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恩榮

宋恩榮

男,1937年7月出生於山西太原,祖籍山西平遙。1961年畢業於河北大學。1980年調入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從事中國近代教育史研究。先後任: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史研究室主任,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常務委員,全國教育科學第一、二、三屆規劃領導小組教育史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第六屆“國家圖書獎”和第二、三屆“全國教育圖書獎”評選委員會委員,全國地方教育史志研究會副會長暨學術交流委員會理事長,中國教育學會理事暨楊賢江教育思想研究會理事長,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台灣文化研究分會副會長,香港國際教育交流中心《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雜誌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日本廣島大學教育學部客座研究員,海南省儋州農村社區大學顧問。

主要成果

楊賢江(中國現代教育家傳,第二卷,湖南教育出版社,65-87,1986.7)

“不惟知之,且須能之”(A4-1,光明日報,1983,3,11-3版)

楊賢江與國故派的鬥爭(山西師範學院學報,1983,4)

關於楊賢江(浙江畫報,14-15,1984,9)

楊賢江評傳(潘懋元宋恩榮,中國教育家評傳,413-482,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2)

楊賢江的教學論思想(中國教育學會學刊,1985,4)

試論楊賢江的教師觀(教育理論與實踐,31-35,1985,5)

楊賢江的教育思想(北京教育,1985,12)

繼承和發揚這份珍貴的教育遺產(喻立森宋恩榮,教工,1984,12)

楊賢江教育思想研究會舉行第一次理事擴大會議(待查刊期)

試論楊賢江對我國教育理論的傑出貢獻(宋恩榮喻立森,湖北師範學院學報,1986,3)

楊賢江的“全人生指導”(中國教育學刊,1989,4)

楊賢江---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家(師範群英光耀中華,第1卷,129-142,陝西人民出版社,1992,6)

楊賢江與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的傳播與實踐(楊賢江與中國教育現代化,612-622,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9)

楊賢江――我國素質教育的先驅(教育家,2003,1)

“全人生指導”---中國特色的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科版2004,1)

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家楊賢江(潘懋元宋恩榮羅杞秀,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9)

楊賢江教育文集(潘懋元 宋恩榮羅杞秀,教育科學出版社,1982,6)

楊賢江全集(任鍾印主編, 宋恩榮 喻本伐副主編,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3)

紀念楊賢江誕辰110周年叢書(潘懋元、華長慧、宋恩榮主編,喻立森執行主編,光明日報出版社,2005,4)

追蹤楊賢江生命的足跡(楊賢江紀念集,光明日報出版社,2005,4)

永恆的生命光輝的榜樣-——紀念楊賢江誕辰110周年

晏陽初研究

晏陽初傳(國內未刊)

“定縣實驗”中的生計教育(教育理論與實踐,第5期,1988,8)

晏陽初與鄉村教育運動(教育研究,1988,7)

開展平民教育,使農民從愚昧中走出來(宋恩榮楊春發,國際學術動態,1989,1)

晏陽初與國際鄉村改造學院(宋恩榮楊春發,教育論叢,1989,

1期)

晏陽初教育思想初探(晏陽初文集·附錄,1989,11)

序言(晏陽初全集,1989,8)

“除天下文盲,作世界新民”---悼念晏陽初先生(人民日報·海外版,1990,4,30)

悼念晏陽初先生(香港《新晚報》“人物誌”1990,3,21-22)

晏陽初---走向民間的學人(教育史研究,2000,6)

世界公民---晏陽初與賽珍珠(告語人民·序言,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1)

黑暗世界“點燈人”---紀念偉大的平民教育家晏陽初誕辰110周年(中國青年報,2000.3.22.第13版)

從定縣走向世界—晏陽初教育思想再探(教育與社會發展--晏陽初思想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34-43,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10)

最好的紀念(晏陽初紀念集,73-78,重慶出版社,1996,8)

晏陽初對中國教育現代化與本土化的思考(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科版,1998,8)

告語新時期的人民---訪著名學者宋恩榮(蕭玲玲等,中國教育,2003,2)

晏陽初的歷史貢獻(教育研究者的足跡-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研究論文集萃【一】,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昭示後人的智者---紀念晏陽初誕辰110年(未刊,待核)

晏陽初與梁漱溟的會見(宋恩榮夏輝映,光明日報,1988,

5,21—2版)

“甘博攝影展”在中國舉辦的前前後後(北京教育叢刊,2000,3)

李景漢與中國鄉村社會調查(《三人行》節錄刊用,全文未刊)

三人行:走向平民---我們該怎樣評說平教運動與鄉村建設運動(張海英、周逸先、宋恩榮,北京日報,2001,11,5·16版)

EducatorforCommonPeople(BeijingReview,1990,3,12-18;

byXiaHuiyingandSongEnrong)

AFurtherExplorationofYenYangchu’sPhilosophy(Y.C.JamesYan’sThoughtOnMassEducationAndRuralReconstruction/ChianAndBeyond/IIRR.NewYork,NewYork,1993)

Introduction:EromDingxianToTheWorld(出處同上)

晏陽初教育思想研究(宋恩榮熊賢君,遼寧教育出版社,1994,11)

晏陽初及其平民教育與鄉村建設[日文版](宋恩榮編著鐮田文彥譯,日本農山漁村文化協會出版發行,2000,3,東京)

教育與社會發展—晏陽初思想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10)

晏陽初紀念集(宋恩榮陳菊元主編,重慶出版社,1996,8)

晏陽初文集(教育科學出版社,1989,11)

晏陽初全集(1—3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5)

告語人民(晏陽初、賽珍珠著 宋恩榮編,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1)

梁漱溟研究

梁漱溟年譜(梁漱溟教育文集,359—412,江蘇教育出版社,1987,8)

梁漱溟的鄉村教育實驗(教育研究與實驗,1988,2)

梁漱溟(宋恩榮雷克嘯,中國現代教育家傳,168—207,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7)

梁漱溟---致力於弘揚民族文化的教育家(師範群英光耀中華,第三卷,陝西人民出版社,1992,6)

梁漱溟在中國教育現代化進程中的思考(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科版,1998,4)

從“梁漱溟”談史志中的人物評價問題(山西師範大學學報·教科版,1998,12)

文化的民族性與人的主體性重建---梁漱溟的鄉村教育理論(宋恩榮畢誠,鄉村:中國文化之本,5-29,山東大學出版社,1989,5)*

論梁漱溟的教育社會學思想(宋恩榮畢誠,湖北大學學報,1989,6)

梁漱溟教育文集(江蘇教育出版社,1987,8)

近代中國的鄉村建設的歷史啟示(周逸先、宋恩榮,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科版,2006,3)

梁漱溟先生逝世之後(本文以《梁漱溟生平中為何沒提1953年的事》為題,發表在《瞭望東方周刊》2007年1月25日號)

其他研究

四、陳獨秀、李大釗、陶行知、吳玉章、范壽康、經亨頤、雷沛鴻等研究

中國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的早期探索(中國跨世紀教育研究,602--611,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9)

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河南教育,1981,10)

吳玉章同志辦學指導思想述略(光明日報,1983,12,30)

“強項公”經亨頤(浙江畫報,1985,3)

敦煌守護神---常書鴻(浙江畫報)題目與卷期需核

春暉不老人---范壽康(浙江畫報,1985,11)

范壽康主要著作年表(范壽康教育文集,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11)

范壽康教育文集([編後記--憶范老],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11)

經亨頤---我國中等教育改革的先軀(宋恩榮段秀雲,師範群英光耀中華·第二卷,10—22,陝西人民出版社,1992,6)

民族主義教育家雷沛鴻(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1993,2)

五、日本侵華教育研究

偽滿洲國教育再考([日中共同研]:“滿洲國”教育史研究,11-23,日本東海教育研究所,1993)

偽滿教育與教會教育之比較(宋恩榮熊賢君,遼寧教育志,1993年第2輯,117-125)*原題:儒學、和學與西學的糅合--關於偽滿教育的連環比較

日本侵華教育與中國教會教育比較研究(宋恩榮熊賢君,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科版,2000,4;另見: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教育學,2001,第1期)

關於日本侵華殖民教育史研究的幾點建議(北京教育史志叢刊,1998,1-2期;《日報殖民地教育史研究》,日本國立教育研究所,1998,3)

抗日戰爭時期的教育西遷(赴日講學講義,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科版,1999,7;另見日本刊,待查補)

日本侵華教育全史(宋恩榮、餘子俠主編,專著4種,資料集4種,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

六、地方教育史研究

新時期,中國教育史研究的新動向(日本講學提綱,1-6,未刊)

中國地方教育史研究·總序(載各省教育史卷首)

地方特色是地方教育史的生命(山西教育史志研究,19988,1-2合刊)

中國地方教育史志中的殖民地教育研究(日本講學提綱,1-5;日本刊,待查補)

從“梁漱溟”談方誌中的人物評價問題(山西師範大學學報·教科版,1998,12)

中國地方教育史研究(全國哲學社會科學“九五”規劃國家級重點項目,周玉良主編,湯世雄宋恩榮副主編,已有20幾個省市完成,分別由各地出版社陸續出版,1999-2007)

七、序言及時論

新中國掃盲教育史綱·序(劉立德謝春分主編,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民國北京大中學校沿革·序言

中國地方教育史·總序

日本侵華教育史·總序

八十述懷·序

重提平民教育的現實意義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教育多予”

——從梁漱溟、晏陽初、黃炎培等人的“農民素質論”說起

當今社會需要“晏陽初”

鄉村建設運動的歷史啟示

中國教育發展與問題

我的文革記憶

和諧社會與鄉村建設

沉痛悼念正義戰士東史郎

八、其他

中國傳統教育哲學中和諧之美與和平之道價值取向的研究(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之約提供的專稿,國內未刊)

社會轉型時期的中國教育改革(赴日講學講義,山西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1999,10;日本北見大學論集,第22卷第1號,149-156頁,蘇林譯)

從學術、學理的視角評價當代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當代教育論壇,2003,1;社會教育研究年報,第17號,日本明古屋大學大學院,2003,3;另見《當代中國教育史論》“關於當代教育史研究的幾個問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0)

中國農村教育面臨的挑戰及其對策(為夏威夷國際會議提供的專稿,因故未能出席,後發表在《教育評論》1992,1期)

社會和諧與鄉村建設(日本《地域教育研究會通訊》267期,2006,1,15)

中西印文化的融合及發展前景(教育評論,1994,2)

民國教育史及其研究中的幾個問題—李華興主編《民國教育史》讀後(宋恩榮李劍萍,歷史研究,2000,3)

一部反省日本侵華教育的力作(宋恩榮、張海英,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科版,2001,7)

評《蔡元培年譜長編》(中國教育報,1999,7,6第6版)

《魯迅的教育思想和實踐》評介(人民教育出版社特約稿)

難忘的日本之行(教育史研究,1997,4)

在東史郎家包餃子(中華讀書報,1999,4,28)

沉痛悼念正義戰士東史郎(日本《地域教育研究會通訊》267期,2006,1,15)

中國百年教育的生動寫照(北京師大附中百年校慶座談會發言稿)

關於“千夫”的質疑(語文教學通訊,1980,3;1980,7)

談教師的修養(遼寧教育,1980,8)

教師的語言修養(河北教育,1980,12)

“文章合為時而著”(遼寧教育通訊,1981,2)

評“突擊催肥”(河南教育·中學版,1981,5)

從“五老”訪師談起(河南教育·中學版,1981,12)

教育史話(王廷泉宋恩榮,河南教育,1984-1986,連載)

中國近現代教育家系列研究—(全國教育科學‘八五’規劃重點課題,;張之洞、張謇、康有為、梁啓超、嚴復、蔡元培、胡適、陶行知、黃炎培、晏陽初、梁漱溟、陳鶴琴、俞慶棠、蔣夢齡、張伯苓、梅貽琦、傅斯年、俞子夷、雷沛鴻、陳獨秀、李大釗、惲代英、徐特立、舒新成等專題個案研究,;宋恩榮主持並主編,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1996年共出版23種專著)

近代中國教育改革(主編,教育科學出版社,1994,4)

中華民國教育法規選編(宋恩榮章鹹編,江蘇教育出版社,1990,7;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4修訂再版)

中國近現代藝術教育法規彙編(章鹹張援編,宋恩榮審訂,教育科學出版社,1997,7)

舊中國義務教育記事(楊瑛宋恩榮,教育史研究資料,1984,9)

當代中國教育史論(宋恩榮呂達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0)

附錄

戴逸:中國近現代教育家系列研究·總序(見各冊卷首)

雷潔瓊;晏陽初教育思想研究·序(晏陽初教育思想研究,遼寧教育出版社,1994,11)

楊東平:重現的教育星空(中華讀書報,1995,12,6·3·)

平野健一郎:晏陽初及其平民教育和鄉村建設的過去·現在與將來(於逢春譯,原文載日本《亞細亞研究》[日本亞細亞政經學會機關刊物]第27卷第2號,2001年4月。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科版,2003,6譯載)

江蘇出版《梁漱溟教育文集》(文匯讀書周刊,1987,4,4)

高志鴻:梁漱溟及其教育文集(澳門日報,1988,3,19,第25版)

吳黎平:讀《楊賢江教育文集》,學習楊賢江同志(教育研究,卷期待查)

我國第一套系統研究日本侵華教育史的大型學術專著《日本侵華教育全史》隆重出版(光明日報,人教網)

《日本侵華教育全史》出版(人民日報,2005,8,26,八版)

《日本侵華教育全史》出版(瀟湘網)

《日本侵華教育全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廣州電台天韻網)

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暨《日本侵華教育全史》出版座談會在京舉行(中央教科所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