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石男

宋石男

宋石男,筆名四一,70後,四川樂山人,前媒體從業人員,自由撰稿人。撰有部落格“創造社新任社長”。曾為牛博網專欄部落格,後在網易開有部落格,同時在各大微博平台開有微博 。撰文體裁主要為短篇小說、文史考據及時政評論。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四川樂山五通橋人,畢業於西南交通大學,現於四川西南民族大學校任教。系專欄作家、知名博主,體裁以時政評論和文史考據為主。歷年於平媒發表文章數百篇,出版三部著作,在媒體界、思想文化界口碑甚佳。

《南方都市報》開有個論專欄、歷史評論專欄,在《看天下》開有敘事專欄,在騰訊《大家》開有評論專欄。同時為《新京報》、《人物》、《部落格天下》等多家平媒撰稿。

部落格為“創造社新任社長宋石男”,點擊過2500萬。2012年獲網易十大影響力部落格,同年獲騰訊最有價值部落格(文筆類)。

詳細介紹

四川樂山五通橋人,現於四川西南民族大學校任教,是重量級自由撰稿人。特長為時政評論和文史考據。作品曾被收入年度雜文精選,年度時評精選,年度文史精選。但他本人對自己的短篇小說更有信心,堅持認為時評是脆弱的而敘事更加高貴,他願意燒掉所有的時評來換一篇第一流的短篇小說。所以他網易部落格的簽名檔是:左手寫小說,右手搞歷史,就是上帝要來跟我換個位子,我也要用筆打它的腦殼,說,老子不乾。

宋石男具備出色的邏輯思維能力,又有強大的想像力與創造力,這在當今專欄作家中相當罕見。他高中是理科生,據稱得過高中奧數二等獎,本科學經濟學,碩士學傳播學,博士學文化研究,但他表示自己所有的功夫都來自自學,來自家中6000冊藏書和平均每日超過2小時的深度閱讀。

宋石男天生具備反骨,2011年7月15日高調離開新浪微博,並寫出傳誦極廣的檄文《我為什麼離開新浪微博》,此貼在很多地方被“追殺”,以致無法打開。但網友已經廣為轉載並在微博製作長微博,讓此文被刪除的只是影子。有評論者認為,宋石男離開新浪並撰文,是新浪微博成立以來遭遇來自個人的最強大的一次“恐怖攻擊”。據宋石男微博,新浪一副總編在他發稿後一個多小時就去電解釋、道歉並請他回新浪,同時刪掉檄文。宋石男表示接受解釋,但不回去,也不刪帖。

《我為什麼離開新浪》不是泄私憤之作,實際上既是為個人爭自由,也是為眾人爭自由。文章結尾寫得很動人:

當新浪只是你微博的幾分之一而非全部時,它若再像今日一樣傲慢、專橫,無規則也無底線,你就可以像吐口口水一樣將它吐掉。

要知道,我們必須抗爭,“一個有序的社會,不能僅僅依靠人們對懲罰的恐懼和鴉雀無聲來維繫”,微博同樣如此。

要知道,我們必須選擇,“人的選擇只有兩種,要么承認存在高於自由,要么承認自由高於存在。”我的選擇是後者。

要知道,我們必須聯合,“每個人都不是一個孤島”。新浪禁言你,它就是禁言所有人,因為自由不可分割,只要一人受奴役,那就不存在全體的自由。

因上所述,我和我的朋友賈葭在今日離開新浪微博。新浪以為所有人都可以為了一點可憐的傳播力,而放棄尊嚴,為他們任意揉搓,但是對不起,我們不行。

走就走了,還在新浪微博的朋友,你們不必遺憾也不必感傷,相信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人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就像世界上沒有新浪那樣上網。

主要作品

2012年出版專著《偉大的旁觀者:李普曼傳》(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2013年出版隨筆選集《十三億種活法》(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3年出版文史自選集《人人都是自己的歷史學家》(中華書局)

相關評論:

宋石男貌似恣肆,筆尖卻細如銀針,有精微剛硬的準確。
——《看見》作者柴靜

宋石男的文字,涉獵甚廣,汪洋恣肆,”法老辣,妙趣橫生。
——《鄉關何處》作者野夫

宋石男的文字風格中有股邪氣,但邪氣的底下卻往往是中正溫婉的道理和態度。
——《民主的細節》作者劉瑜

歷史學是對人類智慧的終極挑戰,歷史學家除了刻苦爬梳史料,還必須具有超強的想像力。這本書或許說的也是這個道理,值得期待,值得深化。
——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員馬勇

小說

《言辭收藏者》、《熱愛歷史的幻術師》、《兩河口》、《救命》、《打賭》、《犍為岷江大橋》、《綠毛鸚鵡》、《情感教育》、《孤獨的長跑手》、《樂山風物誌》系列,以及《救贖系列》等。

文史

宋石男 宋石男

清代學人系列(《晶報》專欄)、清代政治經濟社會專題專欄(南都)、巴蜀史記系列《成都客》專欄、《明末清初四川大屠殺考》、《民國四川的三次大地震》《張獻翼:狂頹於萬曆年間》《陳慶之:蕭梁時代未完成的戰神》、《蘇州織造小報告》、《中國歷代學生運動述略》等。

時評

《死刑覆核是夏俊峰獲得程式正義的最後機會》、《不肯聰明的李敖》、《如果周立波是上帝的菊花》、《如果國學天才是一個神話》、《為何不能公布王家嶺礦難死亡名單》、《城管執法局長的冷血與愚頑》、《汶川大地震祭》、《破除等級制,哪怕從死後開始》、《人性光亮在民間》、《保全吳保全就是保全言論底線》、《晉官難當只因權力高於法律》、《統計之殤:官出數字,數字出官》、《中國不高興“左棍商業大雜燴》、《吳佳芳才放下亡妻,卻背上狗仔隊》《沉默即野蠻》、《屌人打衰人》、《黨爸和諧黨孫子》等。

散文

《張連康:他來自地獄》、《我的七次搭訕未遂》等。

社會活動

快樂女聲2011總決賽現場微博評審

曾在2011年快樂女聲7進6、5進4、三強冠軍戰的3場比賽中擔任現場微博評審,引發爭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