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師範學院黃梅劇藝術學院

安慶師範學院黃梅劇藝術學院

安慶師範學院黃梅劇藝術學院是回響安徽省委、省政府“打好徽字牌,唱響黃梅戲,建設文化強省”的號召於2006年5月1日成立的。學院聘請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韓再芬為名譽院長、兼職教授。學院本科表演(黃梅戲表演方向)專業於2007年通過普招和對口招收了第一屆學生,本科戲劇學(黃梅戲編導方向)專業於2008年開始招生。

學院概況

據安慶師範學院黃梅劇藝術學院官網 顯示,學院有一支以省級教學名師、黃梅戲研究專家、黃梅戲表演藝術家等為骨幹的專業建設團隊,專業骨幹團隊中,有省級教學名師2人,教授職稱者(含一級演員、作曲、編劇、導演)10人,副教授8人,講師15人,博士2人,戲劇戲曲學碩士及在讀碩士7人。學院另聘請了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黃新德、蔣建國、吳亞玲、趙媛媛、李龍斌、馬自俊、劉國平等作為兼職教授和研究員。同時還將聘請其他劇種的表演藝術家定期來院授課、講學。

學院有教學實驗用房4000多平米,教學實驗儀器設備100多萬元,並與安慶市再芬劇院聯合建立表演專業學生實習實訓基地,設備設施滿足教學要求,保證實踐活動正常開展。學校於2007年申報“中央與地方共建優勢特色專業實驗室建設”項目獲得成功,“黃梅戲表演特色專業實訓基地”作為首個建設項目的200萬元資金已經到位,2008年的建設實施必將改善黃梅劇藝術學院的辦學條件。

學院成立 “黃梅戲與民間文化研究所”,加強黃梅戲研究,申報的《黃梅戲的改革與傳承研究》項目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立項,研究成果豐碩。

專業介紹

表演專業(黃梅戲方向)

該專業培養具有一定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素養和較高藝術修養,並具備和掌握黃梅戲表演藝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巧,能夠在黃梅戲舞台、影視等藝術活動中獨立完成不同人物形象創作的專門人才,培養從事黃梅戲普及與推廣的德智體全面合格的民眾文化藝術人才。

主要課程:表演基礎理論、黃梅戲表演基本技能、黃梅戲表演劇目、黃梅戲音樂、舞蹈、台詞、形體訓練、藝術概論、文學修養課程等。

戲劇學專業(黃梅戲編導方向)

該專業培養在專業戲劇(側重黃梅戲)院團、報刊雜誌、電視台、廣播電台、網站、教育、科研機關、企事業等單位從事黃梅劇劇本編創、黃梅戲科研、策劃、采編、撰稿和導演工作,能夠在德、智、體、美各方面全面發展的、德藝雙馨的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編劇理論技巧、黃梅戲劇本解讀、黃梅戲劇目分析、導演基礎理論、黃梅戲音樂舞蹈、戲曲元素分析、戲曲美學、中國戲曲史、黃梅戲簡史、安慶地方民俗概覽、舞美設計基礎、藝術概論、文學寫作基礎等。

學院領導

名譽院長、教授

韓再芬 韓再芬

韓再芬,女,安慶市潛山縣人,大專學歷,1978年考入安慶市黃梅戲二團任演員,國家一級演員、享用國務院專家津貼、十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全國30名“德藝雙馨藝術家”稱號、共青團中央委員、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中國誠信建設成果展組委會頒“中國共鑄誠信大使”稱號、入選全國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上海同濟大學兼職教授、安徽大學兼職教授、黃梅劇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安徽國際徽商協會副會長、天柱山形象大使、安慶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形象大使、安慶師範學院兼職教授、黃梅劇藝術學院名譽院長、安慶市文化局副局長、安慶再芬黃梅藝術劇院院長。

院長

金根山 金根山

金根山,男,安慶師範學院黃梅劇藝術學院院長。

1、2008年獲安徽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2、高校黃梅戲藝術教育的創新與實踐成果的主要參與者。

3、承擔黃梅戲表演專業本、專科班《教育學》課程教學。

4、學校本科表演(黃梅戲表演方向)專業建設負責人之一,2008年全國高等學校特色專業負責人之一。

5、2007年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黃梅戲改革與傳承研究》。

6、2007年“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中央專項資金”項目(黃梅戲表演藝術實訓基地)(首批建設資金200萬一到位)負責人。

7、多次組織學生參加黃梅戲表演、調演及各類各級大獎賽,並獲獎。

副院長

時新中 時新中

時新中,男,安慶師範學院黨委委員,1987年獲團中央授予“全國新長征突擊手”稱號,2008年獲安徽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師資隊伍

安慶師範學院黃梅戲表演專業骨幹教師隊伍一覽表

姓名 性別 出生年月 最後學歷 專業技術職務 所授課程名稱
時新中 1952-5 本科 副教授 黃梅戲理論
韓再芬 1968-5 本科 國家一級演員、教授 表演劇目
方錫球 1962-5 博士 教授 美學
王 平 1964-5 博士 副教授 中國戲曲史
金根山 1962-12 本科 副教授 藝術教育
孫維城 1947-5 本科 教授 大學語文
荀安華 1960-2 本科 副教授 視唱練耳
潘啟才 1955-10 專科 高級講師 唱念
江麗娜 1954-10 本科 國家一級演員 唱念
郭宵珍 1964-11 專科 國家一級演員 表演劇目
姚美美 1946-7 專科 國家一級演員 表演劇目
程兆林 1945-5 專科 國家二級演員 唱念
朱學青 1946-4 專科 高級講師 表演劇目
李梅青 1950-9 專科 高級講師 形體訓練
丁紹復 1945-12 專科 高級講師 形體訓練
王貝貝 1980-2 本科 講師 戲劇表演基礎
李南生 1949-10 本科 高級講師 台詞
陳繼華 1977-12 碩士 講師 黃梅戲史論
宋 玲 1981-1 碩士 講師 樂理與視唱練耳

教學科研

教學成果

黃梅劇藝術學院表演專業和編導專業充分吸收同類戲曲教育專業的優秀培養經驗,考慮到黃梅戲教育自身的特點,採用全新的培養手段和方法,實行新做法,按照“全程規劃、分段培養、因材施教、個性輔導”的教學步驟,強調實踐教學環節,教學質量高標準、培養人才嚴要求,將“口傳心授”的傳統戲曲教育方法納入高等學校戲曲教育的科學模式中,揚長避短,凸顯專業特色。

學院培養的學生專業技能強,人文素質高。從學校黃梅戲表演專業專科班畢業的學生和在學校進修過的黃梅戲演員,絕大多數正活躍黃梅戲舞台上,其中大部分能夠在演出中挑大樑,有不少人已經成為劇團的“台柱子”。就讀於黃梅戲表演本科班的學生也開始嶄露頭角。在2007年第一屆“黃金搭檔”杯全國黃梅戲青年演員大賽中,該班有不少同學獲獎,並獲得專家評審老師及觀眾的一致好評,被評為“黃梅之星”、“黃梅新星”。

學院擁有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有著雄厚的師資力量,同時也出現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學院發表的有關黃梅戲的論文不下30篇,其中不少論文是在國家級重點期刊上發表,在國內有著很大的影響。在科研項目方面,學院承擔著一個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黃梅戲的傳承與改革》(項目編號:07BB19)和一個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優勢學科實驗室項目。

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