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市人民政府

安慶市人民政府

安慶市人民政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徽省安慶市的一級國家行政管理機關,由安慶市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對安慶市人民代表大會負責並報告工作;在安慶市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安慶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 安慶市人民政府市政府由市長,副市長,秘書長和法定序列的各部門負責人組成,實行市長負責制。市長召集和主持市政府全體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和市長辦公會議。市政府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須經市政府常務會議或全體會議討論決定。 現任中共安慶市委副書記、安慶市人民政府市長、黨組書記:陳冰冰

基本信息

安慶簡介

安慶,安徽省舊省會,後由於政治原因省會遷往合肥。龍山鳳水,人傑地靈。它是安徽省皖西南區域中心城市,地處江西、湖北、安徽三省交界處,北與六安市相望,南隔江與江西省九江市相望、東南與池州市相接,西與黃岡市為鄰,現轄3區5縣代管2縣級市(桐城市、潛山市)。

安慶市 安慶市

長江沿岸重要的港口城市,長江沿岸重要的軍事戰略要地,中國民族工業的發源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素有中國“黃梅戲”之鄉,安徽省“皖江開發”的重點城市之一,北緯30度長江沿岸城市經濟協調區成員城市,安徽“十二五”重點發展沿江城市。

歷史悠久,二千多年前為春秋古皖國,安徽省簡稱“皖”即源於此。

安徽省的名稱即是由“安慶”與“徽州”各取一字而得來。

公元1260年建城至今,安慶已有近800年歷史,自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至民國二十六年(1938年),安慶是安徽省布政使司和安徽最早的省會(皖省省治)所在之地。

2010年7月,被中國城市協會評為“最具國際影響力城市”之一。

2011年安慶榮獲CCTV《品讀城市》上榜城市名單之一。

2014年8月安徽省第13屆運動會即將在安徽省安慶市舉行。

機構設定

辦公機構

安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組成部門

安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安慶市教育局

安慶市科技局

安慶市民族事務委員會

安慶市公安局

安慶市監察局

安慶市民政局

安慶市司法局

安慶市財政局

安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安慶市國土資源局

安慶市建設委員會

安慶市交通運輸局

安慶市農業委員會

安慶市水利局

安慶市林業局

安慶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安慶市衛生局

安慶市人口和計畫生育委員會

安慶市審計局

安慶市城鄉規劃局

安慶市商務局

直屬機構

安慶市環境保護局

安慶市體育局

安慶市統計局

安慶市糧食局

安慶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

安慶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安慶市房地產管理局

安慶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

安慶市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

議事機構

安慶市人民防空辦公室

特設機構

安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派出機構

安慶市行政服務中心

工作規則

一、為使市政府各項工作規範化、制度化、法制化,進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和施政水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安徽省人民政府工作規則》,按照建立“辦事高效、運轉協調、行為規範”的行政管理體系要求,制定本規則。

二、市政府組成人員在行政工作中,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各項方針、政策,充分發揮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的作用,保證政令暢通;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增強全局觀念、民眾觀念,不斷開拓創新,按客觀規律辦事;要遵紀守法,忠於職守,勤奮學習,努力工作,講究效率;要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廉潔奉公,依法行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安慶市人民政府 安慶市人民政府

三、市政府受省政府統一領導。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受市政府統一領導,並依照法律或行政法規,受省政府主管部門的業務指導或領導。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要認真依照法律、法規和規章行使職權,各司其職,各負其責;要精簡會議、公文和事務性活動,簡化辦事程式。加強督促檢查,提高工作效率,保證工作質量;要相互協調,密切配合,切實貫徹落實市政府的各項工作部署。

四、市政府由下列人員組成:市長,副市長,秘書長和法定序列的各部門負責人。

五、市政府實行市長負責制,市長領導市政府工作。副市長、秘書長協助市長工作。

六、市長召集和主持市政府全體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和市長辦公會議。市政府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須經市政府常務會議或全體會議討論決定。

七、副市長按分工負責處理分管工作。受市長委託,負責其它方面的工作或者專項任務,並可代表市政府進行外事活動。

八、市政府秘書長在市長領導下,負責處理市政府的日常工作。

九、市長出國期間或外出較長時間,委託負責常務工作的副市長主持工作。

十、市政府各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各局局長負責本部門的工作。

十一、審計局在市長領導下,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對市政府和上一級審計機關負責,不受其他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會議制度

十二、市政府實行全體會議、常務會議、市長辦公會議、市長碰頭會議制度。

(一)市政府全體會議

市政府全體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傳達貫徹上級重要指示、決定;討論決定和部署市政府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通報市政府的工作情況和全市的形勢;討論其他需要市政府全體會議討論的事項。

市政府全體會議,一般每半年召開一次,由市長或市長委託負責常務工作的副市長主持。市政府組成人員出席,市政府顧問,市長助理,各縣(市)、區長、市政府副秘書長和有關部門負責人列席。

(二)市政府常務會議

市政府常務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討論決定市政府工作的重大事項;討論通過市政府制定和發布的規範性檔案;分析全市形勢;通過提交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審定的議案和工作報告;討論決定各地、各部門請示的重要事項;通報和討論市政府其他事項。

市政府常務會議一般每月召開一次,由市長或市長委託負責常務工作的副市長主持。副市長、秘書長出席,副秘書長和市政府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列席。

市政府常務會議議題,由副市長提出,報請市長審定,或由市長直接確定。提請常務會議審議的議題,由市政府辦公室審理,形成比較成熟的意見。會後對議定事項印發市人民政府常務會議紀要。對需辦理落實的事項,由市政府辦公室負責做好督查及反饋工作。

(三)市長辦公會

安慶市人民政府 安慶市人民政府

市長辦公會的主要任務是:研究處理市政府日常工作中一些需集體研究處理的重要問題。市長辦公會,原則上每兩周召開一次,由市長或市長委託負責常務工作的副市長主持,副市長出席,秘書長和有關副秘書長、市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

凡提請市長辦公會討論的議題,由副市長提出,市長確定,市政府辦公室審理,形成比較成熟的意見,會上由議題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匯報。列席會議的部門負責人,一般不得帶隨員。會後對議定事項印發市長辦公會議紀要或決定事項通知單。

(四)市長碰頭會

市長碰頭會的主要內容是通報工作情況,原則上每周召開一次,由市長或市長委託負責常務工作的副市長主持,副市長和秘書長、市政府辦公室負責同志參加。碰頭會不印發會議紀要。

此外,市長、副市長均可召集或委託秘書長、副秘書長召集專題會議,協調、處理分管範圍內的工作。會後可根據需要印發會議紀要。

市政府常務會議、市長辦公會議的會議紀要,由秘書長簽發,必要時報市長或負責常務工作的副市長簽發。專題會議的會議紀要,由主持會議的市政府領導或有關副秘書長簽發。

十三、儘量減少以市政府名義召開的全市性會議和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召開的全市會議,市政府系統召開全市性會議要嚴格按規定審批。特殊情況下,市政府領導同志指示召開的全市性會議,按市政府領導的指示辦理。

十四、市政府各部門召開的全市性工作會議,一般不邀請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同志出席。以市政府名義召開的會議,以及確需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同志出席的會議,必須報市政府常務會議或市長辦公會議批准。

十五、市政府及各部門召開會議,要本著精簡、高效、節約的原則,可開可不開的會議堅決不開,能合併的會議儘量合併召開,要儘可能開短會或電話會議。

審批制度

十六、市政府各部門和各縣(市)區政府報送市政府審批的公文,應符合國務院辦公廳《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國辦發(1993)81號)和省政府辦公廳《安徽省行政機關公文處理實施細則》(皖政辦(1994)83號)及市政府辦公室《安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公文辦理規程(試行)》的通知(宜政辦秘(1997)32號)的有關規定。公文的審批按市政府領導同志分工負責的原則辦理。

十七、市政府各部門和各縣(市)區政府報送市政府審批的公文,由市政府辦公室按照市政府領導同志分工呈批,重大問題,報送市長和負責常務工作的副市長審批。

十八、國務院、國務院辦公廳及國家部門和省政府、省政府辦公廳及省政府部門發給市政府的公文,由市政府辦公室按檔案的內容轉有關部門承辦;重要公文,呈市政府有關領導閱批後轉有關部門承辦;承辦部門應在規定的時間內將辦理情況報送市政府。

現任領導

市長

陳冰冰

副市長

張君毅、楊林、董磊、黃杰(中共)、王愛武(女)、鄭家齊、花家紅 、戴欽公

秘書長

江興代

行政區劃

截至2016年,安慶市轄4個市轄區(高新區在建)、6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市政府駐安慶新區東部新城皖江大道123號。

該市建成區1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6萬,該市本級共有5個鎮、7個鄉,1個農場,89個村(或社居委),1188個自然村莊,總人口共33.42萬,總計市區人口約140萬。

安慶市行政區劃列表
安慶市全域
名稱 面積(平方公里) 人口(萬人) 代碼 市轄區
安慶市 1.53萬 630 3408003 7(含2縣級市)
市轄區
名稱 面積(平方公里) 人口(萬人) 代碼 街道
迎江區 207 33340802633
大觀區20435340803737
宜秀區410 32 340811228
名稱 面積(平方公里) 人口(萬人) 代碼
懷寧縣 127668.13340822513
潛山縣 168657.21340824511
太湖縣 203155.83340825510
宿松縣 239480.28340826139
望江縣 135760.4734082728
岳西縣 239839.863408281113
縣級市
名稱面積(平方公里)人口(萬人)代碼
桐城市 157274.48340881141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