信譽所體現的作用
第四節 經濟路徑的環節或市場經濟的層面
第五節 秦始皇與基督不同的“統一”模式
第六節 以人民幣為例的全球化定價
第七節 從中國勞動力的相對定價到絕對定價的全球化過程
第八節 怎樣鼓勵資本組織、組合技術的發展,充分實現生產關係的進一步改善
第二章 國家球籍
第一節 引言與定義
第二節 如何定義資源
第三節 如何定價全球化
第四節 定價全球化的誤區
第五節 全球化的路徑
第六節 全球化如何定義中國,中國又如何定義全球化
後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