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大石調瓷枕

宋代大石調瓷枕

此展品為宋代文物。長27.4厘米,寬18.5厘米,高12.2厘米。宋代,瓷枕作為實用器非常流行,當時匠人有在枕面上書寫警句、吉語的習慣,這種在枕頭上寫詩作詞的有一般的燒瓷工匠,也有當時的文人雅士。此枕上所題“風流子”為宋時較為流行的詞牌名,“大石調”為商調樂律名,唐代始創。詞的內容婉約纏綿,有柳永慢詞風範。現收藏於禹州鈞官窯址博物館。

文物介紹

此展品為宋代文物。長27.4厘米,寬18.5厘米,高12.2厘米。宋代,瓷枕作為實用器非常流行,當時匠人有在枕面上書寫警句、吉語的習慣,這種在枕頭上寫詩作詞的有一般的燒瓷工匠,也有當時的文人雅士。此枕上所題“風流子”為宋時較為流行的詞牌名,“大石調”為商調樂律名,唐代始創。詞的內容婉約纏綿,有柳永慢詞風範。現收藏於禹州鈞官窯址博物館。宋代,瓷枕作為實用器非常流行,當時匠人有在枕面上書寫警句、吉語的習慣,這種在枕頭上寫詩作詞的有一般的燒瓷工匠,也有當時的文人雅士。此枕上所題“風流子”為宋時較為流行的詞牌名,“大石調”為商調樂律名,唐代始創。詞的內容婉約纏綿,有柳永慢詞風範。

《風流子·大石調》

洛陽西樓,悗踈(疏)林外,翠靄碧煙。

浮想三千麗質,到今何在,鳳樓空鎖,寒雨深秋。

因追念,自古興與廢,怎不遣人愁。

繁華巷陌,綺羅台榭,半來禾黍,半是荒丘。

瀟索西風裡,憑欄久空,恁遣我凝眸。

堪嘆舊遊,滿目一夢愁愁。

又早是,對景傷懷,那更歲華蹤跡,荏苒淹留。

欲問恨情多少,洛水東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