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鵝溝國家AAAA級森林公園

官鵝溝國家AAAA級森林公園

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位於甘肅省宕昌縣城郊,距甘肅省省會蘭州市340公里。2003年10月,晉升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基本信息

地形簡介

官鵝溝國家AAAA級森林公園位於甘肅省南部的隴南宕昌縣境內,隸屬隴南市岷江林業總場,距省城蘭州290公里,國道212線從溝口經過,交通十分便利,公園分為官鵝溝、大河壩溝、馬圈溝、缸溝、八峽溝、大廟灘等六大景區,總面積4.2萬公頃。屬溫帶大陸性氣候,最低海拔1780米,最高海拔4153米。年平均降水量638.8毫米,年平均日照2095小時,年平均風速3米/每秒。2003年12月經國家林業局批准升格為國家森林公園。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範圍包括大河壩溝、馬圈溝、官鵝溝、缸溝、八峽溝、大廟灘六大景區,東西長39公里,南北寬41公里,總面積500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75.1%。公園集森林景觀、草原景觀、地貌景觀、水體景觀、天象景觀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於一體,景觀資源整體品位高,空間布局特點突出,動植物分布多樣,生態環境優美,自然景觀奇特。依據《中國森林公園風景資源質量等級評定》有關指標,經專家評定,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風景資源質量等級為一級。

美麗的官鵝溝美麗的官鵝溝

特點

官鵝溝,在甘肅省宕昌縣境內官鵝溝緊靠縣城,全長32公里,總面積約17637公頃,森林覆蓋率為75.1%,溝內前14公里為13個色彩斑斕的湖泊,後18公里為松柏茂密的原始森林,有9道高聳入雲的險峻峽谷,有11處從山頂或半山懸崖上直瀉而小的大小瀑布,有60餘處令人讚嘆的景點,最深處為高山草甸和終年不化的雪山。

園內集原始森林景觀、草原景觀、地貌景觀、水體景觀、天象景觀、人文景觀於一體,景觀資源整體品位高,空間布局特點突出,動植物分布多樣,生態環境優美,自然景觀奇特,奇松遍布,怪石瞬陶,山勢陡峭,溝谷峽長,瀑布常年不斷,白浪奔騰不息,四季皆勝,處處為景。

特別是官鵝溝景區,景點分布憂為突出,官鵝溝景區前14公里為15個色彩斑斕的湖泊,後18公里為松柏茂密的原始森林,最深處為高山草甸和終年不化的雪山。溝內山嶺重疊,幽谷縱橫,青山碧水,奇峰怪石,瀑布飛濺,草甸雪山,湖泊激流,古木參天,溝兩邊的懸崖峭壁上有許多形態各異,妙趣橫生的岩石構造,被專家譽為最有觀賞價值的"地質公園"。主要景點有:通天門、問天石、獨秀峰、幽谷洞天、山盤水柱、虎口瀑、珍珠瀑、雲煙瀑、官鵝飛瀑等景觀。

官鵝溝水美。13個大小不等、形態各異的湖泊,尤如一串綠色的珍珠鑲嵌在溝內,湖水清澈透底,隨湖底地貌高低呈不同顏色,那些倒映在湖中的古樹象一條條巨龍臥在湖底。藍天白雲和青山古樹,映入湖中,使天地渾然一體,沒有界限。

官鵝溝雄偉,在海拔1760米――4150米之間,群山錯落,綠水環繞,古樹差天,氣象萬千,秀麗處山體你拉我牽,婀娜多姿;雄偉處絕壁懸崖直插雲霄,氣勢恢宏,蔚為壯觀,處處都是山水畫。官鵝溝奇險。在湖泊和雪山之間,9道險峻深幽的峽谷讓人驚嘆不已。在長數百米、高數百米、寬僅十米的各種形態峽谷中,河水震耳欲聾,涼風撲面而來,懸崖古松掩日,瀑布飛瀉直下,遊人至此,膽小者害怕至極,有身處絕境之感,如此鬼斧神工的自然奇觀,實屬國內之罕見。一詩人欣然賦詩:攬勝偏憐日月長,鵝溝炎夏水風涼。奇峰疊翠通幽谷,雪浪噴珠瀉石樑。 萬木欣榮青帶玉,重崖森迥瀑飛先,綠蔭滿抱姿遊興,珠粉岩邊野卉香。

官鵝溝的瀑布官鵝溝的瀑布

大河壩景區則是一副畫卷,山青水秀,鳥語花香,峰迴路轉,曲經通幽,大面積的原始森林是一個天然氧吧,海拔4153米的雷古山,是隴南最高峰,山頂是終年不化的積雪,雪線以下是雲霧繚繞的茫茫林海,既有黃山之雄偉,又有華山之奇險。置身期間,野趣橫生,心曠神怡,有柳林臥龜,石門天塹,補天石,神龜戲水,金樽瀑,回音壁,賽馬灘,雷古雄峰等主要景點供遊客觀賞。

一、羊馬古城、官鵝睡佛、此兩處景觀站在官鵝溝入口處的觀景台上均可清晰的看到,羊馬古城為古代城堡遺址,至今可看到古城的前城,中城,後城三處遺址,是宕昌古色旅遊的代表性景點之一。官鵝睡佛為一處山體景觀,站在觀景台上,向東南方舉目望去,即可清楚的看到。傳說,他是為了保護藏於官鵝溝內的經書,保護官鵝一方百姓而化身於此的佛,因而,在當地極受尊崇。

二、明湖、公主湖、官鵝湖,這三處景點是官鵝溝湖泊水域區的代表性景觀,明湖是官鵝溝中最大的湖泊,由一長一圓兩個湖泊組成,因兩個湖泊形如“日”“月”,故名“明”湖,這裡現已被建成官鵝溝水上樂園,為休閒度假的勝地。公主湖是官鵝溝內最為秀麗的一處湖泊,為什麼叫公主湖呢,原因之一是因為該湖秀麗無比,將女勝陰柔之美展現的淋漓盡致,原因二是因為該湖流傳著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上古時,天王的女兒喜愛官鵝的美麗景色,經常來此地遊玩,後來與當地一名勤勞、勇敢的羌族少年相愛,被天王得知後,派人抓公主回天上,但公主與少年相愛極深,不願離開,於是化身為一潭碧水,永留官鵝,而少年也縱身躍入水中,以身恂情。後人為了紀念追求真愛的公主與少年,將這裡命名為公主湖。官鵝湖是官鵝溝湖泊水域區的集大成者,代表了官鵝溝水的特點,靜幽中不失奔放,活潑中不失沉穩,該湖名叫官鵝,可見他在官鵝景區的地位了。

三、通天門,盤龍峽,五瀑峽。這三處景點是官鵝溝峽谷中的精華,通天門地勢絕險,形如凌空飛燕,傳說明代時官鵝羌民首領木龍大王經常在此拜天,因而得名通天門。盤龍峽,顧名思義,峽如盤龍,傳說,官鵝溝曾有一條惡龍做怪,當地法師聯同天上諸神最終將惡龍降服,而盤龍峽就是惡龍藏身的地方。五瀑峽是官鵝溝內最精華的一處景點,幽長的峽谷內,密布著五條形態各異的瀑布,峽因瀑得名,瀑因峽而增色。進入這裡,宛如進入傳說中的洞天福地。四、龍鬚瀑,素練瀑,官鵝天瀑。這三條瀑布是官鵝溝中瀑布景觀的代表。龍鬚瀑位於盤龍峽入口處,瀑布從半山壁的一個洞口中瀉出,盤龍峽如同龍身,而龍鬚瀑則如同龍口中垂下的龍鬚,構造極其奇特。素練瀑則位於對瀑峽中,幾十米高的水簾從山壁上直衝而下,潔白的水花如同一條極長極寬的哈達,素練瀑名如其形。官鵝天瀑是官鵝溝的靈氣所在,不到官鵝天瀑便如同未到官鵝溝一樣,它的壯麗與給人的震憾感覺不是用筆就可以寫出來的,只有親身看過,才可以理解。

山清水秀,鳥語花香

在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的茫茫林海中,棲息著白唇鹿、金錢豹、雲豹、斑尾榛雞等4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毛冠鹿、蘇門羚、黑熊、藍馬雞、褐馬雞、林麝、紅腹角雉等23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豹貓、北方山溪鯢、黃麂子、石貂等7種省重點保護動物。置身其間,常聞百鳥歡歌,偶見山雞、野兔、松鼠出沒。這裡,漫山遍野生長著雲杉、紫果雲杉、秦嶺冷杉、油松、波氏落葉松、華山松、檜柏、櫟類、樺木、白楊等喬木和牡丹、五角楓、芍藥、野丁香,黃楊、虞美人、馬蘭花、杜鵑等灌木50餘科700多種,分布著刺五加、冬蟲夏草、黃連、半夏、貝母、細辛、大黃等100多種藥用植物,鬆軟的林地上鑲嵌著羊肚菌、野蘑菇等食用菌。走進公園,你就走進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天然動植物園。

園內集原始森林景觀、草原景觀、地貌景觀、水體景觀、天象景觀、人文景觀於一體,景觀資源整體品位高,空間布局特點突出,動植物分布多樣,生態環境優美,自然景觀奇特,奇松遍布,怪石瞬陶,山勢陡峭,溝谷峽長,瀑布常年不斷,白浪奔騰不息,四季皆勝,處處為景。特別是官鵝溝景區,景點分布憂為突出,官鵝溝景區前14公里為15個色彩斑斕的湖泊,後18公里為松柏茂密的原始森林,最深處為高山草甸和終年不化的雪山。溝內山嶺重疊,幽谷縱橫,青山碧水,奇峰怪石,瀑布飛濺,草甸雪山,湖泊激流,古木參天,溝兩邊的懸崖峭壁上有許多形態各異,妙趣橫生的岩石構造,被專家譽為最有觀賞價值的“地質公園”。

宕昌國

西羌在秦時南遷到武都地區,稱之為“參狼羌”,其中的一支,因聚居於宕昌城(故城在今宕昌縣東南)而稱宕昌羌。西晉末年,宕昌羌已形成一個大的部落集團。當時,“有梁勒者,世為酋帥,得羌豪心,乃自稱王焉”。至梁勒之孫梁彌忽時,通使北魏,正式建立宕昌國政權。其界自“仇池以西,東西千里,帶水以南,南北八百里,地多山阜”。宕昌國自彌忽至定,共9世。保定五年(公元565年),北周武帝派大將軍田弘率軍打敗宕昌國,改其地為宕州,兼置宕昌郡。

"月窪松間篝火明,笛弄山風聲聲情。褐衣裘裳背揉背,春情纏綿心印心"。這是宕昌詩人楊材美詠《西羌古風》的佳句,現今居住在大河壩的藏族同胞便是魏晉南北朝時建立宕昌國的古羌後裔,他們的語言、服飾、生活習俗還保留著古宕昌羌的原生態鮮明特徵。宕昌國、羊馬城等遺址至今保存完好。藏族婦女身著民族盛裝,彈起口弦,唱起藏歌,跳起富有民族特色的白馬藏族舞,牛頭馬面舞和鍋莊舞,如詩如畫的藏族風情,熱情奔放的篝火晚會為公園旅遊更添異彩,使遊客興高采烈,留戀忘返。

官鵝溝的山,靈秀中透著剛勁質樸,官鵝溝的水,清澈之中蘊涵著甜蜜,溪水邊,山丘上,大地中,蒼穹內處處可見的是大自然的熱情與活力,每一個地方都洋溢著喜悅的氣息,它無時無刻不在感染著你,讓你不知是自己置身於群山之中,還是群山融入了你的體內。在那一剎那,你會感悟到什麼是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永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