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重根擊斃伊藤博文[嚴吉善執導朝鮮電影]

安重根擊斃伊藤博文[嚴吉善執導朝鮮電影]
安重根擊斃伊藤博文[嚴吉善執導朝鮮電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安重根擊斃伊藤博文》(朝鮮語:안중근이등박문을쏘다)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根據領袖金日成早期創作的同名話劇改編的一部藝術電影,於1979年4月15日上映,紀念朝鮮近代愛國烈士安重根誕辰100周年。影片分為上下兩集,講述了日俄戰爭後,在日本侵略朝鮮的深重的民族危機之下,安重根探索救國之路,最後於1909年在中國哈爾濱暗殺侵朝元兇伊藤博文的故事。該片曾先後引進到中國、韓國等國家,產生較大反響。時至今日,該片作為懷舊影片在中國大陸仍有影碟銷售。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劇照劇照
20世紀初日俄戰爭後,日本為達到吞併朝鮮(時稱“大韓帝國”)的目的,派伊藤博文和大批軍隊前往朝鮮,逼迫朝鮮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保護條約。在李完用、宋秉畯等賣國賊的合作下,終於締結了《乙巳條約》,使朝鮮淪為日本的保護國,國家主權名存實亡,伊藤博文出任日本駐朝鮮首任統監。朝鮮愛國志士安重根目睹祖國危亡,與朋友吳敬植、李儁、金明國等人探索救國道路,但無一不在伊藤博文為首的日本侵略者的阻撓下以失敗告終。安重根感到救國無門,遂採用暗殺手段。他趁伊藤去中國哈爾濱會晤俄國財長之機,在車站擊斃了伊藤,最後被捕入獄,昂揚就義。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演員

備註

安重根

李仁文

近代朝鮮愛國烈士

伊藤博文

黃永日

前日本首相,侵略朝鮮的元兇

金氏

全正姬

安重根之妻

吳敬植

鄭義謙

安重根的朋友,一名新聞記者

金明國

趙明善

安重根搭救的青年,後成為一名軍人

韓氏

俞敬愛

金明國的大嫂

李儁

朴太洙

愛國志士,安重根的朋友

韓圭卨

崔大植

愛國大臣

李完用

李永和

賣國大臣,"乙巳五賊"之一

李根澤

宋昌鎬

賣國大臣,"乙巳五賊"之一

宋秉畯

李根佑

賣國賊,"一進會"的頭目

林權助

朴奉益

日本公使

長谷川好道

吳英煥

駐朝日軍司令官

裴貞子

徐辛香

伊藤博文養女,負責刺探宮中情報

禹德淳

申明旭

安重根刺殺伊藤博文的同謀

曹道先

金光憶

安重根刺殺伊藤博文的同謀

劉東夏

金潤弘

安重根刺殺伊藤博文的同謀

安定根

李益勝

安重根的一個弟弟

安恭根

李明德

安重根的一個弟弟

溝淵孝雄

吳享文

起訴安重根的檢察官

職員表

原著​ ​金日成
​導演 嚴吉善
​編劇 ​白頭山創作團
​攝影 鄭益漢
​配樂 ​李學范

影片影響

劇照劇照
朝鮮寬銀幕彩色故事片《安重根擊斃伊藤博文》是根據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領導人金日成的同名話劇改編的。據金日成回憶錄《與世紀同行》記載,《安重根擊斃伊藤博文》是1927年左右,也就是金日成在中國吉林撫松讀書時創作的一部話劇,與其同時創作的還有《血噴萬國會》、《女兒的信》等。
1970年4月15日,朝鮮政府指示將“不朽的古典名作”《安重根擊斃伊藤博文》改編為電影。為此朝鮮進行了長期準備,投入大量資金,由朝鮮藝術電影製片廠出品,並且多次蒙受金日成與其子金正日的親自指導,可謂是朝鮮一部名副其實的大手筆、大製作。該片演職人員的陣容也是非常強大,編劇是榮獲金日成勳章的白頭山創作團,導演是金日成獎獲得者、人民演員嚴吉善,攝影是人民藝術家鄭益漢,作曲是功勳藝術家李學范。演員中有2位人民演員,4位功勳演員,凝聚了當時朝鮮電影界許多高水平和有名望的人物。因此,這部電影是當時朝鮮一部製作水平高、成就相當大的作品,是朝鮮電影藝術達到的又一個高峰。
1979年4月15日,《安重根擊斃伊藤博文》分為上下集,正式公映,紀念安重根誕辰100周年。同年8月,該片被引入中國,由上海電影譯製廠翻譯出品,在中國尤其是朝鮮族中引起了很大反響,被評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優秀譯製片。《安重根擊斃伊藤博文》也是首部登入南韓的朝鮮電影,於1998年9月2日由韓國SBS電視台放映,受到了韓國觀眾的歡迎。可見該片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該片大氣磅礴,貫穿著歷史的悲情,以20世紀初朝鮮歷史的重大事件為經,以安重根的個人生涯為緯,深入反映了安重根作為一名愛國者熱烈探索救國之路,在多次失敗後由希望變為失望的心路歷程。最後圖窮匕見,仍然無法挽回祖國滅亡的命運。同時,該片以伊藤博文對朝鮮的侵略與安重根拯救國家的努力為兩條主線,當兩條線交織在一起時(即安重根擊斃伊藤博文時),就將劇情推向了高潮。此外,該片還透過刻畫安重根等義士的愛國愛民,伊藤博文等日本侵略者的蠻橫狡猾,李完用等朝鮮賣國賊的奴顏婢膝等一系列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將各種歷史人物有血有肉地展現在觀眾面前,給觀眾留下非常深刻的影響。最後該片透過劇終的旁白,揭示出了領導朝鮮人民救國必須要光輝的思想引領的道理。
該片作為一部歷史片,其內容都是根據歷史還原和加工的。但也有部分與歷史相悖的內容,比如《乙巳條約》締結時,安重根在中國上海,而非像片中那樣在朝鮮皇宮外。又比如參加安重根行動的劉東夏其實並不知道安重根的暗殺計畫,但片中卻與此相反。另外,當時朝鮮在1897年就已經將國號改為大韓帝國,普遍稱為韓國,安重根也自稱“大韓國人”。但該片似乎礙於政治因素,忌諱“韓國”一詞,因此在片中基本上所有的場合都用“朝鮮”來稱呼,這是完全不符合歷史的。此外,該片作為一部朝鮮製作的藝術電影,免不了愛國主義教育的說教,具有濃厚的意識形態色彩。特別是安重根就義前呼喚“偉人”的情節,沿襲了絕大多數朝鮮電影必須出現的“偉人”、“將軍”、“太陽”、“主體思想”等套路。儘管如此,《安重根擊斃伊藤博文》仍然不失為一部優秀電影,代表了當時朝鮮電影的最高水平。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