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大觀區

安慶大觀區

 大觀區引為安慶市轄區,位於安徽省西南部,安慶市市區西部。東沿龍山路、菱湖南路、湖心中路與迎江區毗鄰,南與東至縣隔長江相望,西至皖河農場與懷寧縣接壤,北抵集賢北路與宜秀區相連,總面積235.5平方千米,總人口27.68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0.53萬人。

自然資源

安慶市大觀區地處安徽省安慶市區西部,南瀕長江,東沿龍山路、菱湖南路、湖心中路與迎江區毗鄰,南與東至縣隔江相望,西至皖河農場與懷寧縣接壤,北抵集賢北路與宜秀區相連。據當地人民政府官方資料顯示,全區土地面積235.5平方公里,人口27.68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0.53萬人。區轄7個街道和3個鄉鎮。

大觀區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境內及周邊地區風景秀麗,景點眾多,處在景蓋五嶽的黃山、洞齊雲旖的廬山、佛山之首的九華山、水石相搏的石鐘山和古南嶽天柱山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幾何中心。

大觀區轄7個街道、1個鎮、2個鄉:德寬路街道、玉琳路街道、龍山路街道、菱湖街道、集賢路街道、石化路街道、花亭路街道、海口鎮、十里舖鄉、山口鄉。

歷史沿革

大觀成立於1949年,又名西市區,是安慶市的始源之地,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濃厚,擁有2000多年的燦爛歷史。清末曾國藩在境內創辦了中國第一個軍械所,試製出中國第一台蒸汽機和第一艘機動船,在中華民族工業發展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五四”運動前後,中國共產黨創始人、馬克思主義傳播者陳獨秀曾在這裡從事早期革命活動,京劇鼻祖陳長庚、書法家鄧石如、黃梅戲宗師嚴鳳英等在此留下足跡。境內古蹟大觀亭與武昌的黃鶴樓、江州的庚樓相媲美,是“宜城八景”之一。大觀區即由此而冠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