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農業大學工學院

安徽農業大學工學院的前身為農業機械系,於1958年建系,畢業生遍及全國和安徽省機械製造企業、農業機械科研管理部門、建築工程設計部門與企業、大專院校和政府機關,他們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為國家及安徽省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概述

安徽農業大學工學院的前身為農業機械系,於1958年建系, 1959年開始招生,1989年農業機械系更名為農業工程系, 2001年再次更名為安徽農業大學工學院。五十年來,工學院已為國家培養輸送了6000多名高級工程專門技術人才,畢業生遍及全國和安徽省機械製造企業、農業機械科研管理部門、建築工程設計部門與企業、大專院校和政府機關,他們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為國家及安徽省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先後有100多名畢業生出國進修、攻讀學位、合作研究,部分學成回國已成為知名企業家、首席專家、碩士或博士生導師、學科領域的學術、技術帶頭人。
工學院現設定有6個本科專業:“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農業建築環境與能源工程”、“電子信息工程”、“農業水利工程”、“車輛工程”; 3個碩士學位授權點:“農業機械化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和“車輛工程”;1個“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第二學士學位專業”;其中:農業機械化工程學科為安徽省省級重點學科。
工學院現有在職教職工76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4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9人,在職攻讀博士學位10人,70%以上具有碩士學位。學院聘請十多位國內外著名專家教授作為學院客座教授。現有在校學生1519人(其中本科生1479人,碩士研究生40人),近三年來的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均在90%以上。主要研究方向有:農業生產機械化及其機器系統、農業裝備機電一體化系統、工程系統的計算機模擬、車輛結構與環境保護、農產品加工工程、機械設計製造系統等。 “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間先後承擔國家、省級重點科研攻關及科研項目38項,近年來發表學術論文400多篇,編著出版教材及專著20部,獲省級科技成果三等獎3項、國家專利12項。
根據安徽農業大學學校辦學定位、規劃和辦學指導思想,工學院堅持突出以教學為中心、以本科教育為主體,以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人才為目標,以農業工程學科為依託,大力發展為農村城鄉工業化、城鎮化和現代化建設急需的工程學科專業,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爭取在“十一五”期間申報建立“農業機械化工程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形成以本科教育為主體,博士、碩士、本科和成人繼續教育層次齊全,產、學、研緊密結合,突出為 “三農”服務的工程學科特色的教學研究型學院。

發展歷程

1、1959年9月,安徽農學院農業機械系成立,設定"農業機械化專業",當年招生90名。
系黨總支書記:魯卓,系主任:徐長康
1960年增設"農業機械製造專業"、"農業電氣化專業"。
2、1961年9月,農業機械系與安徽農機專科學校、安徽水電學院合併,成立安徽農業機械學院,"農業電氣化專 業"併入電力系,"農業機械製造專業"併入"農業機械化專業"。
系主任:徐長康,副主任:賴培英。
3、1962年7月,安徽農業機械學院撤消,農業機械系重新併入安徽農學院。
系主任:徐長康(至1965年8月)。
4、1965年8月,根據安徽省人民政府決定:農業機械系停辦,66屆畢業生提前於1965年畢業。
5、1970年9月,農業機械系重新招生,當年10月19日首屆工農兵學員入學。按照文化大革命當時建制,農業機械系名稱為"農業機械化專業連隊"。
連長:吳國芸,副連長:胡憲章、高敬偉,副指導員:孫淮
6、1973年,"農業機械化專業連隊"重新更名為:農業機械系,招收"農業機械修造專業"學員。
系主任:吳國芸,系副主任:崔興恭(至1979年)、董龍岐。
7、1980年,"農業機械修造專業"更名為"農業機械化專業"。董龍岐 任系主任(至1991年),吳義君、王福寶 任系副主任(至1980年)。
8、1981年,吳立常 任系副主任、周壽義 任系副主任(至1984年)。1984年,葉烽 任系黨總支書記,宋國鑫 任系黨總支副書記,江家榮調農業機械系 任系副主任(至1992年)。
9、1985年開始招收"農產品加工專業"成人專科,1986年正式成立專業招生。
10、1987年開始招收"汽車拖拉機修理專業"成人專科,1989年正式成立專業招生。
11、1989年11月,農業機械系更名為農業工程系。建立"農用機電專科專業",當年招生。
董龍岐 任農業工程系主任,
吳立常 任農業工程系副主任,
江家榮 任農業工程系副主任,
王逢秋 任農業工程系黨總支副書記。
12、1991年,吳立常 任農業工程系主任(至1993年10月)。
13、1992年3月,江家榮 任農業工程系黨總支書記,王繼先、王永華 任農業工程系副主任,王逢秋任農業工程系黨總支副書記。開始招收"計算機及其套用專業"成人專科。
14、1993年,在"農業機械化專業"內設定"汽車與拖拉機"、"機械電子工程"專門化方向;為揚子集團培養"汽車製造專業"專科學員。
15、1995年9月,王繼先 任農業工程系主任;王永華、張耀國 任農業工程系副主任。建立"汽車與拖拉機專業",並招生。
16、1996年,建立"農業建築與環境工程"專科專業,並招生。建立"農業機械化第二學士學位專業",並招生。
17、1998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建立"農業機械化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於1999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
葛德坤 任農業工程系黨總支書記,陳高潮 任農業工程系黨總支副書記。
18、1999年,根據教育部關於普通高等學校專業目錄,"農業機械化專業"更名為"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汽車與拖拉機專業"更名為"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農業機械化第二學士學位專業"更名為"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第二學士學位專業"招生。
19、2000年,"農業建築與環境工程"專科專業升格為"農業建築環境與能源工程"本科專業招生。
徐宏穩 任農業工程系黨總支書記,
甘傳鶴 任農業工程系黨總支副書記,
馮能蓮、張子強 任農業工程系副主任。
20、2001年12月,農業工程系更名為工學院。"農業水利工程專業"批准建立。"農業機械化工程學科"評為安徽省重點扶持學科。
徐宏穩 任工學院黨總支書記,
王繼先 任工學院院長,
甘傳鶴 任工學院黨總支副書記,
馮能蓮、張子強 任工學院副院長。
21、2002年,"電子信息工程"批准建立,計畫於2003年開始招生。
22、2003年,學校批准工學院"機械加工訓練中心"3200M2立項建設;學校撥款174萬元進行實驗室設備更新,重點建設"計算機工程繪圖"、"電工電子技術"、"力學與機械學"實驗室,確保教學計畫中的實驗開出率在95%以上;"機械設計與理論"批准建立。
23、2004年8月,夏愛誠 任工學院黨總支書記,
王繼先 任工學院院長,
徐宏穩 任工學院正處級組織員,
甘傳鶴 任工學院黨總支副書記,
張子強、曹成茂 任工學院副院長。
24、2007年8月,夏愛誠 任工學院黨總支書記,
王繼先 任工學院院長,
張克永 任工學院黨總支副書記,
詹賢芳、曹成茂 任工學院副院長。
25、2009年,"電氣信息工程及其自動化"批准建立,計畫於2009年9月開始招生。“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由二本專業升為一本專業招生。
26、2010年5月,夏愛誠 任工學院黨總支書記,
曹成茂 任工學院院長,
張克永 任工學院黨總支副書記,
詹賢芳 任工學院副院長。
27、2011年,陶志林 任工學院黨總支書記
曹成茂 任工學院院長
劉柳 任工學院黨總支副書記
朱德泉 任工學院副院長

下屬機構

農業工程系

由農業機械工程教學研究組、農業建築與環境工程教學研究組、農業機械研究所和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組成。現有教師1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講師3人。博士3人,在讀博士3人,碩士2人,安徽省學科帶頭人1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4人,承擔了全校農業機械方面相關課程的教學工作,並從事相關專業的科研工作,近年來,先後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25項,科研經費達1000多萬,發表教研和科研論文150多篇,其中SCI、EI檢索23篇,獲得國家專利13項,獲得各級各類獎勵35項,其中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項。有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農業建築與環境工程和農田水利工程等3個本科專業,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第二學士學位1個、農業機械化工程專業碩士點1個。

機電工程系

現有專職教師19人,其中正、副教授9人,教師中有5人具有博士學位,在讀博士3人,先後主持和參與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二十多項,主編和參編教材十多部,發表科研論文100多篇,並有1人獲國家優秀教師、1人獲安徽省優秀教師稱號。
機電工程系下設“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和“車輛工程”三個就業前景好的本科專業和機械設計及理論、車輛工程兩個碩士學位授予點,多年來已為社會培養了近2000名高級技術人才。
工學基礎教學部現有教師19人,其中副教授9人、講師10人,碩士生導師3人,具有碩士學位4人,在讀博士2人,在讀碩士3人。

工學基礎教學部

工學基礎教學部現有教師19人,其中副教授9人、講師10人,碩士生導師3人,具有碩士學位4人,在讀博士2人,在讀碩士3人。
工學基礎教學部承擔了工學院及全校相關專業的工程製圖、機械學、力學、電工、電子等基礎課程教學任務,並承擔本科畢業生的設計(論文)指導。基礎教學部教師除了積極承擔教學任務外,還積極參加教學研究和科學研究。工學基礎部承擔了《機械製圖》、《電工技術》、《電子技術》、《機械原理》、《機械設計》幾門校級重點課程建設並順利通過校級驗收,其中《機械原理》被評為校級優秀課程並列入學校精品課程。主持和參加了各類科研項目45項,發表教學和科研論文136篇。承擔了工學院及全校相關專業的工程製圖、機械學、力學、電工、電子等基礎課程教學任務,並承擔本科畢業生的設計(論文)指導。基礎教學部教師除了積極承擔教學任務外,還積極參加教學研究和科學研究。工學基礎部承擔了《機械製圖》、《電工技術》、《電子技術》、《機械原理》、《機械設計》幾門校級重點課程建設並順利通過校級驗收,其中《機械原理》被評為校級優秀課程並列入學校精品課程。主持和參加了各類科研項目45項,發表教學和科研論文136篇。

工學基礎實驗教學中心

學基礎實驗教學中心現有實驗教師6人,其中教授1人,中級職稱3人,先後承擔省、部級科研項目5項,校級教研項目共8項,主編教材1部,參編教材3部,自編實驗教材十多部,發表科技論文共40多篇;獲得校級教學成果獎3項。
工學基礎課實驗教學中心下設:電工電子實驗室、力學與機械學實驗室、計算機工程繪圖實驗室等三個實驗室,七個實驗分室。
目前,工學基礎課實驗教學中心面向全校工科院系開課,涉及工學院、信息與計算機學院、林學與園林學院、輕紡工程與藝術學院、經濟技術學院等5個學院。其中電工電子實驗室授課課程包涵“電路分析”、“電工技術”、 “電子技術”、“建築電工”、“模擬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電子技術基礎”、“半導體變流技術”、“工具機電氣控制技術”等課程相關實驗;力學與機械學實驗室授課課程包涵“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材料力學”等課程相關實驗;計算機工程繪圖實驗室授課課程包涵:“建築製圖”、“計算機繪圖”、“機械最佳化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C語言”、“資料庫”等課程相關實驗。

機電工程園

機電工程園是安徽農業大學工學院開展實踐教學的重要基地之一,除接納學生金工教學實習之外,還可接納學生專業實習、畢業實習、科研活動等多層次的實踐教學和勤工儉學活動,並且還可對外承接機械加工業務。投資460多萬元的機電工程園一期工程項目機械加工訓練中心3500平方米廠房建設,於2005年5月竣工。按照校黨委、校行政的要求,廠房建成後,必須利用現有條件,滾動發展,採取多途徑籌集資金,用於擴充機電工程園規模、設備的添置,在機電工程園建設過程中,堅持高起點、高質量、高標準建設的原則,機電工程園作為校辦工廠,不僅是學校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的基地,同時也是學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建成的機電工程園,要為機械工程類專業的實踐教學和科研提供場所及設備的支持,培養適應21世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適應市場需要的高級專門人才和實用人才,同時也通過生產經營活動增加收入,為機電工程園的持續發展積累資金,並使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目前,已有200多萬元的設備陸續安裝到位。
機電工程園機械加工訓練中心目前承擔全校的金工實習教學任務,實習車間主要有先進制造技術室(一)、(二),機械加工車間,鉗工和鑄造車間,鍛造和焊接車間。

承擔科研

1
可變霧滴直徑農業噴霧機械開發
邵陸壽
12
合肥市科技局
高職2中職2
2006-2007
2
基於CAN匯流排的混合動力汽車控制策略研究
馮能蓮
5.0
省科技廳
高職3中職2
2003-2006
3
自動引導車試驗平台研究
馮能蓮
5.0
博士啟動基金
高職2中職2
2004-2006
4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關鍵技術研究
馮能蓮
20.0
橫向課題
高職3中職2
2006-2008
5
逆向工作中多視角掃描數據配準及曲面格線建模研究
王繼先
1.0
省教育廳
高職2中職2
2004-2006
6
緊耦合催化轉化器研究與套用
王繼先
4.0
省科技廳
高職2中職3
2005-2008
7
淮北砂姜土區小麥超高產系列播種機研製
王繼先
3.0
省農機局
高職2中職3
2006-2007
8
小型全液壓挖掘機的研製
王繼先
30.0
企業委託
高職2中職3
2006-2007
9
無線遙控節水灌溉自動控制系統設計研究
曹成茂
1.0
教育廳
高職2中職2
2006-2008
10
設施農業中節水灌溉自動控制系統的設計與研究
鄭 泉
3.0
省科技廳
高職2中職2
2005-2007
11
設施農業節水灌溉控制決策的研究
曹成茂
2.0
安徽農業大學
高職2中職2
2006-2008
12
CAN汽車匯流排網路控制系統的研發
蔣德雲
300.0
浙江省科技廳信息廳合力攻關項目
高職3中職3
2006-2008
13
安凱K32-457豪華客車車身電器網路控制系統
蔣德雲
10.0
安凱汽車股份
高職3中職3
2005-2007
14
QD-32柴油機動力皮卡熄火抖動抑制裝置的研發
蔣德雲
14.0
東風汽車股份
高職3中職3
2006-2008
15
感測器概念設計
尹成龍
2.0
安徽農業大學
高職2中職2
2006-2008
16
基於Simulink的油缸底座動態仿真的研究
尹成龍
1.0
省教育廳
高職2中職2
2005-2007
17
攜帶型食品力學性能檢測儀的研製
尹成龍
1.0
省教育廳
高職2中職2
2006-2008
18
基於CAN匯流排的混合數據傳輸與控制技術研究
朱張青
3.0
省科技廳
高職3中職3
2004-2006
19
基於粗集理論的不完備信息系統的約簡理論、方法及套用
朱張青
27.0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高職3中職3
2005-2007
20
人工林應力木乾燥機理與特性變化規律的研究
夏 萍
1.0
省教育廳
高職2中職2
2005-2006
21
種苗工廠化穴盤育苗技術的研究與推廣
夏 萍
6.0
合肥市科技局
高職2中職2
2005-2006
22
江淮商務車制動系統仿真
夏 萍
3.0
江淮汽車集團
高職2中職2
2006-2007
23
食品安全關鍵技術運用的綜合示範
岳鵬翔
5.0
十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
高職3中職3
2003-2006
24
茶葉清潔化加工技術
岳鵬翔
20.0
江蘇省“三項工程”項目
高職3中職3
2004-2006
25
中草藥有效成分提取精製工藝開發研究
岳鵬翔
105.0
企業委託
高職3中職3
2005-2007
26
電子鼻在農業工程中的套用
孔曉玲
3.0
省科技廳
高職2中職2
2004~2006
27
基於UG系統注塑模具標準件庫的開發
劉 莉
1.0
省教育廳
中職2
2006-2007
28
網路路由算法研究
李 暘
1.5
省教育廳20005KJ086
高職1中職3
2005-2007
29
安徽省檢查院網路核心層建設研究
李 暘
3.0
企業委託
高職1中職3
2005-2007
 
1
多媒體通訊系統的研製
諸立義
20.0
自擬
自籌
高職3中職5
2002-2004
2
CO2氣調防治儲糧害蟲的研究
蔣德雲
15.0
省科技廳
高職3中職5
2002-2005
3
汽車一體化智慧型控制技術及套用研究
馮能蓮
6.0
省科技廳
高職3中職5
2002-2005
4
ISG型長安混合動力轎車開發
馮能蓮
40.0
國家863計畫
高職3中職5
2002-2004
5
基於CAN匯流排的多能源動力匯流排控制策略的研究
馮能蓮
5.0
省自然基金
高職3中職5
2002-2004
6
油菜籽及其副產品深加工技術研究
岳鵬翔
10
省科技攻關
高職3中職3
2002-2005
7
基於UG平台卷制軸套模具CAD系統開發與研究
朱德泉
0.4
校青年基金
中職2
2003-2005
8
基於Pro/Engineer的產品造型及二次開發技術的研究
許良元
0.4
校青年基金
中職2
2003-2005
9
基於多剛體系統動力的汽車懸架性能分析及控制研究
宋 宇
0.4
校青年基金
中職2
2003-2005
10
小型全液壓挖掘機研製
王繼先
15.0
自擬
自籌
高職3中職5
2003-2005
11
電子鼻在農業工程中的套用研究
蔣德雲
3.0
省科技廳
高職3中職5
2003-2005
12
汽車中央微機控制管理與數位化儀表系統的研製
蔣德雲
108.0
自擬
自籌
高職5中職4
2003-2005
13
種子包衣精量播種機研製(2003kj130)
夏 萍
1.2
省教育廳
高職3中職2
2003-2005
14
日光溫室廢棄物的處理模式研究(2003kj127)
伍德林
1.2
省教育廳
高職3中職2
2003-2005
15
地面車輛可變形行走機構仿真(2003kj136)
邵陸壽
1.2
省教育廳
高職3中職2
2003-2005
16
基於知識的感測器概念設計智慧型啟發系統研究(2003kj138)
尹成龍
1.2
省教育廳
高職3中職2
2003-2005
17
油菜聯合收割機示範項目
夏 萍
1.1
市農業專家
高職2中職2
2003-2005
18
水稻生產機械化及產業化研究
夏 萍
3.0
市農委
高職2中職2
2003-2005
19
基於Simulink的1LB-240型水平擺式犁油缸底座動態仿真的研究
朱 林
0.4
校青年基金
中職2
2004-2006
20
基於特徵參數化的模具CAD系統的開發
劉 莉
0.4
校青年基金
中職2
2004-2006
21
逆向工作中多視角掃描數據配準及曲面格線建模研究(2003kj141zd)
王繼先
1.2
省教育廳
高職3中職5
2004-2006
22
油菜聯合收割機示範項目
夏 萍
0.8
市農業專家
高職2中職2
2004-2006
23
脫咖啡因速溶茶加工技術研究
岳鵬翔
3.0
福建省青年科技創新
高職1中職2
2003-2005
24
茶葉清潔化生產研究
岳鵬翔
20.0
江蘇省重點農業課題
高職3中職5
2003-2005
25
原風味速溶茶粉生產產業化研究
岳鵬翔
10.0
福建省農業重點龍頭企業財政扶持
高職2中職5
2004-2005
26
分散式節水灌溉數據採集處理及監控系統研究
朱張青
1.5
省教育廳
高職2中職3
2001-2003
27
可變霧滴直徑農業噴霧機械開發
邵陸壽
12
合肥市科技局
高職2中職2
2006-2007
28
基於CAN匯流排的混合動力汽車控制策略研究
馮能蓮
5.0
省科技廳
高職3中職2
2003-2006
29
自動引導車試驗平台研究
馮能蓮
5.0
博士啟動基金
高職2中職2
2004-2006
30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關鍵技術研究
馮能蓮
20.0
橫向課題
高職3中職2
2006-2008
31
逆向工作中多視角掃描數據配準及曲面格線建模研究
王繼先
1.0
省教育廳
高職2中職2
2004-2006
32
緊耦合催化轉化器研究與套用
王繼先
4.0
省科技廳
高職2中職3
2005-2008
33
淮北砂姜土區小麥超高產系列播種機研製
王繼先
3.0
省農機局
高職2中職3
2006-2007
34
小型全液壓挖掘機的研製
王繼先
30.0
企業委託
高職2中職3
2006-2007
35
無線遙控節水灌溉自動控制系統設計研究
曹成茂
1.0
教育廳
高職2中職2
2006-2008
36
設施農業中節水灌溉自動控制系統的設計與研究
鄭 泉
3.0
省科技廳
高職2中職2
2005-2007
37
設施農業節水灌溉控制決策的研究
曹成茂
2.0
安徽農業大學
高職2中職2
2006-2008
38
CAN汽車匯流排網路控制系統的研發
蔣德雲
300.0
浙江省科技廳信息廳合力攻關項目
高職3中職3
2006-2008
39
安凱K32-457豪華客車車身電器網路控制系統
蔣德雲
10.0
安凱汽車股份
高職3中職3
2005-2007
40
QD-32柴油機動力皮卡熄火抖動抑制裝置的研發
蔣德雲
14.0
東風汽車股份
高職3中職3
2006-200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