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興華[遼寧雙增集團董事長]

宋興華[遼寧雙增集團董事長]

宋興華,遼寧東港人,現任遼寧雙增集團董事長。1995、1999年被遼寧省人民政府授予省“勞動模範”稱號;2000年榮省“五·一勞動獎章”;2001年被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人物簡介

宋興華[遼寧雙增集團董事長] 宋興華[遼寧雙增集團董事長]

宋興華,遼寧東港人,現任遼寧雙增集團董事長。

獲獎記錄

1995、1999年被遼寧省人民政府授予省“勞動模範”稱號;

2000年榮省“五·一勞動獎章”;

2001年被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2012年7月17日,北京人民大會堂,在全國就業創業工作表彰大會上,遼寧雙增集團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創業先進企業”榮譽稱號。這是對雙增集團20年社會責任的最高褒揚,是對其在20年裡帶出幾百個“百萬富翁”、“千萬富翁”的充分肯定。這幾百個今天的成功人士,當初多是下崗職工和進城農民。

人物經歷

1992年,時任東港市房地產實業開發公司總經理的宋興華,一手創辦了黃海大市場和黃海水產品批發市場。兩個市場3000多個業戶中,三分之二是下崗職工、待業人員和進城農民。面對一張張窘迫的面孔,宋興華咬牙一諾千金:攤位費從250元直降到150元,這意味著每年減少300多萬元的租金收入,而建市場借下的幾千萬貸款已經壓得公司喘不過氣來。宋興華沒想到,當年的千金一諾,今天會成就幾百個“造富傳奇”:從1992年至今,兩大市場平均每年帶動社會新創辦企業30家,進場創業的經營戶已有10餘人成為千萬富翁,上百人成為百萬富翁。目前,兩大市場有固定業戶5000多戶,從業人員1萬多人,年商品交易額40多億元,年上繳稅金超過千萬。

“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幫後富,實現共同富裕。”宋興華認為,作為第一代民營企業家,自己是改革開放30年受益最多的人,下一步是繼續創造更多的財富、帶動更多人共富,這是第一代民營企業家二次創業的精神動力。

2009年至2012年,雙增集團投資7億元,對黃海大市場和水產品批發市場進行全面改造。宋興華提出兩個目標:一是建成東北縣級市第一流的大市場,20年不落後,讓東港人在家門口享受“歐美的購物環境”;二是拉動就業促進就業,把20年“造富傳奇”延續下去。異地重建的黃海水產品批發市場2010年投入運營,新增攤位400個,當年新增就業1500人。改造後的黃海大市場2012年12月投入運營,當年新增就業崗位2500個。

有人說宋興華:60多歲的人了,不缺吃不缺花,一年到頭東奔西跑,學習考察上項目,拼死拼活地乾,圖啥?宋興華在職工代表大會上作了回答:“雙增事業越做越大,城裡農村好幾萬人圍著我們轉,不拼,能心安嗎!”從2008年起,全球金融危機給中國經濟帶來了巨大衝擊和影響,企業轉型、產業升級和創新發展迫在眉睫。資產已達10個億的雙增商業帝國也走到了“十字路口”。

和宋興華一起出國考察,是件痛苦的事。去趟法國,他不購物不遊玩,一下飛機直奔農場,隨行人員抱怨:“萬里迢迢,巴黎風光沒看幾眼,光看豬圈了。”宋興華卻興奮不已:“農場跟公園一樣漂亮,豬舍乾淨得能住人”,他動了心思:把法國農場搬到丹東,引進已開發國家的食品生產和安全控制體系。

沒想到,此舉一虧三年。宋興華卻胸有成竹:“做企業,不能光盯經濟效益,還要關注社會效益;做產業,不能光盯眼前5年,要著眼10年、20年。”

力排眾議投資農業和食品工業,宋興華展示了從商20餘年一貫的長袖善舞和雷厲風行。

雙增集團是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中為數不多的市場驅動型企業,擁有近乎天生的全產業鏈和上下遊資源整合能力。2007年,開發建設占地521畝的雙增產業園。2008年8月,在東港市十字街鎮太安村投資1.7億元建設百萬頭生豬屠宰項目,投資8000萬元建設熟食加工生產線。2009年,重組天鋮製藥,新建科技企業雙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2011年,移地擴建大海牧業有限公司,投資5000萬元從美國引進高檔畜禽飼料生產線。2012年,組建雙增農業技術研究院,與中科院瀋陽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大連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遼東學院合作,開展新產品研發,提高產品科技含量。丹東市生豬行業協會、丹東生豬專業合作社、黃海水產品行業協會先後成立,雙增的全產業鏈有了雛形,帶動了農民致富。集團先後投入上百萬元添置檢測設備,建立從養殖、收購到屠宰、加工、運輸、零售的全程質量可追溯安全控制體系,確保丹東消費者吃上“放心肉”。2012年6月13日,雙增集團在丹東地區第一個設立工廠開放日,接待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普通消費者和媒體參觀生產線,親眼目睹嚴格的生豬屠宰檢測檢驗和生產加工流程。 “我是農民的兒子,一直有一個夢想--帶出100個農民百萬富翁。退休前花上幾年時間,把夢圓了!”

2012年夏天,他深入鄉鎮為雙增法系豬項目選址,十幾里山路,他和村幹部憑雙腳走,餓了渴了,就著礦泉水咽乾麵包。村幹部搖頭:“哪裡像個大老闆!”不像大老闆可出手闊綽:承包數千畝山地,計畫一年內建成千畝種豬繁育基地,從法國國家養豬院引進750頭法系種豬,周邊建設3000畝“七統一”模式,扶持500個年出欄商品豬千頭以上的豬場,拉動社會總產值250億至300億元。“雙增追趕的目標,是中國肉類第一品牌!”坐在田埂上,放鬆下來的宋興華向村幹部袒露心愿:“我是農民的兒子,投資農業一利國家、二利當地百姓、三利企業。我在城裡帶出了幾百個百萬富翁,退休前花上幾年時間,再帶出100個農民百萬富翁,算是圓了我人生的最大一個夢想。”

飲水當思源,作為先富起來的民營企業家,他致富思源、富而思進,承擔起更大的社會責任,在擁軍、扶貧、興邊富民等方面都做出重大的貢獻。幾年來為公益事業捐資助學、關心孤寡老人和兒童、慈善扶貧、擁軍擁屬無償投入500餘萬元。誠信經營,弘揚守法風氣,樹雙增品牌,依法納稅無欠稅,重契約守信用,履約率達100%;和諧勞資關係,職工享受福利,工資按時發放無拖欠。熱衷公益事業的他,從來都是慷慨解囊,帶動更多的人致富是他永久的希望。“畢竟,共同富裕是最根本的中國夢。”宋興華,這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如是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